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公子……”

本想耍一耍周霸,他竟轻易招供,赵艺有些失望。

“安虎。”正觉着乏味,赵云的声音自他身后传来。

“兄长。”赵艺起身,向赵云问道:“五公子万一不走这条道儿……”

“他们既是半道设伏,必定会来。”赵云看了周霸一眼。

被他目光一扫,周霸浑身陡一激灵,险些失禁。

横行多年,从来只有别人怕他,他又何曾见过如此狠人。

看向堆在路上的人头,赵艺说道:“兄长也是不怕费事,一百多号人,竟逐个割去头颅……”

“做个投名,若无诚意怎可?”

“兄长诚意倒是做足,我这做兄弟的,却累个腰酸背疼。”

赵云瞪了他一眼,赵艺才没敢多说。

袁旭一早起身,守着甄宓吃了早饭,引领众人继续行进。

大约快到午时,祝公道向前一指:“公子,前方可是赵艺?”

袁旭也看见了前方路上站着两个人。

距离甚远看不真切,不过后面那人隐约像是赵艺。

俩人身前不远,堆着许多黑乎乎毛茸茸的球状物,在他们身后还跪着个用麻绳捆起的汉子。

袁旭催促坐骑走快了些。

祝公道、马飞、马义连忙跟上。

距离越来越近,袁旭已是看清赵艺。

站在赵艺身前的白袍银甲青年,必是赵云无疑!

袁旭上前,赵艺欣喜的对赵云说道:“兄长,五公子来了!”

“常山赵云,见过五公子!”双方尚有十多步,赵云抱拳一礼。

翻身下马,袁旭跑了上去,托住赵云的手说道:“久闻子龙英雄,今日一见,果不其然!”

“公子谬赞,云惶恐莫名!”

看了一眼堆在路上的人头,袁旭诧异地问道:“这是因何?”

“兄长与某一同前来,说是须献个投名。”赵艺说道:“恰好遇见贼人半道布下陷阱,意图对公子不利,兄长便将他们全都杀了!”

赵艺一番话,让袁旭吃惊不小。

一百多条壮汉,赵云说杀就杀!

难怪他看过的故事中,赵云单枪匹马敢闯长坂坡!

有些传说,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祝公道等人更是满脸愕然。

他们自忖,对付百十条壮汉虽有可能,却绝不会像赵云这样身上半点血渍不沾。

“贼人共计一百三十七名,诛杀一百三十六,擒获一人!”赵云说道:“请公子清点!”

“何须清点。”握着赵云双手,袁旭向祝公道等人吩咐:“告知众人,将人头丢进坑中掩埋。既是杀了,何必要他们做无头之鬼!”

“公子仁义!”赵云赞了一声。

“某将前往徐州,彼处倒是有子龙故人。”

“可是刘备?”赵云微微一笑:“当年于公孙瓒处,某确是曾与之谋面。刘备也有招揽之心,只是某觉着他身在公孙瓒处,却暗中结交武将、幕僚,有失仁义,因此并未应允。”

“刘备既可从织席贩履成就一番功业,必有过人之处。”

“公子说的是。”赵云说道:“云本应随在公子身旁,鞍前马后,无奈家中尚有老母。斗胆向公子请辞,日后再来相投!”

第175章 留住袁家脸面

得知赵云要走,袁旭顿生不舍。

“兄长武艺超脱,某回常山侍奉老母!”赵艺插嘴说道:“公子正值用人之际……”

“老母年高,长男不在却由次男伺之,外人将如何说道?安虎好生追随公子,若缺人手,某自会来助。”

“既是如此,某也不便强留!”袁旭随即吩咐马飞:“取些金珠,权作敬献老母之礼。”

“万万不可!”赵云连忙说道:“某敬公子,并非因金珠宝玉……”

袁旭笑着打断:“金珠乃是击破小杨山贼人所得,分了些给众人,某不过借花献佛而已。子龙老母有如吾母。做小辈的,孝敬长辈乃是分内之事,子龙万万不可推脱!”

赵云不便推辞,拱手说道:“公子不弃,云愿效力!待某安顿老母,即刻来投!”

袁旭回了一礼:“敬候子龙!”

“此人受袁尚指派谋害公子,如何处置?”赵艺揪住周霸发髻,向袁旭问道。

“袁氏家丑,断不可传扬出去。此人所知甚多,杀了稳妥!”

“公子饶命!小人知……!”周霸连忙求饶。

赵艺怎会理他喊叫,一剑刺入周霸咽喉。

求饶声戛然而止,周霸身子一歪倒了下去。

袁旭劫了甄宓,迎亲队伍数日未回邺城。

发觉不妥,袁绍随即派人前往上蔡探查。

没过几日,上蔡传回消息。

迎娶甄宓的队伍出了上蔡,离城不远就无故消失。

奇怪的是,迎请队伍遭劫,不仅上蔡城内无人知晓,就连甄家也是没人听闻。

除此之外,袁绍还得到另一个消息,袁旭数日前离开邺城,已是多日未归。

两件事联系到一起,他当然明白发生了什么。

邺城袁家,议事厅内。

得到回报的袁绍,一把将面前桌上之物撸到地上。

“显奕留下,众人先行退下!”冷着脸,袁绍说道。

众人纷纷告退,厅内只余下诚惶诚恐的袁熙。

袁绍发怒,袁熙当然知道因为什么。

离去之前,袁尚向他投来担忧的一瞥,却不敢多说,随着众人退了出去。

“此事你如何看?”袁绍冷冷问道。

“应是……应是显歆抢了……”

“他因何要抢?”

“孩儿不知!”深知惹了大祸,袁熙连忙跪下说道:“显歆胆大妄为,竟敢违拗父亲……”

“他胆大妄为,你莫非兄慈弟恭?”怒目圆睁,袁绍说道:“某知你兄弟近来不睦,有心从中斡旋。显歆与甄宓私定婚约,他为庶汝为嫡,若某护他,便有以庶欺嫡之嫌。某许他一桩上佳婚事,本以为可自此消停,却是疏漏了他对甄宓用情之深!”

袁熙浑身哆嗦,哪敢插嘴。

“既知显歆寄情甄宓,汝因何要抢?”

“甄宓貌美,孩儿也有爱美之心……”

“混账!”袁绍怒喝道:“河北美女无数,看上哪个不妥?偏偏要与兄弟争夺?”

“此事如何处置,你且说说。”语气稍缓,袁绍问道。

“孩儿以为……”抬眼看着袁绍,袁熙说道:“理当将之擒回问罪!”

“贼心不死!”一把掀翻矮桌,袁绍猛然站起:“擒回邺城?怕是人尚未到,已是遭了你等毒手!”

“孩儿不敢!”

“连显歆之妻都欲争夺!你还有何不敢?”

“父亲明鉴!孩儿虽是与显歆不睦,却不敢有半点加害之意!”

“滚!”哪会信他强辩,袁绍心中烦躁,再不肯多说,厉声喝道。

袁熙如蒙大赦,连忙退出。

“唤审配前来说话!”骂走了袁熙,袁绍向厅外吩咐。

审配才离去不久就被卫士召回。

深知袁绍心中不快,他不敢有片刻耽搁,连忙折了回来。

他还没来及见礼,袁绍已是说道:“正南入内说话。”

“诺!”应了一声,审配进入厅内。

“某是否错了?”抚着额头,袁绍说道:“显奕、显歆争夺甄宓,某寻思着,显奕为嫡,显歆为庶。若是争成了仇怨,二子必不干休。”

审配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听着。

跟随袁绍久了,他很清楚还没到说话的时候。

“显歆为袁家立下汗马功劳,某本欲赏他。”袁绍说道:“身为庶子,某若不看顾着些,他又如何斗得过显奕?甄宓不过区区县令之女,刘备却是徐州牧……”

“某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审配接过话头。

“正南请讲!”

“儿女情长,何在州牧、县令?”

“果真是某错了?”

“袁公!”审配拱手说道:“事不关己当可一笑置之。显奕、显歆二位公子虽是嫡庶有别,却均出自袁公。身为父亲,如此谋算也是情理之中。”

“某没想到,显歆竟敢做出此事!”袁绍说道:“若是不罚,又如何服众?”

审配没有吭声。

袁绍家事,参与太多,难保不会引火烧身!

紧锁眉头,过了片刻袁绍才说道:“关乎袁家脸面,此事该如何收场?”

“袁公,某有一想,不知可行与否。”

示意审配说下去,袁绍脸色并未有半点好转。

“除甄宓外,甄逸尚有一女未嫁……”

眼睛一亮,袁绍问道:“正南之意……?”

审配说道:“正如袁公所想,差人告知甄逸,将另一未嫁之女冠以甄宓名号,再嫁显奕公子。至于甄宓……”

“也须显歆不再提及此事方可!”

“显歆公子明了是非,做出此等事来,无非对甄宓用情过深。”审配说道:“袁公设法收场,他又怎会横生枝节?”

“刘备亲事如何处置?”

袁绍想起向刘备提亲之事,不免又多了一层烦闷。

审配不太确定袁旭会不会做出拒婚之事。

劫夺甄宓,已出乎所有人预料!

连迎亲的队伍都敢劫,他还有什么不敢做?

见他不做声,袁绍说道:“罢了,此事容后再议。若显歆果真不肯,某也是要逼他允了!”

“袁公英明!”审配连忙赞了一声。

袁绍大发雷霆,审配提出补救之法,袁旭却已进入徐州地界。

离徐州城尚有数十里,他远远看见迎面过来一队人。

第176章 有火难发

走在最前面的,是个肤色白净看似忠厚的中年。

两个魁梧壮汉一左一右簇拥在他身旁。

左侧面如重枣的壮汉身穿绿袍,发髻缠绕着一条宝蓝色巾子。

体魄过于壮硕,他胯下骏马走得有些吃力。

右侧汉子面如锅底,黑的油亮油亮。

偏偏他还穿着墨色长袍,披挂的铠甲也是乌黑光亮。

若在夜晚,不是特别留意,还真不容易发现他。

数十骑快马跟在仨人身后,迎着袁旭等人奔来。

关羽、张飞形象太过鲜明,袁旭虽没见过刘备,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来者可是显歆公子?”到了近前,刘备勒马问道。

已是认出他,袁旭却假作不知:“正是在下,敢问阁下……?”

“听闻公子将至,备日日期盼,果真来了!”翻身下马,刘备满面欣喜跑向袁旭。

“在下前来徐州,乃是惹出大祸。”袁旭装出吃了一惊,也下了马背:“刘使君出城数十里相迎,旭感蒙备至!”

双手交叠额前,袁旭躬身行了一礼。

“公子无须多礼!”到了袁旭面前,刘备托起他的双手,喜上眉梢地说道:“久闻大名,有幸得睹真容,幸甚至哉!”

“使君如此,旭惶恐万分!”

寒暄几句,刘备说道:“此处距徐州尚有路程,公子先行上马,我二人边走边说。”

各自上马,刘备与袁旭并骑而行。

往徐州去的路上,刘备并未提及亲事,只是与袁旭说些久仰之意。

袁旭当然不会主动提起抢夺甄宓的过程。

二人说的话不少,牵涉到关键的,却是一句没有!

行了一路,直到斜阳西下,袁旭远远看见徐州城。

刘备两度夺取徐州,盘踞此地时日不多,他却极其重视劝农勤耕。

徐州历经战火,并无破败景象。

望见徐州城,刘备说道:“公子来此,可否多住些时日?”

“某惹出祸事,幸得使君收留。”袁旭说道:“只是母亲尚在邺城,家有慈母不可久客,应是住不太久。”

袁旭不会住太久,刘备面露失望:“日盼夜盼,盼来公子,想到终须一别,某这心里……”

说着话,刘备的眼圈已是红了。

情感流露极为真挚,袁旭不免也是心生嗟叹。

“公子乃袁家之后,徐州必非久居之地。”刘备无奈的叹了一声:“备只盼公子牢记,徐州犹如邺城,随时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