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4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西方帆船却应用三角帆来解决了问题,同时他们可以将船桅造得更高,风帆的面积也可以制作得更大。这样一来,使得西式帆船在速度上便获得了大幅度超越了大明帆船的可能性。

钟进卫听得默默无语,大明的船只不管是在规模,还是航行速度上,或者是火力配置上,都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存在。也难怪西洋人能纵横海上,无所顾忌。

郑芝龙之前说要十比一的数量之比,战力才能赶上西洋战船。钟进卫现在知道,这其实还是客气的说法而已。

不过钟进卫还有一个疑问,如果差距真有这么大的话,根本就没法和西洋人打,郑芝龙又怎么在历史上赢得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呢?

他想到这里,不由得问道:“据说你的水师也不弱,如果不是中了敌人的奸计,还是有得一拼。我想知道,你是靠什么来拼的?”

郑芝龙本人都来京师了,又那会有什么保留,一五一十地回答道:“末将向西洋人采买了一些他们的船只,配备了他们的火炮。另外还仿制了一些,加上可以用大明船只作为辅助,在数量上又远超西洋人船只。因此如果明刀明枪地打,末将自然不会惧于他们。”

钟进卫听得点点头,他又问了一些其他问题之后,便转身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荷兰人发起的这次战事,臣以为该让大明的造船业知耻而后勇了,否则必定会影响大明的国策。”

崇祯皇帝知道钟进卫指得是藩王封建海外一事,他点点头道:“朕知道,已和温卿商议过,等红夷的事解决了之后,便全面开海禁。不过具体的事宜,还未有商议。”

钟进卫一听,就马上建议道:“陛下,臣觉得郑游击的方法不错。大明可以先采买西洋人的船只,同时通过仿制来快速缩小和西洋人在战船上面的差距。至于以后,只要加紧蒸汽机的研发,以后蒸汽机船必然会取代帆船。”

有关今后的趋势,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和钟进卫相比。崇祯皇帝对于这点的认识,还是非常深刻的。

因此钟进卫这么一说,他就更是期待那蒸汽机研发成功的那一日。

文华殿内的人都是大明的最高级官员,基本都知道蒸汽机的事情。当然,郑芝龙除外。他听了钟进卫的话,暗自吃惊这正气鸡到底是什么东西,会有这么厉害?

钟进卫继续建议道:“陛下,臣建议,船舶研究所向全国征召有丰富经验的船匠,凡有杰出贡献者可以参考枪炮伯、微伯之例。”

崇祯皇帝和大明的这些高官已经被江南之事深深刺激了,也知道了海防的重要性,因此对钟进卫的建议都深以为然。

“陛下,臣已了解大明和荷兰人的具体差别在哪了。臣相信,他们的火器必然没有我大明新出火器厉害。等新军一到,臣马上就领军南下。”钟进卫再次说道。

崇祯皇帝一脸激动地看着钟进卫,点点头道:“朕已安排了沿途的快马船只,还望钟师傅能早日到达江南,早日平定红夷之乱。”

第六百七十九章 新军能行么

“那臣打算马上去兵仗局一趟。”钟进卫要求道。

崇祯皇帝先是点点头,马上又摇头道:“钟师傅日夜兼程赶回来,还是先去歇息一下吧!”

钟进卫一听,感激地答道:“此次江南平乱,新军要尽量发挥我大明的军械之长,臣过去兵仗局看了之后才能放心休息。”

既然钟进卫如此要求,崇祯皇帝自然不会阻止了。

当新军赶到京师时,钟进卫已经缓过劲来了。时间不等人,新军补充了军械弹药之后,便通过京杭大运河,日夜兼程地赶往江南。

此次车营没有全部都去,因为车营比较笨重,不适合江南水乡这种河道纵横的地形。并且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也将来临,绝大部分地方又没有修水泥路,车营去了只会是鸡肋而已。

将近三千的燧发枪兵和五百多野战炮兵以及一千的五军营精锐和五百死营将士,组成了这次的平乱部队。

之前的时候,也曾有朝臣提议让京营南下。但没有人保证京营去了就一定能平定红夷之乱,京师空虚,辽东战事不明,建虏动向如何,又不知道。因此,最终京营并没有冒险南下。

但现在钟进卫回来了,之前这些担心就都没有了。钟进卫在新军的基础上,抽调了部分京营,自然是没问题的。

京杭大运河上早已被先一步清理,因此运送新军的船只一路顺风,浩浩荡荡地往江南而去。

当船队经过扬州时,钟进卫站在船头不由微微感叹。这个繁华的城市,有钱人的天堂,著名的扬州瘦马,一掷千金,比排场,显阔气的地方,如今却是显得格外萧条。

京杭大运河两岸,原本应该仗着交通便利的因素,是个格外繁华的地段。如今却是不见有多少行人,除了一部分行色匆匆的路人之外,更多的是巡逻的兵丁衙役。

他们见到如此庞大的船队,满载着稀奇古怪军服的兵丁,从北至南而下,不由得都驻足观看。

甲板上执勤的新军士卒并没有因为到了从未到过的扬州,而四处观望,或者指指点点,说说笑笑。他们都是严格执勤,一丝不苟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就算是不懂兵事的普通人,见了每艏船上都是如此的军士,都能得出这支军队不同寻常,肯定是朝廷从北方调过来的精锐。

而有些走南闯北的路人,或者是那些看过报纸的人,则纷纷大喜过望,惊喜地向同伴及陌生的路人显示自己的见闻广博。

“是朝廷的新军,我们大明最精锐的军队终于来了。”

“不会是那支把建虏伪都都打下来的军队吧?”

“难道还有第二支新军不成?教你一个乖,看那军服,如此奇特,唯有中兴侯的新军一家。”

“中兴侯?难道是那个传说中神仙下凡的中兴侯?”

“不错,专收蛮夷,不但收建虏,还收西夷,这下红夷有难了!”

“。。。。。。”

诸如此类的话马上在京杭大运河两岸传开了,有些沉寂地古老城镇一下又恢复了活力,开始对路过的这支新军议论纷纷。

当然,也有对新军的战力持怀疑态度的。

“怎么现在才来,不会是怕了红夷了吧?”

“你懂什么,北方不是有建虏么,那能说走就走的!”

“你别忘记了,北方来的大都是旱鸭子,来江南怎么打,还记得曹魏南征孙吴么。。。”

“说得有道理,你们是没见过,红夷那船坚炮利,可不是北方的建虏可比的,我说。。。”

“。。。。。。”

慢慢地这些言论甚至还占据了上风,因为江南人没有亲身体会过建虏的厉害,但他们却见识过红夷的强大。因此对于新军能否打过红夷一事,把握都不是很大。

但不管如何,新军的到来,多少提振了他们的信心。看着船队慢慢远去,扬州的百姓无不希望新军能打胜仗,早日把红夷赶走。

他们对新军的期望,也只是如此而已。要说歼灭红夷,那怎么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船队过了扬州,再走了一段路之后,便有当地官府的人在前面拦住了,因为再往前已不安全。

那些西夷的大海船虽然进不来运河,但不少海贼的小船过来却是没问题。仰仗着他们红毛主子的威势,见多了卫所军队的无能,海贼们的胆子很大,已有多次窜入运河打劫。

新军开始整队下船,没喧哗,不慌乱,秩序井然,尽显精锐风范。

早有厂卫侯在这里,一见船队到了,马上就求见中兴侯。

钟进卫听着厂卫汇报军情,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镇江在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界处,且处于长江南岸。

荷兰人占领了镇江后,便派海贼的船只封锁了这一带的水域。新军要想攻击驻扎在镇江的荷兰人,必须绕道渡过长江才行。

可一是因为大明在长江的船只基本都被荷兰和海贼的联合舰队炸沉,或者俘获了。二是海贼的船只巡逻的水域很宽。

就算钟进卫要绕道渡过长江,也是一件难事。至于用运河中的船只强行横渡长江,钟进卫是想都没想过。真要那么做了,就是脑子有病。

这时,天色也已不早,钟进卫便先下令择地驻扎,同时派出“霹雳”大队去侦察情况。

可问题又来了,“霹雳”大队的人都是在北方的士卒中选拔出来的。没几个人会游泳,现在在江南出任务,有点抓瞎。

这个时候,把郑芝龙带来的好处就显出来了。他马上向钟进卫禀告道:“侯爷,末将在这一带有些兄弟,可以让他们去做这些事情。”

钟进卫看了郑芝龙一眼,想着他现在和大明是在一条船上,以后也必须仰仗大明,自己打了败仗对他没有好处。

因此就笑着答应了,但同时还是把“霹雳”大队也派出去了,一起行动。理由是“霹雳”大队的人战力强悍,只要不是游泳,一个顶三个都是没问题。

没想到,当天深夜,就有了成果。钟进卫闻报,连忙起床来到前帐。

第六百八十章 快点来吧

已在帐中等待的几个人一见钟进卫出来,便连忙拜见。有敬新式军礼的,也有单膝跪地的。

“侯爷,属下在路上碰见了这位兄弟,名叫顾岱,是锦衣卫校尉,奉命潜伏在海贼中当了个小头目,外号顾三麻子。”胡浩首先开口说明情况道。

钟进卫闻言看向单膝跪地的那人,年纪轻轻,却长得一脸彪悍。要不知道的人,恐怕也想不到他竟然是天子近军的锦衣卫校尉。可能是因为光线的缘故,钟进卫倒没有发现有麻子。

顾岱见中兴侯打量自己,连忙禀告道:“小人去年末才回南方,借机潜伏海贼刘香手下。只是时间太短,尚未能得刘香看重。”

钟进卫先让顾岱站起来说话,然后问道:“你是刘兴祚刘大人训练出来的人?”

“正是。”顾岱连忙答道。

钟进卫记得这回事情,当初自己颇为佩服刘兴祚的潜伏功力,便向崇祯皇帝推荐了他。调为锦衣卫指挥同知,专门训练锦衣卫间谍,派往东南沿海。

没想到当初的布局,竟然在今天用到了。

于是,钟进卫就问顾岱有关荷兰和海贼联合舰队的具体情况。顾岱自然不会有所隐瞒,把自己了解的情况都一一说给钟进卫听。

原来,当初联合舰队把郑芝龙打得大败,并逼到福建水师港口之后。按照原本的计划,就是准备强行攻占港口,然后向大明提条件。

但最大的海贼刘香见普特曼斯有点担心明国还是不肯屈服,白打了这一场战。就向他建议,现在大明沿海已没有力量可以抗衡联合舰队,不如走一趟长江。

因为那个地方是大明的经济重心,如果联合舰队一亮相,必然天下震动。到了那个时候,就不是和福建巡抚去对话了,将直接和明国朝廷,甚至是崇祯皇帝对话。

普特曼斯听了就心动了,因为直接和明国的皇帝对话,就少了好多中间环节,有利于节约时间。对于荷兰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很在乎这个的。

因此,联合舰队才会突然就自个撤了,其实是北上,前往长江水域了。

进入长江后,让普特曼斯大为吃惊,没想到庞大的明国,其经济重心的防御竟然如此薄弱。不但水师不行,连陆上的军队也是一触即溃。

这一下,大大增强了普特曼斯的自信心。又见到大明长江沿岸的繁华,更是刺激得他嗷嗷直叫,当即派人上岸抢猪、抢羊、抢鸡鸭、抢钱、抢女人。

一切都很顺利,不但抢了个饱,而且那些不断出现的明军,还不断地被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