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看着朝鲜的方向,心想只要再解决莽古尔泰,八旗就都能自己作主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建虏细作

登莱明军,特别是原东江将士的士气,经过这次战役之后,虽然他们并未直接参与到烧粮战事中,却也是士气大涨。

有个勇不可挡的中丞,又妥善安排了他们的家人,一下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但有一个人却和大部分人不一样,反而很是郁闷,整天闷闷不乐。

他就是原关宁军的副将,现在被卢象升降为参将的祖大乐。

在关宁军中,他是祖大寿的族亲。家族势力极大,谁都不敢惹他们祖家。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祖大乐自然是活得很自在。

但他被调来登莱,隶属于登莱巡抚卢象升后,以前那种生活便不再有了。

这与他所想的一点不一样,原本他以为自己有一千五百余人的关宁骑军,卢象升必定待他如上宾。

结果事与愿违,卢象升对那阎应元倒是如同上宾一样,对自己和普通将领没什么两样。而且他对自己军中的要求也严,军纪、训练等等都是在其严格要求范围之内。

更让祖大乐不爽的是,卢象升还几次抽空突巡自己的骑军,放下身份去和低贱的士卒聊天,解决他们的困难。这不是明摆着要收买人心,挖自己的墙角。

最让他意外的是,自己的亲信家丁稍微违反了一点军令,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向他求情的自己,直接给斩了。

这些他都还能忍,可被建虏逃走了五六十人,就把自己给降级了,祖大乐就有一肚子的怨气。他心怀不满,认定卢象升一开始就准备为难自己。

要知道,那是野战,建虏要想跑,谁能拦得住,有几个人能像那卢蛮子一样有一身蛮力。这个变态,进士出身还有这么好一幅胚子,真是抢武将的饭碗。

祖大乐在自己的营帐中一边想着一边喝着酒,越想越气,越气越喝,没多久就有点微醺了。

忽然,他的一个亲卫进来禀告道:“将军,那个幕僚求见。”

“可是宁无缺?”祖大乐抬头问道。

“是。”

“让他进来。”祖大乐吩咐道。

这个宁无缺是他最近在辽东难民中捡到的宝贝,能读书识字,还写的一手好字,才思敏捷,处理事情也有一手。

加上这个宁无缺对自己很是恭敬,好多事情的看法和自己相同,祖大乐都有点引为知己的感觉。

不一会,就进来一个大概三十七、八岁高大身材的汉子,皮肤白嫩,整个人透着一丝儒雅。看到祖大乐在帐内喝酒,就连忙上来道:“东家,酒还是少喝点吧,要是被中丞巡查到了,可躲不了的,一闻酒味就会被发现。”

祖大乐一指他面前的座位,让宁无缺坐下,然后发牢骚道:“发现怎么了,本将又没有军务在身。”

宁无缺坐到位置上后,有点替祖大乐愤愤不平地道:“小人也是为东家好,中丞对东家的要求比别人都严,还是小心点为好。”

祖大乐“咕咚”一下又把面前的酒一饮而尽,一边低声骂道:“一个怪胎!”

宁无缺颇为认同的点点头道:“那可不是,巡抚嘛只要坐镇登州不就得了,谁会像他一样亲上战场。要以小人之见,他如若重用东家,在这登莱战场,将军照样能立大功。依我看来,中丞怕是眼红将军手中这支骑军。”

“妈的,本将早就有这个感觉了。”祖大乐一听宁无缺的话,当即恍然大悟地说道。

“东家,小人有个主意,或许可以避开中丞伸向骑军的魔爪。”宁无缺忽然低声地说道。

“哦,什么主意,快快说给本将听。”祖大乐一听,酒不喝,菜不吃,看着自己的幕僚问道。

“很简单,远离中丞的视野即可。”宁无缺给出了建议。

祖大乐一想也是,要是自己请调外出,那卢象升就不可能过来和自己的将士沟通,收买军心,也不会整天烦着自己了。

他盯着宁无缺问道:“你说本将请调到哪里为好?”

宁无缺一幅为祖大乐考虑的样子,替他分析道:“小人是辽民,对这沿海情况都比较熟悉。就小人以为,将军驻扎到獐子岛最为合适。”

“哦?”

“獐子岛大,能容下将军的骑军。另一大岛就是皮岛了,可皮岛乃是东江镇所在。比将军级别高的人有不少,过去受其管,甚至于被监督着也是不爽,不知将军以为否?”宁无缺一脸地诚恳,表现出一心为祖大乐谋划的样子。

祖大乐听得点点头,自己要的就是这效果。不过他有个疑问,问宁无缺道:“那本将以何借口请调,那怪胎怕是不会轻易答应吧?”

“东家无须顾虑,你只需向那怪胎说每到战事,骑军渡海多有不便,不如就近驻军,才能保持战力。那怪胎是懂军的,必然会同意。”宁无缺凑近祖大乐说道。

祖大乐听得心情愉快,不但是宁无缺给自己出了个好主意,而且他对那人的叫法都和自己相同,显然是可以引为心腹之人。

“好,就这么定了,你再帮本将润色一番,本将就依你之言前去找那怪胎,哈哈哈。。。”

祖大乐想着到了獐子岛后,还有谁会给自己不痛快,生活就惬意多了,当即笑了起来。

他却没想过,为什么宁无缺会这么一心替他考虑,这对宁无缺有什么好处?

要说宁无缺想要荣华富贵,那他能读书识字,有才谋,去投靠巡抚不更好?这个时代,特别是在登莱,这种有本事的读书人是非常紧缺的,卢象升肯定欢迎。

其实,这个宁无缺,就是奴酋皇太极派来大明的奸细宁完我。

原本宁完我是准备去京师的,但没想出了粮食被烧之事,让皇太极意识到了登莱的强大。所以他改为让宁无缺先行潜伏登莱,寻机分化登莱的力量,并刺探军情,配合皇太极那边布局,准备给予登莱明军以重创。

当宁完我站在船头,看着船队慢慢远离登州城时,心中松了一口气。

原本他是准备制造谣言,对登莱进行离间。但摸清了情况后,才发现卢象升已在登莱深得军心、民心,而且卢象升在朝廷好像也有大靠山,离间之计怕是不可行。

所以宁完我就盯上了最近受罚的祖大乐,并顺利完成了谋划的第一步,等到了獐子岛后再进行第二步。

自己要是搞垮了登莱明军,这功劳怕是汉臣中的第一人了!大汗英明,必然会重用于我。想到这里,宁完我露出了笑容。

第四百七十五章 检验新军

“呜呜呜”地号角声在京营驻扎地上空响起,京营的三大营,即五军营、死营、新军营三个营全部在大校场集合。

在点将台上,将官云集,除了钟进卫这个京营提督之外,各营的将领,包括驻营内臣,协理文臣等等都在。

今天是检验新军的日子,因此,新军是最受人注目的。

台上不管之前有没有见过新军,都好奇地关注着五百新军士卒。

全场的焦点在三名武学教授的带领下,就站在点将台下的最好位置。

新军士卒全部都是新式军服,没有戴头盔,露出很短头发的脑袋瓜子。手持加装了木棍的鸟铳,一动不动地站立着。

台上的曹文诏经过关外一行,已经是崇祯皇帝颇为看重的一员大将了。因此他站的地方比较靠前,就在钟进卫身后不远。

曹文诏是第一次看到新军,他注视着钟进卫搞出来的新军,心中很是纳闷。

这新军最显眼的有三处地方。一是军服,这稀奇古怪地军服颜色真是前所未见,在这大明军中实在太显眼了。

二是新军士卒的那个短头发,感觉难看了许多。而且没有头发盘在头盔里面作为缓冲,被砸中头部的话,就危险多了。

三是新军的武器,在铳口加塞了那小木棍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奇门兵刃?这种武器不但不能开火,就是当长枪使,也有太多不足了吧。他怎么看,都不觉得这武器会有原来的好。

至于新军士卒本身,以曹文诏久经沙场的经历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力量、毅力都有,精神面貌也不错。

这么一个综合体,曹文诏看得很不解,别搞个四不像出来,徒损中兴侯的威名。他准备看看这次对练后,再找个机会问问中兴侯,有必要就劝劝。

而那些一直旁观新军成军和训练的将领,因为知道这新军其实是火器部队,也就是以前的神机营。现在只是检验新军其最不常用的近身刺杀之术,所以倒没有像曹文诏一样,有那么大的不解和担心。

太阳已经慢慢地发挥出了威力,校场上的兵将都开始冒汗。但现在的阵势,让人不敢有抱怨,也不敢有异动。

幸好钟进卫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甚至就没有说多少话,直接吩咐对抗演习开始。

在校场点将台侧的锦旗开始挥舞,发出了一条条指令。

首先点将台前的士卒开始向两边退让,露出了一大块空地。

然后五百新军士卒开到中间站立,并且开始变换阵势,结成了一个个小阵。

而在围观的五军营,则不断派出士卒,模仿建虏的战法,开始攻击新军。

这场比试中新军的优势是可以结阵,其实主要也是检验新军的刺杀之阵,看三名武学教授所琢磨出来的刺杀之阵到底实用不实用。新军的劣势则是只能使用手中那类似长枪的鸟铳。

与此相对的,五军营中参与比试的部队则可以使用任何趁手的武器,但是得模仿建虏,凭个人武勇,有组织地进行攻击。

五军营的士卒是从勤王军中挑选出来,具有比较丰富的战场经验。在其将领的指挥下,有部分士卒开始攻击新军士卒的正面。

新军士卒并不是防守挨打型地,他们结成了九人为一组的小阵,主动向前攻击。

五军营士卒很快从新军阵型的缝隙中冲入,但冲入之后反而觉得更是糟糕,四面都是新军的那种鸟铳刺过来。防得了一把防不了第二把鸟铳,伤亡一下上升。

而当五军营士卒向新军士卒攻击的时候,往往侧面会有支援,或挡或攻其必救,以致攻击者反而被攻击。

这种情况自然在五军营将领的意料之中,阵法的威力,只要训练出来了,比起单打独斗要厉害得多。

五军营负责指挥的将领不慌不忙地在新军正面继续投入兵力,迫使新军的大阵慢慢变成中间凹,两边凸,阵型开始变形了。

在这个时候,新军侧后的两边又冲出了新的五军营士卒,杀向新军中间,并且很快把新军截成了两截。

点将台上的人看到这里,大部分人觉得战斗差不多要结束了,只是基于中兴侯的面子,没人敢说出这个看法。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并不这么认为。

比如见识过新军训练的将领,知道新军士卒有练过小阵,甚至重点练地就是小阵。

还有一些虽没见过新军训练,但他们的眼光毒辣,能看出新军丝毫不慌乱,结成了小阵在继续对抗。

时间慢慢地流逝,对于新军的截断冲阵手段慢慢地都得到验证,并没有多少效果。

五军营中指挥的将领眼看着只能不断地投入兵力去消耗,就有点急了。最后不自觉地派出了长枪兵,利用兵器的优势,克制住了新军士卒,才最终结束了战斗。

钟进卫在点将台上看着新军在长枪兵的围攻下,慢慢地越来越少,直至全军覆没。

没多久,统计结果就报到钟进卫这里了。新军和五军营的伤亡比例是一比三。

钟进卫转身看向身后的一大帮子人,问他们道:“如何?”

他想着是让这些人都提提意见,看哪里还需要改进,但他失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