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唐朝当皇帝-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此时能够将王忠嗣杀了,那也是完成了任务,起码可以保住性命的。

此时,还是有几个江洋大盗听了这个管家的号令,举着砍刀就朝着王忠嗣杀去,准备砍死了王忠嗣之后马上逃命。

但是,这几个江阳大盗高估了自己的力量了,他们几个刚刚冲到王忠嗣身边,就被王忠嗣和王震两人全部砍杀了。

看到这般景象,李林甫的管家心中顿时一阵的惊恐和焦虑,然后就要再令人上去,但是此时王忠嗣身边已经出现了左车等人。

看到这般样子,那些江洋大盗此时只有逃命的心思,那里还会听候号令过去找死的,于是纷纷开始逃命,唯独留下李林甫管家惊恐和不安的眼神,同时也带着一丝悔恨。

但是,这些江洋大盗想的太轻松了,认定自己有马,完全可以轻松地离开,但是杨成手下的亲兵各个都是杀人机器,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些人的。

杨成的亲兵在砍杀了一大半江洋大盗之后,然后就开始了追杀,手中的弓箭长剑并用,顿时那些逃命的江洋大盗惨叫声不断,慌乱被射落马的众多。

看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这些江洋大盗完全被吓破胆了,争相着逃命,但是一切努力都是无用的,他们只能在惊恐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然后轮到他们,被以后面追杀的人一箭箭地射穿身体,最后全部丧命于此。

李林甫的管家此时已经是全身颤抖了,然后就被杨成的一个亲兵一脚踹下了马。

“啊……”

伴随着一声惨叫,左车的坐骑的马蹄狠狠地踩在了这个管家的大腿上,顿时上面一片血肉模糊,然后就是鲜血飞溅。

“饶命啊,饶命啊。”

这个管家一阵的挣扎讨饶,但是左车根本不理会,然后手中的绳子飞出,将这个管家的脖子套住,随后就策马狂奔地来到了一颗树下。

李林甫的管家已经被拖拽的有些气绝了,此时到了树下还没有恢复过来,就被狠狠地吊了上去,随后就是死命地挣扎,但是一切都已经无用了,片刻的功夫就僵硬了。

第323章杨成招兵

王忠嗣就这样被杨成派出去的人解救了,并且没有人知道是杨成派人救下的王忠嗣,虽然还有那些蓝田关的守军在那里,但是这些守军看到王忠嗣被人救走,心中反倒是有些激动,最后任由左车将王忠嗣带走了。

至于那个校尉,左车也没有杀他,因为此时他活着要比是还难受,因为王忠嗣没有死,一切都是未定,李林甫心中一定会非常不安,那是这个校尉会是什么结果,自然不好说。

此时,这个校尉的心中万分难过,他恨不得自己就死了,但是偏偏还活着,并且不知道如何是好,逃命他还没有勇气,身不得这份体面富庶的差事和身份,此时只能祈祷李林甫高抬贵手放过他。

杨成对于这些人的死活一点都不关系,当得知左车将王忠嗣成功救走之后,杨成心中费非常满意,同时也消息还没有传回长安之前,又将王忠嗣的妻子和几个小妾暗中藏匿了起来。

当王忠嗣的事情传回长安之后,顿时震撼了整个长安城,李隆基震怒不已,因为李隆基得知的消息是王忠嗣骄横跋扈,到了蓝田关之后对守将和守军羞辱不断,最后激起兵变,王忠嗣惊恐之余逃命,然后不知所踪。

随后,气势汹汹的禁军士卒冲入王忠嗣在长安城的府邸之后,发现已经是空空如野,王忠嗣的妻子和小妾都已经不见了。

于是,看到这般样子,众人自然就认定王忠嗣待罪不满朝廷,然后叛变朝廷了,不然家眷怎么也会消失,摆明了就是提前就有预谋了,然后同时行事,突然消失。

一时间长安城被王忠嗣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王忠嗣的事情,一时间众说纷纭。

有人说王忠嗣是投奔了吐蕃,吐蕃普赞弃隶缩赞给了他一个大将军的官职,还有人说王忠嗣是去了北方草原躲了起来,那里是他的根基,准备躲过这段风声之后在出来,然后号召人马自立为王,还有人说王忠嗣是躲到南方的小国去了,在那里安度晚年了。

一时间众说纷纭,长安城中的百姓都对王忠嗣的事情好奇不已,每天都在议论着。但是这些事情一点都没有影响到杨成,此时杨成开始准备在长安城一带招兵了。

南邵的罪名已经在长安朝堂上亮明了,此时李隆基讨伐南邵的诏书已经下了,杨成以岭南节度使的身份统兵讨伐,岭南又来就有守军两万,李隆基诏令杨成可以在长安城招兵一万,以三万人征讨南邵王归义。

并且杨成已经立下军令状,半年之内平定南邵,虽然还没有开战,但是杨成知道战事绝对不会轻松的,淡淡就凭三万人想要征服乌蛮六部,实在是有些困难,况且云南的地势也不同于北方的狂野,所以战斗方式也完全不同。

杨成同时初来乍到,如何能够在那些乌蛮人擅长的山林作战打败他们,杨成心中也没有底,况且南邵王归义既然敢造反,那就说明他们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是杨成此时还没有招兵,岭南倒地是什么样子,杨成也说不准。

况且,最令杨成心中担心的就是吐蕃人会不会出兵帮助南邵,这才是杨成心中最担心的,毕竟吐蕃人此时在陇右虽然保住了石堡城,但是被杨成杀伤了五万精锐,一时间也恢复不过来,如果能够联合南邵一同出兵,那样就可以挽回他们的颓势。

而且,杨成知道历史上吐蕃人是和南邵联合的,并且出兵相助,最后打败了唐军,从而让南邵彻底摆脱大唐自立,从此成为一国了。

杨成此时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尽快完成招兵,然后就开赴岭南,开始练兵备战,并且尽快熟悉云南的局势。

此时,伴随着王忠嗣的事情在长安城闹得沸沸扬扬,杨成的招兵开始了,杨成招兵选择的地方就是皇城的大门口,这里平日里人流大,而且此时李隆基已经搬到兴庆宫了,所以也不会惊扰到皇帝。,

招兵的告示一贴出来,马上就在长安城传来了,毕竟这样的征兵在大唐还是很受到一些人的欢迎的。

对于此时还是门阀士族的年代的百姓来说,想要出人头地,出了科举机会没有第二条路,但是科举取士对于平民子弟录取的非常少,还是那些门阀士卒垄断着朝堂。

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博取功名的好机会,那就是从军,大唐边疆广阔,而且大唐对外战事不断,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以很多贫寒子弟,甚至奴仆出身的人在边关立功受赏的也大有人在,这是最短的捷径,只要杀敌立功及可以,功名官位就会随之而来,但是这里面的风险还是众人皆知的。

但是,面对这样的捷径,很多人还是愿意冒险尝试的,况且从军之后生活毕竟回得到改善,而且还有一笔不少的安家费,对于那些一户中有多个男丁的人家来说,派出去一个男丁从军,不仅可以减轻家中吃饭的人口,而且还会换来一笔不少的安家费,这样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一家的兄弟人多的,一般都会有从军的,而且没准那天自家兄弟就在边地立功了,到时候随便拿回来一些赏钱,那可就能够给家中置办上不少好的田地了,生活也会随之改变的。

而且这种事情是经常有的,当初李靖征讨西域的时候,随军的士卒又三千人,但是回来的不到一千人,但是每个人都是衣锦还乡,并且都是拉着整车的珠宝,回来之后就变成富裕的地主了,置办了上百亩的良田。

此时,理学还没有兴起,所以那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还没有出现,所以从军的很多人都是良家子弟,并且抱着出人头地的想法而去的。

于是,随着招兵的告示贴了出去,顿时皇城外的大道身上就挤满了人,大本都是前来应招的青壮,很多人都是整村的过来,或者是兄弟几个一起来,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样子,此时能够活下去就是一切的目的,很多百姓都是贵族和皇室子弟的佃户,于是招兵的告示一出。

那些忙碌一年都吃不饱的村落中的青壮就纷纷出来了,这些青壮不想一辈子都做权贵的佃户,忙碌一年都吃不饱,所以一些村子都是上百青壮集体应招的。

杨成虽然来自后世,但是对于招兵也没有那些新奇的想法,况且一个士兵的战斗是在后来的训练和打仗中积累起来的,所以杨成此时选拨的标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

杨成在广阔的大街上设置了一些项目,开始的是身份登记,没有限制,每个人拿着自己登记好的身份牌,然后开始检测,首先是甚高和体重,还有外官的检查,主要就是确定这个人是否有疾病。

然后就是力量的检查,通过举起不同重量的石块来确定,随后就是一个障碍测试,攀爬一个高台。

正个检查就这三项,非常地简单,也是大唐兵部招兵的检测项目,但是杨成对第一个项目进行了改变,那就是在登记的时候不限制身份了。

之前在大唐招兵的时候,只限于有身份户籍的百姓,对于那些没有户籍的奴仆来说,他们是无法从军的。

所以,杨成的招兵告示明确了这一点之后,很多奴仆都来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希望摆脱奴籍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摆脱奴籍的,因为在这个时代有一些奴隶身份和地位,还有享受的生活都是非常好的。

就想左车杀死的那个李林甫的管家,其实就是李林甫的家奴,但是这个管家的身份和地位在长安城都是没有人敢招惹的,也没有人敢把他当做奴仆来看待。

一些权贵和富裕人家买回去的奴仆日子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并不是所有奴仆都是希望摆脱奴籍,但是自然还是有很多奴仆希望拜过奴籍的,于是纷纷来应征了。

同时杨成还在登记的身份牌上加上了一点,那就是特长,杨成非常在意这一点,他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这个特长并不是武艺的高超,杨成的这个特长非常广泛,只要是对打仗有力的都可以,甚至一些人说自己会酿酒,也被杨成招募了。

同时,杨成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招兵的台子,是给郎中准备的,杨成知道战地救治的重要性,但是兵部根本就没有那么的郎中可以调配给杨成,于是杨成只能自己招募了。

杨成在招募郎中的地方摆上了鲜明的告示,饷银优厚,是一般士卒的十倍之多,甚至医术高超之辈更多,一时间也吸引了大量的郎中前来应招。

杨成也没有想到招兵竟然有会这么多人应招,一万人的名额很快就招满了,杨成紧紧只有了三天的功夫,杨成心中也不免一阵的惊愕。

最令杨成开心的是一万人中有两百名郎中,这是杨成最欢喜的地方,并且杨成从兵部得到了一千名工匠。

至于铠甲和并且,此时的大唐是鼎盛之时,自然是不会差这些的,兵部一次就给杨成调补了一万五千套明光铠和上百套将军铠,还有长枪五千,长槊三千,横刀五千和大量的手刀和盾牌。

同时还给杨成调拨了三千匹战马和五百辆大车,还有三万石粮食和大量的饷银。

杨成心中一阵的欢喜,同时也让杨成知道了大唐的底蕴了,并且杨成明白战争打的就是国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第324章借用一下

“呜呜……”

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响起,同时伴随着号角声的响起,清晨的宁静也随之被打破了。

长安城外的一处山坡下满,一座崭新的军营中开始忙碌了起来,号角声响起之后,一座座的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