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

“皇上,君是君、臣是臣,您以后不要再叫我李叔叔了,让外人听到会出事情的!”李明峰温声说到。虽然老李没什么君臣观念,但是却也不敢逾制。朝廷和江南不同,在朝廷里,必须要谨慎行事,一点纰漏都不能出。

“那叫什么?”小皇帝不解的问。

“和你额娘一样,叫李卿家就好了!”李明峰微笑着回答。

“李卿家救驾有功,皇帝叫你声叔叔倒也无妨,以后私下里就这么叫吧!”慈禧说到。

李明峰是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最后只好苦笑了一下,也不知是反对还是默认。

“李大人,诏书已经拟好,两印也已经用上了,现在就可以发布了!”慈安一边说,一边回头从床上取出一块黄绸做的简易圣旨。

李明峰伸手接过,展开一瞧,发觉这道圣旨是揭露肃顺谎言的,而且圣旨中也号召所有臣民一致抵抗八大臣。

“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忠君爱国,而且手中还有精兵十万,臣想请太后单独下旨给僧王,调他前来护驾!”李明峰说到。

“可以!”慈安应了下来,“是否也该给恭亲王一道?京内兵勇都归恭王调遣,如果有恭王相助,大事易成!”

“如此最好,但是。。。。”李明峰说到这,面露难色。

“李卿家,这里没有外人,有话直说便可!”慈禧说到。

“既然如此,臣也就放胆直言了!六王爷人称鬼子六,奸猾无比,臣担心即使是圣旨到了六王爷手中,六王爷也不会奉旨而来!”到了此时此刻,李明峰仍然没有忘记抓住一切机会污蔑奕䜣。

慈禧皱着眉头,默然良久,最后说到:“哀家看六王爷不是这样的人,李卿家不必担心。”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明峰也不能再往奕䜣身上泼脏水了,否则会被怀疑别有用心。

慈禧见李明峰不吭声,语调一转,问到:“李卿家,不知你为何不肯今日就护驾入京?”

李明峰对此一问早有准备,连忙答到:“由昌平入京,起码还有六七十里的路径。太后的车驾在此的消息一旦泄露,肃顺率军追来,就凭三千常胜军,在野外难以抵敌。况且,京师也并非如圣母皇太后所想一般,平安无事,京内与肃顺关系密切的大臣也不少。帝后一旦入京,万一被京中某些心怀叵测之辈劫持,事情就更加不妙了!”

李明峰所说确实有几分道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都是铁帽子亲王,匡源、穆荫等人都是军机大臣,京内故旧不可计数。现在北京附近的几座大营,虽然归恭亲王调遣,但是这几座大营的高层将领也和八大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怡亲王和郑亲王的不少族亲也都在军中供职,关键时刻,两位亲王一封密信过去,丰台大营、神机营、西山锐健营、通州大营这京城四大营到底是站在哪边,也不好说。

所以,最佳的选择,还是要先铲除八大臣,然后再返回京师。只要八大臣一倒,军中亲八大臣的一党失了首脑,势必会倒向两宫太后一边。

“但是昌平城小,常胜军兵力又少,一旦肃顺等贼倾力来攻,李卿家可有把握守住?”慈禧问到。

“回圣母皇太后,就凭臣这三千常胜军,依靠高城坚垒,肃顺就是来个三四万人也休想能攻破!再说,顺义尚有两千援军,与昌平互成掎角之势,昌平绝对万无一失!”虽然李明峰心里也没几分把握,但是在两宫太后面前他可不敢露怯。

听了李明峰慷慨激昂的保证,两宫太后神色间都轻松不少。慈禧微微一笑,声音一转,又问到:“昨个听姐姐说,李卿家准备护驾回銮之后,要请两宫垂帘?”

听到这话,李明峰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刚才老李还颇为疑惑,不知慈禧今天为何性情大变,竟然拿权势极大的直隶总督来奖励自己。现在李明峰才想通,原来这慈禧还是打的垂帘听政的主意。

昨天慈禧听慈安说,李明峰竟然也支持垂帘听政,可谓是心花怒放,所以今天才一反常态。

一直以来,朝臣势力都是反对垂帘听政的。满朝文武,王宫亲贵,只有恭亲王奕䜣才支持垂帘。

当然,慈禧也知道,奕䜣并非是真心支持垂帘听政的。奕䜣是以垂帘为筹码,拉拢慈禧,依靠帝后势力和近支亲王势力的结合,共同对抗八大臣势力。

现在听到李明峰这个掌握一定实权的大臣肯真心支持他垂帘,慈禧岂能不喜?这样以来,慈禧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李明峰想削弱恭亲王,慈禧又何尝不想。一旦肃顺倒台,恭亲王的权势将会比今天的肃顺还要高上几分,到时候,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到底能掌握多少权力,她也不敢说。

李明峰的出现,为慈禧提供了一个选择。慈禧可以通过扶植李明峰来对抗恭亲王,以防恭亲王权力过大,威胁帝后势力。

李明峰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也轻松不少,不禁答到“确有此事!如今圣上年幼,理当由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难得你有此忠心!”慈禧高兴的说到,“李卿家,只要你忠于国事,哀家也不会亏待你的!”

李明峰暗笑,慈禧这是把交易讲的明明白白了,只有李明峰将来“忠于国事”,那直隶总督的实质任命才会下来。所谓忠于国事,不过就是托词罢了,慈禧要的是李明峰对垂帘听政的支持。

李明峰又说了几句没营养的忠于朝廷的大话,然后才告辞而出。

第一百三十三章 … 各路援军

李明峰告退之后,立刻就将圣旨传布天下。一天之后,华北地区的所有势力都知道了两宫太后和皇上落到了李明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常胜军统领手中。

肃顺在第一时间就对圣旨进行了驳斥,否认其有效性。在焦佑瀛的操刀之下,肃顺也发布通告,指责李明峰挟持天子、发布伪诏。载垣、端华等人虽然无奈,但是如今骑虎难下,两宫太后已经和他们彻底决裂,事到如今,也只好点头同意武力攻取昌平城。

北京,恭王府。

接到从昌平传来的调兵圣旨之后,恭亲王奕䜣立刻召集了众人商议该如何行事。奕䜣和桂良并排斜躺在牙床之上,醇郡王奕澴、九门提督文祥、副都统胜保、内务府大臣兼礼部侍郎宝洌А⒍铈饩笆俚热嗽蚴亲谝巫由稀

“哼!”恭亲王脸色十分阴沉,“这李明峰胆子倒不小,竟然将两宫太后和圣上挟持在手中!”

今年只有二十岁的醇郡王奕澴说到:“六哥,那姓李的也未必有这个胆子劫持皇帝,这道圣旨没准真是太后和皇上发的呢?”

“不可能!”恭亲王大手一挥,愤愤的说到:“在热河本王都和两宫太后商议好了,我们共同扳倒八大臣,然后施行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治理方略。如果太后不在别人的掌控胁迫之下,她们肯定在第一时间跑回北京。等入了北京,大事就算定下了,现在又怎么会躲在昌平,冒着被肃顺攻击的危险呢?”

“也不一定!”老朽不堪的桂良接过话来,“老夫倒是和李明峰接触过几次,这人不会愚蠢到胁迫太后的。就凭他手里那点力量,还不配造反。”

“中堂,那您看两宫太后为什么不回宫呢?”奕䜣对这个混迹官场五六十年的老岳父倒是十分尊敬,对他的建议十分重视。

“两宫太后毕竟都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桂良摇了摇头,无奈的说到:“依老夫看,李明峰肯定是用花言巧语,挑拨了两宫太后和王爷您的关系,让两宫太后不敢回宫!”

“好贼子!”恭亲王听了这话,不禁一拍桌子,大骂,“枉我对其大力提拔,这狗贼竟然背后给我用阴招!”

桂良面带苦涩的说到:“当初老夫就说过,这李明峰很是特殊,让你好好拉拢。但是这次他入京求那个安徽巡抚一职,你也未曾理会。这把和肃顺之间的争斗,你又将李明峰放到了***之外。这人肯定是颇为不忿,所以才自己行事,也将你撇开。”

“这贼子野心倒是不小!”恭亲王冷声说到。

醇郡王奕澴接过话去:“将来无论事情如何发展,这个李明峰都留不得!”

“那是将来的事情,现在咱们先要研究这圣旨的事!”桂良说到。

“你们说怎么办!”恭亲王伸手向前点了几下。

被点中的文祥、胜保、宝洌婷嫦嚓铮疾恢萌绾位鼗啊

“没有事情你们成天都侃侃而谈,现在怎么不吭声了?”奕䜣高声怒喝。事情出乎恭亲王的意料,局面脱离了他的掌控,现在奕䜣也处于暴走的边缘。

被恭亲王出言斥责,文祥等人都红着脸,低头不语。

“王爷!两宫太后和圣上落入贼手,罪责在我,我。。。。”发话的原来是景寿,说到这,景寿忍不住跪了下来,泪流满面。

景寿也是辅政八大臣之一,但是被恭亲王策反。当景寿偷着护送两宫太后逃跑之时,却被肃顺大军追上,最终,大难临头各自逃窜,两宫太后被李明峰遇上,他则幸运的逃回了北京。

看到景寿跪在那里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奕䜣就恨不得上去踹他两脚。但是这人毕竟是自己的妹夫,奕䜣心里虽然愤怒,却也没有办法狠狠的惩罚他。

桂良和奕䜣都坐在牙床之上,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偷偷的掐了奕䜣一把。

奕䜣醒悟,连忙将景寿扶了起来,又说了几句宽慰的话。

“哎!是本王鲁莽了!此事怪不得众位,大家都不必自责!”恭亲王颇为大度的说到。现在还是用人之际,奕䜣还离不开这几人,刚才一怒之下,奕䜣有些失态,但是一经桂良提醒,奕䜣再度惊觉,连忙补救。

看到气氛不对,素来狡猾的礼部侍郎宝洌С錾剑骸巴跻ブ荚诖耍勖且前幢欢纯隙ㄒ淙丝谑怠?凑饧苁疲膊恢⑸耸裁词虑椋饫蠲鞣寰谷坏玫搅肆焦蟮男湃危老鹿倏矗獗勖鞘且欢ㄒ龅模》裨蛉蘸笤诹焦竺媲安缓媒馐停 

“出兵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胜保反驳到,“现在太后和皇上在李明峰手中,将来肃顺被灭,这功劳也是落到他的脑袋上。咱们出血出力,最后还落不下好处!”

“不能这么算计,咱们世受皇恩,如今天子有难,逆贼横行,咱们岂能因为一己私利而按兵不动?”文祥对胜保的利益论颇为不以为然。

“文大人所言极是!”桂良笑眯眯的说到:“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咱们做奴才的,岂能坐视主子遇难而不理会?”

听了这话,别人倒还罢了,奕䜣却是一愣。他对自己这老岳父实在是太了解了,这桂良绝对是无利不起早的老家伙,奕䜣万没想到桂良竟然能认同文祥那种愚忠的建议。

略一思索,奕䜣猜测这其中肯定另有蹊跷,反正桂良是不可能做有损于自己的事情。亲情的联系已经将两人彻底的绑在了一起。恭亲王得势,整个瓜尔佳氏都跟着沾光,所以桂良肯定是铁杆的恭王党。

想到这,奕䜣也附和到:“既然桂中堂和文大人都如此说,那本王也认为还是出兵为好!”

宝洌蚶词撬娣绲梗淄跛凳裁矗褪歉匆榘樟耍痪笆俑辗噶舜恚膊豢赡芴岢霾煌饧淮伎ね跄昙托。裁挥兄骷热涣缣嵋椋膊换岱炊浴

这么一来,七个人倒有六个支持出兵,胜保虽然有些不愿,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也只能服从众人意见。

既然决定出兵,众人又开始计议到底调集那几支部队和由谁统兵的问题。议论许久,众人都觉得此事太过重大,还是由恭亲王亲自领兵最为稳妥。

事情定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