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人声鼎沸的时候,随着小黄门的一声清喝:“皇上驾到!”议论声才小了下来。待得陆承启在龙椅上坐定之后,兵部尚书秦怡康越众而出,用沉重的口吻说道:“陛下,契丹举十万大军,犯我边疆,老臣肯请陛下下旨,调集大军,迎头痛击。”

陆承启瞥了瞥这个虽有些才干,却油滑得像条泥鳅的老头,心道:“你这个成了精了老油条,打的是以退为进的策略,当我真的不知道?监察司早就向我递了报告,你这个老油条,明里是精兵,暗地里却是在安插自己的心腹。哼,我不治治你,当我真的是瞎子聋子?”

陆承启平静的脸庞上不起波澜,淡淡的口吻中,透露出一股威压:“既然秦卿说要出兵,朕想问一句,朕要秦卿把边军、禁军、厢军,身有残疾,年超三十五却未升小校者剔除出军队,秦卿整合得怎么样了?”

秦怡康平日里去点卯,只是得过且过,哪里认真做过事?被陆承启这么一问,登时目瞪口呆,推作不知。

陆承启冷笑一声,说道:“尸位素餐者,按大顺律,如何处置?”

殿中御史台立即有人答道:“着即罢官,永不录用!”

陆承启怒喝道:“兵者,国家大器也!若不能保家卫国,要兵何用?要军队何用?监察司报告与朕,边军、厢军、禁军之中,皆有老弱病残,朕已经大度不计较,为何你还如此轻怠朕的旨意?”

秦怡康吓得趴在了地上,冷汗自后背冒出,辩解道:“陛下,实在是由于军队众多,老臣不及清查啊!”

陆承启怒极反笑,说道:“如此来说,你倒有理了。也罢,朕把监察司的情报调与你,且看你能否两日内整顿好军队!”

秦怡康战战兢兢地说道:“陛下,两日是否太少了点?”

陆承启冷笑道:“两日若少,一日如何?”

秦怡康被陆承启吃得死死的,苦笑一声,说道:“两日,老臣两日内必定将军队整顿一番,到时候请陛下莅临查阅。”

原本他以为这只是一句客套话,没想到陆承启当真了:“嗯,朕会在第三日前往禁军营中,若还有一个老兵不曾退役,你就退下去吧!”

秦怡康不敢再耍小聪明了,唯唯诺诺的应下来。陆承启朗声说道:“与我朝为敌的,不仅仅是契丹人。赶跑了一个契丹,或许明日来了女真,后日来了室韦、五国,游牧民族,哪里驱赶得干净?若无一只强而有力的军队,大顺子民,靠谁保护?靠你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吗?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草原上的狼,哪里会与人讲道理!豺狼来了,唯有以长枪大刀对之,才能以杀止杀。”

陆承启说到这,羞煞了众多文官,但所有人不敢反驳。陆承启又再次说道:“朕知道,你们害怕武人抢夺了你们的位置,朕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文武并不可能分家!从今日起,文官须习武,武官须背文。若把文武比作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条,你们觉得好?”

陆承启这句话一出,登时引起轩然大波,文武百官皆愕然。陆承启心中却有些得意,继续说道:“文官不知武,将会定错战略目标;武将不知文,将会违背政治意愿。朕不希望看到这等景象,朕要看到文武皆通的人才,哪怕是文官武略粗通,武将文韬略懂,皆可!”

徐崇光硬着头皮上前说道:“陛下,如老臣一般,筋骨已老,如何习武?”

陆承启笑道:“徐卿,你们钻牛角尖了。君不见,昔时武侯羽扇退千军,文官知兵有何难?不一定要人人习武,只需懂兵略既可。不过,像徐卿一般年纪,真得时时锻炼才能保持身体康健。朕知道三国时,华佗传下一术,唤名《五禽戏》,能舒展筋骨,延年益寿。朕已经传令监察司留意民间懂得此术之人,若习得此术,徐卿定能再辅佐朕二十年!”

徐崇光等老臣感动得涕泪皆下,此时,一个二品武将开口说道:“陛下,末将又该如何习文?”

陆承启笑道:“只要识字,能书既可。”

这样一来,文武百官都没了脾气,承认陆承启说得对。陆承启心中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大顺朝以文治国,导致内在软弱,我还真怕他们群起反对。好在这一关总算踏了过去,为了激起民族血性,我也是够拼的。”

陆承启刚要宣布下朝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件事,突然高声说道:“有朕一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陆承启这一声呐喊,登时激起了文武百官的热血,高声同道:“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唯有秦怡康等老油条冷冷地看着,神情复杂,不知道在想什么。

早朝过后,记录早朝议事的邸报很快便印刷好了,这句“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响彻了华夏大地。陆承启似乎看到了,一个沉睡中的巨人,已经慢慢睁开眼来……

三日后,陆承启在狄青、许景淳等人的陪同下,正式地前往禁军营地,开始阅兵。

看着禁军变换阵形,从雁形阵变成一字长蛇阵,再到鱼鳞阵、鸳鸯阵等,陆承启都默然不语。等到禁军操练完毕,陆承启才高声说道:“这就是朕的禁军吗?怎么都像一群软脚虾,半点力气都没有?”

看台下的禁军骚动了起来,作为军人,哪怕是再弱的军队中的军人,听了这句话,都会被激怒。好在禁军知道看台上的是皇帝,说不定早就炸营了。狄青在一旁,也捏了一把汗。

陆承启接着说道:“朕看了你们的操练,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不知所谓!你们作为禁军,有没有禁军的样子?如果这时候把你们带上战场,去打契丹人,朕敢肯定,你们会一败涂地!究根结底,你们平日没有操练,都是临时抱佛脚!”

禁军队伍中,沉默了一会,有个裨将说道:“陛下,您说错了!我们有操练,只是我们连饭都吃不饱,军饷也没给足,弟兄们才如此的!”

陆承启眼前一亮,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裨将答道:“末将王韶!”

陆承启听后,心中一惊,王韶!这可是历史上的宋朝名将啊,足智多谋,富于韬略。历史对于他的武力值记载得不详细,因为他是一个帅才,统领万军轻而易举。刚刚替禁军说话,已经看得出他很得军心,这样的人才,如果不捉住,实在是陆承启的过错了!

陆承启冷静下来之后,说道:“裨将王韶,朕可以向你保证,从今日起,饭管饱,军饷管足!”

王韶冷静地说道:“陛下此话当真?”

陆承启说道:“君无戏言!不过,若禁军还是这般模样,你王韶可是欺君之罪!”

王韶平静地说道:“末将甘愿受罚!”

陆承启赞道:“好胆量,那朕直接封你为禁军统领,为朕训练这十万禁军。朕要在半年内,看到你的成果,可敢立下军令状?”

王韶斩钉截铁地说道:“有何不敢?”其实他也明白,这是陆承启的激将法,可他已经骑虎难下,更何况这本来就是他所期待的事情,为何要拒绝?

陆承启哈哈大笑:“若禁军能脱胎换骨,朕必定重用你!”

狄青也用赏识的眼光,抚须看着王韶年轻的面庞,好似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忍不住轻叹一声,陆承启倒是知道他的心声:“狄卿莫要灰心,军校尚需你的操持,大顺朝军队的未来,可都是在你手下啊!”

君臣相视一笑,对方心思都心知肚明,皆为寻到一个帅才而高兴。

第三十三章:疯狂的蹴鞠(上)

洪祥二年在时光流逝中,渐渐接近年关了。长安城内外皆下起了晶莹的雪花,把端庄的长安城裹得像镀上了一层银色外衣。

冬季来临,京兆府的农户都窝在家里,无所事事。这是中国农民的特性,他们都是在靠天吃饭,虽然勤劳,也只能温饱。

若是这个冬天连一场雪都不下,恐怕他们就要惶惶不得终日了。古代的农民是很有智慧的,他们知道,冬季若不下雪,来年收成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说不得,还会闹起蝗灾。那铺天盖地的蝗虫,是农民最为之恐惧的事情。

长安城外,一个叫陈家庄的小村子里面,农民都在家里面躲着大雪,烧起火炉,喝点小酒,几户人家围在一起聊天。他们对前几日在刑场被秋后处斩的那些贪官污吏没有丝毫谈性,因为那些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他们在意的,却是关乎切身利益的东西。

一个汉子说道:“我听说啊,皇城里面,好像出了一种新的蹴鞠,前些日子,陈老爷在念叨着,要带着孙子去皇城里面瞧瞧,到底是啥玩意。大宝,你刚从皇城里出来,说说看是怎么回事?”

叫大宝的年青人抿了一口小酒,把一颗蚕豆丢入口中,说道:“你还真别说,那蹴鞠还真好看。我交了一个铜板便进去看了,那场地修得那叫一个气派!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场面。一队穿红衣,一队穿白衣,每队好像有十一个人,都在抢一个蹴鞠。哪队把蹴鞠踢进对方龙门,便算是得了一分。看蹴鞠的人都喊疯了,你见过几万人一起喊的场面吗?赶集都比不上!”

又一个汉子惊呼道:“几万人,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大宝说道:“要不怎么说我陈大宝头一次见到这种场面?那个入场的叫啥来着……哦,对了,叫入场券。这入场券啊,有的贵,有的便宜。离蹴鞠场越近的,就越贵。我听人说,最靠前的那些入场券,私底下都卖到十贯钱了。”

那些汉子都感慨道:“十贯钱,够咱们几年的收成了。”

“可不是,那些大老爷真有钱!”

陈大宝神色激动道:“我倒是觉得值了,你们不知道,每逢比赛,皇上肯定会亲自去看的。要是买到临近皇上龙驾近旁的位置,以后跟子孙吹嘘起来,也多了几分底气啊!”

众人惊呼:“皇上也会去?”

陈大宝似乎觉得他们孤陋寡闻了,说道:“你们不知道吗?这新式蹴鞠,就是皇上想出来的。皇上可是最爱蹴鞠的,虽然不上场踢,但龙驾一来,几万人都疯了一般,那些踢球的,更是卖力……”

众人作羡慕状:“大宝,那就是说你亲眼见过皇上了?”

陈大宝又抿了一口酒,说道:“那可不是?”

其实他只是远远地看见了陆承启的随行队伍,哪里见到陆承启了?不过陈大宝说他见过皇上,也没第二人在场,只有任他吹嘘了。

陈大宝继续说道:“咱们皇上还鼓搞出了一个新的玩意,好像叫什么蹴鞠福彩。我亲眼见到,有人买中了那一支蹴鞠队,当场兑换了千贯钱!”

众人愕然:“千贯钱?”

陈大宝得意洋洋地说道:“嗯,不错。这蹴鞠福彩,比赌坊里面赌骰子,鱼虾蟹好多了。皇上把得奖分为一到六等奖,一等奖可就是千贯钱!最不济的六等奖,也有一贯钱。你们都没见过,这蹴鞠福彩一出来,就被抢光了,害得户部的大人们,得加印福彩。”

那些汉子哪个不好赌,只是没钱赌而已,眼巴巴地看着陈大宝,希望他说一下这蹴鞠福彩是怎么赌的。

陈大宝继续说道:“两个铜板就能买到了,可以猜两支蹴鞠队的比分,或者相差多少分,或者猜两队一共得了多少分,或者猜哪一队先打入三个球,或者猜哪一队哪一个先进球,或者在蹴鞠福彩给出的让球的情况下猜哪一队赢。六种都猜得准,便能得到千贯钱。猜中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