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院落里、厅堂上,一群家仆下人正在满头大汗地忙碌着,府里到处都是厚厚的淤泥,想要把这个庄园清洗如新,三两天的功夫绝对办不到,如今已经七天了,也只清理出一小片区域。

沈沐此刻正坐在一棵大树下,树下放了一张逍遥椅,旁边有一张石几,这片地方已经清理好了,地面露出来,几株顽强的小草裹着泥巴,正在慢慢地恢复着活力。旁边有一棵大树,在高近枝叉处,还有明显的被水浸过的痕迹。

蓝金海站在他的身边,一身儒衫,显得温文而雅。蓝金海凝视着对面宫城建筑群里,以湛蓝天空为背景的飞檐斗拱,若有所思地道:“皇帝会如宗主所愿,还都于长安么?”

沈沐从身旁矮几上端过茶杯,浅浅地啜了一口,淡淡地道:“尽人力,听天命吧,我只有四成把握!”

蓝金海目中讶色一闪,沈沐睨了他一眼,道:“怎么,你觉得不可能成功?”

蓝金海连连摇头,道:“不,属下是觉得,要影响一位帝王的决定,而且是迁都这么重大的事情,能有四成把握,简直是不可想像。属下担心,只因洪水断了漕运,影响今冬京都粮储,皇帝就会有意迁都?洛阳虽有泛洪之危,关中还有干旱之险呢,并非十全十美之地啊。”

沈沐道:“当然不是因为这一件事,不只是因为这一件或几件事的表象所显示的问题,而是其中透露出来的一些道理。”

沈沐悠然道:“自三皇五帝到如今,如果我们仔细看看各个朝代选为都城的所在,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都是有迹可寻的。盘庚迁殷。是因为殷地富庶,容易筹措粮草。再一个,通过迁都,方便他削弱旧都贵族实力,三则是远离有异心的异族领地,稳定他的统治。

周平王迁都于洛邑,是因为犬戎之乱使镐阳残破不堪,再者犬戎依旧在侧虎视眈眈,迁都才安全。而魏孝文帝迁都,一是为了远离北方游牧的威胁;二是从平城迁都洛阳。农业兴旺,漕运方便。还可以摆脱北方鲜卑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以便顺利变革

以古鉴今,帝王选都,所考虑的问题永远逃不出四个方面。一为地理、二为经济、三为军事、四为政治。地理上,关中虽时有干旱。可是水患对都城的危害却更大。如今这场水患如果再大一些,淹了洛阳城,后果如何你想像得到,虽说这里有漕运之利,论起优势只能勉强和长安打平。

说起经济,从战国以来一直到如今。山东、关中、都是士农工商最发达的地区,未来如何,无从得知,现在来讲。唯此两地。三两之中,山东北有契丹、西有突厥,适宜为国都的,只有长安和洛阳。

军事上面,以我朝军力,立都于长安或洛阳区别不大。那么主要决定因素就只有政治了。关中是我朝建国根本之所在,历经三朝经营,当今皇帝迁都洛阳仅仅才十年,这国朝重心依旧在关中。

如果关中有失,则国朝危如累卵,你看女皇虽迁都洛阳,始终看重关中,全国府军关中独占三成,但凡为长安令的,必是皇帝心腹,就可知道当今皇帝如何重视关中了。结果呢,皇帝虽然不知我们的存在,各大世家尊长时常往来于长安,她可一清二楚,你说她放心么?

如今,延、麛、丹三州又出了这么大的贪腐案子,这三州都在关内道,皇帝迁都于洛阳仅仅十年,关中吏治就已败坏若斯,根基之地变成这般模样,你以为皇帝放心得下?

为什么这一次关中官员出了这么大的问题,皇帝却迟迟没有派遣官员补齐他们空缺出来的职位,不肯像上次对南疆一样,由吏部来一次大选官,却一一考量、再三斟酌,对每一个重要职位都不辞辛苦地亲自选人?

呵呵,有些人还以为这一次可以上下其手,捞取官位,却不想想,他们念念不忘地盯着的只是几个职位,坐在皇帝宝座上的那个女人从帝王的角度,所思所想岂会如他们所愿?关中如此重要,却出了这么大的问题,皇帝岂能再不谨慎。

再一个,当今皇帝已经立了太子,总有一天要还政于李的,现在军权却牢牢把持在武氏手中,二张新近崛起,也是频频出手,向朝堂和军中安插亲信,唯独李氏,除了几个耿忠老臣,几乎没有任何实力。

武氏在洛阳经营这么多年,明面的实力就已远高于李氏,暗中的势力还不知道有多大,皇帝能不考虑如何稳定传承?当初女皇定都洛阳,是因为长安乃是李氏根基。此一时,彼一时,她既然决心还政于李,还都于长安,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此一来,她正好借此调整武李两家实力以求均衡。当然,道理如此,我们只是借势提议,皇帝听进耳中,心里才会想到这些问题,至于她最后如何取舍,那就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了。”

蓝金海心悦诚服地道:“宗主一席话,令属下茅塞顿开。如此看来,皇帝的确有充分的迁都理由。呵呵,杨帆刚把‘继嗣堂’迁来洛阳,宗主一招“釜底抽薪”,可是把主动又操之手中了。”

说到这里,蓝金海忍不住呵呵地笑起来:“西北三州,本对我们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宗主能化不利为有利,借力打力,反以此事为我所用,促使皇帝迁都长安,我们在长安可是占了地利人和,嘿嘿,此消彼长之下,隐宗还拿什么与我抗衡?”

沈沐微微一笑,眯起眼睛看着湛蓝天空中的朵朵白云,感慨地道:“胜负成败,现在说还言之过早。杨帆有天时在手啊,如今这天时是什么?就是他随时可以调用的皇权,天威不可测,我现在可是丝毫不敢轻视这位小二郎,后生可畏啊!”

这时,一个家人悄然走来,到了沈沐身边,俯身低语道:“公子,清河崔林求见。”

沈沐淡淡一笑,对蓝金海道:“看吧,登门诘难的人已经来了!”

沈沐回首对那家人道:“请崔公子书房相见!”

沈沐说罢,挺身站起,扬长而去。

树下空余一张摇椅,吱吱呀呀晃个不停……

第九百二十一章施压

崔林此番拜访沈沐,却是刚从杨帆那儿出来。

延州风暴,祸及四方,七大世家损失惨重。

李唐王朝自建国就立都于关中,所以七大世家苦心经营的势力也都集中在关中。武则天称制后,虽然将国都迁到洛阳,可长安作为武周的陪都以及大唐的首都,其政治经济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始终也不逊于洛阳。

而且武则天立国才十年,可扶持一个能在官场中真正发挥作用的代言人,投入期一般来说都要长于十年,所以七大世家在洛阳的根基极浅。

再一个,这十年也是政局最为动荡的十年,不停的杀戮和清洗,连宰相们都难求周全,更不要说那些站错队的虾兵蟹将了。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在洛阳发展势力。这也是迄今为止,七大世家依旧选择长安作为主要活动地点的主要原因。

结果,此番延州出事,祸延丹州、鄜州,整个关中都为之动荡,各大世家在关中苦心经营多年的关系网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破坏。

他们把这个罪责归咎于杨帆:“如果不是杨帆破坏规矩,把官方势力引入显隐二宗之争,何至于此?”

崔林已经掌握了各世家阀主的态度,所以再次见到杨帆时他毫不客气,先把各大世家遭受的损失向杨帆列数了一遍,伴随之的是声色俱厉的声讨与谴责,最后才怒气未消地总结道:“这件事,你杨帆难辞其咎,必须负责!”

杨帆一脸无辜地道:“这件事,与本人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延州府官员胆大包天,居然骗灾冒赈,而且不是一次两次,怎么可能遮掩的住?皇帝不知从何处听说了那里的真实情况。派员前往察视,这种事情根本无从掩饰,自然一查就准!

我有公职在身,只是奉命前往延州公干。正使是张昌宗,我作为副使,听命行事而已。纵然我不去,朝廷也会派别人去。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如此,与现在并没有任何不同,崔兄又何必把这个责任强加于我?”

崔林大光其火,道:“你敢做不敢当么?就算这事不是你一手促成。那你至少也可以提前和我们打个招呼吧?”

杨帆唇角微微牵起,讥诮地道:“我为什么要和你们打招呼?我怎么知道那儿有你们的人,你们曾经告诉过我吗?难道我在朝为官。有点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向你们汇报一遍?再者说。那些人有家有业、有名有号,我就算告诉了你们,只要他们牵涉其中,难道还能跑得掉?”

崔林的脸色阴沉下来,白净净的面皮泛着青渗渗的光:“杨宗主,我只是在向你转达各位阀主的不满!各位阀主可以捧你上九宵,也就能踩你下地狱。请你好自为之!”

杨帆淡然道:“撤掉我,能摁住显宗上下众志成城的凛凛战意么?撤掉我,能让隐宗放弃对我们的攻击么?撤掉我,能让皇帝不再继续追查这桩贪腐案么?撤掉我,能让你们那些有官方身份恰又被卷进此案的人安然无恙么?如果能,我让贤!”

崔林听了,顿时哑口无言。实际上,杨帆最近一连串强硬且有效的举动,已经令他赢得了显宗上下的人心,哪还是幕后的世家想换就换的。

显宗中许多人虽还不致于对杨帆死心踏地,却是极为拥戴的。本来嘛,别的且不说,杨帆若能带着显宗打了胜仗,不但上次败在隐宗手里的一口恶气得以渲泄,他们的权力和利益也会更进一步。

至于近来获得重用的天枢部的那帮老家伙,对杨帆更是全力拥戴,誓死效忠。是同样出身于庶族的杨帆重用了他们,如果宗主换人,再换个世家出身的人上来,难保不会把他们重新打回冷宫。

这些曾经无权无势的幕僚参议,如今已经尝到了权力的滋味,那是令人飘飘欲仙的感觉,他们不会舍得放弃已经到手的一切,那便只能毫无保留地站在杨帆一边。

不必考虑杨帆方才质问的一连串的“能不能”,仅仅因为这个理由,世家就不能对杨帆轻举妄动,双方的矛盾还没有发展到让他们宁可给这个庞大的经济帝国带来重大损失也要免掉杨帆的地步。

所以,崔林只能让步。

在杨帆作出只要让沈沐与他见上一面,双方达成一个和解条件,那么他就与沈沐休战并全力制止事态进一步扩展,以保全那些正处于“暴风眼”中的世家力量的承诺之后,崔林只能悻悻地离开,再去向沈沐施压。

※※※※※※※※※※※※※※※※※※※※※※※※※※※※※

崔林出门登车,立即风风火火地离去。杨帆站在门楣下,望着渐渐远去的车马,抬起手来摸了摸耳朵,垂下来时很自然地向前甩了一下,道侧一个牵着毛驴的脚夫便马上蹑了上去。

杨帆已经知道沈沐来了洛阳,只是他的住处还没有打听出来,如今正好借崔林查清他的所在。如果崔林能促成两人见面那是最好,有些事,他很想同沈沐当面谈谈。如果沈沐避而不见,查清他的所在也方便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杨帆眼见那车马已消失在巷口,正欲转身回府,刚刚迈进门槛,就见几个家丁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其中还有一个是“继嗣堂”安排在府上的侍卫。

杨帆家里现在有了古老丈一家人保护,“继嗣堂”派来的人大部分已调作他用,留下几人也不在守在后宅了。杨帆纳罕地道:“你们慌里慌张的做什么?”

后面有个女孩儿的声音大声道:“别耽搁,你们快点儿!把咱洛阳城有名的医士都请来!”

说话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