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消息传了出去,伍子胥都要挠墙了,去劝吧,吴王夫差肯定不听,不去吧,难道眼看着越国诡计得逞?

纠结了半天,伍子胥还是决定再去找吴王夫差。

这一次见面,伍子胥将越国和吴国的形势对吴王夫差进行了反复解说,下一步就是有你没我,有我没我的日子了,您到底明白不明白?

您还想借粮食给越国吗?

人家这是调空了我们的国库,让我们陷入危机!

危机?

笑话!

吴王夫差说,谁不知道勾践为本王做马夫兢兢业业?他怎么会背叛寡人?

是,堂堂越王都给您养马了,这得受多大委屈?他能不恨你?能不报复你?

伍子胥都要疯了,这怎么就说不明白了呢?他把越王勾践回国之后振兴越国的举措一一告诉吴王夫差,不报仇,他勾践做这么多努力干嘛?

可是吴王夫差轻描淡写的说,那你也总得让人家发展啊!而且他已经称臣了,这臣子能讨伐君主吗?

臣子讨伐君主的还少了?

伍子胥一时语塞,说什么呢?

说什么都没用!

伯嚭从旁劝解,何必恼火,将粮食借给越国,明年让他们还就是了。

是,很轻松。

借出去了,你还指望还回来?

吴王夫差命令一万石粮食给越国,并且告诉文种,明年一定要还。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文种千恩万谢,怎么会借了粮食不还呢,那我们越国成了什么人了?不能,不能,这事儿您放心,一定做到!

瞬间伍子胥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不被理解的怪人。

可是谁能说自己一定错了呢?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说自己错了,伍子胥自己明白,只有自己才看穿了越国的诡计!

文种这一次出差很有成就,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一万石粮食到手!

回到越国之后,越王勾践将这些粮食分给贫苦百姓,大家都很高兴。

时间转瞬即过,一转眼一年很快过去了,越国赢得了大丰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越王勾践又是高兴又是发愁,高兴的是越国粮食大丰收,发愁的是,要还吴国的粮食,可真是心疼啊!

这可看出人品差异了,人家吴王夫差是顶着压力借粮食给越国,你不念人家好起码得还个本钱吧?你丰收了,还心疼还人家粮食?

文种给越王勾践出了个主意,我们还他们吴国粮食。

还?

越王勾践心疼的哆嗦了一下,文种诡异的笑道,不过对粮食进行一下深加工。

越国还回来的粮食到了吴国,吴王夫差非常高兴,你看看,还对人家百般猜测,人家勾践是讲究人!说还就还!

吴王夫差一看,这越国的粮食个个饱满,看着都比吴国的粮食好的多,于是命令,这些好粮食就留作种子吧!

吴国的百姓就用这越国还回来的粮食作种子进行耕作。

起早贪黑,可是不见发芽?

怎么回事?

吴王夫差心想,这不是灾荒到了吴国了?

是灾荒,可是不是天灾,是人祸。

文种还回去的粮食,都是蒸过的。所以吴王夫差认为粮食都很饱满,可不是饱满,不但饱满,还是熟的呢,不信你尝尝!

这蒸熟的种子能发芽?

才怪!

这一下坑的吴国一年颗粒无收。

越王勾践得到这个消息,一点愧疚的感觉都没有,反而非常兴奋,现在是不是可以攻打吴国了?

可是文种却说时候还不到,吴国的忠臣还在,还是再等等。

范蠡建议越王勾践,是时候准备战斗了。

范蠡认为,战争首先是人的因素最为重要,一支软弱的军队,即便背后的国家实力再雄厚,也难以赢得战争的胜利。我们越国要以绝对的优势战胜吴国,撇开别的不谈,最主要的,就是必须有一支凶悍的部队。

这个观点越王勾践完全同意,怎么样训练一支强悍的军队呢?那吴国可是有孙武的调教,即使孙武现在已经归隐山林,但是吴军作战的实力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够相比的。

范蠡建议,找专家。

必须有真正的专家对我们越国的军队也进行训练,咱们没有孙武,可以找别人。

越王勾践一听那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经过仔细查找,据说就在越国南林有一位女子,剑术高明,奇怪的是这女子平日在野外游荡,貌似是居无定所。

这就很神奇了,越王勾践命令使者前去寻找,经过努力,这女子同意为越国的军队传授剑术。在来的路上,有一个白头发老头对女子进行了挑战,两个人摘竹为剑,杀的难分难解。更灵异的是,这老头居然最后化为白猿呼啸而去,使者看的是目瞪口呆。

这得多神啊,还引出白猿比拼剑术了?

这女子对越军的三千军士进行了一系列强化训练,之后不辞而别。越王勾践还准备让她多训练一些士卒,但是再去原来的地方寻找,却已经无影无踪。

这个故事在金庸先生的《越女剑》中有生动的再现,具体史实已不可考,但是至少说明越王勾践为了让越国的军士提高剑术,的确广为搜罗人才。

不止是剑术,当时楚国人陈音由于杀人在越国避难,越王勾践很欣赏他的箭术,于是任命陈音为越军的箭术教练,又对军士进行了射击训练。

曾经的通缉犯如今成了军队射击总教头,陈音非常感激越王勾践的信任,他对越王勾践进行了一系列射击的知识普及。

根据陈音的专业讲解,弩来源于弓,而弓发源于弹。据说古人以狩猎为生,去世之后就用白茅包裹,投在中野。说起来这也是非常环保的做法,古人活着的时候以鸟兽为生,去世之后这样做也算是回归自然。但是有孝子不忍心看着父母的遗体被鸟兽吃掉,于是就用弹来射击鸟兽,这便是最初弹的来源。

后来直到了黄帝手里,才真正发明了弓箭,当时楚国的荆山地区有个叫弧父的人,箭术非常高明,箭无虚发。弧父后来收了一个著名的徒弟,便是弈。

当然弈这个人非常有争议,他的妻子据说便是飞天的嫦娥,而他本人也曾经凭借手中弓箭立下无人能敌的功勋。弈将箭术传给了徒弟逢蒙,逢蒙后来传给了琴氏。

琴氏虽然没有师傅的名气响亮,但是他本人对弓箭进行了改良,为了加强弓箭在战争中的威力,琴氏设计了弩。

弩的威力巨大,历经三世传到楚国,而楚国凭借弩,也在诸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传到陈音这一代,已经经过了五代人。

越王勾践激动了,传说中弩的传人,原来是你啊!

越王勾践派三千军士和陈音学习射箭,而陈音更是发明了三弩连射,本来弩的威力就很强大,三弩连射,更是威力无穷。

什么时候能报仇?

越王勾践不知道。

石室里的煎熬,是越王勾践永远不能忘记的。

但是他要确保报仇的那一天,吴国没有丝毫反抗余地,所以他加紧努力,进行周密的计划安排。

越国,越军,就在这种信念支持下一天天的强大了起来。

伍子胥得到了越国全民皆兵的消息,再也坐不住了。

自己就是那个让人讨厌的人吧,但是再被嫌弃,被讨厌,伍子胥也不能眼看着吴国就这么被攻破!

伍子胥找到吴王夫差,这一次他哭了。

老迈的伍子胥留着浑浊的眼泪,他知道吴王夫差根本不相信自己对越王勾践的判断,但是他请求,请求吴王夫差就派人去越国打探一下消息,因为越国已经磨刀霍霍,战争不日就将降临到吴国!

这一次,或许是伍子胥的老泪打动了吴王夫差,或者是伍子胥恳切的要求触碰到了吴王夫差的心,总之吴王夫差听从了伍子胥的建议,暗中命人打探越国的情况。

没多久,越国的消息传递到了吴国,吴王夫差大吃一惊,原来越军四处征询高级教练,已经进行了许多精锐训练和军士改革!

吴王夫差觉得一股子火忽然涌了上来,烧的他坐不住,站不住,这是要干嘛?

吴王夫差找到伯嚭,你不是说越国臣服了我们吴国吗?他们这么训练军队是干嘛?准备干嘛?

伯嚭镇定的回答,当然越国是臣服了我们吴国,这个没有问题。人家终究是一个国家么,训练军队,当然是为了防守。

为了防守?

为了防守还找什么射箭高人,设计什么高级弓箭?

吴王夫差觉得,这事情绝对没这么简单。

或许,一切都和伍子胥预料的一样。

第四十章      挖坑,跳坑

人生最可怜的境况是什么?

蒙在鼓里的人醒来的那一刻。

当康夫发现机器猫不过是一只普通的猫,任意门和飞行器不过是自己的幻觉,当某名导拍出血腥的新西游,所有美好就在一刹那粉碎了。

陈氏在齐国暗中扩张势力,陈恒上任之后,这扩张进入了加速。

陈恒经过分析,发现国氏和夏氏在齐国的力量实力也很大,要想篡权成功,必须先除掉这二位。

天下小人是一家,陈恒采用的,依然是费无极除去世子的办法,那就是引火烧身。

当然烧的不是自己,烧的是国氏和夏氏。

也就是说创设情境,让国氏和夏氏在这个情境里走向灭亡的道路。

经过仔细考虑,陈恒向齐简公提出讨伐鲁国的建议。

齐简公对这个建议一百个同意。

齐国联合吴国讨伐鲁国不成,反而被鲁国联合了吴国攻击了自己,说起来再没有比这个更让人丢脸的。最可气的是,吴国居然还同意了。

打不过吴国,还打不过鲁国吗?

陈恒推荐国书为大将,齐简公发兵车千乘讨伐鲁国。

陈恒送国书一直送到汶水,国书等将士发誓,此行必定灭了鲁国,才回来呢!

对,你们就和鲁国打去吧,陈恒这个坑算是挖成了,至于掉进去的是谁,摔成什么熊样,就得看缘分了。

齐国大军气势汹汹,最先得到消息的鲁国人居然是孔子。

按说这时候孔子也明白了,自己在政坛不会有用武之地,于是在家潜心研究学问。不过作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门生遍布天下,所以消息来源特别多,也很快。这就是人脉啊!

齐国人琴牢来拜见孔子,并将齐军正在向鲁国进发的消息带了进来。孔子一听非常吃惊,但是他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做出了选择,立即派人制止讨伐鲁国的齐军。

好几个弟子主动提出要执行这一任务,不过孔子觉得都不是最佳人选,最终孔子同意了子贡的请求。

子贡来到汶上,直接求见陈恒。

陈恒一听子贡来了,自然知道这位孔子高足是为鲁国说情来的。但是奇怪的是,子贡非常自然,旁若无人。

陈恒笑着问子贡,先生是来为鲁国说情的吗?

子贡非常严肃的回答,当然不是,我是来为齐国说情的。

说客第一招:扭转乾坤法,要点在于强词夺理,保持和对方同一立场。

陈恒一口水差点喷出来,您什么时候对我们齐国这么关心了?

子贡说,鲁国可不是容易讨伐的国家,这个您还不知道吗?

陈恒蔑视的说道,鲁国有什么难以讨伐的?

的确,鲁国实力一直不如齐国,曾经几度要看齐国的眼色,这在诸侯中早就不是秘密。

子贡高声分析道,鲁国这个国家,城池狭窄,大臣无能,士卒也不善于作战,实在是难以攻打。要说还是打吴国比较好,吴国城池是经过伍子胥专门设计的,坚固无比,士卒是经过孙武训练的,战术娴熟。打吴国吧,吴国好打。

这话说完陈恒彻底迷糊了,这位是什么意思?无能的反而难打,善于作战的反而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