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是多送良工巧匠,让他们修筑宫室,荒废国力;五是多在吴国发展奸臣,让他们内讧;六是想办法杀死他们的忠臣,让他们缺少栋梁之才。

简言之,文种的计策就是引导吴国进行奢侈性消费,树立一大批奸臣,霍乱吴国国政。

勾践觉得这是个好计策,可以确定这个对敌方针。于是越王勾践命令越国三千木工入山,为吴国砍伐建造姑苏台需要的大木。

也许是越国制定的标准太高,一年了,这三千木工在越国的深山中晓行暮宿,居然没有发现可堪大用的木材。

难道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目的?

艰苦的环境,绝望的念头,令这三千木工的人生集体跳水进入了人生低谷。

就为了给吴国修筑高台,我们越国人犯得上这样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越王勾践的做法,这些木工心生凄恻的抱怨。

据说山有灵,这三千木工在绝望中不知道第几次搜寻深山,忽然发现了惊人的神木。这神木周长二十围,高五十寻,而且一长还就是一双,这果然是天从人愿!

越王勾践听说这消息也是欣喜若狂,这是否代表着我们越国复仇的心愿就要达成呢?

越王勾践亲自前去祭奠,然后命人将这神木砍伐,通过水路送往吴国,表明这是越国为了支援吴国修筑高台的一点心意。

吴王夫差更是欣喜,这天生神木到了吴国,看来我们吴国的气运就是旺啊!

当然伍子胥一如既往的对此事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越国这是忽悠您呢,这不是让纣王修筑鹿台吗?趁早把这木头丢掉!

吴王夫差对于伍子胥的言论已经有些厌倦了,什么时候伍子胥能不和寡人唱对台戏呢?人家送礼还送出罪过来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明摆着越王勾践这是对寡人一片忠心,什么都能让你挑出毛病来!

聪明的伍子胥,执着的伍子胥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吴王夫差对此已经有了抗体,根本和没听见一样。吴王夫差命令,就用越王勾践送来的神木修筑高台!

历经三年准备建筑材料,五年修筑,姑苏山上的高台终于修筑成功。这座高台可比楚国的细腰宫更加恢宏,据说广八十四丈,高三百丈,只要上到最高层,可以看到周围二百里地的风景。而且过去登台的九曲径在这次修筑过程中也得以加宽。

青山绿水之间,凭空有高台一座,仿似人间仙境,但见白云飘飘,真是好创意!

可是吴国为了修筑高台,累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越王勾践听说吴国高台修筑成功的消息也和激动,不过他不是激动吴国国力强大,而是激动经过这座高台的修筑,吴国百姓怨声载道,财力枯竭,距离战胜吴国,就又近了一步。

文种紧跟着提出了第二步计划,吴国高台修筑成功,眼看着就得征集美女了,但是大张旗鼓的为吴国选秀,恐怕我们越国百姓不明就里的得心生怨言。不过有个好办法,您可以出亲信百名,分别组团在全国游历,每个团队跟随相面专家一人,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美女一网打尽了。

第三十七章        谣言是可怕的工具

“同志”这个词语在现代成为普通人之间的称呼,出门买东西,招呼别人总爱叫一声“同志”。深究“同志”的本意,所谓志同道合者,其实是很高尚的称谓,貌似比朋友还要深一层次,毕竟朋友也会有酒若朋友,而且未必都是志同道合。真正的同志,那一定是能毫不掩饰的指出你的缺点,鼓励你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终身。

吴王夫差觉得越王勾践是自己的朋友,要不谁能这么掏心掏肺的对自己好呢?好比这世上最后一块切糕到了越王勾践手里,那他也一定毫不犹豫地将这唯一的切糕给了自己。

所以说吴王夫差太天真!

这世上哪有奴隶和征服者称为朋友的?

在一切的复仇计划展开之前,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是万般顺从,急人所急。吴王夫差的高台刚修筑好,越王勾践就急着派人为他搜罗美女去了。

经过半年的努力,越国的美女都被一网打尽,而且选出了其中最美丽的两位——西施和郑旦。

据说西施的父亲是苧萝山下打柴的农夫,这村子里多是姓施的人家居住,由于分了东西两个村子,而西施的家在村子西头,所以被称之为西施。郑旦和西施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两个人经常在江边浣纱,都是出名的美女。

这一次越国将这二位美女选了出来,也可以说是非常公正的。越王勾践命范蠡用百斤聘西施和郑旦入朝,二位美女入朝的那一天,可以说是举国轰动,所有的老百姓都涌上街头,想看看大美女到底长什么样儿?

还是范蠡具有经济头脑,他一看既然大家都这么激动,那这样,这二位先送入别馆,在门外放着一个柜子,想看美女的,先投金币一枚。

金币一枚?

那算什么,这可是全国闻名的大美女啊!

顷刻间柜子里就塞满了金币。

到了二位准备好了的时候,恭请二位小姐登台亮相,这家伙,地下人山人海的,愣是没人说话。

顾不上,多看一眼是一眼。

真是美女啊,这是谁家闺女,怎么长的呢?这五官,这气质,天上来的吧?

群情激动,范蠡一看露面活动这么火爆,那这样,加演两天。

这三天收入不菲,全都送入国库,成为准备对吴作战的启动资金。

越王勾践送二位美女在土城居住,学习舞蹈礼仪,等到学习结束,才将她们献给吴王。

此时楚昭王去世,世子章继位。而楚国几经变迁,特别是经过吴国的打击,国力衰落。不过让楚国人民感到安慰的是,几个强大的国家目前处境都很艰难,鲁国自从孔子走后,国内局势混乱,而齐国也在晏子去世之后国力衰微,晋国那就更不用说了。几大诸侯同时陷入缓慢发展时期,反而是吴国,接连战胜了楚国和越国,实力雄厚,而且声望益隆。

吴王夫差也盘算着,是不是轮到我们吴国称霸了呢?

其实齐国在齐景公的统治下,尤其是在晏子的辅佐下,开始有了复兴的迹象。但是随着齐景公年纪增长,每个诸侯都会面临的烦恼降临到了齐国。那就是立储。

如果无意外,立嫡长子是约定俗成的,但一有意外,由立储引发的危机,大可危及一国稳定。这在郑庄公选择继承人和晋国骊姬引发的动乱中早有证明。

齐景公的夫人燕姬本来是有儿子的,但是不幸燕姬的儿子早早去世了。

这问题就复杂了。

齐景公的庶子倒不少,一共有六个,但是立谁呢?

其中,齐景公最小的儿子荼最受宠爱。这不是因为荼聪明伶俐,而是因为荼的母亲鬻姒虽然身份低贱,但是最为齐景公宠爱。齐景公因母爱子,称荼为安孺子。

齐景公在位五十七年不立世子,就是想等着安孺子长大成人,然后立安孺子为世子。

可惜在七十多岁那年,齐景公大病,看来是坚持不下去了。

没办法,齐景公拜托国夏和高张辅佐安孺子。

这意思已经非常明确了,大夫陈乞一直和公子阳生关系很好,建议公子阳生赶紧出奔,您再不走,恐怕就走不了了。

公子阳生带着儿子壬出奔到了鲁国。

齐景公在病重之际,居然连出狠招,命令国夏和高张把剩下的公子都驱逐到了莱邑。

这下齐景公放心的去世了,谁也不能和我的安孺子争权了!

是,谁也不能和安孺子争权,问题是您还安排了两位权臣呢?

果然,齐景公一去世,齐国大权就为国夏和高张把持。

一旦出现权臣,就是国内政治动荡的开始。

陈乞对于齐景公的做法非常反感,难道安孺子是你的儿子,别的儿子都是充话费送的?

陈乞决定做点什么,帮助庶长子公子阳生。

他明白自己没有兵权,也奈何不了国夏和高张这两个实权派。

但是陈乞非常聪明,如果有办法将国夏和高张孤立起来呢?

没错,让国夏和高张站到所有人的对立面,还发愁对付不了他们?

陈乞开始了行动。

陈乞运用的武器,叫做“谣言”。

在各位齐国大夫面前开始流传一个消息,国夏和高张准备开始官员任命,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只用安孺子的党羽。

这下子齐国官场炸了锅,用安孺子的人?那我们都不是啊!

这是准备让我们集体下岗?

人在绝望的时候总会有所行动,坐以待毙不如起而反抗!

这个谣言在发酵到一定的时候,所有的大夫联合起来,推举陈乞和鲍牧为首领,领着大家伙找一个活路吧!

一切都在按照陈乞的预定计划进行,一场动乱迫在眉睫。

经过陈乞的策划,集中起来的家臣攻击了齐国当权派:国夏和高张,高张被杀,而国夏,则出奔到了莒国。

权力顺理成章的被替代,陈乞作了齐国左相,鲍牧作了右相。这二位也不算赶尽杀绝,还立国书和高无平继承这两家的祭祀。

陈乞的第一步计划顺利完成,他成了齐国数一数二的权臣。

看着才几岁的安孺子,这乳臭未干的孩子怎么能作齐侯?

陈乞决定进行第二步计划。

他派人前去鲁国传递消息。

一个夜里,公子阳生出现在了齐国的临淄,没有人知道阳生后来去了哪儿。

那一夜,陈乞的家里烛火很久都没有熄灭。

没几日陈乞说是要祭祀祖先,邀请各位同僚到家里参加。

左相邀请,谁能不去?

齐国大臣欢聚一堂,一切结束之后,陈乞说请大家观看武术表演。

谁能说不看呢?

又没让你买门票。

一个身高力壮的力士背着一个大袋子进入中堂,陈乞一打开袋子,所有的人都吃惊了,怎么出来的是公子阳生?大变活人啊这是!

此时陈乞为了让众大臣听命,居然声称是奉左相鲍牧的命令将公子阳生接回齐国的,俗话说立嫡立长,如今安孺子年幼,既然齐国没有嫡长子,那么庶长子公子阳生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第一继承人。

齐景公的遗命竟然被搁置不提。

鲍牧一听陈乞的话大惊失色,我什么时候让你这么做了?我可没有!

陈乞也没想到鲍牧居然直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否定了自己的说法,这老兄太没心眼了,眼看事情都摆到了台面上,否认有用吗?

公子阳生听了这话反而并不生气,他笑呵呵的问鲍牧,自古以来储君位置更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您就说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吧!

这直接将真假问题代换成了同意与否的问题,鲍牧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到底如何回答。

陈乞一看鲍牧犹豫了,硬是按着鲍牧参拜了公子阳生。其他大夫一看,虽然不知道鲍牧到底是怎么想的,总之他没再反抗。左相和右相都这么决定了,别人还有反对的余地吗?

混乱中所有的大臣们争着参拜公子阳生,在从众心理作用下,公子阳生和各位歃血为盟,表示一定会努力将齐国建立好。

之后也没经过什么斗争,各位大臣拥簇着公子阳生,居然就这么大摇大摆进入齐宫,就此即位了。

公子阳生成为了齐悼公,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将弟弟安孺子拉出去杀了。

是亲兄弟不假,是小弟弟不假,但是齐悼公不允许有任何可能出现的危机隐藏下来。

从这一点看,齐悼公可比吴王夫差狠多了,有魄力多了,犹豫什么?凡是有可能成为对手的一概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论出生籍贯,杀无赦!

紧接着齐悼公就捉摸了,鲍牧当时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