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75我来自未来-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这些丘八个个杀人如麻,进了沧州才几天,就把周边十几个村子的乡绅地主杀的精光。”

“有道是兵过如洗,李大人投诚之举,也是体恤咱们天津百姓啊,不然说不准,天津就要被洗成沧州那般境地。”

“唉,大清国算是完了,这些兵勇一个个连辫子都不留,实在是斯文扫地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可以剃的如和尚一般精光。”

“咱大清国不也剃头吗?”

“那可不一样,咱大清又没剃光。”

“你说这些胶贼……解放军,不会推个剃头令吧?如大清进关一般,留发不留头……”

“自古改朝换带,衣饰妆扮自然有变,当真是推了剃头令我看也不稀奇,到时候大家只管听话,剪了辫子放在箱子里存起来就是,今后若有变故,也无非是再找个帽子把辫子缝上去罢了。”

“梦扶,你这可是诛心之言!李大人虽然投诚,可也还没剪辫子!”

“大清国都快没了,中堂大人都降了,解放军可不在乎多砍一个脑袋,方兄切莫自误,须知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唉,梦扶说的是,如今天下,恐怕要群雄四起了,也不知道李大人抱的这个大腿,够不够粗。”

“尔等看眼前这股强军,军服鲜明统一,可知富足,人壮马肥,可知训练有素,想想便也知晓,恐怕今后的真龙天子,必然是那姚梵了。”

“……有理……”

“嗯,有理。”

这时姚梵的大本营却依旧呆在沧州不动,通过每天的电报,不断指挥前方部队调动。

李鸿章走后,姚梵紧急发报,通知山东根据地立刻组织所有干部和青年学员向沧州转移,进行进京前的准备,干部家属也要做好转移准备,同时抽调解放区各地乡村近阶段涌现出的三百多优秀农会干部进驻沧州,准备对华北地区实施土改。

送走李鸿章后,沧州城中立刻开会,总参谋部召集了随行的全体革命委员会和党委会成员,姚梵在这次内部会议上布置工作道:“我们很快就要推翻满清政府,这是个好消息,但不能忘乎所以。

我们的党组织目前规模还不大,全体党员只有两千多人,预备党员也只有三千多人,很多新进党员文化程度不高,都是前一阶段从农村土改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他们有革命热情,但是缺乏斗争手段和施政经验,这些都要时间加以培养,需要干部培训班对他们进行速成培训。

但是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政府最需要的并不是那些封建官僚,我们需要的洽洽是大批大批的基层干部,基层工作是我党工作的核心,基层工作主要来说,就是围绕执行中央的决定和政策,并不需要他们制定政策,因此并不需要太高的文化,要的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要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目前来说,农会干部都是各个土改后的农村里农民选出来的,他们对农村情况很熟悉,我们要用好他们,为华北地区的全面土改作出贡献。中国有四万万农民,其中能人无数,我们绝对不要担心无人可用,只要是真心拥护**的,拥护革命的,在土改中表现突出的积极分子,我们要大胆的用!不要怕他们犯错!

工作中犯错是必然的,没什么可怕,即便让地主阶级来当官,一样犯错,但是那样的错误性质不同,是阶级压迫,是对人民犯罪!所以我们宁肯让农民中的骨干来犯错,从而吸取工作经验和斗争经验,也绝不要不顾阶级斗争,把地主放进我们的基层干部的队伍里。

眼下李鸿章愿意加入我们的联合政府,这对于我们极为有利,李鸿章身边有一大帮人,这些人对于清政府的运作非常熟悉,对这些人,要稳住他们!监督他们!用好他们!这对于政权的平稳过渡十分重要。

这些人在工作中会不会出现真心的理解和拥护我们**呢?我觉得一定会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还不少,我估计其中一半人都是会希望依附我们的,如果我们的宣传工作出色,这个比例甚至会提高到七八成。这些人其中一部分是真心的转变思想拥护我们,一部分是随大流,一部分是假的,是投机分子,我看中间的比例会大一些,第一和第三种情况都是少数,我们要注意观察,小心这些人搞阴谋复辟。

新政权的建立是彻底的、崭新的,我们去北京不是接手满清政府的旧政权,而是建立一个新的属于人民的政权,拿下北京后,一方面要稳住旧政权那帮人,一方面要全力构建新政权。后者是最重要的,为了完成后者,我们要吸收一部分旧政权里的人,但要监督好他们,要用胡萝卜和棍子对他们软硬兼施。

要稳住旧政权那帮人,就靠两样东西,一个是枪杆子,一个是笔杆子。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们的枪杆子很硬,要牢牢握住不松手,谁敢乱说乱动,要立刻给予镇压。笔杆子这方面我们人才不足,所以更要严加控制,宣传口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报纸要控制在我们手里,对于那些可能出现的鼓动复辟的反动小册子和手抄文,要狠狠地查,坚决镇压。

对于满清政府的资产,我们要坚决没收,对于满清的皇室王公大臣,要把他们的家产没收充公,给他们的仆人一部分财产,然后予以遣散,对那些不愿意走的顽固分子,要耐心说服,说服不了的就劳改。普通旗人暂时一概不动,只命令交出所藏刀枪武器。按照一般市民对待。

对于剩下的王公大臣和皇帝一家,要把他们和所有家人从亲王宅院和故宫里迁出来,进行劳改和思想教育,没有中央批准,不许任何人探望。太监宫女一律发给遣散费予以解散,故宫今后要改造成博物馆,我们要保护好文物。

总之,所有工作都要实事求是的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各个工作小组要立刻成立起来,一个个问题的加以研究解决,不要怕犯错误,要积极请示汇报。

……”

建立新政权的工作千头万绪,姚梵一一布置,一个会整整开了一天,接下来每天都是一连串的小会,即便这样,姚梵也没把握能够面面俱到,只能寄希望于今后一个个的加以解决。

但姚梵最重视的还是军事,他明白,只有军事上的强大,才能确保新政权的存在。

第201章万里江山开新颜(五)

201万里江山开新颜(五)

随着二师三师包围了北京城,又在阵前释放了恭亲王奕欣入城交涉,北京城里乱成了一锅粥,各家粮店全部关门,百姓躲在家中,等待着变天的那一时刻到来。王公大臣们云集在紫禁城外,等候消息,朝廷重臣们被没日没夜的召集在宫中商议对策,吃喝拉撒都不许放回家,很多老臣已经疲惫不堪。

奕欣急匆忙慌的进了城,还没来得及回家换衣服,就被一路召进宫。当他在西暖阁再次见到慈禧时,突然发现,自己眼前的这个中年妇女憔悴而慌张,已没有任何光环可言。

“臣参见太后。”奕欣虚做一礼。

“恭亲王!你如何耽误这么久!姚梵派你来有何说辞!”慈禧亲自上阵,急不可耐的问道。

“臣无能,姚梵非但不肯招安,反倒把李鸿章拉了过去,李鸿章现在已经叛了!献了天津!”

“无能!无能!!!李鸿章这个狗东西!枉我一直信任他!!!”

奕欣悲声道:“姚梵对臣许诺,只要北京城不抵抗,他可保全城平安。”

慈禧闻言悲愤交集,拿起桌上茶碗就扔了出去,却不是冲着奕欣,而是摔在了兵部尚书沈桂芬的身上。

“沈桂芬误国!”兵部满尚书广寿吼道。

沈桂芬吓得赶紧跪下,浑身哆嗦,一声也不敢吭,此刻他倒是希望姚梵赶紧攻进城里了。

“怎么办!你们说怎么办!”慈禧尖着嗓子,失态地叫喊着,随即又把矛头指向奕欣:“恭亲王,你不是也叛了那反贼了吧!”

奕欣被从沧州一路押解到北京前线,可谓风尘仆仆,此刻闻听此言后也顾不得疲劳了,急道:“臣生为爱新觉罗氏,不敢背叛祖宗!太后!为今之计,只有求洋人帮忙了。”

慈禧闻言,犹如抱上了救命稻草:“既如此还不快去!恭亲王,我现在下旨封你为顾命大臣,总理朝中一切事务!你务必劝的洋人出面,不要不舍得花钱!”

说着,慈禧对内务大臣总管师曾道:“速速从内库拨出五十万两银子来,各式古玩不要吝惜,厚厚备礼,现在就去办!”

于是奕欣临时抱佛脚,开始对北京城内英国公使馆展开银元外交。

……

由于等了24小时没见奕欣回话,解放军发动了对北京城的总攻,迫击炮准确地敲打着宽可跑马的城墙,爆破组炸开城门,全军冲入,在这场一边倒的进攻中,俘虏了无数守城的旗丁。

“报告!二师来电,已经攻入东直门!尖兵排正在带领民兵队向安定门、齐化门进攻!”

“报告!三师来电,已经拿下彰仪门、南西门、永定门!”

“报告!二师一团已经占领鼓楼,主力开始向南进攻紫禁城地安门,尖兵排正在带领民兵攻向德胜门、西直门!”

“报告!三师来电,已经对顺治门实施爆破,目前民兵队正在随着城墙进攻平则门、前门!”

“报告!二师三师已经完全控制了内城九门!包围了紫禁城**、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报告!民兵团已经控制外城七门!”

“报告!二师已经拿下地安门,冲进景山了!”

“报告!一股洋人带枪冲击**,胡广亭师长命令开枪弹压,结果打死二十七个洋人,打伤俘虏六人,胡师长说洋人说话听不懂,暂时不知道那些人身份,目前使馆区已经被三师派兵戒严控制。”

“报告,……”

电报如雪片一般飞向沧州大本营,姚梵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等候着最终的结果。

李海牛在指挥部里急匆匆地踱步:“打死这么多洋人不是小事,恐怕接下来洋人要交涉。”

李君焦急望着姚梵:“主席,外国公使这下绝不会善罢甘休,这可难办了,胡广亭真会惹事,怎么打死这么许多!”

姚梵淡淡道:“战争无情,洋人不在使馆里待着,却出来找茬,显然是对我军的侮辱,胡广亭杀得好,杀一儆百,震慑住洋人,让他们不敢乱动,客观上也保护了洋人的生命。”

周第四道:“二师、三师再加上三个民兵团,一万多人弹压北京,应该没有大问题。”

……

北京城内的乱战进行的如火如荼,枪声“啪啪啪啪!”如油锅爆炒般不断四起,夹杂着手榴弹的爆响,大街上空无一人,市民们全都躲在家中,惊恐的猜测着外面的战况。

大批守城的旗丁俘虏被民兵押解去天坛,而紫禁城被爆破了地安门后,解放军随即冲进,占领了紫禁城四门,眼下整个紫禁皇城中,只有中间的禁城,也就是后世午门内的故宫博物院,按照姚梵的指示,暂时没有对其发起进攻。

禁城中此刻已经大乱,守城的侍卫和太监宫女们从城墙上望见外面到处是飘扬的红旗,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稍微清醒一些的,便开始收拾细软,偷宫中物件,甚至有太监将金银的锞子往屁眼里塞,指望能逃过搜身带出城去。

后宫的嫔妃们战战兢兢,只觉得末日来临,因为害怕被想象中的“贼兵”奸淫,上吊的投井的吞金的都有,禁城中到处是嚎啕大哭之声。

慈禧带着五岁的小皇帝载湉,听着城外传来的一阵阵枪声,手足无措地呆在东暖阁中,近乎哀求的对着身边同样被困的一干大臣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