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鞍山驿堡的东、西二墙为两百七十六米,南墙为两百九十米,北墙为二百八十三米,总长只有一千一百二十五米。

这么一点地方,被明军燧发枪兵占领了城墙这个制高点,城里的大部分建虏就都会被攻击到。

图尔格一头的汗,在做着垂死挣扎。可当他看到明军的燧发枪兵正从城墙上往两边扩散,后续部队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时,便知道再努力也是无用。

当即他也不管还在和明军交战的手下,自己先从北门跑了。其他建虏本就已绝望,没有谁傻到这种情况下,还妄图把明军赶出去。现在一见图尔格跑了,他们也没了斗志,纷纷逃跑。

而那些逃不了的建虏,则存了一丝希望,放弃了抵抗,任由明军发落,希望能有一条活路。如果不这么做,那就绝对死在眼前。

还没到中午,半天时间不到,在以前号称辽阳的门户,辽河平原的险关鞍山驿堡,就被明军攻陷了。

黄得功领着三千燧发枪兵绕过鞍山驿堡,去追击逃走的建虏。城内则有五军营士卒和部分燧发枪兵进行战场的打扫,由何可纲负责。

钟进卫则和其余部队一起,靠近鞍山驿堡的城墙,也绕过去,往辽阳进发。

一过鞍山驿堡,钟进卫便不由得摇摇头。建虏还真挖了不少坑。骑马还可以,但车营的速度就快不起来了。有可能是没想到明军会这么快攻过来,或者是天气太冷,泥地冻得硬邦邦地,挖得坑也不算大。

车营慢点也能走,遇到实在无法通过的坑,就用事先准备的木板一铺,就能过去。从这一点来讲,科尔沁族投降大明,事先透露建虏的计划,还是有点用的。否则临时找木板,还真不容易。

大明所称的九边,是指九座边防重镇,这下一个攻击目标辽阳,就是其中之一的辽东镇。大明以辽阳为中心,设有六个卫一个州。一直是辽东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因此,建虏驻守辽阳的是剩下几个和硕贝勒之一的多铎。

海州、辽阳这边一直是他的地盘,但海州早在去年就被明军占了。辽阳这边,又要执行皇太极的什么坚壁清野政策,把他旗的奴才都迁往盛京以北,让多铎很是恼火。

除了草原民族,哪怕是女真族,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因此除了多铎不愿意,执行不彻底之外,普通的女真人也不乐意。这迁移的进度才进行了一半,正在慢吞吞地进行中。

多铎正在想着自己来辽阳驻守时,多尔衮交代他的话,就接到了鞍山驿堡的急报,要求辽阳派兵增援。

多铎根本没想到明军会这么快就发动攻势了,他连忙问信使道:“明军来了多少人,可是海州明军而已?”

在他的心中还抱了一份希望,如果来得只是海州的明军,就无须多虑。因为在这么长时间的打交道下,对于海州明军的数目,基本还是心里有数的。

明军火炮一轰城,信使就被图尔格派来了,因此他哪知道城外到底有多少明军,是不是只有海州明军而已。

但多铎问话,他又不敢不答,只好回道:“主子,城外明军数目未知,但其红夷大炮有数十门之多。。。”

还没说完,就被多铎一脚踹倒了。只听多铎骂道:“没用的东西,不知道就不知道,编瞎话也要经过大脑,红夷大炮数十门之多,你以为红夷大炮是什么?”

多铎压根就不信红夷大炮会有那么多,从信使这里得不到确切的信息,他就犹豫了。

不过当他想起坚壁清野的进度,没办法就选择了救援,在鞍山驿堡多挡住明军几天,到时候就再撤回来好了。

可没等他出城,图尔格就逃回来了。

第七百五十七章 辽阳易手

此时天已近傍晚,图尔格在辽阳城门里见到了骑在马上,整军待发的多铎。

他立刻滚鞍下马,也不管披甲在身方不方便,硬是跪到了多铎的马前,惶恐地禀告道:“主子,明军大举进攻了,来了不下五万人马,光红夷大炮就有二、三十门之多。”

他也不是存心骗多铎,在战时本来就难以准确估计敌军的数量,只能大概猜之。一般来说,失城将领,或者说打了败仗的将领,都会取估值的最高值来说话。

多铎可以不相信先前的信使,但图尔格的地位够高,他的话却不得不信。而且信使到辽阳没多久,图尔格就丢城逃回来了,说明明军的攻势很猛,数量之多也不难理解了。

多铎并不认为图尔格一见明军出现在城外,他就会弃城而逃。多铎虽然年轻,但也是久经战阵之人。只要看看图尔格带回的队伍情况,就能分辨出一二,到底有没有经过血战之后逃回来。

在城门处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多铎当即下令探马四出,侦察明军的动静。然后紧闭城门,解散整装待发的军队,返回自己的衙门,召开军事会议。

多铎一坐定身子,就马上询问图尔格关于鞍山驿堡战事的具体情况。

图尔格当即把他所看到和听到以及感受的情况一一详细地说给多铎听,一直听得多铎脸上变色。

图尔格见多铎的样子,心中也暗暗吃惊。自己这个主子,以前对上明军是天不怕地不怕,脾气又暴躁,对待汉人更是无情。现在听到明军大举进攻,却吓得面容失色,真是世事变迁,难以预估!

其实,越是以前嚣张跋扈,轻视明军,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人,就越能体会到明军如今的强大。再加上多铎是亲身体会过一次火器部队真正的威力,现在听到明军比起上次,不但人数,连火器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光红夷大炮就出动了三十门,又怎么可能不变色呢!

在一边的科尔沁族二王子察罕听得面无表情,目光闪动,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在这时,之前刚派出去的探马回来了,匆忙闯入衙门,略带慌张地禀告道:“主子,我等出城不远,就碰到明军前锋了,全是火枪兵,人数大约三千上下。”

多铎又是大吃一惊,没想到明军攻势这么急,这前后脚就到了辽阳。他当即不再说话,匆匆领着手下前往辽阳城头观阵。

果然,城外的明军全是那种燧发枪兵,正在射程之外下马休息,一点不惧城内大金军队可能的突然出击。

多铎也是有眼力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支明军部队的精锐,并不是那种初上战场的菜鸟。

他的一颗心沉了下来,幸好天已经黑下来了,明军没有进一步的动作,也没有后续军队出现。

多铎皱着眉头返回了衙门,并没有多少时间思考,他就又召集了手下,开始吩咐事情。

他先是下令他手下的镶白旗人马连夜集合,同时吩咐察罕道:“我镶白旗的百姓还有未撤出辽阳地区的,本贝勒带军队前去帮他们,顺便前往盛京求援。你领着蒙古镶白、正白两旗和汉军所部坚守辽阳,等大金主力前来围剿明军于辽阳城下。”

多铎说这话的时候,原本有点担心察罕会有意见,正想着再说些什么话来安抚。

谁料察罕没有一点意见,双手甩了马蹄,单膝跪地道:“扎!”

多铎见了一愣,有点不相信察罕没一点意见就同意了。他试探着问道:“你有什么要求么?”

“奴才和明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奴才别无所求,只求多杀几个明军。主子要能及时赶回来就最好,到时候内外夹击,把明军歼灭在辽阳城下。”察罕没有起身,仍跪在那里回道。

“好,辽阳乃是有名的坚城,比起盛京都要坚固,就托付给你了,还望你能多坚持些时日。本贝勒这次回盛京,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只要能成功,等本贝勒回来之时,不管打不打得过明军,辽阳之围必解!”多铎点点头,对察罕的回答很满意,就透了一点底,再次安抚他道。

多铎也没有骗察罕,不过双方理解的东西会不一样。他前来驻守辽阳之时,多尔衮就有预料过明军进攻的情况。交代他如果明军势大不可挡时,就按照说好的做,解决他们兄弟的危机,顺便还能报仇。

当天晚上半夜时分,多铎就悄悄带着镶白旗人马,一共一万余人,马衔铃,人含棍,出了北城门,连夜赶往盛京。

至于辽阳最终能不能守住,多铎并不多大在意。如果能守住,当然是最好的。如果守不住,对于后面要进行的事情,也没多大关系。关键的是,和多尔衮即将进行的事情要顺利,手中握有足够的人马就可以了。

多铎并不知道的是,察罕就站在城头,在月色之下,看着他领着镶白旗人马出城而去,心中却只是冷笑。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时的察罕,早已明白过来一件事情。当初出塞的那支明军,是建虏有意驱赶,才造成了自己部族的损失,其目的就是要吞并自己的部族。

真要算起来,其实身为盟友的建虏才是那场祸事的罪魁祸首。因此,察罕表面对建虏恭敬,内心其实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了。

现在辽阳城内就以自己部族的兵马最多,其他蒙古族和汉军到底有些什么想法,并不重要,自己只须按照计划进行便是。

不过察罕并没有马上动手,因为天黑,有些事情就不容易控制。再说等女真人走远,明军大部队到了辽阳城外之后,动手就万无一失了。

等到次日中午时分,明军又赶到了五千多人。当然了,这些全是骑军,步军没有这么快赶过来。

察罕在城头看看明军人数足够多了,便下令召开军事会议,把其他蒙古族的头领和汉军统领全都招到了鸠占鹊巢的衙门。

接着一声令下,伏兵尽出,把面带忧色,匆匆赶来的所有头目一网打尽。

辽东最坚固的军事重镇辽阳,就一枪未发的落到了明军手中。

第五百七十八章 暗流涌动

“哐当”一声突然响起,紧接着一股冷风呼啸而进,一下把殿内的温度降得很低。

皇太极冷不丁冻得哆嗦了一下,手中的书没拿稳,掉到了床下。

“当朕死了么,做事都如此粗心,还是说有人要你们冻死朕啊!”皇太极脸色一下涨红,一种病态的红,猛地大声发飙了起来。

寝宫内的内侍宫女想去关窗,但被皇太极一骂,又想跪下来请罪。一时之间,都愣在了那里。

皇太极一见,气不打一处来,又哆嗦了两下,大声喊道:“来人,来人啊!”

殿门口的一群带刀侍卫一听大汗在叫,连忙进去听候差遣。

“把这些居心叵测的奴才全部推出去砍了!”皇太极的眉间充满戾气,愤怒地命令道。

在寝宫里面服侍的三名内侍、两名宫女一听,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求饶。

带刀侍卫见皇太极没有一丝会放过这些内侍宫女的迹象,当即不敢怠慢,上前架起内侍宫女就往外拖。这些天来,大汗一直容易发怒,因此谁也不敢出错。

“主子饶命啊,饶命啊,是您说要掩着窗户,透点气的,主子饶命啊。。。”有内侍尖声解释,企图挽回自己的性命。可是皇太极充耳不闻,就当没听到。

一等侍卫索尼,就是后世有名的索额图他爹,赶到了寝宫。见此情景,先是上去关了窗户,并且插上栓子。然后走近皇太极,轻声劝他道:“主子,您息怒,犯不着和这些奴才生气,龙体要紧。”

他过来的时候已经听到了内侍的解释,知道那几个内侍宫女十有**是无辜的。只是因为皇太极这些天的心情极度不好,才被当作了出气筒。

但那几个内侍宫女死了就死了,索尼才不会去关心,他着紧地是主子的龙体。自从过年以来,皇太极就一直卧病在床,病情不见好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