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枕江山-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老太公尽管放心,晚辈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去迎合别人,也没有道理弃强就弱。而且,他们现在关注的就是南疆出现的诸多空缺,这件事,年内就得解决。而没有个三五七年的功夫,晚辈也建立不起完全属于自己的力量,我现在的一举一动,老太公都能掌握,而往长远里看,日久人心自见,老太公担心什么呢?”

杨帆所说都是事实,李慕白倒也洒脱,“嘿嘿”地笑了两声,负手前行,不再追问。

取信关陇世家,要把他们拉过来而不是推出去,这是整个山东士族现在对抗女皇时的一条战略,在这个基础上,多多少少得分润一些好处给关陇世家,这一点各位阀主心中有数,所以杨帆对关陇世族的承诺是他们默许的。

只不过,关陇世家惟因其弱,所以对这次机会看得更重,如果让他们不要狮子大开口,这一点比较难。尤其是山东士族的这场热闹就看在他们眼里,就更加为难。李慕白也是有些好奇,想知道杨帆如何说服他们。

杨帆故弄玄虚,他也就不问了。要说杨帆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一点他想都不会想。关陇世家能给杨帆的,永远也不可能超过显宗之主这个好处,杨帆没有背叛的理由,而且他现在可以支配显宗的庞大能量,却不可能把它化为己有,割断它同世家之间的联系,杨帆但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不可能瞒过他们,根本无需顾忌。

他永远也想不到,杨帆究竟如何取信了关陇世家。杨帆只做了一件事:摒退那些关陇世家长者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宁珂姑娘身边的船娘,然后向关陇门阀之主们说清一件事:他和上官婉儿的关系!

早在独孤世家同他接触,充分表露愿意与他合作的意愿,并着手推动他登上继嗣堂显宗之主的位置时,他就盯上了关陇这支力量。

如果他能成为显宗之主,他很需要这支外力,他才不愿做老家伙们摆布下的一个傀儡,哪怕只是暂时的。这一点,他和沈沐、姜公子,都是一样的想法。如果他不能成为显宗之主,他就更需要这支力量。

所以,他早就对独孤兄妹说出了这件事,并请他们出面查证此事。

上官家族本就是关陇世家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是为了关陇集团的利益败落于武则天之手,现在上官家族还没有平反罪名,但是因为上官婉儿是武则天最为倚重的近臣之一,所以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关陇众世家也取得了一定的联系。

现在的上官世家,根本就是以上官婉儿为核心的,上官家族现在没有家主,上官婉儿就是事实上的家主。女人做一家之主虽然有些别扭,但是上官世家的情况本来就很特别,而且关陇世家胡风犹重,也不是很在乎。

如果说隶属于关陇集团的上官世家之主是杨帆的妻子,那么他们还有什么不能信任杨帆的呢?杨帆肯把这个大秘密说给他们知道,就足以获得他们的信任了。因此,当宁珂拿出婉儿亲笔信时,大雁塔上登时一团和气。

你想获得别人完全的信任,就得对别人推心置腹。能留在大雁塔上的人,哪个不是人精?一个个都是千年的狐狸,唯有以诚相待。正因为杨帆祭出了这个大杀器,所以他们的会谈才能进行得这么顺利。

要知道,就算他们软硬兼施,从这次南疆事件中获得的好处也是有限的,可要是山东士族的继嗣堂宗主是他们关陇的女婿,那么从长远看,他们将获得多大的好处?

这些世家考虑问题从来都不是以月、以年为单位的,他们传承太久远,考虑的也久远,一些重大举措常要考虑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后的影响,既然有这么长远的利益,他们当然宁愿在短期利益中让步。

李慕白走了几步,在江边站住,看着倒映着白云蓝天的悠悠江水,漫声说道:“朝廷的使者马上就要到长安了,你很快就要回洛阳去。出京时,你还是刑部一郎中,回京时……,嘿嘿……”

李慕白笑了笑,负手转身望向杨帆,道:“你明白,你马上将掌握些什么吗?”

老头子摆明是个话唠,而且现在谈兴正浓,杨帆当然不会扫他的兴,杨帆“孺子可教”地躬身道:“请老太公指教!”

李慕白朗声道:“力量!一种很特殊的力量!”

他傲然乜了杨帆一眼,道:“你同卢宾宓斗这一场,靠智更靠力,你以为他掌握着的是什么呢?是那班来自三山五岳的江湖豪杰、技击高手?错了,大错特错了,说到底,那不过是一群侍卫,最最微不足道的力量,甚至根本称不上力量!你知道你即将接手的真正力量是什么吗?是大音希声、是大象无形、是可以让沧海化为桑田的真正力量!”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六章不王而王

杨帆刚刚解决了一件大事,心里踏实下来,现在只想向家去逗他的宝贝儿子,尽享天伦之乐,偏偏李话唠谈兴正浓,非要跟他指点江山,杨帆无奈,只好洗耳恭听。

李慕白道:“世家独立于朝堂之外,却又与朝堂息息相关;世家独立于天下,却又深深融于天下;旁人观世家子弟,皆高高在上,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其实世家比任何人都更加入世!”

李慕白别开生面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杨帆,他不再敷衍,开始认真地倾听起来。

李慕白道:“世家千年的积累,积蓄了巨大的财富。这个财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财宝,不是像慈恩寺一样埋进地宫的金佛玉佛银罗汉,世家掌握的财富,是与民生民计民智息息相关的东西,是完好保存的千余年来的人类的财富,是这世间最根本的力量!

比如说,植桑的、养蚕的、织布的、牧马的、种庄稼的……,每一个人都是这天下最卑微、最不足道的,可是如果把他们的力量集中起来呢?世家不是朝廷,无法动用政令国法和军队来左右天下,但是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完成。

无羔个植桑的、养蚕的、织布的、牧马的、种庄稼的……,每一个人,都有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自上而下遥遥地控制着、掌握着他们。你开着布庄绸缎庄,你就掌握了所有植桑、养蚕、织布的人,你购买马匹、贩卖马匹,你就掌握了那些牧马人,你收购粮食、运输粮食、贩卖粮食,你就掌握了天下的庄稼人,这种掌握当然很轻,真的就像一根丝线,他只要一挣就断了。

所以掌握了这力量的人,不是去统治他们,也不是去向他们收租收税,更不是驱使他们去替自己打仗,那些是朝廷的权力。世家是通过这种隐藏的控制,通过天下黎民来影响朝廷,再通过朝廷反过来影响天下!

天下间每一个人的声音都太弱小,朝廷听不见!我们把他们的声音拢在一起,朝廷就听得见!皇帝要是发布一道不利于天下农人的政令,如果等着这道政令的恶果自己显现出来,那时天下早已崩沮,饥民暴动,不可收拾。

而我们,就可以利用我们所培植的诤臣,在朝堂上提出反对的意见!如果皇帝还是不肯改变呢,我们就可以通过粮价的浮动、粮食的短缺,叫他晓得其中的利害。”

杨帆削嘴角飞快地闪过一抹讥俏的笑意,悠悠说道:“这么说,世家倒是比朝廷更加关注天下民生了!”

李慕白哈哈大笑,指着他道:“你这小子,你出身寒族,先天就看不惯我们这些世家中人,总觉得我们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我就知道你会有这番愤世嫉俗的言语!“

杨帆吓了一跳,没想到他竟能听出自己的讥消之意,赶紧解释道:“晚辈……”

李慕白摇头笑道:“冇行了行了,不用解释,老夫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什么事情没有见过,什么道理还不明白?没错,世家也有私心,也要为自己打算,可世家融于这天下之间,或者它会多占些好处,但是你以为它会逆天下之利而行?”

李慕白转向杨帆,目光炯炯地道:“我们传承千年,有过衰败,有过兴旺,痛定思痛,就有了许多教训:我们不像朝廷,可以通过政权凌驾于天下苍生之上,所以我们比朝廷更了解什么才是对天下有益的。

当然,世家也有私心,可是谁无私心?皇帝没有私心还是天下间任何一个人没有私心?你没有?你会不想利用一切资源,请最好的先生教授你的儿孙?当他们长大成人,你会不利用你的人脉关系,尽可能的为他铺平道路?”

杨帆哑口无言。

李慕白道:“我们和你们每一个人所做的并无二致,能够兼顾天下也就是了。你以为,把世家抛在一边,换一些寒族子弟上来,他们就拥有天下为公的品德?就会天下为公,就会路不拾遗,绝不可能。如果有一天世家不复存在,这天下就会变成天堂么?”

李慕白摇摇头道:“也许不会比现在差,却也不会比现在好。换一群泥腿子上来,也不过是制造一群新的贵族。不管他原来是什么,都不可能再回去。陈胜吴广如果坐了天下,他们也不会代表天下泥腿子掌印把子。

上来一个一穷二白的人,他也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家族,要建立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就需要积敛财富,他就需要结交人脉,这些饿鬼,比那些已经吃饱了只想给儿孙积攒一份‘口粮,的人更穷形恶相。

李幕白摸了摸胡须,狡黠地瞟了杨帆一眼,道:“老夫不会强行要求你改变想法。你现在已经是官,又即将成为显宗之主,百十年后,你的子孙后代也会成为一个大家大族,如果那时你还活着,你殚精竭虑的也是他们的存在与发展。”

李慕白伸出手去,在湖面上开始画圈,说道:“在这个小圈子里,向着自己的亲人;再大一点的圈子里,偏帮自己的友人:再大一点点的圈子里,要照顾自己的乡亲。你是河东道,我是关内道的,你们两个吵架,我要帮着咱关内道的人;你是吐蕃人,我是唐人,你们两个打架,我要帮着唐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还会是这样。”

杨帆无言无对。

李慕白莞尔一笑,又道:“世家也是这大圈套小圈的众多圈子中的一个,有什么好口诛笔伐的?好了,说回我们的话题。你将要掌握什么样的力量?冈冈老夫已经用柴米油盐、粮食布匹举了个例子,其它的如文教资源、官场资源也是一样!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下间真正的大力量,从来都是隐藏在朝堂背后,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地发生着作用。当然,我们不可能事事影响皇帝和天下,我们也受着天下间各种力量的制衡。

有许多事,同样是我们办不到的,我们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影响的作用。而继嗣堂,就是整合各世家的力量,以期我们的影响力可以更大一些。现在,你知道你将掌握多么雄厚的力量了么?”

李慕白深入浅出,很直白地向杨m说明的其实就一句话:“不王而王!”

一直以来,这就是世家奉行不渝的生存哲学。这就是一个王朝只有短短的两三百年国运,而世家却可以传承几千年的原因。他们从不曾想过夺取政权,他们只是依附于政权,又相对独立。

为了更好地生存,他们要不断地给一个政权提供养份,同时又从政权那里吸取他们所需要的养分,与之共生共存,当这个政权的生命走到尽头,便抛弃它,再寻找一棵“大树。”继续共生共存。

凭着这种生存哲学,中国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辉煌于两晋北朝,到了唐朝中后期再度辉煌。直到五代十国,各方势力杀来杀去,长达百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