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驻春园小史-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调《天仙子》

却说王慕荆领了书倌,即日启程,向长安而去。一日,行到山东地方,歇了客店,不期狂雨大作。那一夜适有窃盗,将慕荆行李负去。次早慕荆起来,见了行李不在,遂慌忙追寻,不知去向。乃跌足道:“我受知己之托,一旦至此,连身上川资皆空。但到得京师,亦愿相与,曾荣我友人封书亦被窃去,如何是好?”须臾想道:“近闻此大义山有一伙哨聚,日夜在山下劫人财物。此山乃北京通衢,凡发配罪人,皆从此经过。莫若投入伙中,或得遇着公子经过山下,别生区处,岂不是妙?”主意已定,遂向大义山而来。

果见一伙巡哨,慕荆遂将投充情由对诸众伙说了。那一伙见慕荆状貌非常,山中正少元帅,遂奉慕剂为主帅。慕荆命众人日夜巡缉,凡有罪发配的,俱要通报,切不可妄伤一人。众人领命在山下巡缉,不敢虏掠平人,远近皆服。日挨一日,只等黄生到来。

却说黄生自同押差起解,是夜歇在店中。将绿筠所赠,不识何物,取出来拆开一看,但见一缄书信,只见上面写云:

妾吴绿筠裣衽先百拜,谨致书于大三元夫婿玉史黄公子文几:

昔者先严在日,与尊翁大人朝夕以诗酒相过,亲连姻姬之情。继之而尊翁退居捐馆。斯时也,公方七岁,妾甫六龄。先君在日,每有道及此事,未尝不感慨欷殻б病D瞬皇辏嘁栽诠傺椭汀A俦鹎星幸叛裕呐逯煌6敝烤旃槔铮浜勺鹛弥率檠霸迹渭掖纫宰幽腹骆祝桓试侗穑耸戮挂灾凶琛K煤螅诱阌遥〗希煅母糇瑁⒚C!f怨牒偻蓿晕拮裕舜稚钚模癫厥兀圆坏枚病R蚴嵌偻珊茫扌陆唬G偈芭劣诠试埃眉B羯碛谝斓兀庵兴簦鞘甏终咭印J胍馓煸登珊希庵腥耍偈庇腈藿唬退暌约抑兄的眩募1致;ǔ吭孪Γ豢纤党龃硕位怠<讶司僦梗匆卓狻R巡晃矫髯魇露囟浚ǔ孪麓砣贤妒椋焓咕晁洌坏┙灾S谑橇饺艘恍模睬阒糟骸<攘し胃剑级┲丈碇谩4咏褚允迹晕梢跃凼滓簧倌瓿啥砸印Z弦馔夥绮ǎ芗易髂选4耸惫右庵衅窦萍百杀贾拢磕宋粢岳褡猿郑峤倘巳ㄊ省7缌饔姓率刽骠婀忧霸蛉枭恚笤蚣肿铩f陨俨桓拢恢璨呋耍酥吕劬霸平恪J乱阎链耍谝嗪窝裕」诱伺η扒阃狙噗。衬杀庇骸L鹊蒙显饭刍ǎ凹扔醒裕比缭迹腈甘卣辏源蔡垢埂M夥畎捉鸲倭剑僮⌒凶啊>炔煌珊茫阅钚陆唬萸伊惨砭屯荆漳芊擅焱狻A倨缥ㄒ孕⌒男欣睿渲丶硬臀觥

生看毕,不胜欢喜。把另封一包展开一看,乃是许多银子,于是乃寄怀二姣,口占有二律云:

孤舟紫墨屿,银烛影依依。

寂念今宵冷,愁从昔日归。

漂零还有债,遇合愿何违。

不语思乡处,峰前月色微。

右句容中怀云娥

不有抛书误,安知旧爱心。

闺中人比五,灯下字如金。

客逐千山远,愁成一水深。

青衫双泪湿,道路渺难寻。

右句容中怀绿筠

吟毕,次早仍同押差起解。

一日,行到山东地方,遂于大义山经过。忽见树后走出一伙,中有一大汉,忙将生直扶而去。那押差惊得面黑,仪仗伏于地。须臾人散,不知生去向。只得禀了地方官,报个被盗杀了,领文准了而去。

那一伙扶生到了山中,惊得黄生魂不附体。大汉对生道:“公子切勿惊惶,小弟王慕荆,在此相救。”生停了良久,始醒。慕荆遂将被盗投伙之事说了一遍。生道:“今日救我因妙,若日后事党,宁不重弟之罪耶?”慕荆道:“公子勿虑,弟已筹之熟矣。事已至此,须改名换姓,往他乡住了数时。待试期将近,那时弟与兄同到京师,访欧阳内翰。既系友人,或相通声气、求取功名,亦不可知。若获衣锦还乡,重续旧好,岂不妙甚!”生听了,不胜欣幸,遂改姓李,名之华不题。正是:

心已明知难驻足,不妨事急且相依。

第21回 半亩奋三冬 @温举业 双闺分两地赠报清词

词曰:

鱼龙寂寞需时候,权展却,眉头皱。五典三坟钻要透。芸窗冷淡,雪案寒寂,日自勤昏昼。同体共戚期相守,别雁离鸿遽分手,尽把衷情倾锦绣。摛词佳句,短吟第调,赠答寻常有。

右调《青玉案》

却说黄生改了姓名为李之华,即于寨上宿了一夜。次早,王慕荆辞了诸伙而去,同生走出城外乡坞,地名梓香里,赁得一座书房。而慕荆仍以渔樵为业。荆则打鱼,生则读书。生每于柳下花前寄怀云娥,泪滴青衫;追忆绿筠,愁深碧水。说不尽远离之意,题残尺幅,展看单笺,花无穷忆故之思,傍他山寄迹,以住饔餐,日惟感激不题。

却说叶夫人与云娥,自生起解之后,亦觉无颜吴府。一日,叶夫人对云娥说道:“儿为此事,似伤大雅,今有何颜在此见人。且周家即在比邻,岂不玷辱先人门面!”正在踌躇之际,忽见有少年尼姑,年方十五六上下,直进涌碧轩,求见叶夫人,且言抄化。叶夫人定眼半晌,对那少师姑说道:“师父何来?”尼姑未答,而爱月便道:“此位师姑莫非是我家惜花乎?胡为卖在嘉兴,忽而金陵?又胡为易女服而尼姑?”那尼姑见爱月如此说,尼姑因细认了,急向叶夫人叩头说道:“小尼前蒙老夫人卖与商人,商人将为妾。孰意正妻怀妒,私将小婢卖与娼家为妓。但惜花素蒙老夫人教养,岂甘失节青楼?那夜走到尼庵,视发皈依,法名一水。去岁同师父江南抄化,遂到金陵,寄迹于城外白梅庵。才到吴府募缘,吴夫人命入后轩,乃得见我夫人和我小姐,实乃有缘相会。但不知我夫人和小姐因甚到此?”夫人听了,知是惜花,便将来依颠末一一说明,且道:“我今无年可投,在此亦觉不便。”那师姑应道:“到是小尼庵中可以寄迹,只在离城十里许,不知夫人和小姐肯去与否?”夫人闻言,不胜欢喜,乃道:“穷鸟奔林,何须择大。有一栖身之处便可相安,有甚肯不肯。”

夫人说毕,遂带着云娥、爱月来到厅上,将认婢投庵之事因对郭夫人与绿筠说了一遍。郭夫人与绿筠听了,遂百般苦留。奈叶夫人去志已决,只管辞去。两下难分,不得已,乃别了去。仍嘱咐郭夫人道:“倘小婿黄生有些消息,伏乞命人往白梅庵相闻,老身仍命家婢时常进城问候起居。”说毕,大家各登轿,同着惜花向白梅庵而去。

那绿筠却不忍刻下割舍,凄凄切切,无可奈何,只得将私订终身之事嘱了一回。因口占有二绝,以为赠别之作云:

于今索处伴无从,去去离离总悴容。

不识禅关浑近远,深闺可得听疏钟。

梅花路人小轿湄,十里相思莫寄知。

还有凄凉芳草怨,伤心不独为分离。

云娥临别,亦步绿筠之韵和诗二首云:

回首名流何处从?强留客地倍羞容。

心中别去还相忆,只听茅庵静夜钟。

故山遥隔碧流湄,欲历千溪访所知。

行客依然为寄客,那到别地又言离。

云娥和韵毕,绿筠小姐送至外厅,两下相别而去。

那惜花带着主母与云娥小姐前爱月共为四人,不多时到了白梅庵来。遂将夫人借寓之事,与师父说知。那老师父见三人来,俱是同乡,又是官家宅眷,遂命小记打扫客房,整洁安静,乃请叶夫人、小姐居住歇宿。

自是而后,叶夫人与郭夫人每欲相见,即遣婢往来,各相慰藉。不觉韶光易过,又值三春时候。春色重来,而情有所感,自见于诗词笔墨之下。故云娥与绿筠多以诗词来往。绿筠尝作四时词,以贻云娥云。其词曰:

才一别,又是阳春节。带雨梨花门深闭,怀人肠欲折。人在天涯雨雪,一向音书断绝。两地心思思不竭,沾衣红泪咽。

右调《谒金门》

紫燕掠新泥,上下双飞东复西。不管离人添别恨,凄凄妒汝、翩翩日并栖。杨柳绿盈堤,寸心转辗望偏迷。试问白梅庵里客,日日香闺,犹亿双燕题。

右调《南柯子》

寂寥秋夜睡,觉香鬟不整,曲栏杆外月光冷。空阶积绿粘脂粉,凉夜叶交飞金并,梧桐坠,又恨同心人。思欲寄愁笺,茅庵隔远言难尽。惟有残灯影帐里,相栖冷,慵起推窗。恨盼长安远,鱼雁音书难作准,几时挂月在梧桐,却把离情仔细问。庶几不负两青春,宝枕垂云方睡稳。

右调《瑞鹤仙》

片片花飞寒夜,短枕单衾。三处栖迟唯怨别,梦魂何自更追寻。隔在天涯人万里,不知何处月偏明。有怀今夕自愁深,只有姮娥知我心。飞叶连天作坠,梅花带雪成林。那堪此际断佳音,惹得恹恹病不禁。人面怜将花共瘦,不困倦寝听鸡鸣。若有梦中相见,使人无事恨离情。

右调《河满子》

云娥与绿筠相隔不相见,作排律赠之云:

别后情何似,明河隔素心。

妆慵频坠髻,意懒绝鸣琴。

岁月人间异,音书天际沉。

离思愁不耐,独坐恨难禁。

连袂归何日,春风又变今。

凄凄留客地,寂寂问梅林。

容比花同瘦,愁方水更深。

那堪依古刹,况乃类栖禽。

钟鼓松堂暮,烟云竹径阴。

掩窗留烛焰,吟夜惜分衿。

莫诉相思苦,常凌节序侵。①

半衾曾对榻,一信重如金。

梦残心自警,人去香难寻。

以余情渺渺,知汝语愔愔。

持此聊相答,肠攒懒步吟。

①原文脱一“凌”字,据不印本补。

却说云娥瞒着夫人,且常致书访生消息,竟在白梅庵住了不题。正是:

有独神方能驻景,休将凤纸写相思。

第22回 好友作门生暗中摸索 娇娃充选侍格外搜求

词曰:

碧兰纷纷①,桂花扳花。思入丹霄,彩夺朱霞。离别经时,凭空一顾,识是名家。讵知才别,拔萃占有高魁。正庆排班,佳丽出色选娇娃。不许停车,待哺寒鸦。调奏琵琶,目盼飞鸿,恨遍天涯。

右调《入桂令》

却说司墨同着墨奴,别了广教寺,向北京而去。一路查生踪迹,到处杳然。两人直到北京,便来投那欧阳生内翰衙门。便对行班说道:“托为传言,说有黄公子家人求见。敝处嘉兴。”门役遂引两人进见欧阳生。

墨奴见了欧阳生,遂将别后为事问流、现充北军一一说了。欧阳生闻言,不胜骇异,长叹一声,乃道:“原来与我反别后,因情误事,遭此意外之忧。今既长流北军,不时即应解到。等其到后,自必力为周旋。”说毕,遂命长班往各驿遍查黄生踪迹,各领欧阳大人之命而去。司墨与墨奴在府内住了。

却说黄生同着慕荆住于梓香里。到了次年,又值大比之年,遂商量欲往北京,纳监入闱,两人遂收拾北上。

是科恰好遇是欧阳翰主试,遍行回避,不见外人,人闱去了。生到,闻此消息,不胜怅恨,只得援例捐监,易名李之华。三场已毕,仍同慕荆宿于客馆。

主卷乃欧阳生,看到黄生一卷,反复赞叹。暗想道:“看此卷文字、笔力,全似我友黄玉史,若非其人,安能有此?”又想道:“我友已经发配北军,我既令人遍查踪迹,保得无罪回家,已为万幸,岂其到京,又能赴试?此必非其人也。我如今只就卷取文,若是吾友,更为快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