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进卫的这个理由,崇祯皇帝能理解,他点头道:“无妨,钟师傅尽管说来便是。”

“一,大明可以开放多个港口城市,进出大明的货物必须通过这些港口进出,这是为了方便管理。”

“二,对进出大明的不同货物要征收不同的税。比如大明现在急需粮食,就可以规定出口粮食要收重税,收得没有商人愿意出口粮食的程度为止;而进口粮食可以降低关税,甚至可以不收,从而鼓励商人从海外进口粮食。”

“这第二点还包括向海外倾销我大明的商品。比如玻璃,这种东西应该说还是富人用的多,因此可以提倡向海外倾销,对,就是倾销。西洋人也有玻璃,但我们比他们有优势,打垮他们,占领东南亚的所有市场,为大明赚取尽可能多的钱财。”

崇祯皇帝听得眉开眼笑,仿佛看到了钱财滚滚而来。

“三,建立强大的大明水师,可以按地域多建几支水师。比如说,护航北美必须要有一到两支强大的水师;保护大明沿海安全,也必须要有水师;为大明商人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通商,也必须要有水师。另外,水师打击走私也是一个重要的职责。”

温体仁听得眉头都皱了起来,崇祯皇帝还是青年君主,性子中还有一丝冲动。在刚才之前还说了一下扩编五万新军的事,现在中兴侯这么说,他生怕崇祯皇帝又是手一挥,然后说建他个十支水师出来。

于是,温体仁赶紧插话道:“中兴侯,现在朝廷建不了那么多水师。”

没等钟进卫回答,崇祯皇帝站了起来,大手一挥道:“现在建不了就将来建,绝不再让江南之乱再有发生。朕一定要让大明水师布满大海之上,朕要重现永乐年间大明水师无敌于天下的盛况!”

第六百九十章 建虏求和

钟进卫看着慷慨激昂的崇祯皇帝,他心中也颇为激动。有这么一个有志气的君王,实在不应该亡国啊!

忽然他想起,好像偏题了。之前是在说辽东的事情,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到水师去了。

于是,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还得去尽早准备,及时运输物资到海州去。”

“钟师傅,能否让别人替你去,京师这边有许多事情,都需要你在这里才行。”崇祯皇帝一听,就和钟进卫商量道。

需要钟进卫搭把手的内阁、锦衣卫指挥使等人都看着钟进卫,希望他能留下来。

但钟进卫严肃地摇摇头道:“陛下,恐怕不行。奴酋皇太极此人,绝对不可小觑。之前的时候,建虏大军云集,却硬是被新军从海州走到了牛庄驿。建虏遭此大辱,必然会有针对性的准备。臣估计,这次要一路打过去才行。”

辽东战事,唯有钟进卫最为权威。他这么说,文华殿内其他人也只能同意他的观点。因此,崇祯皇帝就对钟进卫道:“既然如此,那钟师傅早做准备,早去早回。”

事情就这么定了,散会后钟进卫就去准备运送物资之事。

可在当天晚上,当钟进卫和儿子玩了一会后,正准备睡觉之时,宫里忽然来人,传旨钟进卫,紧急觐见。

大晚上的还要招进宫去议事,显然是大事。钟进卫担心什么地方又出乱子,就急急赶去紫禁城。

在路上的时候,他又碰到了早上开会的会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唯有进宫了才能知道。

崇祯皇帝早早就在文华殿内等候了,他的身边就只有王承恩伺候着。

被传诏觐见的官员基本就是内阁和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的高级官员,他们一起在午门外碰头,一起进了文华殿。

崇祯皇帝一见他们都来了,就从御案上拿起一份东西。在烛火的映照下,面色有点奇怪地道:“山海关孙师傅八百里加急,说建虏向大明求和。愿仿蒙古例,受朝廷册封,称臣纳贡。”

崇祯皇帝的话,犹如在平静的湖面突然投入了一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波澜。

“陛下,不会是建虏的缓兵之计吧?”

“陛下,建虏为何突然会议和,其中定有阴谋!”

“。。。。。。”

文华殿内声音嘈杂,好像忽然之间就变成了菜市场。

内阁首辅温体仁出列,先喝止了嘈杂之音,然后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建虏可有提具体的条件?”

崇祯皇帝把手中那份东西递给一边的王承恩,让他转给底下的臣子看。然后他先说道:“大致的要求是朝廷从海州退兵,并开放边关互市。作为交换,割让盖州卫和獐子岛一线以南地区给大明。”

钟进卫听得暗暗冷笑,皇太极还真想得美。先不说建虏原本就是大明的臣子,聚众造反,抢夺大明土地,杀大明百姓,哪能让他们说和就和了。还想仿照蒙古,要大明皇帝的册封,真是想得美!

不要看建虏一下割让那么大的面积出来,其实这些地区就是渤海湾的突出地带,都是沿着海岸线的。建虏面对大明水师的骚扰,防守很是吃力,直接割了对他们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另外从去年开始的几次战事,都冲着建虏的粮食等物资而去,特别是沈阳破袭战,更是烧了建虏腹地的不少粮食作物。

现在建虏物资紧缺,要求大明开互市,显然是为了他们自己救灾。

钟进卫想到这里,还是暗暗佩服皇太极的远见。

他知道皇太极应该是看到新军对建虏的优势,虽然现在建虏还有一战之力,但皇太极却预料到了将来会出现的情况,从而采取了这个和谈的措施。

钟进卫不知道,皇太极的出招,还不止他想得这些。

不过他现在只是在一边冷眼旁观,并没有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记得在历史上,是大明被建虏打得想和谈,但最后没有和谈成。现在因为自己的出现,建虏被大明打得想和谈。他想知道,这个和谈如果自己不干涉的话,究竟会不会成功?

朝廷现在手中有几个钱,因此宫中的用度并没有以前那么省了。这次的会议又很重要,因此文华殿内多处地方都点着烛火,把文华殿映得很亮。

也因此,文华殿内虽有视力不佳者,但却没有受到光线的影响,很快就都看完了孙承宗的奏报和奴酋皇太极的国书。

“诸位臣工,尔等是何意见?”崇祯皇帝见底下臣子都已看完了,就马上问道。

“陛下,辽东原本就是大明国土,建虏也为大明臣子。但建虏杀我百姓,占我土地。现在大明强大起来了,就来求和,还妄想册封为王。臣以为,决不能同意。”工部尚书徐光启首先表态,一脸的激愤。

户部尚书毕自严一听,眉头一皱,也出列说道:“话不是这么说,打仗是要费钱的。中兴侯在白天的时候也已说了,建虏的实力很强,如果错过这次机会,建虏和大明死磕下去,一是能什么时候打赢不知道,二是又要为此牺牲我大明无数的将士,浪费原本不多的钱粮。这些事情,朝廷也必须要考虑才是。”

钟进卫听得无语,他听得出来,毕自严对建虏的和谈是心动了,甚至还把自己之前的说法也搬了出来,作为他的论据。

钟进卫想开口,但转念一想,还是先忍住不说。

崇祯皇帝听到两种意见,也知道这是在情理之中,就再问道:“其他臣工的意见呢?”

温体仁作为百官之首,他是一定要发表意见的。只听他说道:“臣以为,打得赢就打,不用理会这和谈。打不赢,或者打得时间太久的话,再和建虏谈条件,争取一个对大明最为有利的条件。”

崇祯皇帝一听,就把头转向钟进卫,想问他意见,看能否打赢建虏,多久打赢建虏?

可当他看过去的时候,发现钟进卫就盯着地上,老神在在,好像是在想着事情。

崇祯皇帝见此就没有打扰他,转头看向兵部尚书杨鹤道:“杨卿,你以为和建虏的战事能在短期内结束么?”

杨鹤看看周围的同僚都注视着他,好像他的回答将决定和谈不和谈。他也是官场的老油子了,那会轻易就下如此重要的结论,马上就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须中兴侯来答最好。对辽东战事的熟悉,对建虏的了解,都以中兴侯为最。”

第六百九十一章 虽远必诛不是口号

钟进卫见殿内的注意力最终还是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要由自己来答复这个关键的问题。他也就不再装思考,抬起头来看着崇祯皇帝,一脸认真而坚决地道:“陛下,臣以为,不管能不能打赢,不管多久时间打赢,都决不能和谈!”

在期待钟进卫能说出几年平辽的殿内众人一听,都有点意外,没想到中兴侯是这样的答复。

“中兴侯,打仗不是儿戏,可不能意气用事啊!”毕自严一幅苦口婆心地口气劝道。

钟进卫一听,也不等崇祯皇帝反应,转头看向毕自严,正色地道:“我没有意气用事,而是原则问题!”

说完,他重新转回头,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辽东原本就是大明固有领土,建虏原本只是大明的臣子。如若最后和谈,还仿蒙古册封其为王,承认建虏在辽东的统治。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变相鼓励大明的臣子去造反,去杀大明百姓,占大明领土,反正最后打不过还能落个封王,这是大明想看到的么?”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这么一说,马上就想起大明西南局势的不稳定。虽然之前的土司造反已经被镇压下去了,可现在仍有其他土司蠢蠢欲动。要是真如钟师傅所说,一旦册封建虏的消息传到西南,必然会促使西南重新爆发战事。

“任何敢造反,敢侵犯大明利益的,哪怕是付出多大成本,都要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钟进卫说到这里,转身面对殿内众人,提醒道,“前几天的布告中写着,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其实就已摆明了大明的态度,只要有侵犯我大明利益的,就是再远,付出再多的代价,也要诛灭了他们。”

钟进卫说完,最后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大明要成为世界上的最强国,就要有这种气势,让宵小不敢觊觎我大明,让万国仰视我大明!”

“陛下,中兴侯说得极是!这是原则问题,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徐光启虽已年老,却激动地站了出来支持中兴侯。

他说这番话时,“虽远”这两个字被他咬得极重,提醒着殿内众人,这当然是要有代价的。唯有如此,才能让大明的敌人胆寒,让宵小不敢觊觎大明,让万国仰视大明!

一时之间,文华殿内原本就主战的臣子纷纷表态,强烈支持中兴侯。

而少数几个有意和谈的人则沉默不语,不再进行争辩。说到底,他们也只是基于成本考虑而已,并不是说他们和建虏有一腿。

崇祯皇帝的面色微红,神情有点亢奋地注视着底下的臣子。他见温体仁等人也都支持了不和谈之后,便一拍御案,站了起来,大声地宣布道:“敢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朕绝不会让此话成为一句空话而已!”

钟进卫也是笑着点点头,他接崇祯皇帝的话道:“陛下,建虏要想活命,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无条件投降。所有奴酋都要接受大明的审判,为他们杀戮了那么多大明军民而付出代价。而其他建虏可以发配到各地域去修建大型补给站,为他们自己的罪行赎罪。”

“好,就这么答复建虏!”崇祯皇帝已坐了回去,听钟进卫这么一说,当即同意道。

和谈的事情由钟进卫这么一说,大部分文臣拥护,崇祯皇帝拍板,就这么定下来了。

钟进卫想了一下,转身看向毕自严道:“把辽东重新纳入大明版图,也有无数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