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那人又马上转到钟进卫面前,尴尬地解释道:“侯爷,他是末将的儿子,刚从日本接回来,不懂规矩。”

钟进卫听声音就知道是郑芝龙了,他一到面前说话,看他那略带惶恐的样子,心中不由得笑了。

自己又不是一个死板教条,刻薄严肃之人。而且家里也有个小调皮,现在也是整天不听话,刚学会走路,就在到处乱跑。作为父亲,他能理解。

陪同的水师学堂其他人见到这个情况,他们不知道中兴侯的脾气,都暗暗替郑芝龙担心。

阎应元先开口了,对钟进卫说道:“侯爷,现在只是文化课,小孩。。。”

钟进卫没等他说完,用手一摆,打断了他的话。然后他对郑芝龙道:“刚从日本回来?那他是你大儿子,叫郑成功么?”

他记得郑芝龙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郑成功,二儿子是个日本名,留在日本的。其实郑芝龙一共不止两个儿子,其他都没事迹留下来,因此钟进卫不知道而已。

谁知郑芝龙稍微有点诧异,然后摇摇头道:“侯爷,这小子就是末将的大儿子,不过不叫成功,而是单名一个森字。”

他也算是个人精了,脑中灵机一动,马上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发现他还站那,好奇地注视这他们。就连忙喝道:“滚过来,侯爷给你改了个好名字,快过来谢恩!”

钟进卫在一边听得无语,这郑芝龙还真是打蛇随棍上。他这么一做,就算自己原本想处罚他,也不好处罚了。而且就这么一下,无形中把他儿子和自己扯上了关系。只要自己在大明官场不倒,他儿子总会有好处,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的好处。

不过钟进卫对此也无所谓,他能确定郑芝龙的大儿子就是郑成功,可能这名字是后来改了。现在因为自己的原因,就提前出现了。

他不知道,如果不是这么一下,郑成功这个名字就永远不会出现了。因为成功这个名是隆武帝给他改的,同时还赐姓朱。

其他人,包括阎应元都暗暗佩服郑芝龙,果然不愧是大江大浪里闯出来的人。应变这么快,不但化解可能的麻烦,还能捞到好处。

郑成功被他父亲连训两次,却一点不在乎。不过这次还是听从了父亲的话,跑过来,对着钟进卫,用稚嫩地声音说道:“谢谢叔叔。”

周围人一听,不由得无语,怎么称呼叔叔了!

郑芝龙也是有点担心,怕钟进卫不高兴。一伸手,就准备去拍郑成功的后脑勺,教训他一下。

结果钟进卫已经做出反应了,只听他笑着道:“乖!”

接着他转头对郑芝龙道:“我很喜欢你家小孩,打算收他做干侄儿,不知道你同意不?”

钟进卫的那啥趣味犯了,把历史名人都收为他的侄儿。

郑芝龙一听,当即大喜,恨不得马上动手按着儿子的头,去给钟进卫磕头,他又岂会不同意钟进卫这个要求。

要知道这么一来,他就等于在朝中有了一个巨大的靠山,再也不用为自己以前的事情担惊受怕了。

“快,给你叔父行跪礼。”郑芝龙抑制不住喜气,连声催儿子道。

郑成功从未见过父亲这么高兴,同时他感觉钟进卫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心中早有好感。因此在父命之下,就跪下给钟进卫磕头。

钟进卫知道礼仪还是要的,就等他磕完头了之后,便牵着他的手往大堂里面走去。

其他人都跟在钟进卫的身后,纷纷无声地抱拳向郑芝龙恭喜,同时暗自懊恼自己的孩子怎么不来水师学堂。他们自然不知道,钟进卫之所以收郑成功为干侄儿,是因为他叫郑成功。

郑芝龙见儿子成为中兴侯的干侄儿,已成定局,那张在海上风吹日晒的老脸,笑得和花儿一样。

所有人都忽略了为什么钟进卫会问出,郑芝龙的大儿子叫郑成功的原因。

钟进卫在大堂坐下之后,和蔼地问乖巧地站他面前的郑成功道:“这么冷的天,你不在家好好待着,怎么跑到水师学堂来玩了?”

郑成功感觉到钟进卫对他的友善,小孩子通过直觉,很是分得清一个人对他的好坏。因此,他如实回答钟进卫道:“我小时候就住在海边,我喜欢海,我也喜欢船,我长大之后,一定要比我父亲还厉害!”

听着郑成功的志向,钟进卫满意地点点头。他抬头对站在一边的郑芝龙道:“不错,要好好培养你儿子,为大明的水师培养出一位纵横海洋的统帅出来!”

郑芝龙高兴地合不拢嘴,别人可能不在乎水师统帅,但郑芝龙却参与过文华殿议事,本身又是海上出身,知道以后大明的水师统帅,远不是现在的人所能想到的位高权重。大明以后的重心,绝对会偏向水师,这点他是毫无疑问的。

因此,钟进卫一说,他连忙答应道:“是,是,侯爷,末将一定悉心教导,不负侯爷的厚望。”

钟进卫又聊了一会,就打算回军营。但这时郑芝龙就以郑成功认了干叔父之事,极力邀请钟进卫去他家做客。

钟进卫想想现在也没事,就答应了。其他人也跟着起哄,一起去了郑芝龙家。

郑芝龙家就在水师学堂边上,房屋什么都是新建的。郑家有钱,盖得也比较宽敞,这么多人过去也能容得下。

在郑芝龙家里,钟进卫还见到了他的日本夫人田川氏,大约三十来岁年纪,和钟进卫对日本女人的印象差不多,温柔贤惠。

钟进卫对田川氏,比对郑芝龙还要尊重。因为他知道,田川氏在历史上,并没有跟随郑芝龙投降满清,而是切腹自杀以全忠孝。郑成功之所以跟满清死磕到底的一个原因,据说也有为他母亲报仇的原因在内。

这样的女子,不管她是日本人还是大明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第七百四十八章 登莱出征

且不说钟进卫多晚回军营,单讲登莱巡抚卢象升这边。他刚把朝鲜国王的使者打发回驿站,这已是海面解冻之后,前来登莱的第二批使者,和前一个使者也就相差一天而已。

卢象升知道,朝鲜是等自己派兵去接受釜山,已等急了。

之前是有借口,天气原因,就是想去接受釜山也无能为力。现在天气好转,卢象升根据朝廷的意思,也没想着再拖了。

倒不是说着急朝鲜的灾民如何,而是藩王封建北美之事必须加速进行。釜山作为第一个海上的大型补给点,必须要马上动工才行。

他原本想着亲自去釜山一趟,毕竟刚交接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少问题。如果他亲自去的话,就能当场拿主意。

可是,卢象升这个念头还没有付之实施的时候,朝廷的旨意就到了,辽东大决战正式开始。

这一下,卢象升就只能忙着辽东战事了,釜山之行就委派给了手下的人。反正按照朝廷的意思,去釜山就是一个中心思想,赶紧开始补给点的建设。

当然,前往釜山的明军和工匠以及部分民夫暂时还不能前行,因为所有的船只要用来运送登莱明军登陆辽东。

卢象升马上安排了快船前往各个海岛传令,让他们就近集中到獐子岛和皮岛这两个大岛上待命。

然后他自己则亲自迎出登州城,在城外接到了京师运送而来的军火。这次的战事,关键成败就在这些军火上面。说起来,火器部队虽然更为厉害,却也更依赖后勤。

一万支燧发枪,所需要的弹药也是海量的。如果没有弹药的话,还不如一杆简易的长枪好使。

卢象升之所以要亲自迎出来,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只听他问押运官道:“佛郎机炮的弹药有送来么?”

“回中丞,中兴侯早有过交代,下官怎么敢忘记不送。”押运官笑着回答道。

然后他还特意引了卢象升到中间的一辆车上,掀开让卢象升亲自察看。

卢象升就像看宝贝一般看着车上的佛郎机弹药,心中满意之极。

当初他跟随中兴侯杀进建虏腹地,在建虏腹地翻江倒海,为所欲为,就是依仗着火器之利,其中火炮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因此,卢象升才命令燧发枪兵在一有了野外战斗力之后,就前去把上次撤退时埋着的佛郎机炮取回来。

在年前向朝廷汇报军情的时候,他特意去信,向中兴侯说及了这点。他知道,别人可能不会重视。但作为大明最熟练运用火炮的中兴侯,一定不会忘记自己的这个要求。

谁知中兴侯不但没忘记,还有另外的惊喜给他。只见押运官又引了另外两名军士给卢象升介绍道:“中丞,这两位是京营中优秀佛郎机野战炮的炮手,受中兴侯所命,前来登莱军中听从中丞的指挥。”

卢象升一听,心情又是大好。自己倒没有注意这点,中兴侯却帮自己考虑到了。他当即热烈欢迎了两名炮手,把两名炮手当宝贝式地招待了起来。

当天晚上,卢象升就传来在驿站等消息的朝鲜使者,对一前一后到达登州的两名朝鲜使者说道:“明日一早,我军就将开赴辽东战场,和建虏决一死战。所有船只都要调去运送大军前往辽东战场,因此前往釜山接受一事,还得等船只送达辽东后返回才行。”

两名朝鲜使者早已被登莱城内明军调动和整军备战的动静惊到了,他们能猜出来明军开始有大动作。

因此卢象升一说,他们并没有惊讶。并且,他们两人早已有过商量。卢象升一说完,其中一名使者就向卢象升征求道:“中丞,如果鄙国派水师来接送贵国人员前往釜山接受,您看是否可以?”

卢象升听了一愣,然后心中马上大喜。这么一来,辽东战事就不会耽搁藩王封建北美的进程。不过卢象升虽心里同意了,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他先是沉吟了一下,然后才对朝鲜使者道:“如此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则前往釜山的人员会比较多,二则可能还要运釜山那边的百姓回登莱所在,恐怕船只要不少,本官看还是等水营返回再说吧。”

“中丞无须多虑,我朝鲜虽然陆军不行,但水师还是有不少的。再说这又不是打仗,只是运送人员而已。因此中丞要多少船都有,要用多久也无妨,只需通知我王一声就成。”朝鲜使者连忙回答,就怕继续耽搁下去。

卢象升听了,便不再拿捏,当即点头同意。他把负责修建釜山补给点的手下传来,让他和朝鲜使者商量,然后就等朝鲜国王派水师来了之后就开始动身前往釜山。

卢象升自己,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动身前往皮岛。毕竟中兴侯要求的日期已经确定,卢象升可不敢耽搁军情。

这次大决战,登莱方面自然不会留后手,将近四万的军队,一下派出了三万人。其中有一千京营的燧发枪兵,还有一万登莱自己的燧发枪兵。以这部分为主力,组成辽东决战的右侧大军,号称十万,征讨建虏。

附近的军队早已连夜调动完毕,全部都已在码头待命。天刚一亮,军队就开始登船驶离登州城码头。

看着浩浩荡荡地船队离开码头,消失在海上。前来送行的登州城百姓在心中默默祷告,希望卢中丞的大军凯旋而归。

卢象升到达皮岛之时,岛上的将领们就在码头上迎住了他。

终于要进行大决战了,每个人都很兴奋。其中表现最为活跃的,并不是和建虏有血海深仇的原东江镇将士,而是钟进卫派来历练的四小。

他们虽然都抢着向卢象升表达了当先锋的意愿,可卢象升还真不敢让他们去当先锋。即便他们四人在历练中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军事天赋,可毕竟是中兴侯的侄儿,要有点意外,就没法交代了。

最后还是决定以曹变蛟为先锋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