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怪呢,只能怪自己思虑不周,将两个妃子都安排在坤宁殿,而且顾虑周芷若的感受,都不敢安排在正殿,只能放置在偏殿。这下好了,周芷若“趁虚而入”,宣告大妇的地位,在坤宁殿正殿一住,陆承启就是想绕过正殿去哪一个偏殿,都是不可能了……

“命苦啊!”

被周芷若狠狠“讹诈”一番后,陆承启心不在焉地往垂拱殿走去,心中还在一直思索着周芷若适才那番话:“陛下乃天子,金口玉言,可不能食言哦!臣妾为陛下准备好了惊喜,就等陛下来了……”

那充满诱惑的眼神,和妖精有什么区别?想到这,陆承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吓得高镐在后面连声问道:“陛下是否着凉了?”

陆承启摆了摆手,说道:“朕没事,没事……”,嘴上是这么说,其实陆承启心中是这般想的:“没事才怪!一个妖精已经‘欲求不满’了,再多两个,我怎么招架?不行,得去找个补药方子,好好补一下了……唉,家中母老虎,不好伺候啊!人人都道做皇帝好,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其实谁又知道,这是在折寿?不行不行,我得节制点,好不容易重生一遍,我可不想这么早又去报到了……”

如此漫不经心地走到了垂拱殿,又开始了“办公”。只可惜今天不在状态,陆承启看着那些奏折,都没有兴趣碰一下。幸亏垂拱殿中无人,不然让人看到陆承启这么消极的态度,那就大跌眼镜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镐躬身进来,见陆承启在发呆,不敢多望,低着头说道:“陛下,监察司司长许景淳求见……”

陆承启呆呆地出神,没有回话。高镐等了好一会,又大着胆子,提高了声量说了一遍,陆承启才回过神来:“谁求见?”

“监察司司长许景淳。”高镐连忙又说了一遍。

陆承启的思维明显有了下降,跟不上事情变化幅度了:“许景淳来作甚?算了,宣他觐见吧!”好歹也是自己的马前卒,该好生优待才是。要是让底下的人寒了心,谁还跟他混?

高镐得了旨意,退下去后,不多时,许景淳便大跨步进入了垂拱殿中:“臣许景淳,参见陛下!”

“免礼平身。说吧,监察司又发现哪个官员不检点了?”陆承启知道,监察司的力度稍微松一点后,这些贪官以为小皇帝不敢再杀鸡儆猴了,便开始了索贿受贿,还做得极为隐蔽,以为监察司查不到。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千古名言告诉这些贪官,不要以为自己做得滴水不漏,只要上面动起真格来,管你是谁,亲王也一样入狱!

这不,前几个月,又有一点典型放到了陆承启的龙案前,让陆承启断决。陆承启当时说,这些人收的钱不多,便是杀了,于国库无益。养肥了些,好宰羊。还嘱咐许景淳,一定要不能松懈,对于这些官员,一定要监察到位。嘿嘿,犯罪成本低你就敢伸手对吧?我要你终身难忘!杀人不过头点地,陆承启要做的是让这些贪官遗臭万年!

许景淳也很好地贯彻了陆承启的指导思想,没有打草惊蛇,而是默默观察记录。等待时机,一举抓获。陆承启先前没有想到许景淳为何而来,但后面一思索,便明白了大概。

只可惜,陆承启猜错了。

只听许景淳答道:“陛下,臣宿夜放出飞鸽,让广南西路监察士秘密前往安南,一探究竟。就在刚刚,收到飞鸽传书,言及安南,果然有不轨之心!”

听到“安南”两个字,陆承启“呼”地一声站起来了,“他们要作甚?”

“监察士回报说,安南正在筹划攻打占城!”许景淳一字一句地说道。

陆承启转过身去,仔细查看那副地图,一下子就找到了占城的所在。“占城可是个好地方啊,盛产水稻。若是从占城引入良种水稻,江南粮仓可成矣。安南弹丸小国,狼子野心,果然不可小觑!不过,朕也没收到占城求救的国信啊?占城年年来贡,岁岁来朝,若是安南胆敢冒犯,是不可能不向大顺求救的。”

许景淳解释道:“先前安南曾攻打过一次占城,因占城城守严密,安南无功而返。想来安南是正在养精蓄锐,准备大举进攻。而占城没有准备,恐怕凶多吉少啊!”

陆承启不安地踱着步子,暂时把家事放到了一边,仔细琢磨道:“安南虽小,可对土地的渴望一直有增无减。先前为中原藩属,却不甚安份。趁中原改朝换代之际,竟脱离了中原的管辖,实在老谋深算。许卿,你看。这安南毗邻我大顺大理府、广南西路,其中地势平缓,无险可守。加之我大顺又无精兵良将屯驻其中,一旦安南挥兵北上,则一马平川,危及我大顺江南腹地。先前大顺苦于辽国边境之压力,以为辽国乃是灭国之敌,而安南则是疥癣之患,却不料这些年安南侵吞占城、真腊土地甚广,野心日益膨胀,不可不防!”

“陛下所言,发人深省!臣亦是接到飞鸽传书后,才敢置信,一个小小安南,竟敢捋大顺虎须!”许景淳也有些气愤,按理来说,大顺对安南不薄,甚至承认了他立国建朝的事实。可安南多次侵入广南西路,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是为恶邻。看到大顺强大了,则收敛爪子,装着进贡,是为小人。如此小人行径,为世人不齿,可安南却甘之若饴,实在脸皮赛过城墙。背后捅了刀子,还跟你俯首称臣,让你无法捅得回来,如此郁闷的行径,也只有这等小人之国做得出来了。

“安南虽小,可自李日尊登基以来,百姓折服,少有寇盗,若想讨伐,非以王师正义之名不可,急切间,怕是大军难下。加上安南境内多瘴气,非南方士卒不能适应,万里征战极苦。这样罢,先秘密修书一封给占城,提醒占城国王,多些注意这个小人之国。至于安南真的挥兵南下,占城求救我大顺,再做定论。”陆承启瞬息间便决定了该怎么做,他很理智地选择了一个最为正确,省力的法子。迫使安南慑于大顺的强大,不敢轻易对占城动刀兵。(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六章:渡海而来

“臣遵旨!”许景淳乃是边军出身,对于大局不甚了了,可一听具体谋略,就知道小皇帝打的是什么主意了。无非就是敲山震虎,让安南不敢肆意妄为。这都要归功于小皇帝自掌权以来,以雷霆手段,重整军备,使得大顺军力不降反升。想来是那李日尊忌惮大顺,才不敢乱动吧?

陆承启没有转身,一直盯着那副地图,突然才说道:“许卿,你还有事要禀告吗?”

许景淳说道:“陛下果然料事如神!”

陆承启有点开玩笑地说道:“难道又有某个臣子的把柄落入你手中了?”

许景淳摇了摇说道:“启禀陛下,除却那些顶风作案之人,没有谁敢如此肆意妄为了。臣要说的是,倭国那边,似乎发生了不得的大事了……”

陆承启一愣,心道:“这时候是日本的平安时代,日本天皇在藤原家族的掌控之中,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发生?难道因为我的到来,发生了连动效应,让日本天皇********了不成?”想到这,陆承启皱着眉问道:“发生什么事了,这般慌慌张张!”

“回禀陛下,倭国藤原家藤原赖通辞任藤原氏氏长者,由其弟藤原教通接任。同时,向我大顺派来使者,望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许景淳恭谨地说道。其实他搞不明白,为什么小皇帝对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如此忌惮,从地图上看,那甚么倭国,不过偏安一隅,岛国一个而已。

陆承启乃是重生人士,他不会忘记小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所以即便此时中原和小日本关系不错,陆承启都对这倭国心存警惕,除了文化,严禁一切“高科技”进入倭国。笑话,这小日本狼子野心,要是学到了技术,反过来打我们怎么办?正史上,这个白眼狼不是一次觊觎中国的土地了。

陆承启认真地思虑了一下,才缓缓地说道:“不管倭国派什么人来,都给朕盯紧了,一旦有窃取我大顺机密之疑,便可自行抓捕,无须禀告。许卿,这倭国人小鬼大,如同这安南一般,野心甚大。别看它现在老实,一旦咬起人来,可不能小觑了。安南好歹也是中原藩国,也曾进贡中原,这倭国竟不服王化,实在狂妄!”

许景淳没有陆承启的认识,也对倭国没有什么感觉。但既然小皇帝要他这么做,他照做便是了。不过,对东瀛这样的矮子如此大费周章,许景淳认为实在是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了些。

陆承启好似看穿了许景淳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道:“许卿莫要掉以轻心,这倭国耍起阴谋诡计来,可是让人防不胜防的。”

这一敲打,许景淳连忙说道:“臣定然慎重对待!”

陆承启点了点头,正待挥手让许景淳退下,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对了,女真那边有什么消息没?”

“回禀陛下,女真人已经纠合了大军,准备对契丹反扑了……”许景淳不敢隐瞒,立即说道。

“女真纠合了多少人马?”陆承启想知道得详细些,他是大约知道历史进程的,再过得几十年,女真就该灭亡辽国了。现在是女真正在壮大,辽国正在衰退的时期。此消彼长,女真成长到什么位置,不仅仅是辽国的心腹之患,也是中原皇朝的心腹之患。现在正处于小冰河时期,越往北越冷,中原大地繁荣富庶,是草原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园。为何契丹人一直忘不了要南下入侵?就是要抢夺一块膏腴之地,冬日暖和,没有草原上的风雪。就连他们的上京临潢府,也是很靠近大顺的。这都表明了,草原人对于中原的垂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是两个民族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终有一日会彻底爆发的,下场都是以一国灭亡收场。就好像正史上,金灭了、元灭金、南宋一样,谁都想成为这片温暖富庶土地的主人。

“回禀陛下,据暗探回报,女真完颜部纠合了温都部,蒲察部,斡勒部,徒单部,泥庞古部,术甲部,加古部,术虎部,乌萨扎部,裴满部,乌林答部,唐括部,达鲁古部,纥石烈部,温迪痕部,乌古伦部,乌塔部陀满部,乌延部,斡准部,职德部,含国部,兀勒部,主偎部,秃答部,鳖古部,颇里八部……众多部族约八万人马,准备与契丹人二十万大军一较高下……”许景淳倒也是个人才,如此拗口的部族,他居然都记得住。

其实陆承启听到的重点只是那“八万人马”,至于什么部族,他是没兴趣知道的。“为何此次女真要如此大兴刀兵,他们不是以辽国马首是瞻的吗?”

许景淳笑道:“辽国对女真防范甚深,将强宗大姓骗至辽国东面,编入契丹,称为‘合苏馆’,为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之北,为生女真。辽国从未对生女真放心过,特别是完颜乌古乃反叛无常,彻底惹恼了辽国,才有如此大战。不过这样也好,有女真在一边掣肘,想来辽国是不可能集倾国之力来攻我大顺了……”

陆承启没有如此轻松,而是颇为担忧地说道:“若是此役辽国败了,女真成了气候,该如何是好?”

许景淳一愣,然后说道:“陛下,辽国大军势大,便是女真侥幸获胜,也不过是两败俱伤,有何惧?”

陆承启想了想,也是这个回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辽国再不济,二十万精兵,怎么都不会败在只有八万人马的女真人手中。想通了这一点,陆承启哈哈大笑道:“这一仗打得好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