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3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一听,心中松了一口气,这么说来,登莱战事是打赢了?

文华殿内的兵部尚书梁廷栋当即就笑了起来,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臣之前就预料到了,此战必胜,今日果不其然!”

崇祯皇帝一笑,正待说话,却听钟进卫又开口道:“陛下,此战没有胜,其规模非常大,登莱兵力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兵力。”

殿内马上一片安静,首辅温体仁带着疑惑的神情先问道:“那就是败了?”

钟进卫转向温体仁,摇摇头道:“也不算败。”

“中兴侯,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战况到底如何?”站兵部尚书身边的左都御史曹于汴沉着脸,喝问道。

他也是早上刚到京师,因为破获了复社大案,为朝廷抄了那些盐商联盟的财产。所得数目比起八大晋商的资产,那是只多不少,朝廷又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愁没银子了。他自以为有了资本,腰板就硬了,说话也牛气了不少。

虽然崇祯皇帝知道复社之案其实是东厂破获的,但他主持了此次事情,因此钟进卫刚来之前,也正在表扬他。

钟进卫转头看向曹于汴,见他回来了,知道江南之事应该有结果了。

虽然他关心事情的结果如何,但眼下还是登莱战事为主,因此他先回答道:“请曹大人少安毋躁,我从头细细说来。”

于是,钟进卫就把皇太极担忧登莱,让汉奸宁完我和孙得功先策反了祖大乐,然后又布局引卢象升入陷阱,最后差点围歼了登莱明军的事,都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至于在最后新军救了登莱明军一事,他只是略微说了下,一笔带过。因为他要先达成目的后,回头再说新军的事不迟。

崇祯皇帝听得眉头都皱成了一团,这分明是一场大败仗,为何钟师傅却还恭喜自己呢!

他一直没表态,因为他相信钟师傅这么说,肯定是有理由的。

梁廷栋却听得一颗心沉了下去,这战事与他所料完全两样,建虏竟然出动了那么多人。别说登莱明军全部出动了,就是再加上关宁军,也不见得能打赢。

曹于汴听完之后,问出了崇祯皇帝心中的疑惑:“中兴侯,这分明是一场大败。虽有奸贼反叛,但也是登莱巡抚失察所致。损失了这么多兵力,为何还要恭喜陛下,难道你是要维护那登莱巡抚不成?”

钟进卫知道肯定会有人这么说,但没想到是曹于汴。不过他也不介意,转身面对他解释道:“曹大人,你可见过有如此受建虏重视的明军主帅么?建虏出动女真四旗、蒙古八旗,其总人数比起登莱明军只多不少,更不用说费劲心力挖陷阱了。”

钟进卫说到这里,便不再理曹于汴,转向崇祯皇帝奏道:“登莱以前从未受过奴酋如此重视,这一切皆是因为卢象升担任了登莱巡抚所致。由此可见,奴酋忌惮登莱明军,其实就是忌惮卢象升而已。”

崇祯皇帝听着钟进卫的辩解,并未说话,只是仔细考虑钟师傅所说之话。

“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如若因为一场败仗就处罚主帅,以后谁还会再出战,像某些地方一样缩城里不作为么?那今后所有的将领都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打仗必胜。”

钟进卫这一下说到崇祯皇帝心里去了,能干事,敢担当的臣子太少了。

温体仁这时开口说道:“中兴侯,话是这么说,可这次登莱的损失太重了些。”

钟进卫闻言转向温体仁,严肃地点点头道:“温大人说得没错,损失确实大了点。在建虏的重兵围困之下,连卢象升本人都多处负伤,一身战袍犹如从血池里捞出来一般。就算如此,登莱明军在卢象升的带领下,仍和建虏做殊死拼杀,绝不投降,真是可歌可泣,让人敬佩不已!”

温体仁听得有点愕然,自己说得意思,其实还是认为卢象升必须要当责任的。可经过中兴侯这么一解释,倒变成了朝廷还必须表彰卢象升了。

钟进卫重新转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衡量一场战事是否胜利,应该是取决于发动战事的目的达到没有,而不是看谁死得人多。”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懂,但不说的话,又往往会忽略掉。

“此次战事,登莱巡抚的目的是劫粮,这个目的没达到,因此可以说失败了。。。”

钟进卫说到这里,就被曹于汴打断了:“中兴侯。。。”

钟进卫把手一举,侧过头道:“请听我说完,谢谢!”

说完后,他又转回头继续对崇祯皇帝解释道:“但是建虏是战事的发起者,他们的目的是彻底消灭登莱明军,这目的也是没有达到。因此,臣才说这场战事是不胜不败之局。”

钟进卫一说完,曹于汴终于得到机会,马上发表看法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登莱损失确实太大,登莱巡抚必须为此负责。”

崇祯皇帝听曹于汴这么说话,心中也有点认可,不过当他的目光看向殿内的兵部尚书时,却又心有所思。

钟进卫见曹于汴紧紧咬着卢象升,不禁微微有点恼火,他沉着脸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第五百四十六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

曹于汴一见钟进卫的脸色,微微一愣,一时没有说话。

钟进卫见此就转向崇祯皇帝,再次奏道:“陛下,据东厂档头顾百川审问汉奸宁完我所知,这汉奸一开始的目的乃是通过登莱混到京师来,收买朝中官员施压甚至调走建虏所忌惮的前线将领。以往的时候,他们用此计屡屡得逞,否则也不可能让大明的军队一败再败。”

崇祯皇帝一听,大为吃惊,忙问道:“此言当真?”

其实崇祯皇帝此言是多此一问,东厂档头审问出来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可能欺君的。

曹于汴听了心中不由捏了一把汗,自己原本的意思就是想要治卢象升的罪,不说下狱,至少也要罢官才行。这意思要是说了出去,中兴侯再这么一讲,就等于自己往那被收买的人身上套了。

想到这里,他对钟进卫的手下留情又微微有点感激,要是中兴侯等他先说再拿出这个杀手锏的话,自己不说百口莫辩,日后留人攻击的口实是免不了的。

钟进卫这时才从袖子里抽出一卷纸,双手呈上道:“陛下,此乃这次的战报及三个汉奸的供状。”

一边的内侍不等崇祯皇帝吩咐,自觉上前接过并转呈御前。

文华殿内静悄悄地,都在等待崇祯皇帝看完。温体仁在等的同时看看钟进卫,心想中兴侯现在做事真是越来越老练了!

钟进卫一待崇祯皇帝看完资料,就先开口奏道:“陛下,登莱巡抚卢象升到任之后,战功颇多,因此才受到奴酋皇太极的忌惮,费劲心思要搞掉他却不如意。如果朝廷要治卢象升的罪,使他不再担任登莱巡抚之职的话,岂不是正好随了奴酋之意?他没办到的事情,朝廷帮他办到了。”

崇祯皇帝听得连连点头,他看看殿内其他几个臣子,见他们也是若有所思的样子,一个个都没说话,就自己说道:“钟师傅,依你之见呢?”

钟进卫正等着这句话,当即回道:“陛下,有一句话说得好,赏罚必须分明。因此,登莱巡抚卢象升必须要受罚。但朝廷最终的用意还是要让登莱明军不失战力,继续使建虏忌惮其战力。基于这个目的,臣有以下建议。”

所有人都看着钟进卫,听他准备说些什么建议。

“一,死难将士要抚恤,并在英烈祠堂设其灵位为其招魂,享大明百姓之香火。”

“二,逃出生天的登莱将士也要表彰,这点无须朝廷出面,可由报纸刊登一些将士英勇杀敌的事迹,让天下人都知道,使敢战、善战者名扬天下。”

钟进卫说这一条,主要是考虑到大明军功是按首级记功。但登莱明军根本没有首级,如果照样由朝廷出面奖赏,其他边军就会有意见,也有失公平。

“三,登莱巡抚卢象升必须受到处罚,至于什么处罚就由朝廷商议好了。关键是让其继续在登莱巡抚之位上戴罪立功,痛击建虏。”

钟进卫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点点头,觉得不错,就先问首辅温体仁道:“温卿以为如何?”

钟进卫这几条并不需要花费朝廷多少钱粮,却能收获登莱军心,温体仁又何乐不为呢!

“陛下,臣以为可以。”温体仁躬身奏道。

刚才左都御史的反应比较大,崇祯皇帝就又转向他问道:“曹卿以为呢?”

“臣亦无异议。”曹于汴闻言马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崇祯皇帝得到他们两个的答复后,只是看了兵部尚书一眼,却并不向他询问,就直接道:“如此,就按钟师傅说得做吧。”

钟进卫一听,再次奏道:“陛下,此次战事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损失,臣以为乃是三名汉奸所致,不重处难以平民愤,也不足于警示后人。”

崇祯皇帝也是这个想法,他点点头道:“数典忘祖,罔顾君恩之辈,朕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左都御史曹于汴这下找到宣泄口了,他义正言辞地奏道:“陛下,那孙得功,乃是朝廷失去广宁的罪魁祸首,没想这次竟然还敢为祸登莱,非千刀万剐不足于平其罪。”

梁廷栋一直没有说话,就怕有人想起他支持卢象升劫粮,导致失利之罪。此时一见殿内的矛头都指向三名汉奸,他灵机一动,也马上发表意见道:“不止孙得功,还有那祖大乐、宁完我也要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倒是温体仁犹豫了一下,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之前刚定下了所有罪犯一律流放海外,以补充建大型补给点所需之人力。这三人是否也应该如此处理?”

崇祯皇帝一听,转头看向最先提出处罚的钟进卫问道:“钟师傅以为呢?”

“臣以为,为蛮夷出谋划策,坑害我大明利益的汉奸,一律处以极刑,不在流放一列。不如此,不足以警示后来者。”

钟进卫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崇祯皇帝的问话,他最恨得就是汉奸。只是自古以来,汉奸一直层出不穷,让他很是叹息。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下说道:“这汉奸的祸害极大,就交三法司定罪吧。”

他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同意曹于汴的处置了。因为按照这三个汉奸的所作所为,依律论罪,也是剐刑。

“有关登莱巡抚卢象升的处置,就按钟师傅的意思,内阁拟个折子给朕。”崇祯皇帝吩咐温体仁道。

“臣遵旨。”温体仁答应了下来。

此次战事有关登莱明军的事就商议的差不多了,卢象升也没有因为败仗而受之前其他类似人的待遇,真可谓是朝里有人好办事,真是一点不假。

一番讨论下来,天已近黄昏。崇祯皇帝早已注意到钟进卫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就对他说道:“此次要不是钟师傅及时赶到,后果真不堪设想。朕知道你一路辛苦了,就先回去休息吧。”

钟进卫本来还想听听曹于汴的南京之行,但现在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他自己也确实累了,况且又出去了很多天,惦记着家里,就没有推辞,当即辞别崇祯皇帝回家了。

他没想到的是,家里正有好事等着他呢。

第五百四十七章 有喜了

钟进卫现在有了家,有了老婆,就特别惦记家里。他归心似箭,一路奔驰,很快就到了定府大街。

马蹄声声,动静颇大,以致刚到门口时,彭老就从门房中走出来看了。因为这阵势在这附近,一般就只有中兴侯出行才有此动静。

没想到这出门一看,果然是侯爷回来了,他当即惊喜地迎上去道:“侯爷,您可回来了。”

钟进卫翻身下马,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