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由本官来回答。”

他说到这里,看向唐王道:“朝廷已有决策,各藩王就蕃海外,可以带走一千王府护卫及其家属,然后自行招募大明百姓作为臣民,能招到多少算多少,都可以带走。”

“不能由朝廷强制藩王府所属百姓一起走么?”福王世子插话问道。

现在是关系到藩王就蕃海外的切身利益,就是再胆小的宗室也会开口讨价还价了。

福王世子的话音一落,有好几个藩王出声附和。

温体仁任由他们说话,毕竟他们为自身争取利益的做法可以理解。

他等了一会,见场面静下来了才说道:“现在大明是多事之秋,辽东建虏猖獗;西南土司动乱平息未久,又已蠢蠢欲动;秦地流贼才平息未久;大明各地灾害频发,百万灾民嗷嗷待哺。如此情势下,若是强制百姓迁移,势必为引发动乱,朝廷不能这么做。”

“那我们怕是招不到多少百姓吧?”唐王顺势叹道。

这大明的百姓对于刚去北美开拓疆土的藩王来说,那是多多益善。因此唐王的感叹又引起了不少人的附和。

“错了,现在大明的局势正是你们就蕃海外、能招到最多百姓的最佳时机。”温体仁的声音不是很响,在藩王宗室们听来,却是响亮异常。

“为何?”唐王马上接口道。

温体仁心中暗赞一声托真得好用,不至于跑偏话题,顺着事先考虑的方面说事:“朝廷虽已尽力救灾,但终归能力有限,以致饥民遍地。说句有损朝廷脸面的话,那些灾民大半处于饿死的边缘。这个时候,如果你们能拿出一口吃的,许他们以美好前景,必然能以最少的代价带走最多的百姓。”

藩王宗室们一听,觉得也是,要不是天灾不断,大明百姓好好地能在本土过日子,想让他们前往美洲开荒,有多少人会去还真不好说。

可现在这个情况,待在大明本土很可能饿死,那还不如吃喝有保证的情况下,前往北美混个出身。

“首辅说得是,本王可以许那些百姓到达美洲后,人人都有田地,是本王的一等臣民,表现好的还可以当本王的官员。本王就不信了,那些饥民会不乐意去!”唐王适时说出了他的对策,也是说给别的藩王一个参考。

这个原本他是不会说的,但中兴侯有交代过,没办法,只能把这些措施公布出来。

有聪明的藩王宗室已经想到这点了,顺带着鄙视下朝廷。自己无能解决不了灾民,就让他们帮着把灾民给解决了。

同时他们也佩服那个想出这个把他们封建海外方法的人,这可是个一石二鸟,不,是一石多鸟之计啊。

福王世子是算比较积极参与就蕃北美的年轻人,他也已想到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抢着问道:“那前往北美的船只怕是要不少,这个怎么办?”

唐王听了看了他一眼,心中不由得嘀咕,自己正想问得问题被他问了,难不成他也是事先被中兴侯找过的人?

温体仁转头看向福王世子,回答他道:“各藩王自身须得解决一千护卫及其家属的船只,朝廷帮你们出运送百姓的船。”

“为什么,难道不能都给解决么?”另外一个宗室忍不住开口反问了,都打算把钱多投入一点到招收灾民的计划中了,现在这船也要自己出的话,岂不是就会少招好多灾民。

温体仁并没有被问得不高兴,依旧保持着之前不卑不亢、不喜不怒地态度道:“因为这些船只是最基本的,你们到了北美后,也将要一直使用。朝廷没有能力送你们这些船只,毕竟一个藩王的船不多,可所有藩王的船加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了。”

说到这里,温体仁又似安慰他们道:“有一点你们可以放心,就是招再多的百姓,朝廷都会咬牙出相应的船只保证你们能运送到北美。”

不大聪明的藩王宗室被温体仁的保证给吓到了,这所有藩王的百姓一加起来,肯定又是一个大数目了。这得要多少船,难怪说朝廷无力提供所有人员的船。

而那些聪明的藩王宗室自然心中有数,朝廷所出的船只绝不会太多。因为他们肯定不是一起就蕃,并且运灾民的船只还可以反复利用。

钟进卫在这时忽然开口了,因为他临时想到一件事情。只听他说道:“提醒一句,如果各位王爷觉得钱不够用的话,可以去大明的各家银行借贷。”

藩王宗室们一听,对啊,这是个好主意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如此一来,就有钱能多招些人了。想到这里,不少人都对钟进卫投以感激地目光。

崇祯皇帝在上面看了钟进卫一眼,心想这点事先还真没想到。让钟师傅出席这次议事,真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在之后的日子里,藩王宗室们果然纷纷向大明为民银行以及其他银行申请就蕃贷款。许以藩国内的资源或者商业贸易权等为抵押,让各大银行都快把自己的老底都贷空了。不得不提高存款利息,已吸引更多的个人资金,同时也算是给大明百姓间接造福了。

最后各家银行在资金又不够用的情况下,在钟进卫的建议下,大明皇家银行降低准备金率,并允许各家银行向其贷款,以致大明九思宝钞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

因为需求的紧张,各行业生产力的暴增,纸钞流通向各地甚至海外,这些原因又保证了纸钞始终紧缺,因此并不会贬值,也为最终大明走向信用金融体系迈出了一大步。

另外,崇祯皇帝下的一道圣旨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就是各藩国必须允许开设大明皇家分行。

现在人和船的事情问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唐王又开始问另外一个问题了:“往北美的航线如此之长,如果保证各藩国顺利前往北美,要知道我们有不少人的,我们不希望好不容易招到的百姓死在了路上。”

第四百九十五章 藩王会议(5)

“问得好,此事尽可放心。”温体仁先给了他们一句安慰话,然后才解释道:“朝廷已决定在北美航线沿岸修建大型补给点,以保证前往北美的船只都能获得补给。如此一来,在途中损失的人数将达到最小。”

屏风边上的内侍此时又用细棍在世界地图上点了一些事先圈起来的红圈圈,以示意这些地方就将是首辅所说的大型补给点。

这些补给点的设定是根据李维的提议,暂时就这么定的,要等到后面朝廷会专门派人进行核实后才正式开工。

不过李维所提议的这条路线刚好暗合了后世俄罗斯从海参崴到北冰洋的航线,那些补给点也基本是后世俄罗斯的大型港口。

当然,因为现在和后世轮船的航行速度、续航时间的不同,补给点要比后世俄罗斯的大型港口多点。

“在这么多地方修建大型补给点,怕是会死不少人吧?”福王世子有点怀疑地问道。

也不能怪他会有此怀疑,是个正常人都能看出,这工程量绝对不会少。要死得人多了,朝廷能不能承受得起就是问题了,别搞到一半就承受不住而半途停工或者减少大型补给点的修建。

“这个无需福王世子操心,朝廷即将取消各类死刑,所有罪犯都将流放到这些地方去修建大型补给点。什么时候完成,什么时候重获自由之身。”温体仁回答道。

“这人够么?”另外一个宗室还是有疑问。

虽然这么一来对那些罪犯算是一个可以赎罪、重新再来的机会,可他担心的是人够不够的问题。

“本官所说的罪犯将包括普通犯事者、邪教、流贼、山贼、反贼。将按照所犯罪行的轻重,从事不同的补给点和做一些不同程度的轻重活。如若还不够人数,则调配各卫所军队前往。”温体仁轻松回答了这个宗室的问题。

这时,刑部尚书也出列给这些藩王宗室们说了近些年来大明的罪犯有多少,给了首辅的话一个有力的佐证。

大明人口这么多,犯事的人绝对不会少。更何况那些邪教、流贼、山贼、反贼都是一窝窝的,一抓一大把。

谁也没想到,这事进行没有多久之后,大明的犯罪率急剧减少。亏得后面不断用战俘充数,才不至于出动太多的卫所军队。

“那这些大型补给点什么时候能建好?”唐王问道。

他的话音一落,回答他的声音从另外一侧响起,并不是温体仁说的话。

“一定会尽快修建完毕,初步估算,有水泥这种新型建筑材料的辅助,速度会比以往那种建设速度快很多,差不多能使用的大型补给点建成大概不会超过十年。”

藩王宗室们循声望过去,发现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徐光启。

他们已经见识过水泥铺的地面以及水泥建得房屋,因此也有打听过水泥这种新型建材的种种,也就知道徐光启所说的话并没有假。

唐王看向徐光启,问他道:“我们就蕃北美,重建的东西实在太多,是否可以让我们也使用这水泥?”

徐光启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崇祯皇帝。

所有的人都顺着徐光启的目光,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崇祯皇帝的身上。

只见崇祯皇帝微微一笑道:“诸位可以放心,等就蕃海外之后,水泥配方及烧制方法都将告知你们,无偿让你们使用水泥,不过仅限于你们本国。”

藩王宗室们一听,都大为欢喜,纷纷谢恩。

其实这个决定在之前讨论几次后,就已经决定免费提供给藩王宗室了。只是这个对藩王宗室的恩典必须由崇祯皇帝来说,因此徐光启才没有直接回答。

温体仁等这些藩王宗室们都谢完恩了,才继续说道:“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本官解答的?”

“那是不是说,要等这些大型补给点都建完之后,换句话说,就是十年之后才能动身前往北美?”乐陵王世子朱以泛微皱着眉头问道。

他之所以皱眉头,是因为这时间好像有点长。

温体仁看向朱以泛,点点头道:“正是,藩王宗室封建北美之事,并不能一蹴而就。你们需要准备,朝廷也需要准备。另外,本官不知道你们是否有发现一点?”

当所有的藩王宗室都好奇地看向他时,温体仁才继续道:“今天殿内的各位年龄都没有超过三十岁,就是基于就蕃海外时间长的原因考虑的。”

温体仁这么一说,藩王宗室们互相看看,果然还真得如首辅所说得那样,竟然全是年轻人。

这些藩王宗室们不知道,其实朝廷之所以招三十岁以下的他们来参加这次会商,除了刚才温体仁说得这个原因外,还因为他们年轻,有活力,有冲动,菱角没有被磨平,更有抱负,也就更能接受藩王宗室封建海外之策。

殿内稍微静了下,还是唐王开口问了:“北美那么大,可大明的藩王也很多,到底那块地方属于谁,是不是有个说法?”

“此事之前已有说过,谁先得到就归于谁。你们接下来要做得一件事情是,派出可靠的人随李维先行前往北美查探,一则可以求证朝廷有没有骗你们,二则可以事先选定中意的地方。等到大规模就蕃后,可以直奔自己的中意地建立藩国,节省大量的时间。”

温体仁说到这里,嘴都有点说干了。幸好按照事先的规划,他的内容说得差不多了。

于是,他用眼睛瞄了下中兴侯,传递了一个信号过去:我这里差不多了,你是不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那些藩王宗室们听了温体仁说的话,觉得确实是真理,必须要事先派出亲信去看看才好。

他们还想着,朝廷这么一心为他们就蕃海外之事考虑,看来是真心希望美洲将成为大明的藩国。

此时的殿内静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