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承启笑道:“唐卿也是一心为国,何罪之有?不过唐卿倒是启发了朕,朕尚有一火器,威力不逊色于开花弹!”

说罢,陆承启就把手雷的概念说了出来,在场的三人皆叹道:“陛下果然奇思,臣等不及也!”

陆承启笑骂道:“好了,少拍朕的马屁,且说能不能造出来?”

苏颂说道:“此手雷和开花弹的原理类似,若开花弹没问题的话,这手雷肯定也没问题。”

“没问题就好,不过朕要提醒一句,此乃单兵作战武器,控制重量很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威力,而忽视了重量。这手雷能不能用手扔出去是关键,威力尚可就行了。”陆承启怕他们重蹈覆辙,像那门红夷大炮一样,一味追求威力射程,而忽略了火炮最为重要的装填速度。

三人点了点头,同声说道:“臣领旨!”

陆承启见此地没有事了,便说道:“好了,朕在此地逗留过久也不是个事。你们三人同心协力,早日把这子母炮,开花弹和手雷研制出来,就能让大顺在顺辽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有,军器监的规矩你们都是知道的,连同洪祥式步枪在内,所有的武器都是大顺的最高机密。若是泄露了出去,可别怪朕翻脸不认人啊!”

三人连道:“臣不敢!”

恩威并施,才是为君之道。陆承启告诫了他们一番,走出了试射场。领着一干御前侍卫和两个贴身小太监,走出了军器监。又让在大门站岗的监察士检查了一番令牌之后,才得以放行。

这时,一个贴身小太监问道:“陛下,此刻是要回宫吗?”

陆承启说道:“不,去皇家军校。对了,你们今日在军器监的所见所闻,都给朕烂在肚子里。要是胆敢吐露半个字,朕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这句话说得阴森森的,吓得身后十余人都连连说道:“小的不敢。”

陆承启这才和颜悦色地说道:“军器监是大顺最高的武器成就,若是给辽国,高丽,日本等得知了,便是我大顺的灾难了。朕此举,也是为了大顺好,你们牢记这点就行了,心理负担无需太重。”(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七章:保密工作要做好

后面跟着的人唯唯诺诺地应承了下来,鉴于小皇帝日益浓厚的威严,谁敢违抗他的旨意?

见他们紧闭嘴唇,深怕吐露了一个字的模样,陆承启倒是觉得有些过了。只是这黑、火药取材不难,泄漏了消息的话,只要调整以下配比,就能推出性能最佳的黑、火药来。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火药是极易被模仿的,陆承启不小心不行啊!这可是关系到大顺安危的事情,监管严格一些没有错。

当初给军器监配了两百多人的监察士,全是边军出身,还经过皇家军校教习训练一个月。虽然比不得皇家军校的正式学员,可他们专攻布置哨岗这方面,就算是与皇家军校的学员相比,也是相差无几的。

记得驰道月台在前方的陆承启,一马当先地往前走去。身后跟着的人,都沉默不语。在站台等了好一会,一辆两匹马拉着的公共马车才缓缓驶进站台。在车夫的巧妙控制下,正巧停在了陆承启身前。

故技重施,丢下一句“后面付钱”之后,陆承启率先登上了马车。环顾一下车厢内,可载二十几人的车厢中,只留下了寥寥几个空位。

看到这一幕,陆承启稍稍吃了一惊。没想到通往长安城郊的公共马车都这么有市场。若是整个长安城都铺设了驰道,那有轨公共马车,应当就改变了长安城百姓的出行方式了。若是再连通周遭的几个大城市,如咸阳、高陵、渭南、蓝田、云阳等等的话,岂不是形成一个经济中心了?

这想法是好,只可惜凭着大顺如今的钢产量,再过得十年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伟大设想。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如果想提高钢产量,就要大兴矿山、建立更多的小高炉、雇佣更多的铁匠。大顺境内的所有矿山,都是朝廷的。要想挖矿,就要靠朝廷来组织。按照陆承启的性子,断然不肯征徭役,而是采取雇佣制度。只是这么一来,国库支出又要增加。征来的税本来就不够用了,再加重财政负担的话,恐怕要生出不小的乱子。

陆承启在心中叹了口气,道:“看来这铁轨计划,是我原先想得太简单了些。没想到钢铁产量完全上不去,就想把驰道铺设到全国,哪怕是后世天、朝,也才完成没几年啊……”

知道这个目标十分不现实,所以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陆承启看了看车厢内部,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了下去。而抢完座位后,剩下的御前侍卫就没有座位了,只能扶着车厢顶部垂下来的扶手,在车厢里面站着。如果不是车厢与后世的公共汽车不同,陆承启都差点以为回到了后世。

只听那车夫大喝一声:“坐稳了!”说罢,马鞭轻轻一挥,马车便缓缓动了起来。

车夫是看不到车厢内部的,毕竟这个年头可没有透明的玻璃,有的只是色彩斑斓的琉璃。站着的御前侍卫们没有在马车内站着的经验,马车跑动后,很多人差点往后倒了下去。好在他们都有些许武艺在身,凭着双脚稳稳钉在木板上,才免得出了丑。

而周围的百姓见他们都腰跨着朴刀,都不敢说话了。好在皇家军校离军器监不算远,约摸过了一刻钟之后便到了皇家军校的站台旁。

下了公共马车,这些百姓才算缓过劲来,纷纷嘀咕开来:“这些个官军,是什么来头?”

“瞧他们的打扮,不像是监察士啊。”

“是啊,监察士一般都不配刀的。”

“依我看呐,定然是某个衙内出游,不然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随从……”

……

众说纷纭,都在猜测陆承启的身份。不过这些长安城的百姓也确实淳朴,即便生在天子脚下,也不识天子真容。他们最多见过一些衙内,于是便牵强附会,把陆承启看作了衙内。殊不知,陆承启最看不起的就是凭着老爹本事的官二代。一旦有监察司暗报,说某个衙内怎么欺负平民了,陆承启一般都要求严正处理,该罚的罚,该道歉的道歉,该入狱的入狱……甚至连带他们的老爹都要被请到垂拱殿喝茶,饬令回家好好管教他们的儿子。

这可不是一件光荣的事,谁叫中国历来信奉“养不教,父之过”呢!而被请到垂拱殿喝茶的官员,则免不了成为百官之中的笑谈,名声可谓“远扬”。只是这般一来,倒是让许多官二代们不敢随意欺辱百姓了。而京兆府尹黄玮颐也被称为青天大人,皆因他的“强硬”对待官二代,还捉拿了好几人下了天牢,算是彻底出了名。

而让陆承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来,倒是给世人一个提醒,《大顺律》可不是用来摆设的。这也提高了百姓对与律法的认识,起码偷窃要被杖五十,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等简单的律法深入人心。一时间,长安城及京兆府内,治安良好。连很多携刀带剑的江湖人士都不敢大摇大摆地出现在长安城中了,要是被冠上一个“私铸兵器”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起码得在天牢里吃上了三五年牢饭!

下了公共马车之后,陆承启缓缓走下站台。不远处便是皇家军校了,连同周围的土地,都被划作军事区域。陆承启看着与前段时间很是不同的皇家军校,倒是吃了一惊。许久没来,这皇家军校居然变得如此威严,大理石垒成的大门后面是一个院子。院子后,则是军校学堂。院子里的绿树成荫中,不知道有多少暗哨躲在里面!

隐隐听得皇家军校里面传来的竹哨声,陆承启似乎有股错觉,这似乎成了后世大学,大一新生正在进行军训……

中国人就是这样,离家久了,哪怕是在桃花源之中,也会想家的。陆承启这段时间不断回想往事,是因为他想念家了。在这个没有电、没有他熟悉的一切的时空呆了近两年之后,陆承启已经没了当初的新鲜感,便想到了旧日种种。即便是生在一个频繁雾霾,几乎看不见蓝天的后世,陆承启也觉得还是这样的空气有熟悉的感觉。

来到这个时空,陆承启觉得自己始终没有融入到古人的生活之中。虽然潜移默化之下,他已经改变了许多,但他的内心固执地提醒着他,他不是这个时空的原住民,而是一个天外来客。陆承启为大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找到一些自己熟悉的事物,比如蹴鞠联赛,比如皇家银行,比如黑、火药……

人,离开家久了,总是会想家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八章:老将抱恙

“陛下,陛下,你怎么了?”

贴身小太监见陆承启一脸迷茫的模样,忍不住轻声唤了几声。

在皇位上历练了近两年的陆承启,即便失态,也不会失了自己的威仪。被贴身小太监唤回神游天外的思绪之后,陆承启淡淡一笑,稍加掩饰便糊弄了过去:“你们看,这皇家军校朕不过半年时间没来,居然变得这个模样,直如换了个地方似的。朕刚刚也诧异,还以为走错地方了……”

贴身小太监低声说道:“莫说皇家军校,便是整个大顺,在陛下励精图治下,不都是一天一个模样么?”

陆承启倒是没想到这贴身小太监拍起马屁来,也是这般文绉绉的。连“励精图治”这个词都懂,这等阉才,放到明朝,说不得也是一个秉笔太监,甚至可能是司礼监大太监的料子。

陆承启也是一个“死”过一回的人了,怎么可能把这等马屁放在心上。不过这小太监也是在讨好他,没必要把身边的人都要求得这么严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嘛!

陆承启闻言,摇了摇头,笑骂道:“你这人,倒是很会讲话,可惜呐,朕并不这么看。”

另一个贴身小太监见同僚都拍马屁了,连忙接口说道:“陛下看得当然比我们远,我们只需要跟着陛下走便是了。”

陆承启闻言一愣,笑骂道:“若你们是大臣,朕非把你们一贬再贬不可。要是全天下的事朕都管,那朕还要这些大臣作甚?你这个小太监,好不识道理。”

不过,陆承启也只是说说罢了。这两个贴身小太监也算是比较机灵,有点讨喜,才被陆承启当做跑腿。不过现在看来,这两个小太监也不是简单的货色,拍起马屁来竟有如此功力。要是再重用他们,让他们成了天子跟前的红人,不是在用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后、宫和宦官不得摄政,是陆承启的底线。但凡知道有谁勾结宦官,陆承启肯定会罢了他的官,管他什么来头!

心里有了防备之后,陆承启看向贴身小太监们的眼神都变了。这两个贴身小太监可不会想到,不过是心血来潮想拍一下主子的马屁,居然换来这种后果。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打死他们都不会拍陆承启马屁的。

陆承启厌恶拍马屁的缘由也很简单,重生前就是因为一个和他同时进入公司的同事,因为拍马屁跪添上司,居然短短一年便成了他的直属上司。在公司里面对他指手划脚的,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要是他有本事,陆承启也服他。可问题是,这人偏生一点本事都没,就会跪添上司,跪添领导,做派让人恶心。以至于重生之后,陆承启也非常讨厌别人拍马屁,即便是在拍自己的马屁。

现在朝中大臣,几乎都知道了陆承启这个特性,都很收敛了。可这些贴身小太监,即便每日都服侍小皇帝,却对小皇帝的性子知之不多。可能是因为朝中大臣都是老油条,这两个小太监还过于稚嫩的缘故吧。

这两个小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