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孔子关于乾卦的研究报告说,“万物资始”,他说乾卦所代表的,是宇宙万物的根根。在宗教家叫做上帝、主宰、神,这是给它一个宗教的模式。《易经》文化以及道家,从来不穿宗教的衣服。大家要搞清楚,道教是后来才起来的。我们旧的文化,有宗教的情操,哲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但是从来不把这个宇宙万有的主宰套上什么三头六臂,都是从人文这里而来。所以孔子在这里,没有把它叫做主宰。“乾”是“万物资始”,宇宙万物必须靠它,由它开始这个生命,这是本性,这是第一,所以“乾为天”。

第二,孔子在《说卦传》解释“乾,为金”。什么叫说‘卦呢?卦拿来用的,也是卜卦用的,万一卜卦卜到乾卦,乾卦在物质代表黄金,在人文可以代表男性。人去算命时,算命先生问,是乾命还是坤命呀?坤命就是女的,乾命就是男的,现在都不懂了。所谓“乾”,在《说卦传》里就代表金、金性,因此后世正统的道家,讲性命之学,就用“金”字代表这个本性。

“乾为金,而孔子翼之曰,纯粹以精”,乾卦就是金,孔子在这里讲的就不是黄金了,他用哲学观念解释什么叫做金,那不是有形的黄金,是自性。“纯”字所指是像佛家的诗“万里无云万里天”,是明心见性,纯到了极点;“粹”是精致到极点。这个“精”就很难解释了,勉强解释要看这个中文字,米字旁边一个青,米壳里提炼出来最精华的、最纯青的东西。譬如我们讲“炉火纯青”,当火力最强的时候,那个火光不是红的,不是黄的,而是青的。所以金性,就是刚才我们提过佛学所讲的圆明清净,纯粹到极点。

上面我们交代了孔子对这个乾卦的注解。朱云阳真人说由孔子的解释,依《易经》的道理,“此万世尽性至命之准则也”。你修道要性命双修,必须把这个学理弄通。这两重解释有两重意义:孔子第一个解释,“乾为天”,万物靠它来的,就是讲形而上;第二个解释,“乾为金”,纯粹之金,有了它,形而下变成后天生命以后,要再回到先天去,恢复它的金性,这是修道的工夫。所以朱云阳祖师说,你看孔子、文王告诉我们研究这个,是千秋万代的“尽性至命之准则也”。想把人性和明心见性,以及如何修到金刚,坏之身的大原则弄清楚,必须先要搞懂这个学理。

三教 三身 三清

“释迦得此,以证丈六之身,故尊之曰金仙”,佛教的释迦牟尼佛证到了。佛有丈六金身,十六两为一斤,所以丈六金身是我们普通人两个身高。这是什么道理?你看每一个宗教,连耶稣的画像也是一样,头顶有圆光,人体有七种光,现在科学已经证明,都可以照相照出来了。我们两手伸开,这样叫一寻,是依个人的尺寸为标准。佛经上常说,圆光一寻,这一圈之内都是我们的生命功能。所以打坐真正得到某一种定境的人,离身体七八尺之外已经感觉到了,就是这个功能的原故。

我们这个生命,实际上外面还有一层保护体,等于地球外面有一层有粒电子包围,这一层很难冲破。所以火箭的力量要很大才冲得过。我们人体外面这个功能也是这么大,有些人可以练到使这个东西起作用。这个东西,释迦得此,明心见性了,“故尊之曰金仙”。有些学佛人反对,认为佛教里佛不叫金仙。事实上,佛教的大经《华严经》,就称佛为金仙,这都是有根据的。修道人里,佛家骂道家,道家骂佛家,骂来骂去,给读书人笑话罢了。

清朝有个才子叫郑板桥,跟袁子才两个齐名的,他就讲过一句话,讽刺互骂,郑板桥说:“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其实教主们都没有错,绝对是这些门徒不行!三教的门徒他一概骂光。这个话,烦的时候看到很痛快!我常常告诉大家,做学问这些要搞清楚,不要有宗教观念,天地间真理只有一个,每个地方表达得不同,每个人了解程度不同。那个东西等于钞票,不过你赚多一点,我赚少一点而已,用处都一样,都可以买东西。

“元始得此,以结一黍之珠,故宝之曰金丹”,道家的元始天尊就是把这个“万物资始”宗教化、人格化,像西方天主教、基督教一样,把那个主宰人格化。这个元始天尊是谁呢?就是老子,元始天尊一炁化三清。这个一炁化三清怎么来的?到大陆佛教的大庙一看,大殿上三尊佛一个模样,代表了法身、报身、化身。一个人得道成功了,一定具备有三个身。法身,清净无为是法身;报身,相貌庄严圆满由内体现出来;化身,有百千万亿。佛家有三身,道家怎么办呢?道家变成宗教后,就把老子变成元始天尊,一炁化三清,就是仿效佛家的三身。三清就是上清、太清、玉清,也就是佛家法、报、化三身。所以我们到道观一看,。上面三个老头子都是老子,白胡子、白眉毛、白头发的一模一样,坐在那儿拿个如意,下面骑着青牛,这是在道家经典上的。佛家的三身下面坐着莲花。我常说笑,万一他们碰面,那头牛要吃掉莲花的话,他们两家的主人怎么办?

“元始得此,以结一黍之珠”,所以他称元始天尊——等于神、主宰、上帝——像米一样的这一点灵光从头顶进去,结成丹了,“故宝之曰金丹”。这是道家的话,你们不要搞错了,看我那么一指,好像传了道,就是一点灵光进去了,那么想就完了,这只是个比喻。道家说这一点叫做“金丹”,实际上你看下面讲得很清楚,“金丹”并不是有形的东西。

“三教根源,同一金性”,都是讲明心见性,见道以后修道,把他凝固起来,同一个原理。“外此”,超过这个以外,“即堕旁蹊曲径矣”,都是旁门左道。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朱云阳说的,我只是照本宣科而已,“此学道者,所当细参也”。

这一段非常重要!我们修道的人要仔细研究,所以多费一点时间。不过下面也都是要费时间的东西,我们多参考一下注解会有好处的。

第四十讲

婴儿  姹女  黄婆

真土造化章第十一

水火二用必归土

太极函三

凝神聚气

水火如何能相容

婴儿  姹女  黄婆

下面第十一章的重点是讲“伏食”,就是怎么吃进来,其实并不是真吃一个什么,而是自己本身的性命之药。现在第十一章就是讲这个道理,叫做“真土造化”。这个“土”用五行来代表,我们现在先把它揭穿了,比较容易了解。这个“土”在正统道家是“意土”,讲的是这个意,意就是土。这个意,我们现在用得很多,像意识形态、意志等等。我们常常说,你是什么意思?意跟思想的思配在一起就是意思。意含义很多,佛家的分析很清楚,我们现在能思想、动感情等等,这些作用是第六意识,又叫分别意识,也叫了别的作用。这些只是外层,不是真的。为什么我们这个心不能定?就是第六意识的了别作用捣鬼之故。这个意有个根,叫“意根”,在佛学的唯识学上讲,就是第七末那识,是生命的根根,也就是俱生我执,与生命同时来的,包括异熟、等流的作用。道家把真土这个名称也叫做真意,真意不是分别妄想,不是妄想心的意识。

这个阴阳五行之学,有两句传统的话,诸如算命、看风水、看相等等都用得着的:“四象五行皆藉土,九宫八卦不离壬。”你们诸位学阴阳、学算命学的,这个很重要。本篇讲“伏食”,是靠这个真意,道家的结丹要三家会合,这三家比喻是婴儿、姹女,外加一个媒婆(黄婆),即童男、童女加上真意,三家结合才能成丹。

很多人读了弄不清楚,就认为是采阴补阳了。其实黄婆的意思是“中黄真土”,是指真意;婴儿是比喻那个本性,明心见性的那个“性”字;姹女是比喻命。性与命,一个属阴一个属阳,性命双修结合。这两样东西如何结合呢?要透过真意,如果用思想用妄想心去守窍,有心去入定去求证,那是第六意识作用,没有用。真意是什么呢?如如不动,杂念妄想没有了,也等于禅宗讲的“一念不生全体现”,那就是真意境界。在这个一念不生之间,婴儿、姹女就阴阳结合了。所以三家合一才能成丹,就是这个原理。

现在我们已经讲完了这一段的大要,但是,我们这位祖师爷不是这么说的,他用蛮复杂的说法,告诉我们很多原理、方法,我们要有智慧才能了解。原文这一章很麻烦。所以学道家的东西,必须要懂得《易经》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奇门遁甲等等。道家的学说综罗万象,也就是这样来的。下面我们看原文,正式读天书了。

真土造化章第十一

子午数合三,戊己号称五。三五既和谐,八石正纲纪。呼吸相含育,停息为夫妇。

黄土金之父,流珠水之子。水以土为鬼,土镇水不起。朱雀为火精,执平调胜负。水胜火消灭,俱死归厚土。三性既合会,本性共宗祖。

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伏食之,寿命得长久。土游于四季,守界定规矩。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还旧所。老翁复壮丁,耆妪成姹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

水火二用必归土

“子午数合三”,子为天一所生,午为地二所生,合起来就是三。“戊己号称五”,戊己就是中央戊己土为天五所生。子午是地支,戊己是天干。“三五既和谐”,三五相加就是八,是八卦。“八石正纲纪”,八石是炼外丹用的,都是毒药,黄金、白银、水银、铅汞、硫黄都是,五金八石是炼外丹。那么你说道家炼外丹有没有道理?绝对有道理!不过现在一般人没有去研究,实际上,现在也用不着了,因为西药许多都是矿物提炼的。譬如过去的杀菌最厉害的西药六〇六,就是砒霜提炼的。我请研究外丹的人多注意一下西药的发展,每年新的药品出来,旧的药品往往淘汰了,科学的进步是如此。但不管中西药,用惯就失效了,再用就治不好病了,新药下去很快就治好病,五金八石,化学药品也有功劳。

“呼吸相含育,停息为夫妇”,男女结合,彼此的呼吸也配合。“含育”是指收进来孕育,在身体内产生另外一个生命,不要再经过娘胎了。你看这个里头包含了多少东西!这就是道家。所以当年我们读道书,又喜欢又痛苦,又沉迷又好奇,七七八八、三三五五、天干地支、子午卯酉,弄得昏头涨脑。后来了解,人家没有错,只是我们看不懂而已。

我们现在把朱云阳祖师的注解,接着研究一下,多花一点时间,会得到益处的。“此节言水火二用,必归于中土也。”先说水,那是身上的元气,你真定了以后,口水就来了,不是从口腔来,硬是感觉从脑的中心滴下来,那个口水是清香有甜味的,叫做玉液还丹,不同层次的还有金液还丹,讲过很多次了。当然有些人讲话口水都喷出来,那是病态。玉液还丹这个水液从哪里来?从火而来!你本身下元的真阳之气上升了,浊气下降,清气上升,打通了上部气脉,脑下垂体的荷尔蒙分泌,才会有玉液还丹的现象。所以打坐头要正,头不正会把脑下垂体气脉压住,看书也搞得肩膀疼痛,眼睛也近视了。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