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7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不能!”

张易之站起身,在小亭中绕行两匝,沉声道:“此事还需着落在圣人身上。那武攸暨是当朝郡王的身份,有妻有妾又有子,圣人想嫁女,还不是嫁成了?如果圣人肯帮忙,娘亲必可得偿所愿。明日演武,你我且先讨了圣人欢喜,若圣人有所赏赐时……”

张易之向张昌宗递了个眼神儿,张昌宗恍然大悟,重重一点头道:“此计使得!”

※※※※※※※※※※※※※※※※※※※※※※※※※※

翌日一大早,千骑大营里就准备起来。

礼部和内廷的人天还没亮就赶到校场做起了准备。考虑到天气炎热,内廷足足运来十二车的藏冰,都用厚厚的棉被包裹着暂且停放在阅兵台后面,阅兵台上在后方架了一排平板的木架,只等皇帝一到,就把冰块铺上去,使宫娥在后面打扇以造凉爽。

参与阅兵的全体将士都加发了一套崭新的戎服,专备今日之用,此刻各部将士已着装整齐,分阵排列。马匹也都鞍鞯齐全,连着几天都喂的精饲料,确保临阵马力充沛。号角声声,军旗猎猎,因为站位齐整、军容庄严,所以虽只千骑之伍,场面也蔚为壮观。

准备工作又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便有飞骑赶来禀报,皇帝的圣驾已经快到辕门了。杨帆马上率副检校许良、阅兵官陆毛峰策马迎出军营。

金吾卫的士兵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从千骑营的辕门前一直排到洛阳宫城玄武门,沿途道路清扫干净、修整平坦。远处一支队伍络绎里许,中间最醒目的就是一处黄罗伞盖,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出行可有如此打扮,自然就是当今天子。

皇帝的车驾缓缓驰近,当今太子李旦、庐陵王李显两位皇子俱都顶盔挂甲,作戎装打扮陪侍在御驾左右,其余各位皇孙也都擐甲战袍一身戎装。再往后去就是各位皇家公主、郡主的香车,帷幔高卷,贵女个个身着出席重大场合才穿的庄重高贵却也繁琐之极的宫廷服饰。

杨帆等人策马向前,御林仪仗闪向左右,三骑快马一直驰到皇帝御驾之前,被内卫阻止,这才翻身下马,向皇帝高声见礼:“臣杨帆(许良、陆毛峰)见过陛下!”

三人一身甲胄,而且是最符合周制的黑色盔甲,虽然此时尚属早晨,天气并不十分炎热,却也绝对称不上凉爽,可三人从头到脚全副披挂,颊当眉批都是同样的黑色,脸上只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整个人如同铁铸的一般,唯有盔顶流苏火红如血,看来威风无比。

“这就是朕的兵啊!”武则天见之大悦,欣然抬手,吩咐道:“免礼,平身!前驱引驾,朕要亲阅队伍!”

“谨尊圣命!”

杨帆三人翻身上马,一前两后成品字形站立,杨帆“咄”地一声,双腿一磕马腹,三员主将便引导着皇帝的仪仗向营中走去。

皇子皇女、皇亲国戚、各部院大臣、内卫、皇帝仪仗,前引后扈,旗幡招展。

校场上列阵整齐,这大阅第一步就是皇帝幸营、受阅部队列阵、皇帝阅阵。是以杨帆引着皇帝车驾从横平竖直斜视也是一条直线的队阵面前逐一走过,每过十列纵骑,必有山呼声起:“万岁!万岁!万万岁!”

武则天还是头一回身入军伍,亲眼见识这千军万马中、气血阳刚氛围至极的军营气氛,一时间也不禁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兴奋之下,她下意识地就想把自己的开心说与张氏兄弟听,转眼一看,才发现张氏兄弟不在身边,武则天不免有些遗憾,莫非五郎六郎早上起得晚了么?

武承嗣也抱病来了,其实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本不宜出门,可他已经发现由于自己的身体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不看好他了,很多被他聚拢到门下的人正在做着改换门庭的打算。这种情况下,明知这趟出行对他的病体会有更加不利的影响,他也只能抱病前来,还得强扮出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只为振奋他的军心。。

第八百六十五章子弟兵

武承嗣强拖病躯端坐马上,试图营造出一副身体渐趋好转的形像,武三思则策马随御驾而行,眼看那不动如山、气势庄严的军容,不禁暗暗心折:“果然是一支精锐之师,杨帆倒是一个会带兵的人!”

他下意识地向前方看去,正好到杨帆挺拔的背影,武三思又是暗自一叹:“可惜他不肯死心塌地的效忠于我。二张虽然嚣张,所倚仗者不过是姑母的宠爱,他们根本没有资格问鼎皇位,杨帆竟如此短视,实在可恨可恼!”

黄罗伞盖过处,万岁声此起彼伏,如钱塘怒潮一般,不管抱着何种心思的人,渐渐的都被这种气吞万里如虎的氛围所感染。等到御驾终于在高高的阅兵台前停住,太平和婉儿一左一右扶持女皇登上高台时,年迈的武则天似乎也觉得双腿有了力气。

可惜,这毕竟只是一种精神作用,她走的很慢,又有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扶着,饶是如此,当她终于登上阅兵台的时候,还是有些气喘,额头也沁出汗来。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赶紧扶女皇在御座上坐下。

随行众臣纷纷登上高台,对于年老者、位尊者,皇帝一一赐坐。最后面的木架上铺了一层碎冰,宫娥打起扇子,高台上登时一片清凉。

依照大唐延续下来的阅兵典制,皇帝此时应该身着戎装,亲自于军前试射,发连七矢,再登阅兵台检阅,以彰显天子武功,同时也是表明虽然各军皆有其帅,但是所有的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的主帅:天子。

不过杨帆事先同礼部讨论过这个问题,女皇本人是绝不可能身着戎装军前试射的,且不说女皇根本不懂骑射。就算精于骑射,偌大年纪,谁敢让她骑马?谁敢让她试射。

女皇不能试射,那就该皇子代替了。可是人人都知道皇太子马上要换人,让现在的皇太子李旦在军前演武颇为不妥,让李显出马吧,他现在又不是太子,虽然易换太子一事已尽人皆知,但是事情还未成为现实。公开表现出来就不妥当了。

再者,这两位皇子一个软禁在东宫,一个囚于深山,都有十五六年不曾骑马,弓箭更是很久不曾摸过了。哪怕箭靶放得很近,要是他们连射七矢都中不了一两矢,也未免太过难看,因此反复商量之后,这一步骤便略去了。

武则天登阅兵台坐定,杨帆便驰马直奔阅兵台下,马至台下。杨帆猛一勒马缰,让那战马人立而起,战马希聿聿一声马嘶,端地人如虎、马如龙。这般亮相,登时博了个满堂彩。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唇角同时一勾,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安乐郡主李裹儿看着杨帆英姿勃发的模样,眸波似乎也有刹那的陶醉。武懿宗却把嘴一撇,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战马前蹄铿然落下。杨帆在马上一抱拳,气沉丹田,向高台上大声禀道:“奏请陛下大阅!”

阅兵台上,武则天微微一颔首,内侍高公公便踏前一步,把手中拂尘一扬,高声宣道:“皇帝有旨,大阅开始!”

阅兵官陆毛峰扬鞭急催战马,从三军阵前飞驰而过,腰间长刀顺势拔出,一声厉喝,三军如山之倾,队列变幻,让出校场,井然有序,丝毫不乱,齐整的队伍收敛阵形、腾挪场地的场面竟也极具观赏效果。

出身兵部的宰相姚崇不禁抚须赞道:“士卒雄锐,行伍严肃,旌旗杂沓、戈甲照耀、屹若山岳、势动天地,真虎贲之师也!”

武则天听到姚相的由衷赞美,心中更有得色,这可是在她命令之下组建的军队,心理上自然便有一种亲近的感觉,高踞如此巍峨雄壮的高台之上,观阅如此强大壮观的阵容,令她心中生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阅兵官陆毛峰回到阅兵台下,眉批、颊当间已隐隐泛出汗迹,可他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这可是当着皇帝和满朝公卿,当着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一群人展现自己。一见校场已经迅速清理出来,陆毛峰手中长刀一挥又是一声令下,旗帜招展,一支骑兵立即策马出阵。

这支骑兵都穿着轻便的衣甲,刀、盾、长矛、链锤在手,主将身边有旗号手、锣鼓声不断发出各种军令,随着旗令和乐器发出的军令,将士们策马驰骋,或攻或防、或变阵或合阵,开始模拟骑战场面。

在外行人眼中,这样的表演纯属热闹,根本看不出什么,像那些公主、郡主们,此时与其说是在看演兵,不如说是在看哪个士卒更英俊一些,骑姿更飒爽一些。但是在一众军伍出身的将领和大臣们眼中,却能看得出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所谓见微知著,在他们眼中,从这支骑军队伍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以及阵法的配合、攻防的配合,完全可以推断出这支军队的战力,纵是最挑剔的将军,这时也不能不暗暗点头。

骑战之后还有步战,步战又分巷战、守城战、野战,马术、武技、箭技,诸般技艺逐一施展。军容、军技、军学、军器、军垒各项逐一展现,直到近午时分,才开始军律项目。经过一个上午的操演,此时日当正午,烈日炎炎,高台上冰块已经用了九车,台上冰水淋漓。

全体参阅将士再度回到校场,站列整齐,楚狂歌以无头箭抛射,射中何人,何人便上前回答军律。以楚狂歌的箭术,在人选上其实还是做了手脚的,不过因为操演过程一共持续了两个月时间,所以专门负责背诵军律的这些作弊士兵所背已非仅只一册,而是把所有的军律都背了下来。

因此,杨帆干脆把这检查军律的事情交给了女皇,女皇随意翻阅《擅兴律》、《宫卫令》等军律,指定一条,便由高公公向下面喊话,着令抽检士兵大声背诵。本来观阅到中午。已觉疲倦的武则天因为可以亲自参与,又重新提起了兴致。

武懿宗还真想在大阅上找杨帆一点毛病,不需要太严重,只要给他填点堵还不至于惹得皇帝太过不悦就好,可是这个分寸不好掌握,他一直没等到机会。

军律考核是最容易作弊的,他好歹也是带兵的人,如何不清楚这一点。可是抽检士兵是射箭抽选的,百步穿杨这种事。他还真不相信有人能做到万无一失,而兴致勃勃地出题考核的又是皇帝本人,武懿宗斟酌再三,还是放弃了可能惹怒武则天的打算。

“噗嗵!”

队列中间,一名骑士身子晃了一晃。突然从马上一头栽下。千军万马之中,偶有一人落马本不易让人看见,可是整个队伍站位整齐,比画出来的线还直,其中偶有一人有点动作,自然一目了然。

“呀!”

太平公主惊呼一声,以手掩口道:“有人中暑了?”

“噗嗵!”

就像患了瘟疫似的。有了第一个摔下马的,第二个、第三个便相继而来,武则天见状眉头不由一皱,微微倾身向前就要说话。可她一看台下,总检校杨帆、副总检校许良、阅兵官陆毛峰,三人笔直地站在那儿,仿佛钢铁铸就一番。丝毫不为所动,武则天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黄罗伞盖在头顶被微风吹得徐徐拂动。武则天慢慢靠回椅上,转首对宰相魏元忠道:“千骑军律森严,杨帆治军有方,朕心甚慰。”

魏元忠欠身道:“此皆陛下有识人之明也!”

武则天微笑颔首。

杨帆笔挺地站在那儿,汗水顺着腮边一颗颗滚落下来,从下颌滴落。但他的唇角却微微地勾了起来,从颊当和眉批中间露出的双眼和鼻子,似乎也勾起了浅浅的笑纹。

今儿的天气确实很热,杨帆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事先就在校场边准备了一桶桶的绿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