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要种田-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又不放心,让人牙子在外面等着,就带着引弟进屋,命令她脱掉衣服,仔仔细细的看着她赤-裸的全身。

引弟因为害怕,用手不自觉的捂住了下部,就被连生媳妇扇了一个巴掌过去了。打的她当场就脸肿了,直到几天后才算消肿下去。

待一切都检查完了,连生媳妇这才完全满意的给了人牙子五两银子,算是买下了引弟。

谁知道,这引弟来了两年了,连生媳妇肚子连个动静都没有。加上后来听说同庄里面的人家买个女娃才三两银子,这一算,自己出了几乎双倍的价钱,最后落得个一无所得。这一切怨念就落在了可怜的引弟身上了。

自此,几乎每天打骂引弟是少不了的。轻则鼻青眼肿,重则用硬棍子打的骨折都是常事。

因此,当大牛看到引弟的时候,不免同情起和自己一样大的她来。

“这要过年了,连婶子要高高兴兴的啊。”大牛说道。

“被这死丫头气的,你说能高兴的起来嘛。算了算了,也不在这丢人现眼了。”连生媳妇说着,站起来,一只手拿了自家的凳子,一直手又拧着引弟的耳朵走了进去。边走边骂:“你回去就好好给我把锅灶收拾干净。”

大牛看了看远去的两人,摇了摇头,这才朝常叔家里走去。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准备年货

大牛去了常叔的家里,常叔正从桃源镇上买了年货回来,一见二牛就吆喝道:“崽子吃饭没?”

大牛笑了笑,“还没呢。”

“叔今儿买了一些年货回来,那让你婶子给你做饺子吃。”说着将手里的一把捆得整整齐齐的韭菜递给了大牛。大牛拿到灶房给了常嫂子。

“不了,叔,我过来就给你说说这后面几天要帮家里添置年货,就不跟叔去做木工活了。”出了灶房,大牛说明来意。

“那成。”说着就朝着里面喊道:“你给咱中午做饺子,大牛也一块儿吃。”

“叔,真不用了,家里还等着我去山里找些野菜野物回去。你就和婶子常贵哥吃吧。”说着,就赶紧告辞,朝外面走去。

“常贵那小子不知去哪里,这几天都不见人。噢,对了,给你父亲说啊,就说过一阵子下河有个活计,年后我带他过去做,虽说苦些,但是赚钱多啊。”常叔对着门外喊道。

“知道了,叔。”大牛应和道。

谁知刚一出门,就和一个人碰了个满怀,大牛的鼻子被碰的差点留下鼻血来。

用手使劲的捂住鼻子半响,这才轻轻的揉了揉,抬头一看,讶异的叫道:“常贵哥。”

怪不得大牛惊讶,原来这常贵是满脸灰尘,眼角处还青了一块,神色慌张,不时的四处张望几眼,好像做贼心虚的样子。也难怪大牛这个语气了。

“哦,啊呵呵呵,是大牛啊。”说着,脸上虽说笑着,可是依然眼神飘忽不定,有些慌张,紧着道:“我先回了,下次再说啊。多来做做。”说完话,也不待大牛回话,就赶紧进了门,大牛紧接着就听到里屋闭门的声音。

心中顿觉疑惑,却也只是不解的摇了摇头,这才走了。

到了庄口的时候,又碰上了引弟,便关心的安慰了她几句,引弟感激的朝着大牛不住的点头。

引弟这种情况,大牛没有办法去改变,因为庄里不止引弟一个是买的,还有好几个都是从不同的地方被拐子拐来的。

大牛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精神上的支持了。

回到家里,大牛的肚子早已经饿的咕咕乱响了,赶紧将蓉姨坐在锅里的南瓜粥就着咸菜吃了。

'文'又将庄里最近的女娃被拐卖的事情也说了,蓉娘一听,便立马叮嘱小猫和阿禾要注意,不要乱出去,免得被拐子拐走了卖给牙子就要捱苦受饿了。

'人'小猫一听,赶紧缩了缩身子,看起了很害怕的样子,倒是苏攸禾早就在前世听过了这种事情,便也只是附和着表现出惊吓到的样子。

'书'下午的时候,大牛,阿禾出去一起去了山上。

'屋'这次,苏攸禾长了心眼,走路的时候,一直探着脚下,才不至于再度掉下去。

可是,当再次走到那山上的时候,突然就记起了上次在冰块中找到了鱼,就赶紧说道:“大牛哥,咱俩下去看看那里沟里还有没有鱼上来?”

大牛怕阿禾出事,起初不同意,结果还是在阿禾的软磨之下,绕了一大圈子下到了沟里。

“下面该怎么办?”这水都结冰了。大牛看了看湖面厚厚的一层冰,无奈的说道。

苏攸禾认真的观察了一下,便将肩膀上的小背篓取下来,然后说道:“劳烦大牛哥给我从沟边摘些草藤过来。”

“要这个干什么?”大牛不解的问道。

“过会儿你就知道了。”苏攸禾神秘的笑道。

大牛没办法,因为,他总是拿阿禾无可奈何的。

爬到涯边,狠狠的抽了几根草藤,这才拉下来,拖到了地上。

“好了。”大牛拍了拍手道。

“嗯嗯,再请大牛哥把这几根草藤拧在一起,然后把我的小背篓穿过去,待会儿凿开冰块放到里面,带晚上回去的时候,有可能会有鱼进去哦。”

“原来如此。”大牛这才恍然大悟道。

便也不说话了,一一按照阿禾妹妹的说法,快速的拧好青藤,随后开始双根系住小背篓,又在周围找了一块又大又尖的石头狠狠的凿开厚厚的冰块,迅速的将背篓放进去,又将草藤的一头系在绳子上,这才将周围固定好,带着阿禾妹妹离开了。

途中,自然又摘了一些野菜,去温室空间里面摘了好些熟透了的油菜花,以及又长大了一截子的菇类。然后苏攸禾趁着大牛哥摘油菜花的当儿,跑到了温室空间的另一头,瞧了瞧那个非常漂亮的,却沉寂在那里的,并不张扬的盐田地。

看到它依然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就安心下来,深怕自己上次看到的是一个海市蜃楼。

这便又原路返回去,却在中途又去看了看土豆苗子,发现这次竟然重新长出了新叶子,心中欣喜,就松了松图,便走到了大牛哥哪里。

见大牛哥已经摘了足够的油菜花的时候,这才回道:“再摘些绿菜和其它的蔬菜,明儿过来再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一并带回家过个好年。”

大牛一听,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两人将大牛的大背篓装的严严实实的,这才背着向沟边走去。

再次将大背篓放在沟上面,这才下到沟里,拽上来一看,竟然真有鱼,只是这次却是小小的手掌大小的鱼,不过,数了数竟然有七八条,大牛怕鱼儿跳出来,就赶紧抓起来放在大背篓的底部,将一些蔬菜放到了小背篓里面,自己背着大背篓,另一只手里提着湿漉漉的小背篓。苏攸禾紧紧的跟在后面。

两人就这样子丰盛满满的回了家。

虽说有些冷,但是这才出去还是颇有收获,蓉娘赶紧给两个孩子暖了暖手,端了一杯热水让喝下,这才开始将带回来的东西分门别类起来。

油菜籽就赶紧晾了,打算明早上去做些菜籽油。蘑菇放在炕上烤了烤,去掉一些水分,这才完毕了。

********************************

(最近放假,祝愿亲们好好过个国庆哦,顺便支持下我么,投个票票什么的,这些都是我无限的动力啦o(∩_∩)o)

正文 第五十二章 DIY鱼干(上)

(祝亲们国庆节快乐哦^_^。。。)

第二日,起来吃了饭,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压榨油菜籽。

因前面已经做过一次了,这步骤什么的,也不需要苏攸禾再一一重复了。而几个孩子很快的都一一分工做完了自己事情。二牛也渐渐可以缓慢的行走了,只是不敢动作太大,免得扯到筋骨。

这次,因大牛摘得油菜籽多,用新买的石墨竟然也压榨了满满的两坛子菜籽油。这对于他们来说,只要稍微节省些,就可以吃上三个月了。而那时候就到四月多了,这油菜花又重新长了出来,又可以重新做菜籽油了。

不过,苏攸禾可不是这样子想的,她需要的是温室空间里面的蔬菜可循环利用。

做完这些活计,蓉娘接下来开始将昨儿抓回来的几条鱼准备做成鱼骨头汤。

可是苏攸禾看到这些小鱼,觉得一次性炖汤怪可惜的,便一琢磨,想起前世的时候总是和父亲吃的那种鱼干,苏攸禾为了满足父亲的这种偏好,还跟着电视节目学做过几次鱼干,做出来的效果不如电视上美味,却也是本本分分的实在口味,被父亲也赞赏过几次。

只是现在这七八条鱼太少了,做起来也并不够。为此,苏攸禾决定多再和大牛哥多抓几条鱼回来。

只是这次,苏攸禾拿了一个专门的筐子,比小背篓能大些,是个长方形的。又带了一根粗粗的草绳,这才告了母亲,随着大牛哥一起去了沟边。

上次苏攸禾没有仔细看,这次一瞧,原来是个深沟,四处层峦叠翠,环山而行。周围更是山高林茂,带着一丝仙气。深沟中的水养的鱼那就是农家乐中的鲜野鱼了,这种野鱼不仅味美,而且无论烧、炖、蒸、拌,熏、烤、烩、溜、炸,出来的味道都是一流的,味美鲜嫩。在前世自然是吃不到的佳肴了。要知道,这污染无处不在,现在的鱼都基本上是人工饲养的了。

一想到人工饲养,苏攸禾脑海中又是灵光一闪,何不多抓几条放家里养着,等长大了也可以随时想吃就吃了,给母亲补补身子是再好不过的了。

要知道这溪流中的野生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特别是鱼脑子,到时候也可以顿成鱼骨汤,给大牛哥二牛哥和小猫姐补补脑子。这样一想,苏攸禾觉得这些鱼的价值更是无法估量,心下的劲头也大了,赶紧就走到了沟边,让大牛哥将草绳绑在树上。

这次换了地方,重新找了块尖石头凿开了厚厚的冰块,大牛将筐子扔到了溪水里面。

在等待的过程中,苏攸禾和大牛去温室空间里面拔了一些白萝卜出来,竟然神奇的发现了蒜苗,就从那绿绿的蒜苗茎上抽了一大把蒜苔。又拔了几根蒜苗。后来又发现在松树后面长了一排排密密麻麻,却绿油油的出了麦穗的麦子,心中顿觉惊讶,后来瞟到了油菜花,也就不奇怪了。

虽说麦子在冬季只是长的像一簇簇杂草般,可是也不至于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面长出麦穗吧。

不过,看到这个,苏攸禾还是忍不住想起了一个笑话来。

在特殊时期中一教授被下放道农村接受改造。一天教授正在田间劳动,忽然发现一头驴在偷吃麦子。可是他既不认识驴子也不认识麦子,急中生智,教授大叫道:快来人啦!动物吃植物啦!

当然,除了这个笑话之外,在陕西还有一个很搞笑的关于麦子的笑话。

一日,两个外地人坐在火车,途经陕西的时候,看到一大片绿油油的出了穗的麦子。

其中一个人就高兴的喊道:“哇,看这蒜苗多绿的”

另一个顺着她的手望去,鄙视的看了她一眼道:“这哪是蒜苗,明明就是韭菜嘛?”

这两个故事虽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问题,每次,当苏攸禾想起这两个笑话的时候,都会感到有些悲哀,感觉到大都市扼杀了人们对于植物的那种最基本的认知。

一想到这里,苏攸禾甩了甩头,又摘了一些西红柿,黄瓜。黄瓜是就是那种峨眉山上的类似于松瓜的大黄瓜,听说三元钱一个,味道及其鲜美可口,也非常的容易填饱肚子,一般一个这种大黄瓜吃了之后就不用吃饭了。

随后趁着大牛哥不注意,又去看了看土豆苗子,长势非常好,这才去了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