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5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孩当先开始拿了一块,大口地吃起来。吴莫泉看了一眼儿子,就感激地冲钟进卫笑笑,然后再看了一眼跪在茶铺门口的那些个族人,最后也抓起一块西瓜瓤,大声地吃了起来。

钟进卫见小孩把手中瓜皮都快啃出一个洞了,忍不住无声地笑了。他记得自己小时候,第一次吃到西瓜的时候,也是如这个小孩一般,把西瓜啃成了薄薄地一层皮,甚至还有吃穿的。

吴莫泉和他媳妇吃了一块后便不吃了,只是眼中尽带慈爱,看着自己的儿子,还在那里狂吃。

过了好一会,小孩的肚子都吃圆了,实在吃不下才抹了抹嘴,对钟进卫道:“叔叔,您想知道什么事情,您问吧!”

钟进卫笑看着这小孩问道:“在幼学里,你的同学多么?”

“多,但是后来又有一些不来上了,他们都回去族里读书了。”

钟进卫联系之前茶铺老板说的话,便明白那些人应该是扛不住压力,最终从幼学退学了。

“那你的同学家里都有钱么?”钟进卫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小孩挠挠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只好问道:“叔叔,什么样算有钱?”

吴莫泉一听,就代儿子回答道:“上幼学的一般都是普通人家和贫困人家,那些有钱的不屑和我们这样家境的孩子一起上学,而且他们认为读幼学没出息,要读书就还是要和以前那样。”

钟进卫一笑,不屑?就等着以后这些从幼学成长起来的孩子,衣锦还乡之时去后悔吧!

他对吴莫泉点点头,继续问他儿子道:“那你觉得幼学的课怎么样,喜欢么,容易么?”

“都喜欢,但是太难了。不过叔叔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学的。”小孩一脸严肃地道。

钟进卫一听,想起幼学课程出炉,好像是自己和徐光启他们商量讨论而出,实际如何还真没好好调研过。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调查对象,钟进卫当即问道:“你觉得难在哪里?”

第八百一十一章 繁体和拼音

小男孩低头想了一下道:“有的字好复杂,先生每天教好多字,我还没来及跟着写完一个字,就又教下一个字了。”

钟进卫一听,想起来了,现在用的还是繁体字,笔画多,好多字还非常相似。对于这些幼学的小孩来说,要认清很多笔画的繁体字的区别,确实是比较困难的。

自己是成年人,有后世简体字的基础,也是经过很长时间后才渐渐地掌握了最常用的繁体字而已。就算到了现在,如果遇到生僻点的繁体字,还是写不出来。

并且成人熟练之后,书写大量笔画组成的繁体字,比起幼童刚学之时要快太多。如果不放慢书写速度,幼童肯定跟不上。

小孩对钟进卫很是感激,就无话不说道:“叔叔,这些其实没关系。我回家后,自己在泥地上可以再写。但常常忘记字怎么念了,第二天上学就挨先生打手掌心了。”

说到这里,小孩见钟进卫有点惊愕的样子,就挺了挺身子,又连忙补充道:“但是,我挨打是最少的!”

钟进卫眉头微皱,问小男孩道:“不是有拼音么,你是忘记拼音了?”

“拼音?叔叔,什么拼音?”小男孩有点迷糊,问钟进卫道。

钟进卫忽然想起,自己潜意识里一直以为是有拼音的。可听小孩这么说,好像这个时期还没有拼音。

其实拼音已经有了,而且已经有几个版本。

元朝忽必烈时的国师八思巴根据吐蕃文字制定的拼读汉字法,在蒙元被推翻之后就没再使用;

还有一个本土的版本是这个时期出现了用简单的同音汉字来进行汉语拼音的做法,这种做法经过几次变迁后,后世在台湾仍然还有在使用。

同时在天启末年,也出现了拉丁字母拼音,是由法国传教士金尼格和大明的韩云、王徵等人一起合作下,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但以上这些都没有经过官方推广,大部分还是使用中国代代相传的“两字相切”读音方法。就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来拼出第三个字,这种方法很繁琐,还经常读不准。

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钟进卫,第一时间自然就想到了推广拼音。只要自己把拼音一套默写出来,再交给徐光启等人根据明朝的实际情况去修改修改,经过后世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一套拼音就能在十七世纪推广了。

钟进卫想到这里,就问小孩道:“你所在读的幼学是在哪里,能带我过去看看么?”

“好啊,好啊!但叔叔,现在天太热,我们都放假了,先生也回县城去了。”小孩先是答应,然后想起放假,就提醒道。

钟进卫听了不由一笑,原来这时候也有暑假一说,还都放假了。他想了一会,就又问道:“那你知道你先生住哪里么?”

小孩摇摇头,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道:“我还从来没去过县城。”

钟进卫听了就转头看向吴莫泉,见他也是惭愧地摇摇头,显然也不知道幼学老师的住所。

正当钟进卫想问别人时,顾百川低声向钟进卫禀告道:“老爷,他们来了。”

钟进卫一听,心思不再沉浸在幼学的事情上,就听到了外面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由远及近而来。

他见吴莫泉一家人脸上有点变色,露出一丝恐惧的样子,就安慰道:“不用怕。”

说完后便转过身子,看向茶铺外面。

大约四十来个人,拿着锄头、擀面杖之类的器物,气势汹汹地簇拥着几个穿官服的人往这边而来。

店铺里的其他旅客也见到了这个情况,不由得又往里面挤了挤,但还好奇地看着店铺门口的一幕。他们非常想知道,这双方相遇,会如何碰撞,结果又会如何?

顾百川当心这些人不知轻重,会伤到国公,就对手下一使眼色。

七、八个护卫当即站了起来,从随身所带的行李中抽出刀,挂在腰间分两边列在门口防备着。

茶铺老板原想过去做个和事佬,适当的时候讲几句好话,能减少多少冲突就减少多少冲突。

可一见这伙锦衣大汉都亮出了兵器。当时就吓了一跳,这伙人不是官府中人,就是绿林好汉。

不管那个方面,茶铺老板都不敢再过去。他和其他旅客一起待在茶铺里面,心中祈祷最好是官府中人,免得一旦打起来,自己的茶铺遭殃。

那吴姓族长早已看到自己儿子跪在那茶铺门口,那还忍得住,快走几步,到了店铺门口,指着明显是领头人的钟进卫骂道:“哪里来的野汉子,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如此虐待我的儿。今天不把你们打的连你爹妈都不认得你,我就不姓吴!”

跪在门口的那七个人一见族长领着县尉大人亲自来了,纷纷骚动起来。但抬头看到边上那些带刀的锦衣大汉,因为之前被打,又还有点害怕,一时不知道是该站起来还是继续跪那。

顾百川见他出言不逊,眉头一皱。什么时候东厂的人被一个百姓如此辱骂,而且还骂了国公,他当即低沉着脸喝道:“掌嘴。”

一个番役听令,上前几步,抽刀在手,还没等对方的人反应过来,就已架到了吴姓族长的脖子上,然后就开始“噼里啪啦”地掌嘴。

所有的人被眼前突然出现的一幕惊呆了,对方来了这么多人,这些锦衣大汉竟然还当场开始抽吴姓族长的嘴。这真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最嚣张的一伙人!

那县尉见这边的人如此嚣张,看到自己过来了还去掌嘴,而且是自己八拜之交的族长。这分明是不给自己面子,不把自己这身官服放在眼里。

怒气马上出现在他脸上,快走几步,正想去喝问之时,他注意到了对方是带刀的。而且这刀还很特别,好像在哪里见过。

绣春刀只有厂卫使用,但厂卫的数量毕竟有限,不可能出没在每个地方。因此县尉没见过,但他幸好有听说过。

他的神情马上又变了,再仔细打量了这些锦衣大汉后,冷汗就出来了。

吴家村人和县尉的几个跟班正准备看县尉大人摆威风,喝斥对方,然后下令抓他们去县衙大牢时,却见县尉接下来做的事情,让他们大出意外。

第八百一十二章 宗族

只见典史(县尉在明已废,改为典史,前文有误,已修改)正了下自己的衣冠,也不管那八拜之交的吴姓族长在被抽嘴巴,上前两步,就跪倒在地,一边磕头一边道:“下官诸暨县典史叩见大人,下官来迟,让乡下之人冲撞了大人,下官有罪。”

吴姓族长原本被要挟着打嘴,虽然嘴角被打出血,但还咬牙撑着,就是等典史来救他。

可没想到眼角余光看到了这一幕,一下绝了他的希望,而且对方是典史都要下跪的官员,当即吓得魂飞魄散。

要知道,让典史主动上前跪地请罪的大人,至少会是三级以上的官员才有这个资格的。

而茶铺老板一见,心中则松了口气,总算是自己预料的一个最好的结局。

不过他心中也还是有点奇怪,虽然看样子那个年轻人应该是个大官,可对自己这些百姓都很和蔼,真是少见!

钟进卫虽然掌军多年,一声令下,死在他面前的人也已不少。但他却不是滥杀无辜之人,现在见那个族长已经被掌得满嘴是血,就挥了下手,让那番役放了吴姓族长。

番役得令,把刀从族长的脖子上拿开,插回刀鞘,转身走回自己的位置。

吴姓族长腿一软,跪倒在地。他本人是满嘴是血,而他儿子则是满嘴是泥,一前一后跪在那里,震慑住了所有村民。

平时高高在上的族长,竟然落了个如此下场。

钟进卫看着那典史,见他满脸惶恐,知道他大概是猜出了东厂的身份。

钟进卫也不说破,只是对那典史道:“这些凶徒在这人来人往的水泥路边行凶,砸了他们一家的茶水铺子,正好被我撞见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指了下和自己坐在一起的吴莫泉一家人,让典史看下苦主,然后继续说道:“既然你是本县典史,就按律处置吧!希望以后你要管好你们县的治安,不要再出现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破坏秩序的事情。”

典史看了眼吴莫泉家一眼,他认得是吴家村的人,知道这人带头不服族长,硬是让他儿子去上幼学了。

他搞不清楚吴莫泉和这位大人到底有什么关系,不过也来不及理清这点,先忙着回答道:“是,是,是,下官一定管好本县的治安。”

钟进卫看了一眼那吴姓族长,然后又命令道:“听说有的宗族强令本族人不得去上幼学,你要严查此事。上免费幼学,是朝廷的恩典,是皇上的浩荡君恩。如果自己不想上就算了,但要是谁敢强迫别人不去上幼学的,必须惩处!”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严查。”典史不敢抬头,只能连声答应。

他从钟进卫说话的语气中,已经判断出,这个人的身份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大。

“起来吧,我再问你一事。”钟进卫看他还很上道,就让他起来说话。

典史一听,再次磕头谢恩,然后才站了起来,规规矩矩地站着。

后面不远围着的村民中,有一些机灵人,到了这个时候,已经醒悟过来了。纷纷往后丢手中的器物,免得惹祸上身。

这么一来,又带动其他人赶紧丢械斗工具,动静一下变得更大。

钟进卫瞄了一眼,也没管这些。处置了领头的人,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和这些底层的百姓计较。

他看着典史问道:“你知道幼学的先生住在哪里么?”

“下官知道。”典史低着头,恭敬地回答道。

“好,你领我过去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