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袁家庶子-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一番话,说的袁绍脸色稍稍好转了些。

“云长虽为吾弟,徐州一战之后却是杳无音讯,若非袁公提及,备也不知他身在曹营。”

袁绍没有吭声,只是冷眼看着刘备。

“云长勇武,曹操得之必将笼络。吾弟脾性耿直,得人恩惠必定思报!一时受曹操蛊惑,也是有的!”

“玄德打算如何?”细想刘备之言,也有几分道理,袁绍问道。

“以一将换一将!”刘备说道:“云长斩了颜良,备若与之相见,定可劝他投效袁公!”

颜良已死,杀了刘备也不可能将他救活。

袁绍心有不甘却只能认栽,怀着招揽关羽的丁点指望说道:“既是如此,某便许你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袁公但有吩咐,备无不向前!”

“曹操渡过延津,某正欲迎击。文丑身在彼处,汝即日赶赴延津,助他破曹!”

袁绍允他将功补过,刘备松了口气,连忙应了。

离开袁绍书房,他擦了擦额头。

得知关羽阵斩颜良,刘备已是捏了把冷汗。

他并非没想过逃走。

身在邺城,即便逃了出去,又怎可躲过袁绍追兵?

逃,必将一死!

极力辩解或许可活!

刘备当然会选择后者。

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好在天气寒冷衣衫厚重,里面湿成一片,凉飕飕的,外面却看不出来!

匆匆离开袁家,刘备直奔张飞、赵云等他的酒肆。

一路上他都觉着有人跟踪,却连头也没回一下。

进了酒肆,刘备来到包房。

推开房门,他扑到赵云面前,尚未开言已是满面泪流。

“使君怎了?”赵云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子龙救我!”长跪于地,刘备说道:“若子龙不肯相助,某便死路一条!”

心中惊异,赵云问道:“使君何出此言?”

“袁公召见于某,提及二弟阵斩颜良之事,险些砍了某的头颅!”刘备说道:“一路来此,身后也是有人跟踪!”

张飞闻言,黑脸一皱说道:“袁绍好生无理,我等乃是宾客,岂容他说杀便杀?”

赵云扶起刘备问道:“使君有何打算?”

“袁公令某前往延津,助文丑破曹,益德必将与某前往。”刘备说道:“河北终究容不得我等,某恳请子龙于邺城周近招兵买马,以备日后离开之用!”

深知刘备擅长暗中行事,他如此请求,赵云并不意外。

“此事甚难,容某想上一想。”

“望子龙尽快答复!”并未相强,刘备向赵云深深一揖。

辞别刘备来到馆舍,赵云才进房间,赵艺便迎了上来。

“兄长比某早到邺城,竟是晚至馆舍。”赵艺说道:“莫非有事耽搁?”

“同刘玄德吃了场酒。”赵云说道:“他求某招兵买马,以备日后离开袁家。”

赵艺咧嘴一笑:“刘备慧眼,竟是寻到兄长。”

“汝带几个随从来此?”赵云问道。

“两个。”

“选一伶俐之人,要他去趟白马。”

“公子领军前往白马,我二人莫非不去寻他?”

“刘玄德怀有异心,某担心他对公子不利。”赵云说道:“且问公子如何计较。”

赵艺应了一声,唤个随从进屋。

并未把见到刘备之事告知随从,赵云写了封书信,令他前往白马交付袁旭。

日落西山之前随从出城。

快马加鞭没用几日他便到了白马。

得到赵云书信,袁旭展开匆匆看了。

他早知刘备必将背离袁家。

暗中拉拢赵云,于邺城培植与他相善之人,也不出袁旭意料。

赵云在书信落款写了“将计就计”四个字,倒是令袁旭难以抉择。

“自从得了书信,公子便眉头紧锁,莫非有何难处?”马义问道。

“可知此信何人写来?”

“赵子龙呗。”马义说道:“不知他说了何事,竟使得公子犯难。”

“子龙提及一事。”袁旭说道:“刘备有心招揽,且请他于邺城招兵买马,以备将来离开袁家。”

马义嘿嘿一笑:“刘备莫非傻了?明知子龙已追随公子,却有如此不智之举。”

“他并不知子龙投于某麾下。”袁旭说道:“子龙说了四个字,将计就计!某犯难之处正是在此!”

马义不是很明白赵云这四个字的含义。

“你可知天下间何人可称英雄?”袁旭问道。

“某不知他人。”马义说道:“只知可称英雄者,唯公子一人!”

“少拍马屁!”袁旭笑着说道:“刘玄德能屈能伸,可谓英雄!假以时日,必成气候!”

“既知将来必成气候,公子因何容他?”马义不懂了:“若他坐大于袁家为敌,岂非公子之过?”

“刘玄德虽可称之英雄,与曹操相比却是差了些许!”袁旭说道:“若要抗衡曹操,必将联合刘备。正因如此,某才亲往徐州出手相助。”

“子龙之意,乃是要投效刘玄德!”捏着书信,袁旭说道。

“赵云安敢背主!”马义眉头一拧:“某必不与他干休!”

袁旭紧紧攥住拳头:“子龙武勇世间少有匹敌,留于刘备身旁,随时可取其头颅。刘备再成气候,也不过是某掌中之物!只是苦了子龙……”

第267章 赵母骂子

袁旭令人给赵云带了回信。

信上写着八个字——有惊有险,不可妄动。

“兄长……”赵云捏着信半晌无言,赵艺问道:“公子如何说?”

“只回了八个字。”赵云把信递给他。

看了书信,赵艺说道:“公子不欲兄长涉险,此事不如作罢。”

“刘备投了袁家却暗中招兵买马,其心可诛!”赵云说道:“此人有枭雄之相,早晚必成大器。公子来日征伐天下,与之定有厮杀。他既有意招揽,某前往投效,未与公子作对之时尚且是个助力。一旦同公子争锋某定斩他!”

“兄长之心小弟知悉。”赵艺说道:“他人却无从理解。”

“因何?”赵云愕然。

“换做他人如此,兄长作何感想?”

赵云默然。

换作别人如此,他也会有各种猜测。

袁旭并未见疑,只是担心他的安危,赵云心底也很不是滋味。

“老母身在蓬莱……”赵云说道:“某即便有异心,又怎敢妄动?”

赵艺说道:“老母年事已高,终有一天舍我兄弟而去。届时兄长于蓬莱有何眷恋?所谓日久生恩,追随刘备久了,得他恩宠过多,可否会背弃公子?”

“你也如此看某?”

“小弟深知兄长,只请顾及他人所想。”

“某再修书一封。”赵云说道:“有此书信,把柄全在公子之手。彼欲置某死地,直如探囊取物!”

“兄长之意已决,某说甚也是无用。”赵艺说道:“只请多加顾惜,莫惹得公子也见疑方可。”

赵云默然,取出丝绢与笔,挥笔写出一封书信。

书信送到白马,袁旭看了之后半晌无言。

“赵云一心投效刘备,不知他究竟作何想法!”看了书信,马义愤然说道:“公子莫非由他如此?”

“子龙与刘备乃是素识。”袁旭说道:“他深知刘备为人,某信他不会真心投效。”

“时日久远,谁又说的准?”

“连番传来书信,若某不允便是见疑。”袁旭说道:“子龙果真有心投效刘备,只须弃某而去便可,因何又要书信连连?”

“某是不信他。”马义说道:“公子也须谨慎些方可。”

袁旭想了片刻,取出纸笔,给赵云回了封书信。

将回信递给马义,袁旭说道:“令人送回邺城,告知子龙,可留于刘备身边,若非必要万勿妄动!”

接过书信,马义满脸不快地说道:“公子也忒大度,竟容得此事。”

袁旭没有吭声。

出于本心,他也不肯赵云投到刘备帐下。

可赵云既是提出计策,而且连续写信前来,若不允他便是见疑。

不问将来如何,眼下他能做的抉择只有一个。

答应赵云所请!

赵云做的决定,甚至超出赵艺预料。

他不敢隐瞒此事,派出人手将消息传回蓬莱岛。

得知此事,甄宓也不敢怠慢,依着赵艺建议,赶忙告知赵云之母。

赵云离开蓬莱,乃是奉了母命前去相助袁旭。

从甄宓口中得知赵云打算投到刘备帐下,赵母顿时怒火中烧。

拐杖杵着地,气愤的用力磕着,赵母骂道:“公子待我母子恩重如山,逆子如此,要老妇有何脸面苟活于世?”

“老夫人息怒。”赵母暴怒,甄宓劝道:“刘备投了袁家却暗中招兵买马。子龙将军发觉其心有异,做出如此决断。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夫人与公子太过良善!”老夫人说道:“非老妇不信我儿,落入别家碗里的饭儿,还能扒拉的回来?”

“公子与奴家都信得过子龙将军。”甄宓劝道:“赵艺将军特意要奴家告知老夫人,早知惹得老夫人如此气愤,不如不说了。”

“幸而说了!”赵母说道:“若是不说,子龙惹出天大祸事,我这做母亲的还被欺着瞒着。”

“老夫人消消气儿。”在赵母身旁坐下,甄宓轻轻为她拍着后背说道:“赵将军忠义,公子都信得过,老夫人莫非连自家儿子也是不信?”

赵母说道:“来到蓬莱,夫人待老妇胜过亲眷,公子也是时常问安。天下之间,有几个主家如此对待部署家眷?老妇虽是出身卑贱,却也识得些大体。”

“公子之母不在蓬莱,他是将您老当做母亲呢。”甄宓甜甜笑着:“若老夫人气出个长短来,公子晓得,奴家可担待不起。”

“赵将军自幼有老夫人指点,忠义二字自不会忘,放心便是。”

“夫人放心,老妇却是放心不下。”赵母想了下说道:“得想个法子,断了他投效他人之念。”

甄宓没有吭声,只是轻轻抚着赵母后心,为她顺着气儿。

“你去趟邺城。”想了片刻,赵母对一旁的侍女说道:“若是他人前往,我那儿子也是不信。他认得你,只是苦了你这姑娘家。”

“老夫人差遣,奴婢不敢言苦。”侍女应道。

自从得知赵云打算投到刘备帐下,赵母就没个笑脸。

侍女恭顺,倒惹得她露出了一抹笑意:“瞧瞧,多乖巧的女娃儿。都是公子、夫人调教的好。”

“老夫人如此夸赞,奴家可是无地自容。”甄宓说道:“是她自家懂事儿,又这丫头照应老夫人,公子与奴家也可放心。”

再次拉住甄宓的手,赵母说道:“夫人放心,此事老妇自有计较。”

甄宓甜甜笑着,并没问赵母打算如何。

有些事,问了反倒不如不问。

赵云提起此事,袁旭没有严厉斥责,只是提醒万事谨慎,也是出于此种考虑。

数日之后,邺城。

赵云坐于屋内,赵艺站在他身旁。

面朝他们低头而立的,正是满脸风尘,才从蓬莱赶来的侍女。

“兄长。”赵艺说道:“依着小弟,此事作罢。母亲年事已高,若气出个长短……”

“还不都是你!”瞪了赵艺一眼,赵云没好气地说道:“明知老母年事已高,却还告知于她。若母亲气出个长短,某定不与你干休!”

赵艺没敢吭声,心里却在嘀咕,还不是你要投到刘备帐下惹出这些麻烦?

第268章 先由着他到时候再劝

新春刚过,正值倒春寒。

房间里摆着火盆,赵云光着膀子坐在盆旁。

通红的木炭向屋内散发着热力,把赵云的脸映的一片通红。

赵母派来的侍女跪坐于他身后,捏着银针小心翼翼的在他背上刺着字儿。

看着侍女刺字,一旁的赵艺表情十分古怪。

每扎下一针,他的脸颊都会皱一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