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点点头,事先他已经和孙承宗商讨过,也是这个结论。

他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说这建虏是全部退出关内还是会做一些其他事情?”

建虏的动向还不明确,他们要走的结论也是推测,所以崇祯皇帝想问问钟进卫的意见,毕竟钟进卫从后世来的,多少都有参考的价值。

钟进卫想了下,好像自己到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没有改变历史太多。正想说话的时候,忽然内侍来报:“陛下,中兴侯家人托东厂役长顾百川转递紧急军情。”

第二百三十八章 建虏自大

文华殿内的人一听,有点奇怪,紧急军情怎么是由中兴侯家人送来的?

崇祯皇帝疑惑地看向钟进卫,不知道钟进卫什么时候把家里当军营了。

钟进卫看崇祯皇帝那眼神,无奈地道:“陛下,我也一头雾水。”

既然当事人也不知道,崇祯皇帝就不再猜,传顾百川觐见。

在等顾百川到来的时间内,钟进卫忽然一拍脑门,失声道:“陛下,臣可能知道这军情的来处了?”

孙承宗这个勤王军统帅一听,比崇祯皇帝还关心,先开口问道:“从何处来?”

他是知道打探军情的夜不收都是往大营送消息,而不可能送进京师的监军府里。

“上次的投石报信还记得不?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其他可能了。”钟进卫回答孙承宗道。

崇祯皇帝坐在御座上,一听钟进卫的解释,马上恍然大悟,但随即又露出疑惑之色,问钟进卫道:“钟师傅,朕看了上次那信,上面画的东西很难让人看懂,你家人怎么知道这是军情呢?”

崇祯皇帝这么一说,钟进卫也想不明白了。

幸好这时顾百川已快步进来文华殿觐见,不用他们再费脑子去乱猜了。

“陛下,紧急军情。”顾百川说完,呈上一张折叠的纸。

边上的钟进卫和孙承宗一看,就觉得肯定是和上次的投石报信一样的来源,因为那张纸有较明显的皱褶。

崇祯皇帝带着丝疑虑接过内侍呈上来的纸,然后一边想着这次画得是什么难懂的图案,一边打开来看。

没想这次图纸上无任何图案,只有几个字,“虏退,阿敏领八千留守。”

这些字并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好几个人写的,因为各字的笔迹不同。最后这些字粘在纸上,拼成了一句话。

崇祯皇帝看得有点纳闷,这会是谁向钟师傅报信,还搞这么神秘?这么详细的军情显然不是夜不收能探听到的,因为有详细地数字和具体的统帅名字。

崇祯皇帝一边想着一边让内侍把这军情转给底下大臣看。

孙承宗先看军情,钟进卫就在一边问顾百川道:“是于叔给你送来的么?”

“是的,他说还是和上次一样,有人从外面丢进院子里,就丢在他身边。他连忙追出去,没有看到人影。由于事关重大,就找到工地上,再找到了属下。”顾百川把事情经过详详细细地汇报了一遍,因为他知道其他人也在听他的内容,所以他的声音比较大。

“没有其他发现了么?”钟进卫对于这个投石报信的人实在是好奇,搞得和后世电视上看的特工一样。

顾百川摇摇头,没有其他线索。

这时,孙承宗已经看完,把纸条递给了钟进卫。

钟进卫看了后就更是奇怪,百分百地特工行为啊,还学会了拼字。

至于纸上的内容,因为和钟进卫自己推测的差不多,所以他一点都不奇怪。

钟进卫看完后又递给早已等候多时的温体仁,自己则回忆着是否在什么时候有救过建虏的人,或者是其他什么人,所以因为感激自己,就来给自己报信这些狗血桥段。

崇祯皇帝以为建虏不敢只留一部分兵在关内,和孙承宗所认为的建虏必定舍不得已占领城池的意见相左。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两人的分歧,在于他们对明军军队和对建虏的不同熟悉程度而产生的。

这纸上的内容和孙承宗预计的差不多,建虏果然是退走,并留人守他们抢得的城池。

现在崇祯皇帝见主要的两个涉及军事的臣子已经看完,就开口问钟进卫道:“钟师傅,你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是真的,不但是因为这个报信的人已经报信过一回很有用的情报,而且这和臣在家乡听说的一致。”钟进卫回答道。

“中兴侯,你在家乡就听说这了?”孙承宗一听钟进卫的话,就奇怪地问道。

钟进卫是说给崇祯皇帝听,意思是在历史上也是这样的,文华殿内就崇祯皇帝和温体仁能听得懂。

现在他见孙承宗问这个,就开始耍无赖了:“什么,我没说啊,你听错了吧,哦,要不我刚才说错了。”

孙承宗听得哑口无言,这是什么话。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看到孙承宗被钟进卫戏弄,肚子里已笑开了花,但表面还是强忍着当没看到,也没听到。

毕自严是听得清清楚楚,中兴侯就是那么说的,现在他耍赖,但皇上和首辅都没指正,他也不多事,低着头,仿佛在思考什么问题。

崇祯皇帝看孙承宗又想问,就赶紧打断他说道:“孙师傅,如果此消息为真,那该如何应对?”

孙承宗一听崇祯皇帝问他话,就放下了继续问钟进卫的念头,回答道:“陛下,臣以为,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好。”

“如此,岂不是建虏主力都将退出关去了?”崇祯皇帝问孙承宗道。

他之所以这么问,不是说舍不得建虏主力走,而是孙承宗之前说过要围歼建虏主力在关内的。

孙承宗知道崇祯皇帝说这话的意思,他回答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

他说到这里时,看看在座的几位,觉得这几个都和军中将领没有关系,有关系的钟进卫自然不会有问题。

因此他又继续说道:“如果是之前,建虏主力想退走,臣可以派军队前去拖住他们,至少不能让他们走得从容。如果能等秦总兵带兵赶到,则是和建虏在关内形成决战之势,但眼下不行。”

“为何不行了,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啊。”钟进卫一听,发表他的意见道。

孙承宗看看崇祯皇帝,见他正看着自己,就侧身对钟进卫道:”不一样了,中兴侯别忘了细作之事,眼下过去也没多久,军中到底是否有居心叵测之人,还不能确认,因此,不能冒险把他们都派出去。万一有人在主力决战之时,阵前投敌的话,由此引发的后果谁都承担不起。”

钟进卫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几率,也是不能冒这个险的,因为要是打败,京师就危险了。

“陛下,想一口吃下建虏主力,不是很现实。眼下既然建虏自大,留了八千兵力在关内,臣以为,如果把这些建虏都灭了,也是对建虏的一个重大打击。”孙承宗给了崇祯皇帝一个比较实际的建议。

“对,陛下,孙大人说的对,这些建虏自不量力,敢只留八千兵力在关内,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钟进卫很赞同孙承宗的这个建议。

在他看来,就算没有反腐一事导致将领的不可信,那也不可能把建虏主力都留在关内。明军还没有那个实力,能一口吃下一个胖子。

崇祯皇帝看孙承宗和钟进卫都是一个想法,就沉思了下,觉得还是安全为上的好,现在暂时不动,等秦总兵到了之后,歼灭这八千建虏,也算是一场大胜。

于是,他点点头,表态道:“如此也好,孙师傅,相关部署还得你去操心。”

“是,陛下。”孙承宗答应道。

崇祯皇帝又转头看向一直在打酱油的户部尚书道:“毕卿,打仗就要花银子,你要为此预留出一部分银两出来。另外,秦总兵也快到了,他们所需的军营和相关后勤事项,也得事先计划。”

“臣明白。”毕自严赶紧回答道。

这事交代完了,崇祯皇帝就看向钟进卫道:“钟师傅,还有一件事和你有关,朕和首辅商量了之后,想听听你的意见。”

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忙你愁

钟进卫一听,就问道:“陛下,是什么事?”

“这段时间以来,已有诸多王公大臣,勋贵皇亲向朕探听这水泥之事,或用或卖,不知道是什么个章程。朕想问问你,有关此事,你是如何一个想法?”崇祯皇帝把情况说了下。

钟进卫一听,这水泥的广告一出去,就有人来跑崇祯皇帝的后门了,这可不行。

他在之前的时候,已经有在想这个问题,但还没想好。现在崇祯皇帝问了,他就理了下思路,说道:“陛下,这水泥是国企将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得规划好了才能卖出大价钱。如此才有钱去做后续的一系列事情。所以臣觉得,任何企图伸过来凭关系捞钱的手都要斩断。”

温体仁听了微微摇摇头,中兴侯这是要得罪很多人啊。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这么一说,稍微有点脸红,因为那些向他打听水泥的人里面,就有他的几个老丈人。

钟进卫没有去细心察看其他人的神情,还在按着自己的思路说道:“当然,如果他们不仗势欺人,按照事先订好的规矩做事,就没有问题,反正有钱谁赚都是赚。”

温体仁这下听得点点头,这点是肯定的,大明的食盐开中法,其实就是因为有人仗势抢夺盐引的兑换,导致普通百姓手中的盐引一直得不到兑换而烂在了手里,最终把开中法给败坏了。

毕自严一听谈钱的事情,就上心了,现在听了钟进卫的话,就问道:“中兴侯,这事先订好的规矩,是什么规矩?”

“买卖规矩啊。”钟进卫理所当然地说道。

“钟师傅,如何个买卖规矩?”崇祯皇帝也出言问道。

“陛下,臣想了下,现在国企都还没成立,无人,无场地,无门面。因此如果让国企来生产并销售的话,不大现实。”钟进卫说道。

“那是否可以和食盐一样的官卖之法?”温体仁在旁边插话道。

“有点不一样,食盐是必需品,而水泥虽然需求很大,但却不是必需品,不会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所以,我想了个法子,可以说给大家看看可以不可以。”

没有人反对,钟进卫就把他的大概想法说了下。

崇祯皇帝听了后,想了下,对钟进卫说道:“钟师傅,这水泥,国企,银行都是你提出来的,朕把这些都交给你,由你来负责,内阁、户部配合。等诸项事宜立好了章程,再让其他人接手可好?”

“臣没问题。”钟进卫想着这些事情应该是自己最熟悉,整个架构也都是自己提出来的,由自己来负责应该是最合适的。

“诸位臣工觉得如何?”崇祯皇帝再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文华殿内的温体仁、孙承宗都没有想着从中捞好处,对于银行、国企更是不熟,由中兴侯先按照他所说的那样,把框架搭起来,也无不可。因此,他们都没有反对。

只有毕自严犹豫了下后,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陛下,这银行、国企是归于户部所辖吧?”

崇祯皇帝听了看向钟进卫,问他道:“钟师傅觉得呢?”

钟进卫一想户部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这银行、国企就应该属于财政部才对。于是,他点点头道:“陛下,臣觉得归于户部所辖没问题。”

“好,就依钟师傅所言。”崇祯皇帝说道。

事情商议的差不多了,就散会,各忙各的去了。

钟进卫原本还有点清闲,巡视一下就成,工地上有吴胜大,水泥厂有安贵义,各有章程,自有他们在忙碌。

现在不行了,几个事情正式由他负责,还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钟进卫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