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世上忠臣良将要是这么好找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叛国之臣了。莫说交趾是个自私自利的国度,便是打小学习儒家的汉人臣子,又有多少在国难面前,真正的殉国?纵观正史,也不过寥寥数十人罢了。这点人数,对比起朝廷奉养的大臣,根本微不足道。

人心败坏至此,国不将亡?说出去也没人信啊!

李日尊急昏了头,完全没有想过这方面的事。他只是对阮道成说道:“太师,我们进殿详谈……”

说罢,再也不理会单膝跪在殿外的诸多文官武将,拉着阮道成进入了殿中。

“嘭”的一声关上殿门后,右清道王行才恨恨地说道:“这个老狐狸,又不知在打些甚么主意了!”

“这老家伙无利不早起,肯定是想到了甚么阴谋诡计了吧?”

“纵观朝中,唯此人最奸,为何陛下还是看不出来呢?”

“嘿嘿,人家装得挺像那么回事,要不你试着出使一番大顺看看?”

“别别别,我可还想活得久一些……”

“怕什么,汉人又不是阎王,难道能把你生吞了?”

“那为何你不去?”

“我这不是位卑语轻么,要我是文明殿大学士,我肯定去了!没那个官位,出使大顺,只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呸,马不知脸长,牛不知角弯!”

……

大顺广南西路官道上,一支大军迤逦行来。

“爹爹,都走了这般久了,弟兄们有些支撑不住了啊!”

杨怀恩身穿着一身银甲,颇有风采。得胜钩上挂着一杆盘龙点钢枪,已经初具风采。主帅杨文广看着杨怀恩的模样,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杨怀恩是他的第三子,原本以为杨怀恩和他的两个大哥有所不同,杨文广已经尽力培养,却还是这般不成器皿。唯有杨怀玉有一代名将的风采,打仗时会动脑筋,不那么死板。为将者,如果不懂随机应变,只会照搬兵书,那就等于是送上门给敌人杀的,这和送死没什么区别。为何杨文广始终把杨怀仁、杨怀兴、杨怀恩带上?就是怕他们出事。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这虎毒尚且不食子,杨文广怎敢冒险,把自己亲生儿子往死里送啊?这三兄弟武技没得说,但要独领一军,却还是欠缺火候。

杨文广最看不惯的就是他们三兄弟极其爱兵,甚至让他们吃些苦都不成。爱兵如子说是这样说,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打起仗来,你还有爱护士卒的心思?你还不如多考虑一番怎么杀多几个敌人,这才是让士卒少死点的最佳办法!

不过,夏日的广南西路,热浪逼人。禁军已经连续走了三个时辰,也是该停下来休憩一番了。

其实禁军已经创造了行军记录,这二十三日下来,便到了广南西路境内。估摸着再有两日,便能从邕州到左江永平寨,南行进入交趾境内机榔县,过乌皮,桃花二小江,至湳定江边,大概四日就能到交趾国都升龙城。

一般的军队,哪里有这么变态的行军速度?这还是步军、骑军交杂,还有大量粮草辎重的前提下。

杨文广叹了口气,说道:“也罢,也罢。你且去让全军就地驻足,休憩半个时辰,用完午饭再上路。”

杨怀恩欣喜而去,一旁的杨怀玉有点不解地问道:“爹爹,为何大哥、二哥要去押送粮草、辎重?大哥、二哥武艺高超,正是用人之际啊!”

杨文广老脸一虎,吓得杨怀玉都不敢瞧他正脸。“浑话,粮草、辎重,乃是全军命脉。若是安南人出奇谋,烧我粮草,毁我辎重,我二十万大军,去喝西北风啊?为将者,小心谨慎,绝无大错!”

杨怀玉心有不服,小声辩解道:“可兵书上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我禁军乃是仁义之师,岂能掠夺良民粮食?孙子兵法还说,‘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哩,你怎么记不得?”

“可为何不能掠夺安南人的粮食啊,他们屡屡犯边,我们这不是来征讨的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陛下素有大志,欲将安南纳入大顺版图。若其民不服,焉能王化之?”

听了杨文广这话,杨怀玉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要收买人心!”

杨文广没好气地一马鞭挥过去,吓得杨怀玉连忙在马上弓起了身子,总算是没有被打到。“浑小子,说得浑话!难道你不知道禁军军号?‘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陛下还常常在私下说,‘倘使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文臣鲜少有不爱钱的,但我等武臣,绝不能惜死!为国捐躯,战死沙场,原便是武将归宿。但须知,为将者,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一味送死,那是莽夫,非武将也……”

杨怀玉还是最听信杨文广的话,一边听一边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一章:势不可挡

“什么,二十万汉军已经过了谅州?”

李日尊在行宫乍闻这个消息,吓出了一身冷汗。

“太师呢,太师呢?”

李日尊手足无措,他现在已经乱了阵脚。虽说交趾所有大军加起来,或许能有六十万之众。可那些州牧、酋长一个个精似鬼,看到李朝已经毫无还手之力,怎么还会在李朝这棵树上吊死?不出所料的话,他们肯定会拥兵自重,暗中观望。直到态势明朗了,才可能做出抉择。

这样做虽然不能博得大富大贵,但是可以保住自身实力,也是不错的。

要知道一些州城,听闻卢尘洹率军前来,根本就没打算抵抗,反而是恭恭敬敬地奉上粮草,还许诺,绝不会给朝廷增派一兵一卒,才免于兵灾。

人心涣散到了这等地步,李日尊能从哪里调集军队呢?忠于李朝的军队,被越打越少;起先可能还有三十万,但在卢胖子步步蚕食下,现在估计就剩二十多万了。再加上这些士卒,号称是精兵,其实很多都是老弱病残,真正能称得上李日尊嫡系部队的,也就那么十来万。

现在大顺的兵力,从质量上碾压交趾大军;人数上几乎是旗鼓相当。李日尊都扪心自问,拿什么出来抗衡?七百万户交趾百姓的民心?李日尊是万万不敢打赌的,这些年来李朝穷兵黩武,愚民政策使得异常顺溜,先前很多交趾百姓都蒙在鼓中,甘心服役入伍,充当交趾扩充国土道路上的急先锋。

诚然,少一部分人脱颖而出,做到了高位。但更多的人是战死沙场,连具尸骸都找不到。

李朝立国五十多年来,南征北战,不知死了多少儿郎。可凭借战功做到大官的,却寥寥无几。交趾百姓也不是傻子,被你骗了那么多次,难道还会再傻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卢尘洹一路宣扬大顺百姓的生活是多么幸福,税率是多么低下,交趾百姓极为神往,想成为大顺子民的缘故了。

在交趾生活,从地里刨食的农户,一年到头来连个温饱都混不成,还要去山上挖野菜,去河里捉鱼、到山上打猎,才勉强填饱肚子。幸亏是在交趾,山多河多,交趾百姓才勉强果腹,也没有什么大的旱灾、蝗灾、雪灾之类的,唯一有威胁的就是洪灾了。要是在大顺境内的百姓生活成这个模样,恐怕早就揭竿而起了。

饭菜还是别人家的好吃,听得大顺百姓生活这么幸福,交趾百姓哪里有不向往的?

再经过卢尘洹一说,这交趾原先就是中原皇朝的一部分,只不过趁着前朝战乱,交趾趁机脱离了中原皇朝的掌控,独自立国罢了。这样一来,很多交趾百姓都深信不疑,自己曾经也是汉民。虽然碍于李朝那若有若无,几乎等同消亡的威严,嘴上不敢说出来,但心中恐怕早就幻想着成为了大顺百姓后,怎么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了。

这样的百姓,怎么还可能和朝廷一条心?

李日尊愁得焦头烂额,也是不过是因为这样。其实他并不怕升龙城被再毁一次,他怕的是日后交趾百姓,眼中都根本没有李朝的存在。若是李朝里面全都是这样的百姓,他李日尊日后怎么管理得好这个国家?汉人终归是要回去的,但他们将交趾百姓变得这般聪明,以后谁还相信朝廷?

李日尊还想着做皇帝,却不知他这个皇帝,似乎要当到头了。

随着大顺二十万禁军在谅州摆开阵势后,谅州州牧犹豫了半天,便开门投诚。至此,汉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将交趾北大门洞开,进可攻,退可守。谅州地理位置,于交趾和大顺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日后,折克行率一万余骑兵,归入二十万大顺禁军之中。同日,禁军奇袭交趾太原府,不到半日破城;再一日,过北江灭建安府。至此,等于将整个交趾北部州城全都攻克下来了,李日尊所在的升龙城,就像楚汉争霸时,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再无战略周转余地。禁军势不可挡,交趾大军沛莫能御。往往一个照面,精锐的禁军就能将相等数量,甚至远超自己的数量的交趾大军,打得节节败退,最后溃不成军。

要知道,现在的交趾西部和南部,早就被卢尘洹扫荡了一遍,粮草、辎重和兵刃补给,能拿的全都拿走了,不能拿的全都一把火烧了。李日尊被困升龙城,哪里还能威风得起来?

再两日,火炮教习邹游,领着六十艘新式战船,与二十万大军汇合一处,准备水路并进,直取升龙城。这一次,誓要将升龙城团团围住,不让李日尊再有逃窜的机会。

其实,如果李日尊要走,前两日还是能走的。那时,卢胖子还不曾知道有援兵到来,还是坚持打下一城,便飞速更换另一个攻击目标发的计划。直到两日后,卢胖子得有二十万援兵到来,他的腰杆子登时硬了起来:“别人在吃肉,我在这里喝汤?哪有这个道理!”

也没有向此次南征的主帅杨文广请示,便急急忙忙从演州路往回赶。

正所谓兵贵神速,当李日尊得知升龙城被围之后,恰巧卢尘洹领着两万余步卒,到了升龙城南门。

李日尊急急想出城,却被卢胖子挡住了。

心急之下的李日尊,下令猛攻。

升龙城内,尚有十万交趾大军,都是精兵。

卢胖子手下只有两万兵马,还要守住三面城池,明显力不从心。

虽然歼敌颇多,可防线已经千疮百孔,自己伤亡也不少。

幸亏千钧一发之际,杨文广率大军赶到(其实只是来个几都骑兵罢了,就万余人马,多是折克行先前率领的兵马),一阵冲杀,交趾大军见援兵已到,士气登时流失殆尽了,再也没有锐气要突围而出,只能选择猫在升龙城中,任凭叫骂,始终不肯出战。

“卢将军,久仰大名,如今方才会面,相见恨晚啊!”(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二章:轻车从简

杨文广不仅打战厉害,连做官的本事也不一般。卢尘洹听了这句话,连忙还礼道:“杨老将军哪里话?后生晚辈,哪里敢在你老面前班门弄斧的?若不是杨老将军在奉圣州抵住辽人大军,怕我大顺边境,早就不得安宁了。据后生所知,杨老将军的对手,正是那耶律仁先,辽国最为厉害的主帅。杨老将军以一州兵力,抗衡辽国这么多年,后生小子如何能望你项背?”

“卢将军哪里话?想当年一箭封神,老夫自忖,便是年少时也无此等神技,现在老眼昏花,更是比不得了……”

杨文广似乎服老的模样,其实他这是以进为退。小皇帝陆承启故意弄出了两虎相争的场面,他们两个都是领兵大将,都是主帅,现在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