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钟进卫,在城南箭楼上观察战场的形势,他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建虏身上。当他发现城内大批建虏忽然往城西方向冲去时,吃了一惊,移动望远镜,往西门方向看去。

这一看,当即眉头皱了起来。他大声地问道:“西门是谁负责的,怕要出纰漏了。传我将令,速去增援西门。”

一个番役马上答应一声,便下了箭楼去传令。而顾百川则在钟进卫的身边,向钟进卫禀告道:“侯爷,西门看似左良玉游击负责。”

“奶奶个熊!”钟进卫闻言不由骂了一句,现在只能寄希望自己派去的援军能及时截住突围的建虏。

原来,他通过望远镜发现,西门处的明军竟然没有顾及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在主干道上攻击前进的只有一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都追逃窜的建虏进了小道,甚至是各处宅子里。

而且西城门附近留守控制城门的兵力也不多,大部分都进城了。

现在冲向西城门的建虏有大几千的人数,这么一拥而上。这燧发枪又不是后世的机枪,那会扛得住如此之多的建虏冲锋。

要知道,建虏此时是困兽犹斗,狗急跳墙。这攻势必然会很猛,光靠现在主干道上的一点兵力,怎么够用!

果然,钟进卫通过望远镜看到,那些冲向西城门的建虏,都是发疯了一般的冲锋。冲在前面的建虏,甚至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为身后的同伴开路。

如果明军的兵力足够能形成密集且连绵不断地火力覆盖,那么就算建虏拼了命,怕也无济于事。

可现在的问题是,主干道上的明军不够多,还形不成如此要求的火力。因为大部分明军,都已不在主干道上。

果然,在主干道上的明军,显然没挡住建虏如此疯狂的攻击。在开始屠杀了一些建虏之后,终于被他们冲开了一条路,直奔西城门所在。

沈阳城实在太大,支援过去的明军并不能立刻到位。唯有西城门留守的明军将士,依托城头高的优势,在苦苦支撑。

建虏也真是发了疯,在弓箭手仰射的掩护下,浑然不顾城头上的火力倾泻,硬是用人命填出了一条路,冲过去开了城门。

城头上的明军,因为人数太少的原因,渐渐地被建虏的弓箭手压制,根本就伸不出头去瞄准射击。

西城门如此之大的动静,吸引了那些窜入民宅和小道的明军返身咬住了建虏的后军。

但建虏的前军已经在压制住城头明军的情况下,往城外冲去。

不过并没有等多少时间,从南门和北门前去支援西门的明军将士沿着城墙终于杀到了。

这人数一多,火力顿时加大了好多倍。一下就截断了建虏倾泻而出的人流。

而这个时候,济尔哈朗已搞清楚了城内混战的情况,当即大声命令,随他从东门突围。

第七百六十八章 突围

济尔哈朗不用想,也知道是多尔衮见势不妙,先行突围。也因此,把明军的注意力和大部分兵力都吸引了过去。

这么一来,虽然东门的明军并无破绽,但却少了友军支持。这就给了济尔哈朗机会,让他有了突围的可能。

南门城头的钟进卫,看到西门终于堵住,便转移了注意力。因为有了西门这边的教训,他的视野开始变得更广阔。用望远镜观察沈阳城内的每个角落,不但建虏,包括明军自己的动向,也都收在眼底。

他知道北门是老帅袁可立亲自坐镇,从北门那边的动静就可以看出来,关宁军兵力足够,防中带攻,一切都是无懈可击。

然后钟进卫又看向东门,何可纲和黄得功没有冒失,也是在控制了东门之后,逐步推进中。

正当他想松口气之时,却发现建虏有更大一波建虏从四处冒出来,往东门而去。

钟进卫当即又紧张起来,他仔细看了一会,马上下令道:“传令给东门,让他们不要再攻击前进,回防东门,堵住出口,不要让建虏从东门逃走。”

“是,侯爷。”这次是王鹏答应一声,然后马上下了箭楼,从城头骑马赶往东门。

钟进卫皱着眉头再看了一会,又下了一道命令道:“命令曹文诏,改变攻击方向,往东门攻去,从建虏的背后插上一刀。”

“是,侯爷。”还是番役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在战场传达中兴侯的将令,就番役是最好使。因为这番役具有唯一性,大家都知道,只有中兴侯身边的护卫中,才有番役。

东门处,何可纲守城门,黄得功领着燧发枪兵攻击前进。

面前的建虏越来越稀少,使得黄得功所部推进速度逐渐加快,慢慢地远离了东城门。

但到了一定距离之后,正打得顺手时,忽然就开始遇到了阻力。黄得功所面对的建虏越来越多,而且不再有投降,全都发疯了一般往明军冲来。

但东门的情况不能和西门比,这里的明军足够多。宽阔的主干道上,并排着好多列燧发枪兵。轮流射击,直把当前疯狂冲过来的建虏变成一具具的尸体,垒起好高一堆。

但就算如此,建虏还是在不停地冲锋。

黄得功心中冷笑,有多少命都交代上来吧!他接着命令后军快速跟上,以预防可能的意外。

正当他把后军都调上来之时,忽然后方疾驰而来一个传令兵,向黄得功传令道:“侯爷有令,建虏从东门突围,你部马上收缩,以守住东门为主。”

对于中兴侯的命令,黄得功没有胆子敢违抗。虽然他觉得应付面前的建虏,还是绰绰有余,但还是遵照将令,开始缓缓后撤。

可这个时候,忽然从主干道两侧冒出了无数的建虏,开始攻击他们,截断了黄得功退往东门的道路。

“娘的,在前面死了那么多人,就只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力。”黄得功狠狠地说了句,然后重新开始调兵遣将,调整作战部署,以期打通回东门的路。

但建虏还是那么疯狂,甚至是用他们的尸体挡住了黄得功回东门的路,堆得密密麻麻的,根本就走不了。

在临近东门之处,源源不断地建虏从小道小巷冲近了城门,开始了东门的争夺战。

原来,济尔哈朗早就想了对策。先缩减黄得功正面的兵力,诱使明军远离东门。接着就派死士在明军正面给予足够的压力,使得明军主将把后续的兵力也调了上来。

然后济尔哈朗才依仗着他们比明军更熟悉沈阳城内地形的有利条件,从小道小巷绕路,截断了攻击明军回东门之路,接着用主力,开始攻击沈阳城东门。

沈阳城从昨晚开始厮杀,一直到了现在将近中午,还在厮杀中。但是交战双方已经变了,由建虏的内乱,到了如今的建虏和明军的交战。

东门虽然有稳重的何可纲主持,也留了不少兵力守东门。可建虏是狗急跳墙,背水一战。虽然他们打了这么久时间,感到非常疲惫。但在这样的绝境中,还是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城门处的明军渐渐地开始抵挡不住建虏的疯狂进攻,因为燧发枪的一个问题,就是连续射击时间长了,枪管会发热,只能暂时中断射击。

这建虏又是如疯狗一般,不计伤亡的连续进攻,硬是用人命把明军的枪管堆热了。

如果车营在的话,一炮收割一群建虏的性命,就算建虏用出这种打法,最终也是徒劳无功。

可偏偏是建虏在路上挖坑,延迟了车营的进军速度,甚至是连野战炮兵的速度,也被地面的坑坑洼洼给降低了,没能及时赶到沈阳。

济尔哈朗躲在城门不远处,看到明军的枪声渐渐地稀疏下来,就知道自己的目的要达到了。他当即又调了弓箭手上去压制,准备最后一鼓作气,把东门城门给拿下,打通通往城外之路。

何可纲见到这个情况,一咬牙,发布命令道:“全体准备近战。”

他的打算,就是准备用刺刀来阻挡建虏。只要坚持足够的时间,等友军过来支援之后,建虏就会彻底交代在这沈阳城内。

但如此一来,明军的伤亡将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可要想不放建虏出城,就唯有这么做了。

此时在沈阳城内,曹文诏所部已咬上了黄得功所面对的建虏后部。这支部队的兵力之强,火力之足,是明军中最为厉害的。又是从建虏后方攻过去,因此,并没有用多长时间,就消灭了强弩之末的这些建虏,和黄得功汇合到了一处。

虽然明军的兵力一下增加了好多,可在回东门的路上,堆了无数的建虏尸体,阻碍了他们的推进速度。

再加上建虏为了掩护同伴突围出沈阳,都是不要命得在阻击。因此就算明军实力一下增强了好多,但要想回到东门,还是要花不少时间。

东门的局部形势,一下对明军严峻起来。明军将士在近战中会损失多少不知道,比这更为关键的是,就算牺牲了许多明军将士,能不能拦住建虏,都是未知数。

全城的焦点,都集中到了沈阳城东门。

第七百六十九章 关注

沈阳城的战事如火如荼,牵动着知道此战事的许多人的心。

朝鲜汉城,朝鲜国王和君臣就在商议有关明国的事情。

“殿下,运载明国接受釜山的水师船队已经出发前往明国登州了。”领议政洪翼汉高兴地向国王李溰禀告道。

“好,总算了了孤一桩心事了。”李溰闻言,终于松了一口气,感叹道。

建虏所留的后遗症一直严重影响了朝鲜的民事,即粮食不足的事情。而去年冬季只下了一场小雪,让朝鲜君臣都为之担心,今年的收成怕又是歉收。

现在明国接受釜山的事情已经尘埃入定,以后朝鲜就能少一部分负担了。李溰想想,又叮嘱洪翼汉道:“那些去年冻死的人就清理出釜山,免得给明国使者看到了不好。另外再分一部分灾民过去,让明国分担一下。”

“是,殿下。”洪翼汉答应一声。没想到大明会耽搁到今年才接受釜山,原本驱赶过去的那些老弱妇孺死了一大批。

现在再驱赶过去的都是已筛选过一次的百姓了,如果朝鲜粮食足够的话,李溰都不想驱赶了,因为这些都是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

左议政尹集犹豫了一下,还是给李溰泼冷水道:“殿下,釜山一事怕还会存在变数。”

李溰一听,心中一紧,当即看向尹集问道:“水师都出发了,为何有如此一说?”

“殿下您想,明国要了釜山,不就是为了能流放建虏到虾夷地去么?要是明国没打赢这场战事,或者被建虏跑了,那岂不是没人可以流放,这釜山就成了明国的鸡肋。到时候,明国会出多少物资来养釜山,还是一个问题。”

尹集这么一说,殿内朝鲜君臣都想起来了,现在明国和建虏的决战已经开始,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右领政吴达济插话说道:“明军战力强悍,既然有此计划,当无意外。”

“话不是这么说!我不是长敌人士气,建虏的军力也不弱啊!虽然连败给明军,但他们的主力未损。战事有太多的不确定,有个意外也是正常的事情。”尹集皱着眉头反驳道。

殿内这几个人都见识过建虏的厉害,被建虏欺凌过,当然知道尹集说得不是没道理。说句良心话,至少建虏比起朝鲜军队来说,要强百倍。

这么一来,殿内几人因为担心现在大明和建虏的决战,一时都不说话,使得殿内安静了下来。

服侍的宫女内侍一见,更是小心谨慎,不敢发出异响,招来祸患。

突然,领议政洪翼汉笑了起来,打破了沉寂道:“哈哈,没事,没事的。”

在吸引了注意力之后,洪翼汉向李溰解释道:“殿下,明军的主帅是那中兴侯,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