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说参同契-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拥髯佣济挥泄叵档摹?墒且娴亩米銮樱堑枚衫豢伞N以谇懊嬉蔡岬焦

回到“月受六律纪”,我们前面讲过五天叫一候,三候叫一气,所以气是中气。六候,“五六三十度”为一个月,这是讲月亮的出没。讲到一年有二十四个气节,我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里有好几位西医的权威,我们的脑神经有十二对,不多不少,学过解剖的都晓得。学道家就懂,十二对脑、神经和二十四个气节关系密切。你把十二对脑神经真修通了,就跟宇宙连起来了,当然就有了神通。可是你不要去玩!我常说你们玩得不好就玩成第二号神经了,第一号才是神通。信宗教、修道、学佛的,多数都走上这个二号的路子,所以千万不要乱来。

“度竟复更始”,三十度走完了。每月阴历初三月亮在西南角上出现。加上五天是初八,从正南出来半个月亮。初八加五是十三,一直到十六完全是东方出来西方下去。这个月亮的出没以前都讲过了,也就是“度竟复更始”。

“穷神以知化”是叫我们修道先要懂学理。到底谓之“穷”,到头了。“穷神”是把这个“神”的作用,研究透顶。这是我们自己生命的根本,在佛家叫“性”。所以要明心见性,或者是佛学翻译的“真如”、“菩提”、“涅槃”,这是根据梵文。中文来说这个就是神,神就是光,光就是神。“以知化”,这样你才知道每时每分每秒都在变化。这个宇宙的变化不是偶然的,懂了《易经》就晓得宇宙的变化都有法则有规律,一点没有办法逃过这个规律。因为我们文化不带宗教观念,所以把这个规律叫做造化。在西方文化中就是主宰、神的意思。这个造化的法则是不变动的,等于春夏秋冬一样,等于早晨晚上一样。所以修道的次序,工夫的进度,也是呆板的,不是说这个人根器好,一下就跳过去了,不可能的。

知道了这个变化,就懂得“阳往则阴来”,阳的光明去了,黑暗来了;黑暗去了,光明又来了。春去秋来,就是这个样子。“辐辏而轮转”,辐湊是车轮子的杠子,车轮子就是那么旋转。

“出入更卷舒”,月亮从初三开始一直到二十八,一出一入之间,“卷舒”,好像我们卷画一样,等于说初三开始,天地间慢慢一点一点拉开,到十五拉满了,然后十六以后开始卷,到了二十八统统卷好了。要注意的是,卷好虽然没有亮光,但它的“神”永远不会丧失,不过一出一入之间有这个“卷舒”的作用。

卦变及人事之变

《参同契》的内容包含了全套的中国文化,每段下面有清代朱云阳真人的注解。他的学问非常渊博,是真正的正统道家,可惜此人无法考据。以我的想法,这个人应该是真修;成仙了,因为考察不出数据,所以我更相信他成了神仙。他不要名,什么痕迹都不留,太高了!希望诸位自己研究他的注解,假定有不懂,有机会可以问我,我也许可以帮忙诸位了解。你真懂了这些法则,懂了关键地方,道书一看就懂,而且晓得哪本道书讲得对,哪一本不对。

“易有三百八十四爻”,这个要再说明一下了。《易经》的先天八卦,每一卦都由三爻组合而来,画卦要从下面一爻一爻画到上面。换句话说,卦是从内画到外。后天卦是由两个先天卦重叠组合而来,所以每卦六爻,一共八八六十四卦,就有三百八十四爻。

这个爻是什么呢?刚才讲天地间宇宙万物人事都有个规律,是爻变而来的。爻是交易、交变来的,内外相交,上下相交,互相变化。所以精神跟物理也无不相交变化,生理跟心理也互相交易变化,男女朋友之间感情也是互相变化,一切都是相对。但是变化是渐变!《易经》的道理说,宇宙间没有突变,都是渐变!我们有时说这是突变!但如果你追究突变的前因,就会发现仍是渐变来的,是一爻一爻变化来的,也是一阴一阳相对变化来的,这是宇宙间的法则。

“据爻摘符”,符,合也,就是配合,宇宙间一切变化的法则,都符合一个原理——拿现在的话讲,都符合它的逻辑道理。“据爻”是说《易经》每一卦都有卦辞、爻辞、彖辞。譬如说“乾为天,天行健”这个卦辞,乾是代表天,天怎么样呢?“天行健”,天体永远在动。

当年有一位大师讲中国文化害在一个“静”字,因为大家都主静。后来我讲了句难听话,我说放狗屁!根据什么说中国文化主张静?中国文化早就说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动啊!尤其是《易经》,经典里头的经典,哲学里头的哲学,提出来“天行健”,这个天体永远在运动,太阳月亮永远转动。“天行健”卦辞下面——“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人要效法天体,不断地前进,只有前进没有后退。谁说中国文化是静态呀?所以《大学》上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人效法天地,只有明天,满足于今天的成功就是退步了。修道也好,做学问也好,人生的境界永远看明天,只有明天,不断地前进,生生不已,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生生不已的道理。

所以“符谓六十四卦”,每一爻每一步都是对的,都符合天体道理,归纳起来叫做六十四卦。下面有一个《易经》的大发明是道家的秘诀——“晦至朔旦,震来受符”,每月阴历三十谓之“晦”,“朔”就是初一,“旦”就是天亮早晨。

第二十二讲

天地阴阳相交

大周天 小周天

精从脚底生

混沌与昏沉

水源与采补

天地阴阳相交

刚才讲“晦至朔旦,震来受符”,震是卦名,先天震卦上面二爻是阴爻,从坤卦变来的。一阳从下面开始画的,也可以说是一阳从内向外慢慢成长。《易经》的卦象“震为雷”,雷就是雷电。后天卦非常注重震卦,这也是个秘诀。我们现在老啦,把这个秘诀都要告诉年轻人了,有许多人学看相算命,看阴阳风水,先天后天都搞不清楚。最重要的都是用后天,后天以震卦为主。所谓震又代表帝,皇帝的那个帝。这一句就是每月初三月亮刚刚出来,所以“震来受符”是讲月亮的现象。

“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中国古代的看法,天地也有阴阳相交,每月相交。每月二十八以后月亮不见了,凌晨才看到在东北方,天一亮就下去了。二十八起到初二这个五天当中,夜里真黑得一塌糊涂,这个时候是纯阴的境界,是天地在媾精,阴阳相交的时候。这时太阳和月亮两个结合在一起,古人认为这个现象是“日月相撢持”,两个的结合是阴气与阳气的结合。

“雄阳播元施,雌阴化黄包”,这个时候天地的阳气、阳精就放射出来。月亮同地球代表这个“雌阴”吸收。所以雄性的是放射,雌性的是吸收,一放射一吸收之间互相结晶,等于男女的交媾一样。“黄包”就是中土,黄色代表中土,包就是阴阳像一个鸡蛋一样。

“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这时阴阳像混沌交接的境界,是交接不是混合。混沌这个名称是庄子提出来的,等一下提到做工夫方面会给大家说明一下。权是权柄中心,讲把握,等于天体一样,星辰转动都是北斗星在指挥。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上也讲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好的领导人在中间不动,就像是北斗一样。北斗有七个星,是人为划分的,后面四个前面三个。所谓斗就是舀水的瓢,古代叫做斗。这个斗柄前面还有两颗星特别亮叫做“招”、“摇”,我们说这个家伙招摇撞骗,就是这两个星名。天体是以北斗星为主,正月斗柄正指东方。过去没有钟表没有日历,山中无甲子,晚上出来看天象,现在几月了?一看,哦!三月。天体像个平面,这个“权舆”像个车轮一样在平面上转。“树根基”,打坐修道就在这个时候扎根。

“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懂了这个道理要“经营”,像做生意一样慢慢一点一点赚起来。“养鄞鄂”,鄞鄂是堤防,自己要做一个堤防,像城墙一样。我们常讲达摩祖师的徒弟二祖神光问,禅宗要怎么用功?达摩祖师讲:“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其实佛道两家都一样,《参同契》成书的时候达摩祖师还没有到中国来,是二百年之后才来的。达摩祖师所讲的这句话,和“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是同一道理,表达不同而已。达摩祖师说的“外息诸缘”,我们容易懂,修道人外面什么都不管了,眼睛闭着打坐,死了人都不管,真正自私自利了。修道学佛是绝对自私的,自私自利到了极点才能大公无私呀,先把自己度好才能度人嘛!像游泳一样,你不会游泳怎么跳到海里去救人啊!这个“无喘”是心不动念了,到这个时候呼吸已停住了,念头也跟着清净了。“心如墙壁”,内外隔绝了,墙外跟墙内隔开了,这样还不是道哦!达摩祖师说“可以入道”了。所以要注意后面这一句,有些人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就是道了,不对!这只是说做工夫要能内外隔绝,才有资格来人道进门,这也就是“经营养鄞鄂”,一阳来复的时候。

“凝神以成躯”,这时在学佛的人来说叫修定,得定;道家是讲功用,不跟你讲原理。“凝神”最厉害了,好像冻结不动,凝结拢来,“凝神以成躯”,把这个功能凝结拢来,慢慢构成一个身外之身,在生命之内或之外成就新的生命。

“众夫蹈以出”,一般男女交媾生人,就叫“蹈”,所以人一代一代生下去。“蝡动莫不由”,欲界的生命,这个天地,都是阴阳交媾而来,所以佛学叫做欲界。修道没有这个东西还不行,就靠这个地方回转才行。

我们再把原文这一段做个研究,希望大家还是自己研究朱云阳的注解。“易有三百八十四爻,据爻摘符,符谓六十四卦”,这句话就是讲天地运行的法则,《易经》把这个原则都讲完了。所以要留意它一步有一步的工夫,一步有一步的象征,象征就是“符”。你的工夫到达哪一步,外形就现出来了。“据爻摘符”,一点都没有差的,符合于那个原则。六交为一卦,八八六十四,合起来一共是六十四卦。

大周天 小周天

“晦至朔旦”,每一个月来讲,六爻第一爻开始动,由上个月尾到这个月初三“震来受符”。震卦是一阳出现,在《易经》六十四卦中,就是地雷复卦。复者恢复了,上个月的黑暗去了,光明又恢复了,所以叫做一阳来复。我们晓得《易经》上复卦的爻辞讲“七日来复”,讲到数字,东方文化妙得很,同西方、印度都一样。西方的基督教第七天是安息日,现在叫星期日、休息日。

那么这个七天同五天的关系呢?七天是讲太阳的系统大周天,五天是讲小周天。现在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你们读书就不会搞错了,不然你疑问重重。我现在告诉大家的好像简单几句话,可是当年我脑子转了十几年,不知道这个问题错在哪里,解决不了。问那些修道的老师,会修道的不懂学问;问那些学问高懂《易经》的,他又不会修道。痛苦啊!最后自己总算悟到了,再一翻古书完全贯通了!所以说读书修道有如此困难。这是我花了几十年工夫才弄通的,成本很大。

佛家修行上有一句话:“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不初步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