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5秒打动对方-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笑脸

有些人在笑的时候,光是嘴动,眼睛一点都没有反应,这会给人留下一种不好的印象,让人觉得你的笑不是发自内心的,笑得很假、很虚伪。

当你紧张的时候,面部肌肉会绷得很紧,如果勉强装出笑脸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对方看见你僵硬的表情时,会感到不安,怀疑你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没必要强颜欢笑,只要你的脸上呈现出友好的表情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向对方传递一种友好的信息,让对方切实地感受到你的真挚和诚恳。

微笑的秘诀就在于:眼角放松,嘴角微微向上翘动。用左、右两手的食指将嘴角向两侧展开,然后稍稍向上移动,一直保持这种姿势,这就是微笑。我们可以通过3个单词“Lucky、Cookie、Whiskey”来自然地摆出这种微笑的姿势,诀窍在于发音时,要将[;ki'这个音发得长一些。

2。手的位置

在谈话时,抱胳膊、搓手这些动作都是错误的。同样,背手或攥手也容易给对方造成紧张感。最正确的姿势应该是:挺胸、抬头、肩膀放松,手臂自然下垂在身体的两侧。如果你不习惯的话,可能会觉得手里好像缺点什么。但是,只有短短的15秒,希望你还是坚持一下为好。

3。眼神交流

可以说很多人不擅长眼神交流。的确“眼神交流不如语言表述直接有效”。在眼神交流的过程中,不能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而是要像看一幅画一样,整体地扫视对方的整个面部。也就是说,在眼神交流时,你所要读懂的对象不是对方的眼球,而是对方的表情。在多人的情况下,你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逐一地与每个人进行眼神交流和沟通。

眼神交流是传递信息的有力武器,你可以通过友好的眼神,向对方表达这样的意思:“现在,我想说的不是别的,正是您。我所提的建议对双方都有利,如果您能按我说的做,一定能够实现双赢。”

挺胸、抬头、肩膀放松,手

臂自然下垂在身体的两侧

有些人一遇到眼神交流的情况就会感到紧张,但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当你和对方四目交汇的时候,可以通过眼神了解对方的想法,切实地感觉到对方在倾听你的谈话,这样一来,你的心情可以更加放松,谈话也就变得顺利起来了。

4。时机

虽然整个过程只有15秒,但它却是一次完整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你需要正确地把握时机,确保对方能够了解你的用意,并作出回应。

第22节:提升好感的4个关键(2)

如果时间不合适的话,会令对方产生误会,认为“只要默默地听就行了”。

你不必等待对方具体的回应,只需要用眼神进行确认就足够了。在这一过程中,你可以试着用眼神询问对方“OK?”,等着对方用眼神回应“OK!”就可以了。

上面介绍的就是提升好感的4个关键因素。

在进行准备时,要考虑到这4个关键因素,对着镜子反复地演练。这样一来,你的自我介绍就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

当你看别人说话时,可能会挑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例如:“要是再说慢点儿就好了”、“这么用敬语有点不伦不类”、“如果他的腰再挺直点儿就好了”、“他这个人也不算坏,就是说起话来有点儿粗鲁”等。但是,你是否想过,自己在说话时很可能也会犯这些错误呢?

古语说得好,“要以人为鉴”。但是,我们在和人接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肢体表现。当他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时,如“说话声音太大了”、“说话思维混乱、主次不清”、“在这种场合,说这种话有点不合时宜”等,很多人都会感到尴尬,却不知道吸取教训。一旦事情过去了,就把这些问题抛到脑后,再也不管了。

每个人都有充满自己个性的表达方式,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在进行交流时,有一条规则是不得不遵循的,那就是:在说话时,不要给对方带来反感或压力,最好使用对方能够欣然接受的措辞或语言形式。

在本书附录C中的25个问题可以说是“掌握自信表现力的25条建议”,读者可以将里面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交流中,看一看效果如何。

专题

第23节:人为什么会怯场呢

人为什么会怯场呢

自我介绍就是自我展示,紧张是理所当然。

不要撒谎、不要偷懒、不要敷衍了事。

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是提高谈判成功率的关键。

在培训的过程中,最开始分组进行“15秒”的自我介绍时,大家都比较紧张。

一方面,在平时谈话时,大家都不会太在意时间方面的问题,就算头脑中清楚说话时要简明扼要,不能拖沓冗长、喋喋不休,可是,一说起来就收不住,不知道自己究竟会说多长时间。因此,在突然被要求在15秒内完成自我介绍时,大家对这个时间长度都缺乏直观的概念。为了锻炼自己的谈话能力,确保自己的发言简洁明了,富于冲击力,就必须进行特殊训练。

造成紧张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自我介绍就是自我剖析”。当你介绍工作的方法步骤时;当你汇报经营业绩时;当你说明操作手册时,你根本就不会感到紧张。这是因为你不必在大家面前赤裸裸地展示自己。

但是,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对方连换了负责人都不知道就麻烦了。你费尽心机构思了一个计划,对方却连你的名字都叫不上来,真是够让人灰心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你需要精心准备一个简短有力,能够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自我介绍,以便向对方传递一种信息,让对方产生“和这个人合作一下试试”、“不妨听听他说什么”的想法,进而与对方构建一种相互信赖的合作关系。

在“初次与人见面”或者“在大家面前讲话”时,许多人都会感到紧张。但是,实际上,对专家来说,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是非常重要的。

适度的紧张感是指:在谈话时,一直注意对方的视线,从中分析出这个人想要传达的信息,在交流的时候,体现出真挚情感的状态。

这种真挚的状态是打动对方的关键。

有些人一到了人前就会飘飘然,这可能是由于事先准备不足或经验不足的原因,抑或是由于表现欲过强的缘故。

只要你愿意将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展现给对方,并经过精心准备,按照正确的方式演练,就能够克服心理障碍。

为此,在预演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按照正式介绍时的程序认真准备,尽量模仿现场的情况,大声地读出来,再通过自己的耳朵进行确认,以保证万无一失。

490秒扣动对方心弦的超强谈话

第24节:为什么需要“90秒”

第3章90秒扣动对方心弦的超强谈话

——在90秒内彻底征服对方

为什么需要“90秒”

在公司员工聚集的集会或表彰仪式上,当主持人发言说:“首先,请经理致辞……”的瞬间,很可能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同样,在枯燥的婚庆仪式上,当司仪致辞或提议干杯的时候,一般也激发不了大家的兴趣。

那么,究竟为什么大家会感到乏味呢?究其原因,在于发言的内容中缺少令你激动的信息、令你产生兴趣的语言及令你兴奋的理由。

但是,你是否想过,这很可能也是您的发言无法打动对方的原因呢?

例如:在季度决算会议上,就算负责人发言说:“大家再不努力的话,我们公司就要……”,也根本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力。

但是,如果换个说法,跟大家说“下一个季度再达不到目标的话,这个计划组就要解散了”,效果又会怎么样呢?同样,如果对大家说“我们为大家准备了物质奖励,业绩最好的3个人将会得到奖金”,那么,想必大家都会认真听了。

我在第2章曾经说过:“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令对方对你阐述的内容产生兴趣只需要15秒。”但是,光靠15秒是“无法打动对方”的。在15秒的时间内,只能打开对方的心扉,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有90秒的话,就能够向对方讲明证据和理由,彻底说服对方,让对方觉得你所讲的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

90秒谈话的目标是:将对方引入自己的谈话中。换句话说,就是改变单向阐述的谈话方式,让对方切实地意识到自己与谈话内容密不可分。

一提到90秒谈话,总觉得时间非常短。但是,实际上,只要你充分利用90秒钟的时间,是可以传递大量信息的。只不过,如果你所阐述的信息无法打动对方的话,一切都会变成徒劳。

90秒谈话的关键在于简洁、准确、充满鼓动性。你需要在90秒的时间内,让对方产生下述思想变化:由“谢谢”(感到谢意)→“的确如此”(认同)→“好的,就和你合作试试看”(被说服)。

你可以试着结合明天或最近遇到的客户,构思一下90秒谈话的内容。

第25节:构成90秒谈话的6个要素

构成90秒谈话的6个要素

在90秒谈话中,一般包括以下6个要素。

(1)寒暄。

(2)通报姓名。

(3)破冰发言。

(4)预告。

(5)正文(特长·目标)。

(6)结束语。

首先,请考虑清楚自己应该“向谁介绍”、“介绍什么”、“为什么介绍”,然后组织语言,构思一个90秒的蓝本。

如何开头将决定对方对你的第一印象以及整个谈话的走向。在寒暄和打破僵局(消除彼此间紧张气氛的对话)时,需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进行准备。这是打动对方的第一步。

看不见前途的对话将会增加对方的不安和焦虑。预告中的内容是令对方安心,并唤起对方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正文部分的“特长”中还要增加“证据”部分,在“目标”中要增加“理由”部分。增加的“证据”部分应该包括你自身的经验、经历、业绩和成果等;“理由”部分应该包括对方接受你所确定的目标的理由。这一点非常重要。下面我们看一下误用的例子:

× “下面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新产品,这将关系到我们公司的前途和命运。”

这是你个人的理由,你们公司的前途和命运与对方毫无关系,想要介绍也只是“你个人的意愿”。这种说法根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很容易令你陷入单向阐述的窘境。

○ “请允许我向您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新产品,以便您了解这种产品的特点。我相信,这种产品一定能帮助贵公司降低生产成本。”

这种说法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将对方纳入了谈话的范围。这里的“了解”是对方的行为,对希望降低成本的人而言,具有相当的诱惑力。

和“15秒”的自我介绍一样,在“90秒”的谈话中,也不能一味地单向叙述。在抛出话题后,需要进行双向交流。例如:

○ “您知道……吗?”

○“您做过……吗?”,等等。

然后观察对方的反应,根据对方的层次,组织语言,构思蓝本。这样一来,可以令对方产生一种信任感,认为“他处处都在为我着想”、“他想得真周到”,最终将对今后的谈判起推动作用,有利于谈判的顺利展开。

总之,在想象谈话对象和谈话情况的同时,还要在眼神交流、肢体语言、说话方式等方面下工夫(具体建议请参见156页附录B)。

最关键的就是在与对方交流时,要投其所好。

就算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