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这已经是我大顺的国土了。”

一个年约五十的三品大官,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地说道。

“章相公,这怎么可能?”那个十品官不敢置信地说道。

那员大官笑道:“怎么不可能?不瞒你说,本官就是因为此事,被陛下派来这里的。”

那十品官虽然阅历不足,但并不蠢笨。蠢笨的人,是考不过科举的,当今的科举,和先前的科举早已大相径庭了。虽然一样要读经典史籍,但比例已经逐年下降。现在考得更多的是数理知识,经世致用的实用知识。

“所以章相公后面的边军,都是派来保护你的?”

那员大官笑道:“是,又不是。本官到这,凭的是一股真诚,助百姓脱离贫苦生活。百姓又如何会将恩人往外赶?”

那十品官不明所以地问道:“那他们……”

“他们?他们不过是护卫牧民财产的士卒罢了。”那员大官轻描淡写地说道。

“护卫牧民财产?”那十品官嘟哝了两句,突然想到一件他认为深思极恐的事,脱口而出道,“这算是大顺子民了?”

“还记得《讨辽檄文》怎么写的吗?‘如契丹、女真、室韦、萌古、奚人,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我们并非不告而取,这是有大义在的。”那员大官眨巴了一下眼睛,人畜无害的样子。

“这……这是强取豪夺啊!”那十品官喃喃地说道。

“怎么会是强取豪夺?陛下这是恢复汉时故地,不仅辽国,西域都要拿下来哩!”那员大官不在意地说道,“好了,北安州要到了,我们也该进城了……”

临潢府附近,辽军和禁军还在对峙着。

间或有交战,不过一触即分。

伤亡不大,却不时发生。

禁军都是在防守,辽军来攻。等到最后,耶律洪基也知道,是怎么都啃不掉这伙禁军的了,不由有些泄气,竟返回了临潢府,同太后商议去了。

这时候,萧太后已经病重,恐不久人世。辽国之中,人心浮动,一副国之将散的模样。

耶律乙辛和张孝杰一党,更加肆无忌惮,想要捞取好处。一时间,辽国之中,乌烟瘴气,乱象丛生。

“母后,朕来迟了!”耶律洪基进入了萧太后萧挞里的寝宫后,看着骨瘦如柴的母亲,眼泪也流了下来。

虽然他生性多疑,但还是顾及亲情的。

“我儿来了?”萧太后挣扎着想要起来,却被耶律洪基一个箭步,扶着她继续躺下了。看着耶律洪基经历大战之后,沧桑了许多的脸颊,萧挞里心中也是一阵心酸。风霜满面,这个词多久没出现在辽国皇帝身上了?

萧挞里记不得了,她只记得先帝,似乎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

“唉,我儿不应该招惹大顺的啊!”萧挞里摇了摇头,苦涩地说道。

耶律洪基此时已经潘然醒悟,想通了许多:“母后,就算朕不去招惹大顺,大顺也不会放过辽国的。顺辽是世仇,且一个强盛的大辽,对于大顺来说,简直就是猛虎在侧,大顺那个小皇帝,是怎么都睡不安稳的。要是他没有同大辽死战的心思,又怎么会短时间内集结如此庞大的军队,准备如此充分,行动如此迅捷?”

萧挞里虽然衰老,但思维还在,仔细想了想:“不错,顺辽之间,确实是不死不休了。”

“而且朕已经丧失了南方大片草原,要是议和的话,不就等于承认大顺已经是这片草原的主人了吗?”耶律洪基阴冷地说道,“朕决不妥协,朕已经调回了三十万宫帐军和各地驻军,准备再次和禁军,决一死战!”

萧挞里点了点头:“大顺最缺的,就是战马。要是占了我大辽这么宽广的草原,怎么可能不拿来养马?时间拖得越久,对我大辽就越是不利啊!”

耶律洪基当然看出了这一点:“不错,母后说得对!更气人的是,大顺已经派出官员,接管了草原。我们大辽的官员,全被他们关进了牢狱之中。”

萧挞里一惊,猛地咳嗽了起来,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正常的潮红,良久才抚平了胸腔中那口气:“那……那些个官员,是什么来头?”

“好像是一个参知政事,叫章楶。此人是洪祥三年进士及第。厉陈留知县,京东转运判官、湖北刑狱使、成都路转运使等职,政绩卓著。范仲淹后人范纯仁评价他为‘伏审进被宠荣超升,宥密内以谋脩于七德,外将震叠于四夷,应率土之具瞻,喜大贤之登用,伏惟柜密通议,机筹独运,文武兼资,挺生杞梓之材,蔚为廊庙之器,果由省闼入践枢庭,协赞治功久预裁于国论,发挥雄畧,遂专决于兵谋,圣时方偃于干戈,宠任爰资于柱石’。”耶律洪基别看他外表粗犷,其实他对大顺是很有研究的,诗词歌赋,无一不精。

萧挞里一惊:“他上任后,做了什么?”

“给原先的辽国百姓圈地,一户人家好像是多少顷草地来着?还派出了边军,美曰其名是护卫牧民财产,甚至还让人传授种植牧草,多养牛,少养羊的谬论,真的是贻笑大方……”耶律洪基不屑地说道。

“这……咳咳咳咳咳咳……”萧挞里又是一阵猛烈的咳嗽,良久方才说道:“这……这是在灭亡大辽啊!”

耶律洪基一惊,连忙抚了抚萧挞里的后背:“母后,此话怎讲?”

“汉人和契丹,区别就在于我契丹能随时远走大漠。可现在契丹人被圈在了草地上,草原变成了一家的私地……”萧挞里没有继续往下说,可耶律洪基已经明白了过来。

这是在掘辽国的立国根基!

“朕绝不能让汉人得逞!”耶律洪基丢下一句话,猛地冲了出去。他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已经迫不及待,要召集重臣商议了。

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归心

“萧大叔,你家的牛羊,养的怎么样了?”

一名身穿大顺官服的三品大员,笑嘻嘻地倚着栏栅,看着真正吃草的牛羊,对一个坐在草地上的大叔说道。

那位大叔正躺在草地上,用一顶毡帽盖住自己的脸,闭目休憩着。

听到了声音,他把毡帽一放,见了那个官员,连忙爬起身来:“章相公来了?”

“本官过来看看,你这牧场,好像挺不错啊!”那官员笑道。

“这是托了你的福啊!我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有这么一天!”萧大叔也乐得开了花。

他知道,这位从大顺来的官员,叫做章楶。为人刚正不阿,却又能放下身段,和百姓打成一片。在萧大叔眼中,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先前还是辽国管辖的时候,那些王公贵族、朝廷命官,哪一个不是趾高气扬,颐指气使?

这样还不算,这些辽国官员还恨不得把百姓的牛羊都便成他家的,但凡看见了钱银,就好像狗嗅到了屎一样。

辽国百姓之所以敢怒不敢言,还是因为害怕朝廷的威势。

但现在不同了,辽国被打退了,这片草原已经被大顺接管。大顺的政策是极好的。先是把一个部族的牧民找来,然后统计出有多少户,然后均分草地,水源则是大家共用的。这样一来,虽然难免草地有肥瘦的区别,但是汉人聪明,教他们自己种植牧草。这个主意,好像还是大顺皇帝想出来的,说什么“凭什么粮食能种,牧草不能种?种了牧草让牛羊吃,人再吃牛羊,不就和吃粮食一样?”

经过一番试验,牧民知道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先前不是自家的草地,他们也不会想到这个办法。现在成了自家草地了,他们就要想方设法,怎么使得水草肥美了。

只用一个月,牧民们就知道,这个办法真的好使。草这种东西,可比庄稼好侍弄多了。只要把种子一洒,管都不用管,它自己就能长起来。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满山满地都是绿色,好像是铺了绿毯子一样。

水草肥美了,饲养的牛羊就多了起来。

牛羊多了,收入也多了。

这时候,牧民们发现,这位汉人官员说得没错,养羊会把草根吃掉,养牛,养马则不会。而且这几年羊太多了,羊肉在大顺这个市场上,价格也不高。这时候,大顺官员又教他们开始侍弄绵羊,剪羊毛做大袄。听说这样的大袄,是汉人富贾的最爱。冬日一穿,身上暖烘烘的。再配上些好的做工,卖出一贯钱一件都行。

单单是这种收购羊毛的生意,已经让牧民们赚到了不少钱。以至于他们忘了,自己到底是契丹人,还是汉人。

是契丹人,还是汉人,重要吗?

先前还是辽国的时候,辽国里面还不是一样有过半的汉人?

哪怕是大顺,在边境地区,也是有契丹人生存的。

对于百姓来说,有一个安稳的生活,有一口饱饭吃,管你谁做皇帝!

大顺这个政策好,他们就听大顺朝廷的话,成了大顺的子民。不是他们不爱国,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能衡量出善恶美丑。

先前还是辽国的时候,王公贵族对他们的压榨,差点都活不下去。要不是他们还懂得收敛,恐怕他们早就反了。

现在大顺接管了他们,给他们划分了自家的草地,就好像汉人自家的田地一样。牧民之所以颠沛流离,是因为要逐水草而居。现在好了,终于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草地了,他们就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来,愣是用木板,把自家的草地,围了起来。

如果陆承启来到草原上一看,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不是美国西部吗!”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契丹人不知道什么美国,但他们是知道,自家的草地,不能让别家的牛羊过来吃草。所以用栏栅围起来,他们才能安心。人都是利己性的,当这块草地不是他们自己的时候,他们哪里还会费这力气?这里的水草不肥美,去下一块草地便是。

汉人的接管,不仅教会了契丹牧民种植牧草,还教会了他们挖井取水。

就算自家草地下实在没有水源的,周围的人也会乐意伸出援手。

草原上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契丹人对大顺彻底放心了,或者说彻底归心还差不多。

得知大顺正在和大辽打战,他们甚至还希望大顺能打赢,这样他们的草地,就不会被王公贵族给贪墨去了。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是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当大顺把百姓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放在一处的时候,滞后而粗暴的辽国管理机制,哪会是对手?百姓一旦归心了,辽国的末日就来了。

哪怕禁军在草原上不占据天时,不占据地利,但只要有人和,民心所向,禁军就不会输。

可耶律洪基,他输得起吗?

对于这些大事,这位萧大叔没有理会,反而是和参知政事章楶有说有笑。章楶被陆承启派到草原,一来是看中了他能文能武,镇得住场面;二来也是因为他这人比较善谈,能归拢人心;三嘛,则是显示朝廷对草原的重视,连参知政事都派出来了,做了这个北安州经略使,你还有什么疑虑?

章楶和萧大叔聊了一会,然后就去第二家探访了。

草原人很奇怪,他们为恶的时候,男女老少全都不放过,甚至还要屠城,简直如同野人一样;但来了客人,他们却热情好客,让客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章楶原先想不通,现在想通了。草原人打仗,是为了生存,他们的兽性就爆发了;一旦可以生存了,他们的人性就回来了。

说起来也怪,章楶一路探访过去,这些契丹人,不是姓萧,就是姓耶律。

章楶也知晓一些契丹人的历史,早期的契丹人无姓氏,初期常以地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