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朝的时间,就在讨伐御史台中渡过了,眼看时近午时,御史台被骂得狗血淋头,出了陆承启这几日被围堵的恶气之后,陆承启才宣布退朝,顺便让御医前去黄锡时府上,为他看病。陆承启看到了朝堂上突如逆转的形势,甚至有些怀疑,这黄老头是不是年老成精,特意装病躲过这场风波的?不然怎么会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病倒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大夫问诊

长安城中,有唤作永安坊的所在,工部尚书黄锡时的宅府,便坐落在这条繁华的大街上。前有国子监,后有京兆府衙门,可谓是寸土寸金。这是先皇念黄锡时劳苦功高,特地赏赐给他的。单单是这套宅子,到了现在来说,已经估价过万贯了。

两个提着药箱的御医,轻轻敲开了黄府大门,里面出来一个管家。听闻是陛下亲自授意,让翰林院医馆的御医前来给他们家老爷看病,连忙迎入府中。这老管家也已经年至花甲,这人一老啊,就喜欢唠叨。这不,对那两个御医细细碎碎念叨了一大堆:“……我家老爷人这么好,在朝中也不见得罪过什么人,怎么就没人肯放过他呢?那些个言官也太不是东西了,我家老爷自感年老,精力不济,自请致仕都不行,这世道,到底变成了什么世道咯……想那元绶年间(陆承启便宜老爸的年号),也没见这般风气啊……大夫,我家老爷病重,你们可得好好医治啊!”

那两个御医,虽然一个是和安大夫,一个是成和大夫,却也仅仅是一个从六品小官。古代医官不受重视,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顶峰了。要是在政事上没有建树,一辈子也就停留在这个位置。自大顺开朝以来,以医官做到三公宰辅的,一个都没有。倒是文宗时候,有一个大夫做到了刑部尚书。皆因这个大夫,对于检验外伤,有着惊人的天赋,一些离奇案件,都逃不过他的法眼。文宗不以出身论人才,一力提拔这个御医,最终充京兆府尹,做到刑部尚书,可算是医官里面的位极人臣了。

可这两个小御医,不过从六品官,在高官如云的长安城里面。碰到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一个五品官,他们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有关高层人物的政治斗争,岂是他们两个能参与的?听得管家神神叨叨的,都不敢应声。或者避重就轻,说一定尽力为黄大人诊治云云。

“大夫”这个词,前朝未有之。唯有大顺立国后,设置医官和安大夫、成和大夫、成安大夫、成全大夫、保和大夫,保安大夫等。“大夫”一词,才算是专指医生。前朝一般把医生称为杏林、郎中或者医师等,大夫原是官名,并不指医生。如大顺朝便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通侍大夫、正侍大夫、宣正大夫、履正大夫、协忠大夫、中侍大夫等官名。民间不懂这些,认为这些官方的御医的官名“大夫”听起来很有权威,慢慢地把“大夫”一词,特指医生。除此之外,还有太医等称呼,但是权威性就要差一些了。

两名御医是翰林院医馆里面医术算是高明的两位,在老管家的带领下。迈步进了黄锡时的房间,来到了黄锡时的病榻前。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法,这两名御医都是医术精湛之辈,单凭一个望字诀,就看出了一丝端倪。原来躺在病榻上的黄锡时,早已不复以往红润的脸色,脸颊坍塌,皱纹深深嵌入皮肤之中,整个人形神枯槁,好似行将就木一样。

这两个御医闻着房间里面充斥着的中药味。嗅出了一点药材的味道,心中更是大惊失色,两两对望了一眼,都惊疑不定。其中。为陆承启诊治过的刘御医,连忙放下药箱,让黄锡时的儿子,黄成柊把黄锡时的手从被窝里拿出来,细细地诊起脉来。黄锡时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不醒人事。只好问黄成柊关于黄锡时发病的状况了。

刘御医诊治过之后,迟迟下不了笔开方。另一个御医姓梁,摸到了黄锡时的脉搏之后,也是眉头紧皱,说不出一句话来。

“难道父亲真有什么不测?”黄成柊悲从中来,忍住掉下的眼泪,哽咽说不出话。他也有五十多的年纪,古人结婚育子早,父母与儿女仅差十余岁的比比皆是。可惜黄成柊不成才,屡次科考都没中士,最后只好充当了黄锡时的幕僚,慢慢凭着吏的身份,爬到了一个九品官的位置。大顺朝的官与吏,泾渭分明,要是凭着吏的身份爬到官,已经算不错的了。要是想更进一步,哪怕你爹是宰辅,也难如登天。而且大顺的举子不同明清那样,一日中举便算是有了正途出身。只要你一天没中进士,你都仅仅是个举子而已,还有期限,三年。三年内你可以免除一些劳役税赋,算是奖励。哪里像明代那样,一旦中举,便有了做官的资格!要是以举人的身份做一个幕僚,做一个小吏,永远都会被人看不起,也别想什么高官厚禄了,你的出身就决定了你不可能!

梁御医把黄锡时的手臂,轻轻放回被窝之中,皱眉苦思了一番,问道:“恕在下无能,老尚书的病,还是以先前的药方来比较好。在下的方子,也是如此,不外乎一两味药不同……”

刘御医也叹道:“此方乃重症救急,若是再服三日,老尚书还不能醒过来的话,恐怕有不测……我等学艺不精,有负陛下所托,实在惭愧……”

黄成柊强打笑容,说道:“两位大夫用心医治,说的是哪里话。管家,去帐房支十贯给大夫,聊表诚意。”老管家此刻已经泪眼蹒跚,步履不稳了。府中下人,亦是悲悲戚戚,好似末日一样。

两人坚决不受,告辞出府。临行前还叮嘱黄成柊,要是老大人醒了,赶紧请太医局医治。或者直接从他们府上请人,若能赶得及,他们肯定到云云……

辞别出来,两个御医叹道:“附子所用之量,已经到了最高。若是黄尚书捱不过这一关,便是撒手人寰了……”

再合计一番,回宫禀告陆承启。陆承启听得黄锡时真的病入膏肓,震惊莫名:“此话当真?你们没有诊错脉,估计欺骗朕?”

两位御医大喊冤枉,皆道:“陛下,脉搏是骗不了人的。若是不信,陛下可再派人去诊断。臣等实在无能,若无医圣再生,扁鹊妙手,华佗神药,道长奇方,那黄老尚书只能自己熬过来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章:隔空嘴仗

乍闻噩耗,陆承启无力地摆了摆手,说道:“两位御医的医术,已是顶尖,余者亦不过如此耳。先前已有孙用和大夫前去为黄卿诊治,朕以为并无大碍。谁料到,你们三人用方相同,一样也是无力回天。罢了,罢了,是朕太过犹豫,害了黄卿啊!”

后面这句话,倒是陆承启的肺腑所言。要是他强硬驳回御史台的弹劾,又何至今日这样的场面?两名御医不敢多言,闻得此话,浑身冷汗。有道是伴君如伴虎,任务没完成,陆承启没追究他们责任就万幸了。好在陆承启不是昏君,也知道“药不医死人,方好治病不治命”的道理。中药的原理,在于整体调节,刺激人体潜能,恢复正常状态。若是一个人的生命都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那么中药是很难救治回来的。

陆承启让两人退下后,陷入了沉思中。而那两名御医出来后,发现自己的背脊,全是冷汗。出了皇宫,两人才小声叹道:“要不是一大家子都靠这份俸禄,你我都不愿做这个医官了,伴君如伴虎,古人诚我不欺!”

两个御医正说话间,一个报童把一份报纸递到他们前面,笑道:“两位大人,买份报纸吧,最新一期的《大顺民报》哦!还有《书社报》、《时政报》、《商报》,每份三文钱……”

梁御医奇道:“报纸不是两文钱一份吗,怎么地涨价了?”

那报童狡黠一笑道:“大人可不同我这些星斗小民,我等可是为了这一文钱才卖报的。若是没钱赚,怎么帮补家用?”

梁御医这才明白,原来这些报童是这般营生的。刘御医多给了几文钱,说道:“长安城物价上涨得厉害,也不知道何日才是个头啊!”

那报童也苦笑一声,没有说话。刘御医忽地问道:“你可识字?”

报童腼腆一笑,说道:“曾在私塾外,偷听过两堂课。识得两字。大人肯帮衬我的生意,已经是万幸了。我可是专门等在这条街上的……”

梁御医奇道:“为何?”

“报纸是每个大人都要买的啊,这条路又不是御街,可以做买卖。虽然没几个大人走。也还算好的了,赚得到一日两餐。其余街道,都是被别人占去,我插不进去,只好另寻地方了。”报童叹了一声。轻轻地说道。

两个御医大为吃惊,心道:“连个报童都如此会做生意,当真是了不得啊!”感慨万千地继续走路,摊开手中报纸,差点就是一抖。他们好久没看《大顺民报》,里面那些极尽讽刺的语句,简直是触目惊心。两人越看越惊,轻声说道:“陛下能容忍得了这样的报纸存在?简直是书生妄言,不知所谓啊!”

梁御医手上拿着的是《时政报》,里面的抨击更是让人无言。居然大胆到直接谈论此次弹劾风波,认为这是有人蓄意诋毁新政。说得有板有眼,字字珠玑的模样,连这些个御医都看到了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刘御医翻开《书社报》,里面的头条,赫然是拥护御史台,认为他们是体现了文人的风骨,不畏强权云云……

两名御医要晕了,这世界到底怎么了,先皇时。哪个书生敢妄言政事?被揪了出来,不仅革除功名,永不叙用,还要在乡野间受人非议!

那时候。朝廷之事乃是最高禁忌,就算胆大妄为的书生,也只敢在家里悄悄讨论,少不得骂两句什么奸臣当道,忠良被害云云。那个敢付诸文字,刊登在报。简直是不要命了!

仅仅几年时间,一切都转变了过来。现在的文人更显轻狂,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恨不得掌握大权,指点江山。其实这些人,都是眼高手低,要是真的做了官,恐怕也是为祸一方,乱搞一通。这些人,在后世,统称为愤青。愤青真的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的,哪怕在这个时空,他们现在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秀才,也就是读书人。

刘御医战战兢兢,按住快要跳出来的心脏,小心翼翼地读完了这几张报纸,发现除了《大顺民报》较为公正地叙述了整件事的起因结果外,其余的报纸,无一不再互相攻讦。别以为斗争都在朝堂之上,江湖之中,也是主战场。

此时皇宫之中,陆承启面前也摆放了好几张最新的报纸。正是因为这一次风波,在《大顺民报》的带领下,报纸做到了一日一张。百姓对于这些朝廷之事,不知道有多好奇,永远不虞没有生意。

这样的现象虽好,但这不是陆承启想要看到的。他需要看到的是,官员们能够用点心,真正的为百姓做点实事,而不是每日都在互相攻讦。长久以往,大顺再繁华,也会被拖垮的。

“再等等吧,等那些人忍不住跳出来了,我才有借口,去干掉这样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太可恶了。”陆承启忍不住想到,“本来君臣关系不算差的,我也算是对贪官网开一面了,念他们都有些能力,才留下来继续当官的。要是有人忍不住跳出来反对新法,那我也不能手下留情了。这个是我的底线,谁触碰了,谁就得死!”

陆承启没有察觉,现在的他,浑身散发着杀气,好似入了魔怔一样。一想到中华文明为落后的游牧民族摧毁殆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