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怎么今日形势颠倒得这般厉害,难道这十余年来,契丹人都是在吃干饭吗?

不是他们想不通,而是自己变得太强大了。强大到昔日看起来纵横无敌的对手,早已不堪一击。

唯有主帅种诊明白,这不过是契丹王公贵族的私军罢了,基本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要来的是契丹最为精锐的宫帐军,情况还得两说。

辽国宫帐军,死战不退是出了名的。要想和他们硬碰硬,就要有流血到底的思想准备。

可这些禁军,绝大部分是刚刚才上战场,比边军都不如。甚至一些人,见到了残肢断骸,都要呕吐起来。

没有见过血的兵,不论兵龄多久,那都还是一个新兵蛋子。要是见识到了战场的残酷,新兵才能蜕变成老兵。

让种诊欣慰的是,禁军的小军官们,倒是一脸如常。这些伙头、军头、十将、将、虞侯、承局、押官、厢正、副指挥、都虞侯、军正、副指挥、都虞侯,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等,都是先前剿匪中表现优异的士卒,升迁上来的。而之前那些禁军,没有立功升迁的,超过了三十岁,都退伍返乡种田去了。

陆承启的建军思想其实就是这样,保留骨干,以军官为骨干,训练新兵。这样一来,士卒的战斗力就不会削减太多。剔除年龄大的士卒,能保证禁军的活力。要不是现在战事吃紧,陆承启还真的想三年换一茬士卒,最不济也要五年换一茬。老兵的军饷太昂贵了,国库早就不堪重负!

种诊知道不能再拖了,其实他们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优势。要是契丹人回过神来,开始不断的袭扰,那他们就会从优势转为被动。

要想将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握紧在手中,就要逼迫辽国进行决战!

“渡河追击!”

种诊猛然大声地下令道,“火炮进行火力延伸掩护!”

“得令!!!”

火炮手开始更换炮弹了,开花弹是用来杀伤的,但不能及远。要想打得远,还得靠实心炮弹。

第九百四十六章:大胜?这只是第一步!

“轰轰轰!!!”

听得这阵隆隆的炮声,以及耀眼的火光,楚国王十万大军又是一阵骚动:“汉人又使妖法了!”

“放心,他们打不到这么远……”

还未说完,大军里就传来一阵惨呼。

一枚实心炮弹,结结实实地打中了一个契丹骑兵。连人带马,都被打掉了一大片血肉。那个骑兵,左臂已经完全不见了,白森森的断骨,清晰可见。胯下那匹战马也遭了灾,臀部被擦去一大片血肉,发狂地蹦达起来,把那骑兵掀翻在地,又踩了几下马脚,算是结束了这个契丹士卒的生命,眼神中还有一阵解脱的意味。

这还没完,那实心炮弹去势没停下,又砸中了三名契丹骑兵,才算是落地。

就算落地了,也还有动能,继续弹跳起来,又打断了好几条马腿,才算是嵌入软趴趴的草地之中。

这还是因为草原的土地较软,弹跳的杀伤力没那么强。要是在乱石堆里面,炮弹打在乱石堆上,四散乱飞的碎石,也具备极强的杀伤力。就算是较硬的土地,弹跳起来,也能凭借炮弹自身的杀伤力,在密集的人马之中收割不少士卒的生命。

契丹人还没反应过来,又是一阵黑压压的炮弹袭了过来。

“这……汉人的妖法太厉害了,楚王,我们逃吧!”

楚国王身旁,不少亲信都在规劝道,他们全都颤巍巍地看着对岸那同样黑压压的禁军,心里面没来由一阵害怕。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炮弹就会打到自己头上来,这种不确定的危险,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其实楚国王还不是一样?只是他想着,如果自己跑路了,那吴王、乌邪王、留王、晋王岂不是危险了?

恰在此时,一个狼狈不堪的斥候跑了回来:“报!!!留王被俘!!!”

这一下更是不得了,楚国王也慌了神:“撤,赶紧撤!”

留王是契丹贵族里面少有的骁勇之将,连他都被俘了,他这个自小没习过武艺的王公,哪里逃得过禁军的魔爪?趁现在禁军还没渡河,还是赶紧逃命吧!至于谁来解决这几十万禁军,已经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了。再不济,最后耶律洪基总是要出动宫帐军的。

难道耶律洪基想让他们去送死,自己在后面捡便宜吗?

天底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楚国王愤愤不平地想,若不是耶律洪基逼得紧了,他才不会来淌这浑水!

吴王和乌邪王的地盘,都被禁军碾过了,也没见他们受了多大损失。他的地盘在西北,犯得着为耶律洪基送掉十万儿郎的性命?

让辽国朝廷见鬼去吧!他还是逃命要紧!

这个心念一动,楚国王就更加恼恨了,死命地一拍跨下骏马,如同丧家之犬一样,惶惶而逃。

就在此时,又有一个斥候回报了:“楚王,晋王早已撤兵!”

楚国王大怒:“此等小人,不顾信义,擅自退兵,怪不得禁军如此轻松!”他把所有的责任,都丢给了晋王。殊不知晋王也是见状不好,才转身逃命的。因为他接到了吴王、乌邪王战败的消息,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楚国王回头瞥了一眼缓缓渡河的禁军,吓得魂不附体:“快跑,再跑快点!”

心中埋怨自己太贪心,如果不是为了粮食,何必搭上几千儿郎的性命?原本还想着占个便宜,顺带捞一个好声名。谁知道撞到了铁板之上,这伙汉军,绝对是大顺最为精锐的士卒了。他这十万人马,不过是个人私兵,甚至还有三万汉人奴隶军,如何是对手?

“还是让耶律洪基自个面对吧,哼!”他恼恨耶律洪基算计了自己,再也不想淌这趟浑水了。

“报告太尉,敌军已然被击退,是否追击?”

一个马军厢正,勒住了喘着粗气的马匹,大声说道。

“算了,穷寇莫追!”种诊想了想,这些真乃乌合之众,一击即溃,根本不是辽国主力军。与其浪费时间,浪费兵力去追击他们,还不如直逼临潢府,一举击溃辽国主力,奠定胜利的基调。

那时候,大顺与辽国,攻守就易势了。

鸣金收兵,就连种谔也不得不勒令士卒回转。

大军缓缓地渡过了麝香河,虽然河水冰冷彻骨,但幸亏水势不大,河床不深。只要在河上搭上几座简易浮桥,就能安全通过。大军过了麝香河,又走了二十里地,才就地扎营,生火烧水,煮食那些战死的战马。战场就是这么残酷,在没有吃食的情况下,战马就是第一选择。如果留在草原上,暴尸荒野,也不过便宜了那些狼群而已。

这一仗收获颇丰,单单是马匹,都俘获了几千匹。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俘虏了留王。

种诊也知道“奇货可居”,让随军大夫给他医治,然后等运粮兵到来后,押送回大顺。

中军大帐里,所有领兵将军都齐聚一堂,看着监察司精心制作的沙盘,沉默不语。

“诸位,今日我军大获全胜,原先是可喜可贺的事。只不过据本帅所知,这些不过契丹贵族私军罢了,谈不上是辽军主力。情报说,辽军主力有三,一是宫帐军,约有六十万之巨,但分散在辽国各地,这诸位心中应该有数;二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负责守卫临潢府、东京辽阳府,估计有五万人马;三是御帐亲骑,人数虽只有三万,却是精锐中的精锐。其余的契丹贵族私军就不说了,汉人步军也不说了。对此,诸位有何看法?”种诊缓缓地说道。

种谔在这里资历最老,他第一个说道:“此仗我军大获全胜,应当上奏陛下,通告全国,以振士气。继而论功行赏,奏报军功!”

种诊看了看四下,发现很多将领都是一个心思,他就明白了众人所想,冷冷地说道:“有谁认为今日一战,是大获全胜的?”扫视了一眼帐内,没有人敢接话。

“荒谬!诸位且去看看战果,辽国贵族私军起码有三十余万,我们仅在阵上斩杀了两万余,还有泰半是自相踩踏而亡的。这是大胜?依本帅来看,这不过是辽军打不过,暂时退却!北伐辽国,这不过是第一步罢了。才第一步,你们就想论功行赏了?你们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大顺万万百姓么!”种诊义正严辞地说道。

第九百四十七章:乘势进击

种诊的一席话,让所有将领都羞红了脸。

其实也不怪他们,只是前些年文官集团打压武将,打压得太狠了。

别说领兵,很多将门之后,只能领着闲职混吃等死。有些耐不住的,只能转了文职。

就算稍有军功,那也要再三拖延,最后不情不愿地,不轻不重给了些赏赐,就算了事。

在这等情况下,武人的地位自然就一落千丈,更别提能和文官相提并论。百余年的积威下来,武人就成了矮人一等的代名词。幸亏陆承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愣头青一样,把文官集团先是揍个半死,然后再扶持武将,弄了个皇家军校。

皇家军校成立十余年后,威力逐渐显现出来了。但凡是武将,不论官职大小,都是进过皇家军校“深造”的。进入皇家军校,学习最多的不是兵法战略,而是忠君爱国的思想。可以说,皇家军校的洗脑颇为成功。毕竟你稍有不忠心的举动,那你的升迁绝对会受阻。只有忠君爱国的将领,才能被陆承启重用。

别的不说,就连折克行,都抽出了一年时间,返回长安,入了皇家军校。要不是边境战事吃紧,他恐怕还得再呆上一年。

正是因为洗脑成功,陆承启才敢放权给武将。打个比方,就算现在种诊要造反了,他手下哪个将领会答应?就算将领答应了,下面的各级军官,也绝不会答应的。

通过这个办法,陆承启算是把兵权牢牢地攥在了手中。

兵权在手,陆承启还要看文官的脸色?这,才是陆承启最大的底气来源!

帝王之术,向来都是平衡。不管文官还是武将坐大,那对国家都是有危害的。陆承启从来不相信儒家那套表面仁义,内里却比真小人还龌龊的伪君子所为。人性本就是贪婪的,相信文官不会贪渎,就好像相信老鼠不会偷吃大米一样可笑。

或许文官之中真的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但始终是少。

反过来,武将也是一样。兵权在握,野心就膨胀。这也是为何皇帝不放心武将的原因,怕他造反。文官掌权,最多就祸害一下百姓,还能补救一二。武将造反,那就是真刀真枪的了,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

唯有经过皇家军校的洗脑,陆承启才敢任用武将,这就是根源所在了,说白了,陆承启就是相信人的本性,然后加以限制,警醒和监督罢了。

而这些将领之所以热衷于论功行赏,完全是先前被文官集团整怕了,才显得这么没有“进取心”。在种诊一番话后,他们才回过神来。

种谔到底是要支持他二哥的,这里他的资历也是最老:“太尉说得没错,有军法处记录军功,何必在为军功自寻苦恼?不若且商议一番,如何乘势追击才是!”

这些将领也借着这个台阶,顺坡下驴:“老经略说得没错!”

一场骄傲自满的论功行赏会议,也顺利地转变成军事会议了,种诊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要知道陆承启给他的可是死任务,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武器有武器。种诊要是这样都打不出明堂来,他可以预见自己回到长安后的下场。相比起其他领兵大将,他身为主帅,压力不知道重了多少。

再加上陆承启又是一个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皇帝。他的思维很简单,所有你要的物资兵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