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故事大人生-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吃点面粉?或者发酵用的苏打?”

“奶奶,那些东西都很难吃!”

祖母接着说:“是的,那些东西单独吃味道都不怎么样,但把它们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后,就能做出美味的蛋糕!”▲

《环球时报》(2004年10月18日第二十八版)

土豆与嫉恨

郭言编译

一个幼儿园老师决定让她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她告诉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要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所以痛恨的人越多口袋里土豆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些土豆。有的是两个,有的是3个,最多的是5个。然后老师告诉孩子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土豆袋子,即使是上厕所的时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开始抱怨,发霉的土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另外,那些带着5个土豆的孩子也不愿意再随身带着沉重的袋子。一周后,游戏结束,孩子们终于解放了。

老师问他们:“在这一周里,你们对随身带着土豆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沮丧地表示,带着土豆袋子行动不便,还有土豆发霉后散发的气味很难闻。

这时,老师告诉他们这个游戏的意义。她说:“这就和你心里嫉恨着自己讨厌的人一样。嫉恨的毒气将会侵蚀你的心灵,而你无论到什么地方要带着它。如果你连腐烂土豆的气味都无法忍受一个星期,你又怎么能让嫉恨的毒气占据你的一生?”

所以不要让一生都背负仇恨的包袱,原谅别人的过错更可取。▲

《环球时报》(2005年01月19日第二十二版)

一个人的战争

'美'理查德·埃利斯刘俊成编译

1944年的圣诞节,日本陆军少尉小野田留在了菲律宾卢邦岛,那年他22岁。他接到的命令是:“即使日本投降也要继续抵抗。”日军主力撤出了这个岛后,小野田和其他3名士兵留在了这里。这4个人中有一个在1950年投降,有一个1954年在一次小冲突中被当地警察打死,还有一个在1972年也被杀。

在这些年里,小野田一直靠劫掠当地人的村落为生,他至少杀死了30名村民,他进行的是一场长达29年的个人战争。其间,他捡到过写着战争已经结束的传单,听到过喇叭用日语大声宣布日本和美国已经成为友好国,但是他始终拒绝相信。为了找到他,有1万多人参加了搜索行动,花费了50多万美元。终于,在1974年,战争结束29年后,他的前任长官当面向他发出了投降的命令。于是他交出了生锈的佩剑,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名投降者。

仔细想想,其实战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战争超越了时间、空间,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有时我们会用愤怒的气话或者怨恨的沉默来当作武器对待我们最亲近的人。还有人则在和病魔的斗争中耗尽毕生精力。

第58节:视角与机遇

有些战争我们无法选择,有些战争值得我们去战斗,有些则毫无价值。关键是“不要赢得了一场战役,却输掉了整场战争”。52岁的小野田过早衰老了,“在这30年的丛林生活里我从来没有快乐过。”他为这场他自己的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环球时报》(2005年02月07日第二十二版)

红杉树比人聪明

'美'罗伯特·摩根王悦编译

著名的美国红杉树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植物之一。它们有的高达300英尺(1英尺约合0。3米),寿命长达2500多年。这种树木主要产在美国加州沿海一带,难免要经受台风和暴雨天气的考验。有人认为这么高大的树木,可以在自然的挑战中顽强地存活这么久,它们一定有庞大的根系,它们的根基一定会伸展到地下几百英尺。其实红杉树的根基并不深,加州海滩特殊的地质条件让它们的根部无法扎得太深。它们不畏风暴的秘密在于每棵杉树的根都和周围杉树的根纵横交错地锁在一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棵棵独立的杉树,风暴来袭时,它们的根却互相支持、互相保护,一同抵御了上千年的风雨。

愚蠢的人类则正相反,他们表面上亲密无间,私底下却只顾各自钻营。一有风吹草动,就互相排挤,最终全被淘汰。▲

《环球时报》(2005年02月16日第二十二版)

视角与机遇

'美'琳达·纳什张越编译

女儿艾德里妮在12岁时选学了摄影课,她告诉我真正的摄影家用的都是黑白胶片。听从她的意见,我买了胶卷,她便提议一起去拍摄著名的圣路易斯拱门。

那天天阴沉沉的,我建议等太阳出来再去,但她说这样的光线正适合她构想的照片。我们刚来到拱门,艾德里妮便走到近前,背靠在拱门的三角形支柱上,向后弯着身,将相机举过头顶。

我尽量和蔼地说:“亲爱的,你应该退后一些,把整个拱门照下来。”任何人只要见过拱门的照片,就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讲。但她没有理会,又走向另一根支柱,重复了前面的动作。我希望她能拍张漂亮的照片,所以再次试图告诉她该怎样拍这张照片,可是她对于我的忠告依旧置若罔闻,完全没有把我多年来在生日晚会上和度假时的摄影经验放在眼里。“不,我就要这样拍。”她说。

我有些生气地想,好吧,无非是浪费些胶卷和冲洗的钱,但是她会得到教训的,就算是付点学费吧。结果是我自己上了一课。几年过后,艾德里妮获得了旧金山艺术学院的奖学金,在安塞尔·亚当斯摄影中心实习,并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摄影展。感谢上帝,艾德里妮没有听从我的劝告,那张拱门照片已经挂在多家美术馆里,被广泛收藏。她的作品以独特的洞察力取胜,正是洞察力使她在12岁时以我意想不到的角度,拍下了那张拱门的照片。

女儿拍那张照片的方法使我这做母亲的明白,世上大多难题的解决方法近在眼前………换个视角,就能发现机遇。▲

《环球时报》(2005年02月16日第二十二版)

新视角

盛森编译

独创

刻意与众不同也是一种模仿。

创新就是有见地的模仿。

创新就是能瞒过普通人的抄袭。

如果所有的人都反对你,那说明你是百分之百错误的,或者是百分之百正确的。

人生

出生与死亡都属不治之症,你能做的就是尽力享受二者间短暂的间隔。

不快乐就是人们能力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说“寻找自我”是错误的,“自我”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

豪华包厢和监狱囚室只有一寸见方的区别。

活神仙有两种:拥有很多钱的人和不需要很多钱的人。

观点

绅士是能记住女伴生日,但不记得她年龄的人。

晚餐愉快与否,不取决于食物的优劣,而是取决于你胃口的好坏。

不要把移动误认为行动。

《环球时报》(2005年03月04日第二十二版)

第59节:没有痛苦哪来自由

没有痛苦哪来自由

'英'菲利普·亚西王悦编译

印度有一个青年名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家乡马德拉斯传教行医的传教士医生保罗·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交。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便把萨丹带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由于麻风病的原因,萨丹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到疼痛。临行前,布兰迪医生告诫他对陌生环境中的危险要格外小心。一切准备就绪,萨丹登上了开往马德拉斯的火车。

星期六晚上,和亲戚朋友尽兴而散的萨丹,回到自己曾住过的房间,一头倒在草铺上,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萨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全身。因为永远无法感知痛苦,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他惟一可以判断危险、保护自己的办法,多年来萨丹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检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萨丹发现自己左手的食指血肉模糊。原来这个房间年久失修,他熟睡时,有只老鼠从墙洞里钻进来,竟然把萨丹的手指当成夜宵。但由于感觉不到疼痛,萨丹连一只小老鼠都抵御不了。

周日晚上,萨丹不敢掉以轻心。他整夜盘腿坐在草铺上,背靠着墙,借着油灯的光看书。破晓时分,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疲倦,萨丹头一歪睡着了。几小时后,萨丹被家人的叫声惊醒,原来萨丹的右手滑到了盛灯油的碗里,手背上的皮肉都被烧焦了,幸亏油灯的油所剩不多,又被家人及时发现,否则连他本人也会葬身火海。看到这一切,萨丹失意地告别了亲人,双手缠着绷带离开了马德拉斯。

布兰迪医生在回忆录中写道:“萨丹回来后,我为他清理伤口,我们都忍不住失声痛哭。因为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萨丹最渴望的自由被剥夺了。”

布兰迪医生在文章最后说,“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抱怨上苍不公时,我希望你会想起萨丹的故事。没有痛苦,就无法知道危险的存在,没有进退的尺度,就无法判断做的是对还是错,无法保护自己,就永远担惊受怕,没有自由。萨丹的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人生真谛:没有痛苦哪来的自由!”▲

《环球时报》(2005年02月18日第二十二版)

生命的艺术

'德'比昂·戈特施林秦俊峰编译

现实主义者说:我活着。

悲观主义者说:我要死了。

乐观主义者说: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

悲观主义者说:我活着就是为了死亡。

现实主义者说:你死了,因为你活过。

悲观主义者说:为了死亡,我必须活着。

乐观主义者说:你可以活着。

悲观主义者说:没有生命,哪来的死亡。

现实主义者说:为生命而活着。

悲观主义者说:因为我活着,所以我活着。

乐观主义者说:享受你的生活吧!

悲观主义者说: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现实主义者说:那是生命。

悲观主义者说:那是死亡。

乐观主义者说:是经历了死亡后的新生。

悲观主义者说:生命是死亡的开始。

现实主义者说:生命是开始,也是终结。

悲观主义者说:所以我厌倦了生命。

乐观主义者说:我为生命而高兴。

悲观主义者说:生命是一场游戏。

现实主义者说:生命是多么的美丽!

《环球时报》(2004年07月26日第二十二版)

婚礼蛋糕

'美'加内特·亨特·怀特张霄峰编译

“如果这是今天最糟的事,那么今天是个好日子。”这是我父母的生活哲学,一旦发生什么糟糕的事情,他们总是这样面对,并且教导孩子们从厄运中发掘美好的一面,把坏事转化为积极的动力。

在我生长的乡村小镇,如果要买结婚蛋糕这类特别一点的东西,必须经历来回6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的艰难跋涉。我和格伦举行结婚典礼的前一天,他便进行了这样一次远行,带回一只多层蛋糕。它盖了张蜡纸保护糖霜,静静地躺在汽车后座上。

第60节:如果这是今天最糟的事

爸爸骄傲地推开后门,我和妈妈跑出去想先睹为快。格伦刚停好车,我们就把脸贴在车窗上,赞叹着那结着霜的白玫瑰花饰,还有蛋糕上闪闪发亮的小新郎新娘。格伦打开车门跳到草坪上,喊着:“美丽的蛋糕给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