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侯再傻也听出来楚文王不怀好意了,于是坚决推辞,说我们这地域偏狭,穷山恶水的,也没什么好报答您的。还是让我好好想想吧!

不料楚文王当即拍案而起,叫骂道,“匹夫无义,居然敢戏弄我!给我拿下了!”

息侯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屏风后闪出楚国大将薳章、斗丹,就在筵席之上将息侯拿下。

楚文王亲自领兵进入息宫,捉拿息夫人。

息夫人闻此噩耗,不由得感叹,“引狼入室,这真是咎由自取。”当下息夫人准备投井而死,旁边斗丹奔出牵住息夫人裙角道,“夫人难道不顾息侯死活?准备一起赴死吗?”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你想求死保全清白,那息侯就必须付出生命代价。

息夫人听到这话不由得默默的停下了脚步。

这个人是自己结发夫妻,为了给自己报仇,不择手段。现在自己要眼看着别人杀死他吗?

斗丹赶紧将息夫人领去见楚文王。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息夫人。此刻息夫人要真是死了,自己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楚文王见了息夫人心花怒放,这美人终于还是来到了自己的身边,从此可告慰相思之苦了。

是,一般手段恶劣,权力通天,总有美人相伴。

对于善良或者弱小者而言,美丽是一种负担,足以引起杀身之祸。

楚文王自知息夫人与息侯感情很深,于是好言安慰,许下诺言,不杀息侯,也不会断绝息国祭祀。到了这步田地,息夫人也无话可说。楚文王就在军中立息妫为夫人,同车返回楚国。

由于息夫人面如桃花,所以又称之为桃花夫人。

楚王将息侯安置在汝水,封邑十家,命令他守着息国祭祀。

从大领导忽然到了小组长,而且还被人抢走了自己夫人,关键是这事儿还是自己引起的。

息侯为此终日郁郁不乐,没多久就去世了。

楚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可见一斑。

周釐王元年春正月,齐桓公设朝,群臣恭贺新春,类似于现在的新春团拜会。

在这次会议上,齐桓公提出了齐国可行性发展方向。他认为,经过管仲的治理,齐国现在兵精粮足,百姓有礼,红旗飘飘,彩旗飞舞,齐国现在可以称霸了,这事儿大家看看怎么样?

管仲对此提出了可行性建议。首先,管仲分析了当今天下局势,他认为现在天下诸侯,比齐国强的很多,比如南方的荆楚,西方的秦国与晋国。但是这些国家都自己认为自己很强,没有人尊崇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朝虽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可是毕竟是天下之主。从东迁以来,天下诸侯不向周朝进攻。所以才有郑庄公箭射周桓王,五国拒绝周王命令,使得天下礼仪大乱,无君无父。这也才有熊通兼号,宋国、郑国弑君。而且这一切成为了理所当然,没有人敢声讨。

现在周庄王驾崩,新王即位,宋国刚刚遭到南宫长万的变乱,国内未定。主公可以派使者出使周朝,请天子下旨,立定宋君。宋君一定,然后可以奉天子以令诸侯,内尊周王,外攘四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诸侯知道您一心向公,必定服从您,那时候不动兵车,霸业可成。

管仲可以说对当时东周的形式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齐国要想称霸,想靠打,很困难。因为诸侯分立,强手如云。一是不见得能打赢,而是齐国要称霸,面对多个敌手,恐怕遭到群殴。所以管仲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尊王攘夷。我们齐国尊周王为老大,这样就可以服众。而且我们锄强扶弱,大家也能心服口服。而对于齐国来说,虽然尊周王为老大,但是傻子都知道这个老大根本没权,形同虚设。那还不是自己掌握实权吗?

所以管仲一提出这个建议,齐桓公立刻感到佩服的五体投地,果然是妙计!

于是齐国派使臣出使周朝,觐见周嫠王,请求周王下旨,以定宋君。周嫠王简直受宠若惊,怎么居然齐国这样的大国来派使臣觐见,已经多年没有诸侯觐见了啊!

周嫠王回复使者道,“齐侯不忘周室,实在是寡人幸甚。泗上诸侯,以后就听从齐侯的吧,寡人没有什么意见。”

使者回报齐桓公,齐桓公将周嫠王的旨意遍示宋、鲁、蔡、卫、陈、郑、曹等国,预定三月朔日在北杏之地见面。

通知发出去以后,齐桓公就询问管仲,说你看看我们此次会面,带多少兵马合适呢?

管仲却回答道,“主公,我们此次去是奉王命行事,还用带兵马吗?不用,这次请您举行一个衣裳之会。”

管仲的意思很明确,咱们既然有了周嫠王的支持,那就属于保皇派,谁说咱们不对,那就是造反派。带什么兵马,拉大旗作虎皮啊这次是。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意见,开始筑坛三层,高起三丈,左悬钟,右设鼓,先设天子虚位于上,意思是不管大领导来不来,我们肯定那您当回事,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旁边设立反坫,玉帛器皿,摆放整齐。又预先准备馆舍多处,规格都非常符合要求。

所有装修准备的一切,务必合乎一个“礼”字。

约定日期一到,宋侯御说先到,当然先对齐桓公表示一番感谢。毕竟是齐桓公主动帮助自己张罗这些事情,从此以后,御说可就是体制内承认的诸侯了。第二天,陈宣公杵臼、邾子克两位诸侯也先后来到北杏之地。而蔡哀侯献舞,由于深恨楚文王,也来此参加会盟。四位诸侯来到此地,一看齐国居然没带兵马,不由得为齐桓公的坦诚深深感动,也将自己的兵马退居二十里地之外。

等到二月快过完了,诸侯依然没有聚齐。齐桓公于是问管仲,诸侯都没有来齐,不如改期进行吧?

管仲却建议依旧举行,所谓“三人为众”,现在来了四个国家,也算是众多了。如果您改期,那就是没有信用;等他们,他们要是不来,那就是有辱王命。第一次召集诸侯,如果您就没有信用,或者有辱王命,将来还怎么称霸?

其实管仲心里非常清楚,其他的诸侯是不会来了,如果来早来了,还等到这时候?都从朔日等到月底了!再等下去,也是不会来的。所以不如不再空等,直接举行仪式。至于今后如何,自然用实力说话。

齐桓公又纠结了,说那我们是进行会面呢还是会盟呢?

管仲说这人心不齐,不如就会面,等将来人心齐了再会盟不迟。

于是等到了三月朔日,整整迟了一个月,五国诸侯见面,相见已毕,齐桓公先发言,说现在我们得选出一个领导主持这事儿啊!诸侯议论纷纷,想推举齐国吧,宋国又是公爵爵位,要推举宋国吧,宋国国君还等着齐国定。

后来还是陈宣公发言一锤定音,说周天子都说了让我们听齐侯的,我们还犹豫什么?都听齐桓公的,准没错。

于是其他诸侯也顺水推舟,同意推举齐桓公为领导。

齐桓公再三推让,当然最后还是听从了其他诸侯的意见,登坛为主。本来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啊!

于是齐桓公为主,接下来依次是宋公、陈侯、蔡侯与邾子。排序决定以后,钟鼓齐鸣,先在天子座位前行礼,然后诸侯落座,共叙兄弟之情。

仲孙湫捧着竹简跪着念道,“某年月日,齐小白、宋御说、陈杵臼、蔡献舞、邾克,以天子命,会于北杏,共奖王室,济弱扶倾,有败约者,列国共征之。”

诸侯拱手受命。

这是齐桓公的第一次诸侯集会,虽然看着很可怜,只有五国诸侯,而且也没有如期举行,更没有什么丰功伟业,但是他对于齐桓公来说意义重大。因为这是齐桓公今后的事业奠定了发展方向与基础,同时让齐桓公明白,这条路绝对可行。

诸侯酬谢完毕,管仲上前道,“鲁、卫、郑、曹,故违王命,不可不讨。”

第十二章     谁是软柿子?

齐桓公张罗的第一次诸侯聚会,在没有灯光音效和惊人战况的展示之下召开,按说这次聚会按部就班的推举齐桓公为小组长,将宋侯御说纳入体制内,成为编制内诸侯,已经可以说取得了圆满成功。可是管仲在会议上居然提出了鲁、卫、郑、曹这几个国家,故意违抗王命,需要讨伐这一命题。

这就非常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原来衣裳之会还能加罪于别人?

紧接着齐桓公进一步提出来,我们齐国还是没那么多兵车,希望能够和各位诸侯一起进行此事。

这更奇怪了,没那么多兵车你提什么打仗?

不过齐桓公在这次聚会中表现出来的诚意和气度令这几位诸侯比较佩服,而且人家当面提出来了,要反驳也不好意思。所以陈、蔡、邾三位诸侯都表示赞同与配合。

唯独宋侯沉默不语。

这次衣裳之会,虽然说齐桓公是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毕竟主要是为了给宋桓公争取到周嫠王的认同,博得一个体制内的身份。这可是周嫠王、周天子的认同啊!

不过在齐桓公提出建议的时候,宋桓公居然保持沉默,那至少说明一点,他对此不以为然,而且很有自己的看法。

果然晚上宋桓公回到馆驿,便对戴叔皮说道,“齐桓公妄自尊大,越次主会。现在还想调兵遣将,掀起风波,看来将来我们国家肯定得疲于奔命了。”

原来沉默果然代表不同意见,只不过宋桓公这种不认同恐怕更多是出于嫉妒。齐桓公的确妄自尊大,正因为他妄自尊大,才能想着为你宋桓公出头,辛辛苦苦的修建祭台,装修使馆,派遣使者征求周嫠王的认可。他要是本本分分的不趟这趟浑水,那不是很好?还有越次主会,你齐桓公怎么能因为你出头帮忙了就主会呢?别人推荐你就当小组长啊?你就应该推辞,然后让我宋桓公当,那才是正确的。

这世间总有很多人,一切事情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是这往往都是不可告人的想法,要真说出去,还真贻笑大方了。

戴叔皮也很认同宋桓公的看法,他认为这次聚会,大家心根本就不齐。如果齐桓公强要出头,假如胜利了,那齐国称霸,对我们宋国有什么好处?来参加会议的四国,只有我们宋国最大,如果我们不参加,其他三国肯定也就散了。再说咱们这次来,本来就是为了我们的王位,现在大事已定,还等着干嘛?不如干脆离开算了。

宋桓公觉得戴叔皮说的实在太有道理了,本来我们宋国和你们齐国也没多深的关系,你们自己要开会给我们办事,现在事情办完了,我们还等着吃烙饼吗?

这一夜星辰闪烁之时,宋桓公不避劳苦,居然不辞而别了。

第二天齐桓公睁开眼,睡眼惺忪的,就听见来人回报,宋桓公人去楼空,已经走了。

齐桓公大怒。

有这么没良心的人吗?我这么辛苦为你张罗,你一言不发倒走了?哎呀你个没良心的啊!

齐桓公一怒之下,准备命令仲孙湫,追击宋桓公。

旁边闪出管仲,进言道,“主公不必如此动怒。这件事情说来简单,可以请王师追击他,自然师出有名。现在有比这个更紧急的事情。”

齐桓公一听也不由得担心起来,急忙问管仲,是什么更紧急的事情?

管仲说道,“宋国远,鲁国近。如果我们不先拿下鲁国,宋国怎么能服气呢?”

齐桓公问道,那我们讨伐鲁国,有什么具体对策吗?

说起来上一次长勺之战,真的给齐桓公留下了阴影了。差点把一个贤良君主变成了小混混。

管仲对这次对鲁国的战争胸有成竹。按照管仲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