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重耳出城半天以后,翟君才得知消息,本来为重耳准备的送行和资费都已经无从馈赠,也只得作罢。

可是翟君心里也觉得这晋惠公狠毒过甚,重耳再怎么说也是你的哥哥,而且他在翟国已经安宁度日,并没有要与你争夺晋侯之位的打算,为什么你非要致人于死地呢?

翟君命令凡是外国来的商旅行人,一律严加盘查。

勃鞮带领刺客,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可以轻松完成刺杀重耳的命令,既向晋惠公邀宠,又能为自己免除心腹大患。没想到到了翟国之后,这里居然戒备森严。

勃鞮心知一定是国内有人泄露了风声。

刺杀走漏消息还想成功吗?

而且还是在别的国家?

勃鞮只能无功而返。

再说重耳虽然躲过了勃鞮的追杀,但是走的匆忙,一路凄苦之状难以言表。但是他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去齐国,要看看齐桓公的霸业,最好能够得到齐桓公的帮助。

这一日,重耳等人行至卫国,这也是去往齐国的必经之路。

赵衰等人向守城官吏说明自己身份,以及希望借路的原因,守城官吏飞报卫侯。

不料这卫文公于苦难中立国,节俭太过,认为自己没得到晋国什么好处,如果接待重耳,免不了迎来送往,有许多破费,所以卫文公居然命令将重耳等人轰走,不许入城。

这就是卫文公小家子气的表现了。

是,晋国对卫国没有什么恩惠,但是经历过国家丧乱,接受过齐桓公的大恩大德,就应当知道人在绝境中,这帮助是多么重要。所谓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为什么不能推己及人,帮助绝境中的重耳呢?就算功利的去想,晋国过去没有帮助过你们卫国,难道今后卫国就没有求助于晋国的地方了吗?

卫文公目光短浅何至于此!

卫文公命令一下,卫国城门紧闭,重耳等人无奈,只得从城外绕行。

魏犨是个火爆脾气,早就气炸了,不由得大声嚷嚷着,“卫国无礼!公子还不如登城去责备他们!”

赵衰冷静的说道,“虎落平原被犬欺,公子还是忍耐些吧!”

颠颉也怒骂道,不让我们进去是不是,那我们就去抢他们卫国的老百姓,取个路费也是好的!

看来这颠颉颇有李逵的风范,重耳说道,“抢百姓,那不是成了强盗了吗?我们虽然困难点,怎么能沦落为强盗呢?”

不做强盗,那就只有挨饿了。

这一天,重耳和所有的人一样,都没有吃饭。不是为了节食减肥,而是实在没有一点吃的了。

到了名为五鹿的地方,只见几个农夫坐在地头正在吃饭,看来是劳动之后的午餐。实在饥饿难耐,重耳让狐偃去要点吃的来。

这就从《水浒》到了《西游记》了。

既然不肯做强盗,那就只有化斋了。

这伙农夫问狐偃从何而来?

狐偃之说是从晋国而来,车上坐的就是自己的主人。远道无食,希望给点吃的。

不料这农夫笑道,“堂堂男子汉,居然要饭吃吗?我们都是农夫,吃不饱哪里来的力气干活呢?哪儿能有吃的给你们!”

看来这重耳出门的确没赶上好时候,净碰见小气鬼了。

狐偃说那真要没吃的给个食器也行啊!这是准备自己挖野菜做饭了。

不厚道的农夫拿起来一块土块递给狐偃,说这就是给你的食器。

魏犨大怒,一把将土块摔得粉碎。

重耳也气得准备用鞭子抽这农夫,太欺负人了!

狐偃急忙劝解道,“得饭容易,得国土难。这是上天借助他的手给您土地啊!看来您复国有望了!公子可以下车拜谢!”

重耳一听转怒为喜,还真下车拜谢了这农夫。

农夫笑道,原来这是一群傻子啊!

狐偃所言有自己的希望,更是一种阿Q式的自我安慰。和几个农夫争一短长,就算是胜了又能如何?自己能够摆脱这种绝望的情绪吗?可是如果将农夫所为看作一种美好的启示,这就给了自己行走下去的动力。

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并且能够为了这个愿望付诸实践的去努力,那么即使是平庸的生活也会有不一样的光彩,也会给我们每天行走下去的勇气。而且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愿望终究有能够实现的那一天。

再走了十余里路,所有的人都饿得走不动了,于是在树下休息。

重耳饿得无力,枕着狐毛的腿休息,狐毛安慰他说,子余还带有壶餐,等子余过来就好了,他还落在后面。

魏犨说就算有壶餐也不够子余一个人吃的啊!说不定等子余走到这里就没有了呢!

于是大家一起采集野菜煮着吃,可是重耳还是吃不下去。

忽然介子推捧着一盆肉汤送上来,重耳狼吞虎咽吃毕,觉得滋味甚美,于是问介子推,从何处来的肉汤呢?

介子推说道,“这是臣大腿上的肉啊!臣听说孝子杀身事亲,忠臣杀身事君。今天公子困顿如此,介子推无以为报,所以割肉为公子疗饥。”

重耳听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说道,“都是我连累了你啊!这叫我何以为报啊!”

介子推说道,“希望公子早日回国,让我们晋国走上正轨,介子推自己敢图什么回报呢?”

这绝对不是客气话,介子推用生命证明了这一句话。

接着赵衰赶了上来,大家急忙询问他到底怎么了,到现在才过来,赵衰说让荆棘刺破了脚,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赵衰倒出竹筒里带的壶餐给重耳,重耳看着饿得面黄肌瘦的赵衰问道,“子余难道你不饿吗?”

赵衰说道,“臣的确很饿,但是臣怎么敢背着您自己吃东西呢?”

狐毛笑对魏犨说道,“这要是到了你手里,恐怕早就吃的底朝天了吧!”

魏犨惭愧的退下。

重耳将壶餐赐给赵衰,赵衰在里面加了水,分给每一个人。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赵衰的。

这就是共患难!

不经历这一路艰辛,重耳没办法被人间真情感动。优越的生活让他丧失了对真情的感染能力。只有在最困难、最绝望的时候,这人间真情才让重耳贴近底层社会中成长。

历尽人间辛酸,才能铸就明日辉煌。

重耳这一路艰辛坎坷,终于到了齐国。

齐桓公早就听说公子重耳的贤良之名,于是派出使臣去郊外迎接重耳,并且迎入公馆,设宴款待。

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齐桓公在席间询问重耳是否带有内眷?

重耳回答说道,“这路出奔,都不能自保,还说什么家眷呢?”

齐桓公果然大方,立刻选出宗室之女中的美貌者赠与重耳,并且送给重耳宝马二十匹。

到这时候,才算是每个追随者都有马了。

齐桓公又命令厨师每天送来粟米和做好的肉,重耳不胜开心,都说齐桓公是当世霸主,看他如此好贤礼士,果然名不虚传!

第十五章   扁鹊治不了的齐桓公

自从任命了鲍叔牙为相国;齐桓公真的将易牙、竖刁和开方罢黜不见。

可是一段时间之后,齐桓公很不开心。

分手总是容易的,但是分开的日子总是那么难熬。

从此以后再没有人像易牙那样费尽脑汁的给齐桓公做好吃的了,也再没有人像竖刁和开方一样那样逗齐桓公开心,说出的话那么让人舒服,行事让人那么愉悦。

的确,这就是小人对齐桓公的浸润。

既然不能像管仲一样为齐桓公筹谋天下,也不能像鲍叔牙那样直言不讳,小人能做的,也只是端茶倒水,服务领导了。

奇怪的是,领导往往都会觉得小人对自己更贴心。

因为那些事情都是要用心才能做到的。

是,遇到变故小人会更加贴心的。

可是离开了易牙这三个人,齐桓公觉得生活都失去了乐趣。

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长卫姬察言观色,劝慰齐桓公,要是想念易牙他们几个就召他们回来吧!

齐桓公非常苦恼,召易牙他们几个容易,可是鲍叔牙那边如何应对呢?当时自己和鲍叔牙是有所约定的啊!

长卫姬笑道,“主公是诸侯霸主,何必如此为难自己,让自己日子过得这么不开心呢?您驱逐了易牙他们三人,也没看出来齐国有什么变化啊!还是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心一点吧,齐国的老百姓都会愿意您开心的!”

是,齐国的老百姓都会愿意您开心的。

但是您和易牙这几个奸臣混在一起,老百姓会不愿意的。

可是齐桓公实在是太过苦闷了,长卫姬的话深深打动了他。好歹也是一方诸侯,凭什么就非得这么委屈自己,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呢?

齐桓公问长卫姬,那怎么样能让鲍叔牙不发火呢?

长卫姬捋着云鬓轻松的说道,“这还不简单吗?您只要先召唤易牙,让他主管您的饮食,然后竖刁和开方不就找机会召来了吗?”

齐桓公觉得这计策不错,于是赶忙召易牙入宫主管自己的膳食。

易牙入宫的消息,鲍叔牙第一时间就得知了。

易牙,这可是管仲临终之前点明的三大奸臣之一,齐桓公居然就这么直接召他入宫了!

鲍叔牙气不打一处来,立即找到齐桓公说,您难道忘记了仲父所言了吗?为何召见易牙呢?

说实话,看着鲍叔牙忠心耿耿又气急败坏的脸,齐桓公也有点打怵。可是他装作毫不在意的回答道,“哎,仲父说得也不一定对啊!寡人只不过是召易牙主持宫中膳食,鲍叔牙你太紧张了吧!”

鲍叔牙的怒火就这样被齐桓公一个太极漫不经心的推了出去。

齐桓公见鲍叔牙也不能把自己怎么样,又连忙召入竖刁和开方,三人恢复旧职,每日伴驾。

鲍叔牙一片忠心,看着这样的情况,他心痛不已,终于抑郁成病,居然就此辞世了。

齐国从此成了易牙等人的天下。

本来易牙等人心里只顾忌一个鲍叔牙,没想到鲍叔牙果然容不下恶人,居然把自己气死了。这下子易牙和竖刁、开方把持齐国国政,再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

可见诸葛亮曾经说的亲贤臣、远小人的确应该是领导谨记的基本法则。

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领导实在是少之又少。

据说此时有一个郑国名医,姓秦名缓字越人,在齐国卢村居住,所以被称为卢医。

却说这卢医年轻的时候开邸馆,有一个叫长桑君的来此居住,卢医看出此人见解不凡,对他招待特别周到。这长桑君也是个奇人,送给卢医神药,用上池水服下,卢医居然目光如炬,能隔墙视物,见人肺腑。听起来和现在的X光射线一样,这当然是夸张,最有可能的是这长桑君传授给卢医医术,而且卢医从此医术高明,所以旁人如此推测。

这卢医从此看病可就扬名立万,于是人们纷纷称他为“扁鹊”,也就是上古时期和黄帝同一时期的名医。

关于扁鹊的神奇医术有这样的故事。

据说扁鹊游历各国,到了虢国的时候,恰逢虢国世子病死,举国悲恸。扁鹊却说自己能够治好世子,虢公此时心神打乱,见了扁鹊如同救命稻草一般,于是让他试一试。

扁鹊诊断之后,让他的徒弟阳历用针灸治疗世子,不一会世子居然就此苏醒。然后扁鹊让世子服下熬好的汤药。

二十天之后,虢国世子居然就此康复。

死人居然都能医活?

扁鹊从此声名大噪,都说他能通鬼神,医术高明。

这时候扁鹊游历到了齐国,见到齐桓公之后,扁鹊进言道,“君有疾在腠理。”

意思是您的疾病现在在皮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