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渠弥心里暗骂,多嘴贼,此刻偏揪住不放了。没奈何还得小心应对,说道,“先君本来有寒疾,加上遇贼受惊,故而辞世。”

齐襄公没完没了,反而问,君侯外出必有警卫,这贼人从何而来呢?

高渠弥索性名人不说暗话,说自古嫡庶争位,各有从人。有贼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齐襄公又问那贼人捉到没有?

高渠弥当然说没有捉到。

齐襄公忽然发难,道,“弑君之贼,现在此处,还劳烦你去捉?高渠弥,你这个弑君逆贼,还敢欺骗寡人!来人啊,给我拿下了逆贼,我与郑昭公报仇雪恨!”

齐襄公一个挥手,王子成父与管至父两位大将,率领先前埋伏下的人马一起将盟坛包围,力士石之纷如将高渠弥拿下。

郑侯亹此时双膝跪倒,叩头不已,大叫着这都是高渠弥的主意,与我无关!求齐侯饶命!

齐襄公鄙视的一笑,“既然知道高渠弥谋逆,为何不去讨逆?你现在自己亲自去黄泉向先君分辨吧!”

早有齐兵上前,将亹乱刀砍死。

齐襄公看着这一幕血腥惨景,对高渠弥说道,“你的主公已经去了,你还想免除责罚吗?”

高渠弥倒有几分鼓起,虽然浑身颤抖,但是依然大声对齐襄公说,“我的确是有罪,但求一死。”

齐襄公命令将高渠弥带至齐国,将他车裂在南门。车裂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辕上,分五个方向。行刑之时鞭打拖车之牛,那是筋断骨折,血肉分离,将人分尸而死。实在是古代的一种酷刑。

齐襄公命令将高渠弥五牛分尸,当然不止是为了给郑昭公报仇,更重要的是希望借此立威扬名。

高渠弥为了避免郑昭公对自己不利,弑君谋逆,到现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齐襄公命令将高渠弥的首级悬挂在南门之上,号令:“逆臣视此!”亹的尸体,被草率葬在东门之外。主要是当时乱刀砍死,实在不方便下葬。

做完这些事情,齐襄公派出使者,投递国书给郑国。这国书上单说高渠弥弑君谋逆,擅立庶孽,今日寡人已为郑国先君讨逆。愿郑国改立新君,重修旧好。

原繁听到齐国国书的消息,感叹不已,祭足果然料事如神!

郑国诸位大夫一看这也没招了。虽然说卫国当日州吁变乱,石碏求助于陈国,那是有卫国大臣主持的外国援助;如今这齐襄公也忒托大,擅自插手别国国政。可是事到如今,高渠弥都被五牛分尸,亹都被乱刀砍死了,还能怎么办?只能另立新君。

只是这却带给郑国国局一个变数。

郑庄公的三个儿子,世子忽和公子亹都已经被杀,就剩下公子突还据守栎。果然这另立新君的消息一传出来,就有大夫叔詹提议,为什么我们不迎立公子突呢?他可是我们的旧主啊!

提出建议的叔詹的确有点缺心眼儿,不是一般的缺。

公子突仰仗宋庄公,威逼祭足,谋逆篡权得国,虽然人在栎地,可是从国家而论,公子突由于与宋庄公的纠纷带给郑国许多后患;从个人角度而言,公子突曾经试图杀害祭足,已经和祭足结仇。而祭足是郑国真正的权臣,试问提出这样的建议,除了得罪祭足还能得到什么结果?

果然祭足回答道,“出亡之君,不宜再辱宗庙。不如立公子仪。”原繁极力赞成。于是郑国立公子仪于陈国,继承君侯之位。立祭足为上大夫,原繁为下大夫。

公子仪意外的继承君侯之位。要说公子仪的人品还是比较沉稳,登基之后他派祭足主持国政,修政恤民,并且积极和外国搞好关系。比如他派使者出使齐国与陈国,与这两个国家修好;甚至受命于楚国,许以年年纳贡,永远做楚国的属国。

郑国经历了嫡庶之争,终于安定下来。

公子突虽然有栎地这个根据地,但是一时之间也无机可乘。

再说王姬来到齐国,与齐襄公如期成婚。这王姬容貌秀美,品行端庄,偏是齐襄公很不喜欢。

为什么?

齐襄公最不喜欢的就是良家妇女。王姬言行不苟,贞良贤淑,最让齐襄公受不了。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好色大胆之徒,所以两个人始终没有心灵的共鸣。

数月之后,王姬逐渐在宫里听说齐襄公与文姜的风言风语,不由得万般悔恨:如何千挑万选嫁给如此禽兽之徒!自己虽然身份高贵,奈何命苦如此!

王姬整日郁郁寡欢,不到一年,居然就患病。齐襄公又不甚上心,居然就眼看着王姬撒手人寰。

齐襄公不悲反乐,心想这下子可解放了。于是齐襄公更加肆无忌惮,借游猎之名,不时外出,前往禚,派人接来文姜,公然同居。

但是齐襄公心里也害怕鲁庄公生气发怒,招来祸患。自己的亲舅舅和亲妈同居了,搁谁都得抓狂。

为免除祸患,齐襄公想出一招:武力威胁、震慑。

这次要打谁?

非纪国莫属。

这是当日齐僖公病危之际专门嘱咐的。那今日正好杀鸡给猴看。

齐襄公亲帅重兵袭击纪国,夺取郱、鄑、郚三邑属地,并派人传话给纪侯:速速投降,以免灭国之祸!纪侯听说此话,知道齐国和自己算是结下了死仇,但是他宁死不屈,派人去鲁国求救。

齐襄公这边传出号令:有敢救纪者,寡人先发兵伐之!

鲁庄公派使者出使郑国,约郑国一同救助纪国之难。偏郑侯子仪忌惮郑厉公突日夜窥视,不敢出兵,居然就推辞了此事。其实齐襄公杀害高渠弥与亹的惨景,对于郑国来说还是具有威慑之力的。

不知纪国终究命运如何?

第五十五章   随心所欲

齐国大军压境,纪国不得已又向鲁国求救。不料今非昔比,齐襄公一道恐吓口信,就让郑国不敢发兵。鲁庄公独自出兵,总是胆战心惊。鲁军行至滑地,留宿三晚,居然做一短暂旅途,无声无息的返回鲁国。大约鲁庄公觉得如果不发兵对不起纪侯,发兵又肯定得输给齐襄公,不如走一段路程,乖乖回家算了。看来鲁庄公实在没有乃父善良大义之风。

纪侯知道了这些消息,知道单凭区区纪国,是绝无可能击退齐兵的。此时真不知道怨谁好,是该怨祖宗没眼色得罪齐国,还是该怨鲁桓公救人不救到底,或者是鲁庄公见死不救……

纪侯百感交集。

可是无论想什么都无法改变纪国灭亡的事实了。

这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纪侯将妻子、城池交给弟弟赢季,在宗庙恸哭一场,居然就此半夜出城,无影无踪了。想来在乱军之中,纪侯的处境相当不妙。

赢季召见纪国大臣,哥哥的失踪领纪国上下恐慌无比。可是对此他有自己的主意,他问各位大臣一个问题:“为国家而死与保存社稷,那个比较重要?”

各位大臣回答当然是后者。

赢季长叹一口气,“为保存社稷,还能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其实,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他心里已经有了保全国家的计策。只是,这个计策对于他本人来说,太过耻辱。而且恐怕会引起举国愤怒。现在这样启发式的提问之后,想来不是傻子,当能拥护自己做出正确却沉痛的决定。

赢季当下写下降书,原为齐国外臣,只求能够守护宗庙。

一方诸侯,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齐襄公同意了这个投降的请求。在齐襄公看来,既然纪国已经举国投降,并且齐国兵威所致,绝对在诸侯中立下无上荣光,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至于当日父亲齐僖公所言,为祖先报仇云云,不过是借口罢了。别说祖宗不被冤枉也得死,就是被冤枉了,真想报仇还能等到今天?等着加利息吗?不过是齐国强大,欺辱小国的一个借口。就算没有这个借口,齐国也会寻找其他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父亲齐僖公之所以对纪国念念不忘,主要还是当日被纪国纠合鲁国、宋国击败一事,实在太伤害自尊心导致。

得到了齐襄公的许可,赢季将土地、户口文件、数据全部报至齐国,并且在投降仪式上叩首哀求。他做的很认真,很真诚。这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纪国的百姓。

齐襄公得意洋洋,命令手下收起纪国送来的户口等物,在纪庙之旁割三十户给纪国宗庙,命令赢季为庙主。赢季的投降,令纪侯从一方诸侯成功转变成为一个小地主。

可是,这屈辱的行为,保护了纪国不致生灵涂炭。

勇敢的面对现实,保护每一个生命,也是一种美德。

纪国伯姬在这场变故中受惊去世,齐襄公命令以夫人之礼葬之。此举当然不是因为伯姬与齐襄公沾亲带故,而是由于伯姬的娘家是鲁国宗室。虽然自己一道命令吓得鲁庄公短途旅游,但是毕竟齐国、鲁国渊源颇深,齐襄公始终不愿意过于得罪鲁国。厚葬伯姬,给她一个君夫人的身份,鲁国面上也算有光。

伯姬的妹妹叔姬,是当年为伯姬陪嫁而来。如今纪侯已经失踪,伯姬去世,齐襄公准备将叔姬送回鲁国。可是叔姬拒绝了。叔姬道,“妇人当然出嫁从夫。叔姬生是赢氏人,死是赢氏鬼。”没有了丈夫和姐姐的庇护,在一个被征服的小国家里,叔姬接下来的生活无疑是艰苦而又难以想象的。可是始终会有这样有人格的人存在,不论男女。齐襄公虽然不能理解叔姬的倔强,可是他依然听从了叔姬的要求。几年之后,叔姬守节去世。

周庄王七年,齐襄公灭纪国。

同年,楚王熊通因随侯未来朝见,在伐随路中去世。要说打仗的决心,还得数此时的楚国。楚王都已经驾崩了,楚国令尹斗祈、莫傲屈重,居然秘不发丧,从小道发奇兵直逼随城。随侯忽见楚军天降,心胆俱碎,痛快求和。屈重还伪造王命,与随侯结盟。大军直到汉水,方才为楚王熊通发丧。侵略者的心不成就,看来死不瞑目。

熊通之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

再说齐襄公凯旋而归,文姜居然在祝邱迎接齐襄公。这身份可古怪了,说是妹妹吧,文姜是鲁桓公的夫人鲁庄公的母亲,齐国凯旋,可与鲁国夫人何干?说是情人,那文姜实在厚颜无耻之极。

文姜与齐襄公在祝邱欢会仍不满足,甚至连同齐襄公一同来到禚地,寻欢作乐。齐襄公志得意满之余,居然让文姜写书信叫鲁庄公来此地见面。或许齐襄公觉得,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何不将外甥叫来看看?他没想想,鲁庄公来了何以自处?看看自己的母亲和亲舅舅同居的愉快否?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鲁桓公?

谁知鲁庄公居然接到信,还真来了。文姜命令儿子鲁庄公以外甥之礼拜见齐襄公,鲁庄公不得已从命。齐襄公得意洋洋,居然还将厚葬伯姬之事学说一遍,鲁庄公一看这是卖好邀功呢,不得已又是一番感谢,心里早暗骂千百遍。

齐襄公大喜过望,厚待鲁庄公。

这时候齐襄公宠姬刚诞下一女,文姜为将齐国、鲁国紧紧联系,以鲁庄公还未有夫人为名,命令鲁庄公就娶了此女。

鲁庄公心里恨死了齐襄公,还能娶他女儿?他找了个借口,说这都是亲戚,恐怕不合适吧!文姜反倒发怒,说你是不是想疏远母亲家啊?齐襄公也觉得此事不妥,年龄差距太大了啊!不料文姜说,那就等二十年再嫁也不晚啊!齐襄公恐怕文姜生气,鲁庄公也害怕违抗母亲的命令,居然成就此事。

荒唐之女无出文姜之上。

与亲哥哥的荒唐爱恋,导致丈夫被害。没脸回到鲁国,却借机与哥哥鸳盟重温。现在又逼着儿子娶小于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