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爷,外面太冷了,您还是进车子里吧。”阿福没忍住,看到袁可立有点哆嗦的样子,连忙请求道。

袁可立没有理阿福,此时他的精神竟然比刚吃完饭时还要好。他一边用望远镜望着远处盛京城内的动静,一边略带兴奋地说道:“真是没想到,建虏此时竟然会起内乱。”

“建虏怕是知道中丞到了,以为谁又被中丞策反了,互相一怀疑,就杀起来了!”吴三桂秉承了其父吴襄的一些优点,恭维起袁可立来。

他知道袁可立最得意,在对虏战事中最重要的功劳就是策反了好多建虏的将领,当然是那些汉人将领。因此就拿这个挠袁可立的痒。

左良玉一听,轻轻地哼了一声。不过声音很轻,显然他不敢让袁可立听到。

袁可立对吴三桂的马屁没反应,只是有点遗憾地说道:“看这情形,明日一早将是我军攻击盛京的最好时候。可惜盛京太大,光靠我部怕难取得大的效果。”

“是啊,不知道侯爷到哪里了!”吴三桂适时附和道。

第七百六十四章 此生无憾

袁可立放下望远镜,看向吴三桂,在月光之下,还是能看清大概的脸色。

他稍微有点担心地说道:“且不说中兴侯是要一路打过来,就算在明日天亮之时赶来了,怕人数也不会太多。因为这次海州方向过来的骑军,终归是有限。”

袁可立身边的这几个人一听,刚才还兴奋的情绪一下降了下来。如果明日一早,要击溃沈阳城内的建虏,怕是没有多大问题。

可这次发动决战的一个最大目的,是歼灭建虏的主力。有关这点,在出发之前,袁可立已经宣布过了。

如果光凭关宁军目前的这点兵力,把一万燧发枪兵拆成两路,堵住盛京的两个门,已是极限。

另外两个门肯定照顾不到,就算分了一点兵力过去,建虏也不是吃素的,肯定挡不住建虏的狗急跳墙。

“中丞,既然堵不住,我们不如直接攻进城去。能杀多少建虏就杀多少建虏吧!”一边的左良玉忽然建议道。

袁可立闻言转头看向左良玉,这听似很正当的理由,在他听来,凭借着对左良玉的了解,袁可立可以肯定,他肯定是想第一个进城,立下首功,顺便还能多一些外快。

但左良玉'@文@'所说得'@人@'这个理'@书@'由也是'@屋@'有道理,到底该如何做,袁可立一时拿不定主意。

忽然一阵寒风传来,使得袁可立又是一哆嗦,当即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夜色之中,格外的寂静。袁可立虽然压抑着咳嗽声,但还是传得比较远。

听到的明军将士不由得又关注起他们中丞的身体,在这关键时刻,可不能有意外。

在阿福和众将的再次劝说下,袁可立同意回车上去。

可他自己回车里已有困难,阿福不顾袁可立的拒绝,坚持把他扶到这里去安顿好。

等袁可立在车里坐好后,阿福倒了一杯热水服侍他喝下,驱驱身上的寒气。

袁可立喝下之后,感觉好了很多,便对阿福说道:“你下去吧,我要想个对策。”

“是,老爷。”阿福答应一声,便挪动身体准备转身下车。

可这时,袁可立忽然又咳嗽了起来。阿福一听,连忙又转回身子,四处一查看,找到挂手帕所在,过去伸手一拿,准备递给袁可立。

可这时,他忽然愣住了。过了一会,他猛地俯下身子,从挂手帕的底下抓出来一堆带血的手帕。

“老爷,你。。。”阿福的情绪一下变得非常激动,大声地想质问袁可立,怎么会这样?

这时袁可立已咳嗽完,缓过气来,见到阿福这样子,连忙伸手摇摇,然后指指车外。

阿福跟了袁可立那么多年,自然知道袁可立的意思。老爷的意思是不要让自己说出声,免得让外面听到了,影响军心。

他知道老爷的身体怕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情不自禁地带着悲音又轻声叫了声:“老爷。。。”

袁可立闭了眼睛,平稳了下呼吸。然后睁开眼睛,脸色安详,轻声地对阿福交代道:“要是我能坚持到战事结束,亲眼见到建虏的灭亡,死也瞑目了。但万一我要坚持不到最后一刻。。。”

他说到这里,从身边拿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纸道:“这是我的手令,令关宁参将吴三桂接替我指挥全军,坚持到中兴侯到来。”

袁可立虽然平静地交代后事,可阿福却听得泪如雨下,默默地接过老爷的手令。

如果不是老爷亲自统领军队而来,阿福可以肯定,此时的关宁军绝对还在路上,不可能这么快到达盛京城北,堵住建虏北逃之路。

到时候,就算中兴侯及时赶到了,建虏也能从北门逃走。可以说,老爷是拿自己生命,来执行中兴侯定下的歼灭建虏于沈阳城下的战略目标。

“人终有一死,此生无憾而死,终归是不枉来人世一趟。阿福,你应该为老爷感到高兴。”袁可立看着无声哭泣地老仆,轻声说道。

“老爷。。。”

袁可立微笑着摆摆手,打断了阿福的说话,对他说道:“都一把年纪的人了,擦一擦再下去。”

过一会后,等在外面的将领看到阿福从车上下来,连忙围过去问道:“中丞的身体怎么样,要紧么?”

阿福借着月色,一张张脸看过去。过了半响,才摇摇头,简短地说道:“没事。”

说完之后,他便待在车边上,不再言语。

刚才袁可立的咳嗽,让众将都比较担心。现在听阿福一说,便稍微放心了下来。

过了一会,袁可立的声音在车内响起:“明日一早,全军攻击沈阳。在攻占一处城门之后,从两侧城头抢夺其他城门,不管那支军队,全都不许进城,全上城头控制四门。动作要快,关门打狗,坚持到其他两路友军到达。”

说到这里,袁可立的语气转为冷峻:“谁若敢违反军令,不管是谁,定斩不饶。你们可听清楚了?”

“听清楚了!”所有将领听了都神情严肃,抱拳回答道。

他们能感受到袁可立的决心,谁也不敢拿老帅的军令不当回事,哪怕是暂调过来的左良玉,也是不敢。

城外的明军在抓紧时间休息,几万人马,却没有什么声音发出来。而沈阳城内,却始终非常热闹,喊杀声不绝于耳,甚至有几处地方还烧了起来。在黑夜之中,极为显眼。

时间慢慢地流逝,离黎明越来越近。

关宁军将士都被叫醒,在寒风中吃着冻干粮,补充体力,准备大战。

作战任务已经传达给了每个将士,同时也让每个将士都意识到,天明之后,将会有一场大战、苦战。而战事的艰苦程度,将取决于友军什么时候能赶到沈阳。

紧张的气氛笼罩在所有的关宁军将士之中,大部分人的心思已集中到了即将到来的夺门之战。而少部分人,则不停着望着友军要到来的方向。希望能出现奇迹,友军及时从天而降。

还正不用说,这些人看着看着,忽然还真发现有动静。

只见在微明的天色之下,有十来个身穿关宁军服饰的夜不收,从远处驰来。到袁可立车前,滚鞍落马,大声禀告道:“侯爷领大军已到,命令即刻发起攻击。”

第七百六十五章 沈阳城破

在这黎明时刻,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候。可车里的袁可立一听,也顾不得这些,掀开车窗,惊喜地问道:“中兴侯带了多少人马,如今在哪里?”

“禀中丞,中兴侯领军三万左右,此时已到南门发起攻击。令中丞速攻北门,并兼顾西门。”夜不收大声回答道。

这些夜不收就是袁可立派去联系中兴侯的,但他们走了没多久,就遇到了钟进卫领着大军赶来沈阳。

因此钟进卫也了解到了关宁军的情况,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中兴侯怎么可能带来这么多人马?”袁可立听了眉头一皱,有点疑惑地问道。

在车辆周围,都围着关宁军中的高级将领,他们也有点怀疑夜不收是不是夸张了。

“回中丞,科尔沁族献了辽阳,中兴侯就调集了辽阳城内所有战马、骡子等使用,才有这么多兵力赶到沈阳。”夜不收早已知道原因,因此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道。

袁可立一听,便不再问话。虽然他还有一些疑问,可那些东西在眼下并不重要,他只需要确认中兴侯确实带了这么多兵力过来就可以了。

于是,他马上开始调兵遣将。令吴三桂领一半人马攻打沈阳北门,左良玉领另外一半人马攻打沈阳西门。

此时的袁可立,精神一下变得很好,在下完命令后,用望远镜注释着远处的沈阳城,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再说钟进卫,当日进辽阳城时,忽然想到了多铎只带本部兵马,在自己攻来辽阳这关键时刻,竟然舍弃辽阳不顾,赶回沈阳,还说什么等他回来,不管怎么样,都会让自己退兵。

钟进卫根据自己对建虏的了解,凭借他的第六感判断,沈阳城内肯定要出大事。

因为前线将领就这么回去,任何一个统帅都不可能不闻不问。而多铎既然这么回去了,那肯定是有啥凭借,可以忽视皇太极。

因此钟进卫当即命令科尔沁族察罕,让他把所有战马等代步牲畜送达后方正在赶来的步军手中。

于是,辽阳附近就出现了这么一幕。科尔沁族和其他投降的蒙古族人骑马离开辽阳,或者手中还牵着马、骡、驴之类的牲畜。和明军步军遇到之后,便下马把所有的这些交接给步军,再由步军骑着这些牲畜赶往辽阳,再赶往沈阳。

而蒙古族人没了马之后,则努力在车营前面填坑,让车营加快速度前进。场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前所未有过的这么做,让很多蒙古人感到事情的不可思议。

而明军则快马加鞭地赶往沈阳,也因此,才有足够数量的军队,及时到达了沈阳城外。

当钟进卫遇到袁可立派出的夜不收后,已是大喜,而后又看到远处辽阳城内的情景,更是喜出望外。

他没想到,建虏因为没有了胜利作为黏合剂,在外部强大的压力之下,竟然爆发出了如此巨大的内乱。真是不做死,不会死。

上天给了大明如此好的一个机会,钟进卫又怎么可能错过。马上下令攻打沈阳南门,同时派出何可纲所部和黄得功所部攻打沈阳东门。

城内会变成这么一个样子,也不是那些奴酋所愿意看到的。可战事一起之后,在夜色之下,渐渐地就不受他们控制了,最终导致了这么一个局面。

不管属于哪个阵营的建虏,精神紧张地厮杀了一夜,活下来的人都已疲惫不堪。

他们的注意力又都集中在城内,这时谁又会管城外如何,也没人刻意守着城门。

另外城内的科尔沁族在内乱一起的时候,就撤出了双方交战的区域,宣布保持中立。皇太极和多尔衮两方也没和科尔沁族计较,都想着等解决了对方后再说,免得此时处置科尔沁族会增强对方的实力。

这么一来,反倒是科尔沁族没事,在一边看着建虏在自个厮杀。

此时此景之下,科尔沁族的吴克善更是庆幸,自己早在去年末就投靠了大明。看建虏这个样子,那还会有前途。

在辽阳的察罕早已有飞鸽传书,把明军前往攻击沈阳的军情传达给吴克善,同时还有中兴侯命令他找机会控制城门,策应明军攻城的军令。

因此,城门处更多的是科尔沁族的人,一见明军攻城,马上便打开了城门,把明军放了进去。然后还作为向导,分别攻向建虏的指挥核心所在。

等明军攻进城时,天已大亮。太阳在东方完全跃出了山峰,挂在空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