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不然,就念阿弥陀佛只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时候念了半天我还在东方世界,那么就归到药师佛世界来。所以要“多方调燮”,道家就是这样,也是包括了诸子百家的学问。我说纪晓岚虽不懂道,是个文人,但对道家的评语八个字,“综罗百代,广博精微”,非常好!那硬是这样。

“由是水一火二,得中央之土,列为四象”,太极分两仪,两仪就是阴阳,阴阳有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叫做四象。四象生八卦,“重为八卦,四正四隅,分布环拱”,八卦是四个正方,东南西北加四个角。“便成八石之象”,八石也是八卦。“岂非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乎”,这是解释它的原文,八石也是讲炼外丹,是吃的丹药。外丹有什么道理,我也想过很多,试过很多,不过没有把八石都炼成功,我没有这个工夫,而且也不做这个傻事。

现在有些人我晓得在采阴补阳、采阳补阴,到处乱搞,但是千万不要相信,那都是一套鬼话。天下人傻子太多了!现在的医学已经有各种荷尔蒙,比你那个修道还厉害,但是你不要乱用,医生都慎用荷尔蒙的。

第四十一讲

喜爱外丹的麻烦

如何炼内丹

内呼吸不是用鼻子

颠例颠的运用

黄金  流珠  朱雀

喜爱外丹的麻烦

上次讲到丹药,道家的名称“外丹”,是化学药物配制。古老的外丹,都是五金八石这些最强烈的毒药配制,要把毒药炼到没有毒性才吃下去。在道家的传记上,服食外丹成就的人非常多,不过在历史上,许多名人、皇帝吃了外丹,都很快地翘辫子了。明清两代二三位皇帝,还有历史上的名人苏东坡、韩愈,都是中毒而死的。韩愈反对佛,反对道,不过自己还是吃这个东西,还是想长生不老。明代的王阳明,也吃外丹中毒而死,死的时候一身发蓝,是砒霜中毒。乃至清朝的咸丰皇帝,说他死于天花,死于梅毒,又说死于道家的金丹,各种说法不一。譬如现代新的考证,讲雍正也是死于外丹,因为他也是学道学佛的,这些都是疑案。

《楞严经》中佛讲有十种仙,有一类是吃外丹的,这些修持的方法都可以寿至千万岁或更长。佛说有五十种阴魔,对于阴魔,佛是严加苛责的;但对于十种仙,只说不得正觉,所以就走入仙道。我常说佛只讲一半,假定十种仙又得正觉,那是否会成佛呢?后半截佛没有说的话,就等你自己去研究。

我们接着上次讲朱云阳祖师的注解:“外炼之术,以五金配五行,以八石配八卦。丹头一到,五金八石,皆点化而成真金。”我们文化里头一句名言,“丹头一到,点石成金”,就是这里这四个字,这个铁石一点也就成金了。我们小的时候读书,赞叹老师把我们文章改得好,就说老师真是丹头一到,点石成金,就是这个道理来的。

有一个故事,大家都晓得的,说吕纯阳祖师要来度人,想教人成仙,但是很多年找不到一个人。所以有两句名言——“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世界上茫茫四海人多得很,就是没有一个人成器。后来吕祖碰到一个卖糍粑的老太婆,就化身叫花子去白吃,这个老太婆也没有问他要钱,也没有讨厌他。吕纯阳看来看去,觉得这个老太婆是好心人,他就露了一手,把指头一点,丹头一到,把她的铁锅就变成金的了。这个老太婆看他指头一点锅子变黄金,也不动心,还卖她的糍粑。吕纯阳愈看这个人愈好,这种人到哪里找啊?非要传道给她不可。老太婆说学这个很麻烦,要练很久才能点铁成金,不如你把这根指头给我就好了!吕纯阳一听,真正是“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就走了。

如何炼内丹

“故仙翁假外象以喻内功,切不可泥相执文”,所以魏伯阳真人假借炼外丹,说明内功是靠本身自己锻炼的,在道家这个叫内丹、金丹。内丹是自己本身有的,就是“上药三品,精、气、神”。他告诉我们研究丹书,炼丹,“切不可泥相”,不可水泥一样黏得很紧,着相;切不可“执文”,不要认为真的有个丹吃下去,那就变成胃结石、胃癌,要开刀了。这个丹是什么?就是所谓假借法相。古文的“丹”字,就是圆圈里头一点,同这个“日”字一样。所谓在虚无中,也就是在太虚中若有若无之间,有这么一个作用,像是佛家所讲的非空非有,即空即有。你说没有吗?有这个作用;你说有吗?绝不是一个实质的东西。

现在我们文字讲到这里了解了,大家打坐都想学神仙,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丈夫,都认为成仙有望,把打坐就当成炼内丹了。打坐绝不是炼内丹!明白地说,什么是炼内丹?他不是叫你伏食吗?什么是伏食?很简单,就是佛法的禅定工夫到了四禅定,那时气住脉停,内丹一点就到了。这个气住,是鼻子的呼吸像是停掉了,不呼也不吸了,就是达摩祖师讲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这时不需要靠后天的空气了,因为本身的气充满了。脉停就代表思想、心念都空了。在这个空的境界上,若有若无有个东西,有个作用,这就是内丹的境界。这并不是说你这样就成仙了,这只是基本的修道,还没有达到丹头一到点铁成金的“伏食”。打坐做工夫气脉通了,三脉七轮打通,拿佛学的分类,都是属于前面的预备工作,还没有得定。

“水火既已相济,其中一阖一辟,便有呼吸往来”,外表上的气住脉停是没有用的,也就是说用闭气的方法勉强做到,并不是真的气住脉停。真到了气住脉停这个境界,所谓内丹凝结了,实际上仍在呼吸的,这叫做内呼吸。真正的内呼吸,并不是鼻子呼吸比较少,自觉肚脐下面丹田在呼吸,这个不是的,不叫做内呼吸。内呼吸你看文字上差不多,程度差别很大,到这个时候,水火既已相济,有气住脉停的现象。“其中”,注意“其中”这两个字,不一定说心窝里头,或是中宫,也不一定说到肚脐,而是说其中自然有一阖一辟,就是自然而起这个一开一放的作用。这就是说,在身体的内部有呼吸往来的现象。这个时候用不用外来的空气呢?还是有用,很久很久,或者是个把钟头偶然一下,不像我们现在鼻子这里呼吸,而是鼻根那里轻轻一下就吸了。

内呼吸不是用鼻子

“呼至于根,吸至于蒂”,这个蒂与根在哪里?并不一定在丹田。“总赖中宫真土,含藏而停育之”,这个时候完全靠中宫,这个中宫也不一定是胃这个部分,不过也离不开这个部分。“中宫真土”就是真意,就是一念不生的清净境界,也就是清净心。道家十三经当中有一本《清静经》,我介绍过,非常好,跟佛家的《心经》一样,是真正的清净意念。这个时候第六意识的杂念妄想不动,意根上清净,永远就是一念,等于佛家讲的“一念万年,万年一念”,没有动过。靠这个真土“含藏而停育之”,到这个境界并不是说你到家了,而是伏食到了这一粒金丹入腹了,慢慢要“停育之”,慢慢地保养。

这里又告诉我们,“此呼吸非口鼻之气,乃真息也”,不是嘴巴鼻子来呼吸,不是做气功。“真息往来,初无间断;自相阖辟于中土”,这个时候发生什么现象呢?“不啻夫妇之相配偶,乃真胎也”,等于男女阴阳相交那个境界。密宗露过一个消息,说乐、明、无念,就到这个境界。说夫妇男女是比喻,不要搞错了。这个时候就是佛说的证道了,所以道家佛家在工夫方法上名称不同,路线是一样。“中宫之真胎不动,而一水一火自然呼吸其中,犹太虚之真胎不动”,整个宇宙有个生命功能不动。“而一日一月,自然呼吸其中”,虽然不动,这个虚空太阳月亮就代表了人体的呼吸往来,这个上去那个下来,那个上去这个下来。这个道理你懂得了,“岂非呼吸相含育,伫息为夫妇乎”?配合大宇宙的法则,你就晓得这个小的法则了。

“此段,直指真意,为金丹之母”,所以,“伏食”这一节,坦坦然把修炼神仙的方法告诉了我们,就是一念不生出真意,“为金丹之母”。道家的三经是《老子》、《庄子》、《列子》。《老子》又叫《道德经》,《庄子》叫《南华经》,《列子》叫《清虚经》。《南华经》云,“真人之息以踵”,庄子说,真正得道的人,他的呼吸不像我们,他的呼吸一进一出到脚底心。他又说,“众人之息以喉”,普通人呼吸只到喉、肺部为止。《心印经》云(这是道家另一部经典,叫《玉皇心印经》),“呼吸育清”,他说这个时候内呼吸起来了,它所孕育的一切都是清虚的境界,念也清虚,身也清虚。

《黄庭经》云,“后有密户前生门,出日人月呼吸存”,道家的这个《黄庭经》,差不多都是七个字一句,照后人学术考证,是魏晋之间的人伪造的。《黄庭经》上就讲,真正的内呼吸“后有密户前生门”,现在大家学术都很公开,不像古代是神秘得很,不准讲。现在你们学密宗、瑜珈术或道家的,都晓得海底、密处这些名称。不过真正海底、密处在哪里,大家还是搞不清楚,总是最深处,生命动态的地方出入。出,像太阳一样出来,太阳怎么出来?太阳从海底跳上来,这是形容呼吸,日出像呼出,月亮则为吸入。道书上告诉你原则,“出日入月呼吸存”,是内呼吸境界,这是《黄庭经》的话,他引用了道家的这三本经典,说明内呼吸。

所以丹头一到,点铁成金的道理,“皆言真息也”,再拿道家的术语来讲,所谓真息就是真意。有些丹经道书也说得很明白,只是一般人没有研究,也不懂真息就是真意。有些道家的丹经上说得更有趣了,但是我认为丹经并不是全对哦!某几句话蛮对而巳。道家的著作很杂乱,有时候一两句话对,其他全部都要不得;有时候大部分对,小部分是渣子。所以丹经之难清理就是为此。譬如讲到真息就用拆字的办法,真息不是呼吸,自心谓之息,“自”字下面一个“心”字。道家有些字都是自己造的,譬如说上面写一个“自”,右边写一个“家”字,下边写一个“水”,就是自家水。这叫什么字啊?就是金丹大药。所以他这个息字就是“自心”,是心念境界。

颠倒颠的运用

“此处指北方正子为水”,本章是用《河洛理数》、天文阴阳五行道理,“南方正午为火,以本体而言,后面,指离中流珠为水,坎中金精为火,又以颠倒互用而言矣”。南方北方,水火颠倒互用,道家所讲的方法,经常用颠倒。道家有一句话,金丹大道的方法,本身就有,你不要去找神仙,你懂了自己都会,把你现有的生命,“自在中间颠倒颠”,把它倒转来用。我们现在眼睛看外面,耳朵听外面,一切都用在外面,把他倒转来用用看,不向外面用,回到自己本来那个太虚清净地方,这是第一颠倒。空虚、清净到了极点之后,第二颠倒又来了,这是佛家的话,真空里头就生出妙有来。太虚里头是灵光一点,丹头一到,点铁成金;有是妙有,有当中有空,空当中又有有。颠倒颠的道理,是说何时出现的境象应该要把握住,何时出现的境象不要把握,这是火候中间颠倒颠。这章的解释大概如此,我的话不一定对的,是贡献你们做个研究。

现在接着讲《参同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