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看好王况的前途的。

如果是几年前,王况是品不出这个道道来的,但现在,官场于他而言,也不再是那么陌生了,听出了蒲熙亮的马屁,只是笑了笑,却不作声,几个人里,除了秦怀玉和徐国绪也听出了这里面的味道,眼光闪了一下,程处默和尉迟保琳的脑筋相对就大条些,倒没听了出来,尉迟保琳只是嘻嘻的笑道:“老蒲啊,那事整得如何了啊?”

“难呢,那火还是难引。”蒲熙亮叹了一口气,这个法子是王冼说的,他自然不好说他怀疑王冼提供的法子有问题,只是说难。

煤的引火关键还有个干湿的问题,太干的煤反而不易点燃,反而是潮湿的煤更好引火,而且,湿的煤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和水起反应,有氧气和氢及一氧化碳产生,从理论上来说,一斤干煤浸湿润了燃烧后发出的热量要比一斤干煤多,这也是煤的一个特性,所以,后世的许多场矿,总要给煤堆浇水,防止扬尘是一个原因,但给煤增加燃烧值才是主要原因。

这个道理,王况当初并没想到,也没和王冼说清楚,现在王况看见了那小工坊外堆着的几个做成了的蜂窝煤,个个都晒干成灰色的,不像是湿的蜂窝煤一样乌黑发亮,就起身,将刚才尉迟保琳丢在一旁的木桶提了起来,去到那水缸里舀起小半桶的水,浇到那几个干的蜂窝煤上,然后对蒲熙亮道:“再过盏茶工夫,等到这水渗匀了,蒲少匠再用这湿了的石碳球去引火试试。”

“咦?二郎你这唱的哪一出?要引火,肯定是要干的么。”程处默很不解,就问了一句,才问完,就一拍自己,“嘿,某多嘴了,二郎既然这么做,定是有道理的,但瞧着就是了。”

蒲熙亮本来也是有疑问的,见程处默这么说,也是醒悟,可不是么?打从自己和建安县伯打交道以来,他可还真没干过什么没把握的事情,既然他这么做,说不定,这石碳还真得要浸湿了来引火。

生煤炉啊,王况突然的勾起了自己的回忆,在家里,阿姐都说煤气难闻又伤身,从不肯让王况生火的,现在这个情景,王况不禁有些跃跃欲试起来,就道:“蒲少匠不妨将那石碳炉搬了出来,况先给你示范一下,你瞧见了,就知道怎么引火了。”

蒲熙亮大喜,王县伯要亲身示范,那自然是顶好的,于是赶紧的进去将石碳炉给搬了出来,这个石碳炉,和王况记忆中的后世煤炉没什么区别,外壳和内胆都是用陶土烧的,中间填以沙土,底下是个铸铁格。

松明(引火的引子,就是那种浸透了松脂的松树小片,一点就着,而且不易灭)是现成的,早有蒲家人又跑到厨房里用松明引了一道火来,王况先在煤炉底下架了一个煤球,然后再架上松明,搭成架子,等松明全都引燃后,又加了些干柴进去,然后在上面架一个煤球,正好将可以放三个蜂窝煤的炉子塞满。

也不用煽火,王况架好后,洗了手就和他们一边喝茶一边等着,几盏茶喝完,那煤炉就已经烧了起来,上面冒着幽蓝的火焰,王况笑道:“瞧,这就得了。”

“呀,真的引着了,瞧着王县伯怎么这么轻松,某刚刚的引火法子和王县伯并无不同的,果然,还真的是湿的石碳球更易引着,如此一来,这石碳真的是可以作为日常的柴薪替代品了。”蒲熙亮大喜,得,又一桩功劳入手了,怎能叫他不喜出望外?

王况却是不说话,继续坐那喝着茶,听着程处默和尉迟保琳他们在见识了湿润的石碳的神奇后开始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而又讨论起分赃来。一直等到了炉火已经很旺了,王况这才用了铁钳一拨,将炉底的进风口的档铁给盖了上去,道:“若是每日要用到火的,倒是可以不常引火,将底下一盖就得了,火变小,一炉的石碳,可坚持至少六七个时辰不灭,头晚盖好,第二天一早,将烧完的石碳球换了就成了。”不管怎么说,煤的引火比起木材来都要困难很多,如果不怕浪费的话,一晚上最多两个蜂窝煤就够了,而且,其实也不算是多大的浪费,至少可以在煤炉上温水,第二天早上一起来就有热水可用,尤其是那些家中没有下人的,在冬天,这可能解决很多问题。

第三百七十六章 蹊跷事

不得不说万海的效率那是杠杠的,没的说,王况只大致的跟他说了下化粪池的构造特点和位置,以及更衣间(王况改了的名称,反正洗手更衣,都是一回事,这时候如厕就是叫更衣,土点的就叫上茅房,)的大致情况,结果万海是当天就将图给绘了出来,第二天早早的就跑到县伯府选好了地址,用石灰描上记号,就等着王况最后的确认。

他不能不激动,不能不卖力,其他人不说,蒲少匠的例子可是活生生的摆在那的,人家靠的什么做了少匠?还不是靠的建安县伯的几张图纸,几句点拨么?现在这个大馅饼就忽然的砸到自家头上了,虽然说这改个茅房啊什么的,可能功劳没人家蒲少匠的大,但要知道,有一就有二,有二才有三呢。只要这第一次啊,给尽心尽力的做到完美了,做到让建安县伯满意了,这往后,关于建筑类的点拨,建安县伯肯定是乐意的。

万海知道,自己的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建安县伯对县伯府的满意就很能说明问题,关键就看这后脚能不能踏踏实实的踩到实处,只要踩实了,搞个不好,嘿嘿,这个受气的尚书都事咱就不用做了,你就想么,如此方便的更衣间,如果真如建安县伯所说,没有任何的异味的话,朝中那些个大佬还不紧巴巴的也跟风做?这又花不了几个钱不是?

他也是知道,那最最要紧的就是建安县伯说的那个弯管,而且,当时建安县伯也特地叮嘱了徐监丞,让他找可靠的人来烧这陶管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如果建好了,真好用了,这个陶管的关键只有徐监丞和自己知道,也就是说,自己将成为唯一能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不然的话,建安县伯又怎么能说样的话呢?

因为事关了自己县伯府将来的卫生问题,王况说不得又只能跑一遭,王冼听说二哥又整出个新花样,自然也是要跟去的,说实话,这县伯府虽然是自家的,但王冼来长安这么几个月,还真没来看过,毕竟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没有王况那几十年的心理经历,对王冼而言,林家,那就是目前他在长安的家的,只有等到了搬到县伯府去了,而且王况王凌都常在那住了,他才可能会有认同感。

让王况对万海刮目相看的是,这个万海,不光是把王况当初要求的化粪池给扩大了一倍,而且在王况要求的更衣间数量的基础上,又多增加了十几间,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府邸有住人的地方,而且还有几间就在大厅和客厅的不远出,说是这府邸庞大,日后必定人多,总不能说主人家都不用倒夜香了,家中下人们还要去倒罢?还有就是也要考虑到客人的问题啊。

不光是如此,万海还将王况原本设想的封闭式的化粪池挪到了院墙边上,开口就在后门边上,按万海的设想,这个地方,用大石板盖上,然后再在上面加土,种点花草什么的,可以防止异味窜出,同时这也方便了以后要是万一化粪池满了,可以直接的就从后门掏了运出去,从而将异味对整个府邸的影响降到最低。

而且,万海也并没如王况当初说的,连带着洗澡水也通到化粪池里去,而是另僻了条道接到城里的下水道去了(秦汉时期中土的城市下水道建设就已经很发达,在中原就出土了许多的用于铺设下水道的古陶管。),见到万海的设计,王况明白自己先前是有些想当然了,后世的洗涤剂对土壤的污染很是严重,不像这时候,洗脸沐浴洗衣服全用的是皂角煮的汁液,纯天然的,自然这废水只要不排到饮用水源里去,就没任何的危害。

想到洗涤剂,王况突然就冒出个念头,对啊,自己如今有资财了,可以支持研究了,是不是要试一下造肥皂?配方的详细配比王况是不知道,但基本原理还是懂的。迅即这个想法就被他自己又掐灭了,后世在用了百多年的人工洗涤剂后又返回去追求纯天然了,这说明什么,还是天然的好。

既然如此,自己又何必呢?皂角的去污能力并不差,而且这时候的空气好,水好,没有污染,衣物等等都很容易洗干净,还是不要给自己添麻烦了,肥皂的优势不过就是个成本低,能大批量生产而已,但那是在后世,在油脂的价格大幅度的降低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想在这大唐,油贵如金的条件下搞,可能到了最后,还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即便你搞了出来,只能贵卖,但比起皂角的天然植物香和去污能力来说,优势又不明显,市场不大。

任何的技术,都必须是有个适应性的,MT公司的铱星计划够先进了吧?可铱星计划的破产恰恰正是它太先进了,超出了当时社会的承受能力。

当然了,并不是说就没法搞到便宜的油,泔水啊,因为泔水上有油,那几乎是免费的,只不过这么做,一个是累,一个是脏,再就是即便以长安城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有泔水的,只能是那些大户人家,并不多,寻常人家,哪里肯有剩菜剩饭的?即便是剩的一点菜汤,那也要拌到饭里去吃了。所以,靠这个古代地沟油,也是不要想做大的,王况就记得自己小时候,家里当时算是家境不错的了,在别人一年只能在年节的时候吃点肉的时候,自己家就几乎是三天两头的能吃一回,但家里的泔水上,也只能零星的见到点油花!至于说什么猪身上的下脚料没人吃什么的,那更不可能,在那个年代,只要是荤腥挨边的,都有人吃,比如说鱼肚肠,肯丢掉的人家那是少之又少(突然想起一道菜,算是石陂一道以前很出名的,只是现在能记得的人,恐怕也是少了,那便是酸辣鱼肚汤,这个鱼肚,不是鱼腩,而是鱼内脏)。

(说到这里,今天见到有书友提意见说是没有豚这一叫法,说应该叫彘(读zhi,志),豕(读shi,使),其实,这两个叫法里,前者是比较书面的,而豚则是通豕,都没错,古时就已经有豚猪的叫法了。谢谢书友的提醒,灰雀之所以写成豚,主要还是为的大家方便,随大流,在这本书里面,许多的生僻叫法,如今已经没见到的,基本都改了还有流传的,比如叫父亲有叫耶耶的,没取,而是取了至今还在流传的阿哥和阿爹,还有书中直接说野猪,那是以王况后世的思想去说的,主要还是出现在他的内心活动里,跟别人对话中,灰雀记得并没这么叫过。)

对万海的设计,王况是大加赞赏,由此可见,专业人做专业事,要是换了让王况自己来规划,就绝对没有万海考虑的这么周到,几乎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对于一个从没见识过后世洗手间的人来说,实在是难能可贵,王况已经打心里认可了万海的能力了,或许万海现在没有阎立德那样规划一个大庭院的能力和名气,但是在细节上,他却是能举一反三,有这样的能力的人,只要给他锻炼的机会,还怕不能成长起来?

王况的县伯府还没改造完毕,主要还是落在那U型管的烧制上,徐国绪将其放在了璃窑里烧,璃窑从王况和程处默他们交了上去后,就一直是归他管的,能烧璃的,就能烧陶,加之璃窑的守卫森严,所以不用愁有人来打探消息,烧璃新法这么多年都没露出去,烧点陶器自然就也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