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百川是个精明人,看出这个人好像说到了忌讳之事,没法说出口。对他们不能说出口的事情,那就是抓奸犯科之事。

他催马上前一步,大声喝道:“侯爷问话,据实答来。”

第三百三十五章 携商入秦

财叔的脸色顿时变得更惨白,汗珠开始汇聚成汗水往下流。

王岩在旁边见了,就接过话题道:“侯爷,刚才我们正在商量想把粮食运到陕西去。但那边贼寇众多,怕不安全,正在犯愁呢!”

管家们一听,心里一喜,连忙附和着点头道:“是啊是啊,我等草民正在发愁呢!”

钟进卫一听,原来是这样。陕西灾情严重,急需赈灾。民间自动调节的商品运输如果能正常运转的话,不管如何,总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情。

但盗贼一起,商队不敢过去。商品进入的量就会减少,灾情不能得到缓解,盗贼更多,商队就更不敢过去,这都成了死循环了。

他眉头一皱问道:“你们为何不去寻求官府的帮助?”

管家们互相看看,不敢答话,当着官府的面说官府的不好,这需要一定的勇气。

王岩却是与钟进卫第二次打交道了,比他们更了解钟进卫的和善,与其他官员不一样。因此他回钟进卫的话道:“侯爷,他们请不起官府出动军队来护送,那个,那个小本生意,不够路上折腾的。”

王岩在说的时候,也不敢太直白,却也把意思传达给了钟进卫。

钟进卫听了心中暗叹一声,不过这个现象其实也合理,要是大明的地方官都是真正的为民做主,为民着想,不想着谋私利,这天下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他在表面却是不动声色,对着还跪地上的这些人说道:“这样好了,我正要往陕西去,你们跟着我们,由白杆军在,保你们安全,而且丝毫不收你们任何费用。但是有一个条件。”

财叔经过王岩和中兴侯的对话缓解,已经稳下心神,知道刚刚多亏了王岩,躲过了一劫。

现在听到钟进卫说不收费用护送他们,这么便宜的事情,不知道条件会不会很难做到,稍微有点畏惧地答话道:“请侯爷示下。”

财叔和这些管家此时都是一个心态,不敢直接拒绝。中兴侯给他们解决了他们提出的难题,然后他们却又推托的话,就会很容易让人怀疑刚才说的那些不是真话了。

他们此时就怕被中兴侯发现他们原本的目的是去和范永斗交易,否则的话,军队在这里,眨眼之间就能把他们都拿下,说不得还要连累家人和主家。

“你们到了陕西之后,须得在指定地点售卖,而且不得作地起价,漫天要价。我保证能给你们利润赚,却也不能赚太多灾民的血汗钱。另外,如果灾民在你们的合理利润范围内买不起的话,官府会出真金白银来买,包你们不会白跑一趟,如何?”钟进卫不想强迫他们,就笑着问他们道。

中兴侯的话并不过份,不管是站在官府的立场讲,还是站在做生意的立场讲,都是合情合理的。

只是管家们原本是想着赚一次大钱的,但如果按照中兴侯所说的条件来做的话,赚的钱就没有预期那么多了,他们稍微有点迟疑。

顾百川在一边早瞧得这帮人不顺眼了,此时见中兴侯开出了一个非常优厚的条件,这群人却还在那迟疑,不由得喝道:“怎么,还不满足?”

这些管家之前已经被顾百川喝斥过一回,现在又被喝斥,看着对方有点发怒的眼神,醒悟过来这可是比锦衣卫更狠的东厂番役,吓得连忙点头,但却一时说不出话来。

虽说靠近大同府,也有不少人见过世面,可他们谁也没有在短短一点时间内就被锦衣卫和东厂番役连番威压过。

“侯爷,草民刚好托侯爷的福,赚了点钱,也想去趟陕西。草民决意不要一点利润,为陕西灾民尽一份力。”王岩有感于中兴侯的一番话中,即为陕西灾民着想,又为他们这些商人着想,就产生了做一次善事的想法,也算是为自己积福了。

管家们听了暗暗叫苦,王岩这么一说,他们如果还要计较多高的利润的话,对比之下就太没人性了。

而钟进卫一听,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对王岩道:“不错,大明有通敌卖国的晋商,却也有你这样悲天悯人的晋商存在。你叫什么名字?”

王岩得了中兴侯夸奖,很是高兴,回答道:“草民贱姓王,名岩。”

那些管家们此时不敢再怠慢,要是说晚了,王岩一激动说他的货物全捐了,那他们怎么办?于是,这些管家纷纷出言答应前往陕西,让王岩没有了发言的机会。

钟进卫倒没有想那么多,这些商人要能进入陕西的话,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陕西的灾情,也算是一种民间的赈灾了。

他对这些管家道:“我在大同府还要待几天,你们先把粮食拉去大同府,等我办完事了一起出发。”

说完之后,他转头对顾百川道:“你让谢栋派些锦衣卫协助他们去大同府,免得路上被人为难。”

“遵命,侯爷。”顾百川答应一声,然后叫过一个番役,到前面去传令了。

管家们一听,暗暗叫苦,却也没有办法,看来想减少一些车子都不可能了。

钟进卫对着这些管家拱拱手道:“如此,回头再见。”

然后不再停留,催马前行了。

“恭送中兴侯。”王岩先喊了起来,带动管家们一起欢送钟进卫。

钟进卫一边催马前行一边思考,一时没有说话。

顾百川在钟进卫的身后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向钟进卫说道:“侯爷,属下看这伙商人的言语不尽不实,怕是还有什么内幕。”

钟进卫转过头看看他,笑了一下道:“要是斤斤计较的话,我们就寸步难行了。大明的官员,大明的军队,大明的商人,甚至大明的百姓,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现在只能抓大放小,先把大问题解决了再说。”

顾百川听了,没有再说话,心中无语地叹了口气,边上的马祥麟也是露出若有所思的样子。

过了一会,钟进卫转头对顾百川道:“到了大同府之后,你去找当地衙门发个布告,就说有军队免费护送商人前往陕西做买卖,条件也是和刚才一样。能多一些商人过去,灾区就多一份物资。”

“是,侯爷。”顾百川抱拳应道。

“范永斗的仓库中倒有不少物资可以用于灾区,只是路途太远,我们又赶时间,没法运送。”钟进卫叹了一声。

“侯爷,我们还得发军饷,灭流贼,顾不了太多事情的。”马祥麟在一边劝解钟进卫道。

“侯爷,您不是有计划分一部分灾民去张家口么,那边的物资却也可以用于救灾的。”顾百川也在一边提醒道。

“好吧,不管了,走,先把大同府的军饷发了。”钟进卫振作起精神,不再想这事,催马前行。

等大军过完,车队的人才开始站起来,却是腿脚酸疼,过了好久才站稳了。

“财叔,各位,告辞了,我得赶紧回家,然后准备购买些东西,再来和各位汇合。”王岩脸带兴奋,向管家们拱手告辞。

管家们虽有点埋怨王岩在中兴侯面前的表现,不过此时却也不敢表露出来。人家王岩不但解了他们的围,免去了他们潜在的危险,而且他现在是在中兴侯面前挂了号的人,谁要是现在给王岩不高兴了,回头人家在中兴侯面前递个话,锦衣卫啊,东厂番役啊什么的还不过来把他们给逮了,通敌叛国,那是杀头的罪名。

管家们不得不脸露笑容,拱手恭送王岩。

不一会,留下来的锦衣卫从车尾过来,督促管家们前去大同府。

时间过得很快,钟进卫在大同府只待了三天,忙完了发饷的事就启程。

而商人们在听得中兴侯的口碑之后,加入了一些,只是时间太短,数量和规模比钟进卫预估的要少。

钟进卫也不再等了,又点了八百大同府的军卒,在商队后面护送,自己则和白杆军一起在前面开道,前往陕西而去。

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可立

钟进卫离开大同府前往陕西,一路上因为有了商人同行,速度慢了不少,他的心里有点急,不过也没办法。

从大同往陕西运物资,比起从张家口起运,已是近了一半路程。

不管如何,前半段的路程因为钟进卫的临机一动,改车运为骑卒分担,算是省下了时间,这么一算,比最初的计划还是快了不少。

这个时候,钟进卫心中虽急,但有人却很悠闲。

在河南归德府睢州南城,有一处大型别墅区,名曰“陆园”。

在园中的一汪碧水中仿山东蓬莱阁体制而建有一处建筑。由于建在水中,地势颇高,被主人称之为“仙峰滴翠”。

此建筑形似船舶,前有山门,中有大殿,后建望月台,台上有八仙亭,台下还有一个纯阳洞。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青绿色嫩芽翠苗随处可见。

就在望月台中的八仙亭内,站着一个精神矍铄的道袍老人,意态悠闲地手捋三绺长须欣赏着这盎然春意。

他边上有个差不多年纪的老仆在陪着他说话:“老爷,这仙峰滴翠的名字多好听,那些百姓不识风趣,只叫袁家山,真是让人气愤。”

“阿洪啊,你都这把年纪了,陪着我一心向道,怎么还有那么多的气,看来你还得修心养性才行啊!”那个老人没有回头,自己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宽慰道。

“老爷,其实,老奴只觉得他们叫袁家山太俗气,哪怕叫个船山,让不知道的人问起来,能知道老爷是仿造当年巡抚登莱时的战舰而造,了解点老爷当年的丰功伟绩,老奴也觉得比叫袁家山强。”

或者是人老了,又或者是跟随老爷多年,彼此亲如家人,因此并不忌讳和老爷顶嘴,或者就想着替老爷报不平,阿洪喷着口水说着自己的想法。

这个老人就是当年的登莱巡抚袁可立,手下辖大将张盘、东江镇总兵毛文龙、都督同知沈有容,取得了策反刘爱塔(即刘兴祚)、夜袭金州、收复旅顺、智取牛毛寨等一系列战事的胜利,让建虏不敢全力攻打宁锦防线,始终防备沿海一线。

但由于阉党和东林党的轮番恶意攻击,使他心生去意,又恰好遇见神迹,便心往道家。多次请辞之后,终于在天启末年告老还乡。

他一回到家,就设计建造了这袁家山,并供奉吕洞宾等八仙众神,一心向道。

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后,也曾想起复他,却被他拒绝了。

别人都以为他的俗心已死,不再留恋凡尘。但只有从小跟随他,陪他各地做官,征战沙场的阿洪知道,老爷的俗心其实不死。只是阉党当道,朝中党争不断,才让老爷断了重新出仕的念头。

过了两年听说皇上把魏逆连根拔起,老爷又有所心动,但最后还是按捺没动。

自从去年听到建虏叩关,入侵京畿之地的消息时,老爷还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天,一边叹气一边写写画画,最终却又用火付之一炬。

阿洪就知道老爷是想为国效力,只是因为还有一些顾虑才又打消了念头。

自那之后,老爷就不在袁府居住,经常在这仙峰滴翠中修行养心,不问世事。

袁可立听了阿洪唠叨自己当年巡抚登莱之事,没有答话,眺望着远处的房屋城墙,思绪又回到了辽东战场。

自己苦心经营的登莱防务,在自己一走之后,土崩瓦解,大将张盘苦战无援战死,沈有容病故,毛文龙被自己人所杀,登莱防区不复牵制建虏之效用。

袁可立想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现已天人永隔,在心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