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军气势如虹,几路大军在临淄城下胜利会师。

第六十二章   绕梁三日

以多欺少的战争正式拉开序幕!

试问齐灵公如何应对十二国联兵?

石门深沟已经证明无用了。

要怎么办?

先撤回来再说。

不过荀偃没有那么好脾气,先命范鞅攻打雍州。

雍州树木繁盛,芦荻众多,夏日翠叶森森,秋日金黄灿灿,是著名旅游景点。

可是到了范鞅眼睛里,这都是机会。

既然树木众多,咱就给他来个火攻!

范鞅命令联军火攻雍州,州绰也焚烧了申州树木,一时间烟雾弥漫,大火攻城,极大的毁坏了雍州的自然情况。浓烟滚滚之中,临淄城内百姓惊慌失措,齐灵公也吓的手足无措,这是要火化我们吗?

齐灵公表现出寻常人的一面,他不想死,真的不想死!齐灵公密令左右,赶紧备车,准备从东门逃跑。

还准备开东门逃跑呢?

东门能开,外面的人恐怕是城里的几倍,能跑得了吗?

齐灵公的举动严重伤害了大臣的心,这就是我们一心保卫的最高领导?

高厚一个箭步上前举剑砍断了车辔,高厚大哭道,“主公这是做什么?难道我们齐军果然不堪一战吗?就算您要撤退,如此行动难道没有风险吗?不如请您等候十天,如果那时候形势不好您再撤退不迟。”

高厚的举动让齐灵公冷静了下来,自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是最高领导!虽然还想不到为国家负责,但是齐灵公也想到了,此时出东门容易,被抓更容易。那时候可就一点余地没有了。

齐灵公留了下来,准备等候一个结果。

这个举动无论是出于什么考虑,都成为城内守军的一个定心丸。

领导没有走,领导在和我们在一起!

高厚率领齐军以及百姓奋死抵抗,居然临淄城一时之间倒也无虞。

十二国联军更加努力攻城,这么多人马要是连区区临淄都攻克不了,那不成了笑话了?

到了第六天,传来了一个消息。并不是临淄城要被攻克的消息,而是郑简公收到大夫公孙舍之和公孙夏的联名密信。这封信上说,公孙舍之和公孙夏奉命与子孔守国,不了这子孔居然有二心,并且还和楚国联系上了。如今楚军已经到了鱼陵,说话就到郑国都城新郑了。还请您定夺。

郑简公看了这封信头晕目眩,天呀,这不是要我命吗?我还凑热闹跟人攻打齐国呢!怎么就被楚国抄了老窝了!

郑简公将密信赶紧送交晋平公,晋平公召唤荀偃商议。

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如今十二国联军攻城六日,破城不说指日可待,总是比第一日希望大的多。可是郑国危在旦夕,要说不救,也让人难以启齿。

终于荀偃建议晋平公,我们还是撤退吧!郑国都是为了我们才和楚国成为死敌的,如果放弃郑国不理,我们晋国在诸侯中声望难免下跌。看着样子,齐国是准备死扛下去,一时半会儿攻克不了临淄。不过经过这一次攻城,想必齐灵公也知道害怕了,肯定不敢为难鲁国,也算我们达到了目的。

晋平公也觉得在这个两难之际,恐怕撤退是最好的选择。于是轰轰烈烈的十二国联军开始撤退。

齐灵公心里不知道多欢欣鼓舞,亏得当时没逃跑,不然哪能等到今天呢?

不过晋平公就比较郁闷,拉着这么大声势,居然还是没攻克临淄,什么时候说起来,那都是遗憾。

人一郁闷心情就容易走极端,尤其是刚上任的领导,难免会不能正确的看待问题,看待事物,看待自己。

这一次,晋平公老憋屈了。

到了祝阿的时候,晋平公的郁闷情绪达到了顶点。眼下是齐国没拿下,楚国又冒了出来。我们晋国,真的有能力摆平这些大国吗?

这时候有一位奇人准备用自己的技艺为晋平公占卜这些事情。

这人便是晋国有名的师旷。师旷是晋国最聪明的人,从小就精通音律。但是聪明人难免各方面都有所涉猎,师旷为了让自己成为专业的音乐家,对自己下了狠手。要专心不二的钻研音乐,师旷童鞋用艾叶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从此能够真正专心。

或许是和贝多芬耳聋带来的专一一样,师旷童鞋从此技能大有提高,甚至有一种说法,他能够根据音律推测万物吉凶。这就非常厉害了,已经从音乐家上升到了占卜师的地位,从单纯的技能上升到了抽象的推理。

从此以后师旷被提升为太师掌管音乐之官,特别得到晋侯的信任,所以这次出征晋侯也带上了他。

师旷提出了这个建议得到了晋平公的准许,师旷专心的演奏了两首乐曲:《南风》和《北风》。

同一个人演奏的乐曲,在这里却产生了不同的音响效果,《北风》乐曲悠扬,而《南风》则听得人汗毛竖立,阵阵的起鸡皮疙瘩。

这很说明问题啊!

师旷掐指一算,《南风》奏成这熊色了,说明楚国这次出征肯定无功而返,说不定还有很大的危害。看来不出三日,将要有好消息了!

晋平公深信不疑,命令大军暂停,派出探子侦查情报。

别说,三日后果然有消息传来,楚国这次不是处心积虑要收拾郑国吗,还收买了郑国的公子嘉做内应,本来这次他们真的很有胜算。不过郑国的大夫公孙舍之和公孙夏知道了公子嘉的阴谋,所以两个人对新郑城内进行了严密布控,严谨闲杂人等出入新郑。本来想和楚军会和的公子嘉也胆怯了,根本就没敢出城。

而楚军统帅子庚命令楚军渡过颖水,一心等待公子嘉。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

终于等来了。

等来了郑国罕见的雨夹雪,那阵势!下的太大了,听说军营里的积水有一尺多深,楚军都是来自温暖的国度,所以就算他们躲到高处避开了大水,但是还是冻得够呛。还没打仗,楚军士兵冻死过半,军营里怨声载道。

楚军统帅子庚没办法,只能班师回朝。

郑简公回国之后命令逮捕并且处死了公子嘉,郑国内乱已平。

现在,晋平公可以班师回国了。

晋平公大喜,看看我们这人气,没打仗,楞把敌人给冻死了!老天爷保佑啊!

还得说师旷厉害,人家这音乐,老牛了,不光是听着好听,能未卜先知啊!太帅了!

十二国联军,除了先回军的郑军,欢欢喜喜回国去。

不过荀偃就没有那么幸运,在回军途中,头上忽然长了一个挺大的疮,而且非常疼痛。这病来如山倒,还真就没治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荀偃的病越来越严重,居然眼睛掉了出来而去世了。

正和之前的怪梦吻合。

之前投降的殖绰和郭最,趁着荀偃去世的空当儿,逃回了齐国。看来当时投降纯属应变之举,殖绰和郭最始终惦记着自己的祖国。

范匄和荀偃的儿子荀吴前去迎接荀偃的灵柩,之后荀吴被册封为晋国大夫,成为晋军副将,他被称为荀虒,算是接班。

齐国算是侥幸躲过一难,多亏了楚国无心的攻打郑国,算是给齐国解了围。

不过这年夏天,齐灵公有病,眼看不行了。

社会是很现实的,既然齐灵公把前世子光没当成亲生儿子,果断废弃,那么当然有人为世子光说话。在齐灵公病的奄奄一息的时候,这个人出现了。

大夫崔杼和庆封怕人前往即墨迎接前世子光。

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趁机扶立世子光。

这天夜里,庆封带着家丁夜里找到了太傅高厚的家里,高厚还根本什么都没明白过来,就被庆封杀掉了。紧接着前世子光跟着崔杼入宫,先杀了齐灵公的宠姬戎子,然后又杀死了现世子牙。

齐灵公一心宠爱的人,就这么因为他的宠爱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永远的告别了这个世界,甚至早过病重的齐灵公。

齐灵公大吃一惊。

这些人,这么胆大?就这么赤裸裸的为前世子光出头?

寡人的命令何在?

您都毫不犹豫的废除了光,还指望他遵纪守法?不过能够给世子光如此机会,只能说齐灵公根本没有安排到保护牙和戎子的力量。所以才将牙和戎子置于死地之中。

齐灵公吃惊伤心之余,居然口吐鲜血,就此亡故。

世子光就此顺利登基,是为齐庄公。

内侍夙沙卫率领家属亲信出奔高唐,齐庄公当然不能容忍,立马命令庆封率领军队追赶夙沙卫,而夙沙卫居然据守高唐,叛变了齐国。

夙沙卫果然有勇气。

不过凡事有勇气并不能决定最后的结果。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

为了守住高唐,夙沙卫启用了高唐本地勇士工偻据守东门。

坏有坏在工偻身上。

这工偻认定了夙沙卫不能成事,偷偷在城墙上射下一支箭。

射箭没什么,可怕的是箭上携带书信一封,约定半夜在东北角城楼见面。

齐庄公还不相信,这胜利来得这么容易吗?

殖绰和郭最却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自请前往,一定能够捉拿夙沙卫。

为什么这二位这么用心?

当时不是夙沙卫,这二位能被坑的投降吗?

齐庄公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第六十三章   恐怖齐庄公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绝对不是虚言。

夙沙卫能够瞅准齐灵公去世的机会占据高唐,说明他有眼光,有勇气,也有能力。

但是他用错了一个人,那就是根本不相信他能成功的工偻。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最根本的,生存需要真能促使人做出许多惊人之举。比如工偻,为了生存选择了做齐军内应。

殖绰和郭最为了报复夙沙卫当日对自己的陷害,不惜舍身犯险,亲自赴约。

半夜时分,一队齐军轻装打扮,顺着绳子攀上了高唐城门。

工偻在紧张的等待着,终于,他看到了殖绰。工偻引着殖绰前去捉拿夙沙卫,而郭最则负责引兵打开城门,迎入齐军。

这一场厮杀毫无悬念,但是依然死伤众多。

跟随夙沙卫的高唐守军大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夙沙卫也被捕。

齐庄公看着眼前被抓获的夙沙卫恨的牙根痒痒,这就是跟着父亲迫害自己的走狗!到了今天,自己已经即位,还想翻天?

齐庄公内心的恨毫无顾忌的爆发出来,他不但命令将夙沙卫斩首,甚至还命令将夙沙卫做成肉酱,遍赐跟随的群臣。

这也算是赏赐?

估计接到这份赏赐的大臣首先感觉到毛骨悚然,其次就是恶心难耐。人都被杀了,还非得做成肉酱,做成肉酱了都,还让人吃?

超级恐怖!

齐庄公命令工偻据守高唐,齐军撤退。

面对齐军,高唐真的没有赢的可能。但是没有工偻,夙沙卫不一定有如此下场。不知道得到这个官职的工偻,是否能够心安理得?

齐庄公刚平定了齐国内乱,紧接着危机又来了。

毫无疑问,这次还是来自于晋国。

上一次十二国联军讨伐齐国,由于楚国侵扰郑国被打乱了部署,不得不提前撤退。

晋平公当然心里不服气。

晋军统帅荀偃去世了,可是晋国还有其他有进取心的将军。这次讨伐齐国,就是将军范匄提出的。

晋军浩浩荡荡冲着齐国进发,可是刚渡过黄河忽然得知齐灵公去世的消息。

在当时,如果趁着别的国家国丧的时候讨伐他们,是非常不义的行为。晋军统帅范匄命令晋军全线撤退。

不过齐国得到晋军撤退的消息却并没有感到轻松,这次是撤退了,上次也是撤退了,但是每次都是事出有因,晋国早晚得和齐国有一场战争。

根据齐国现在的实力,要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