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进卫的心一下沉了下去,不知道京师发生什么事情,皇上肯定是遇到了难题,要找自己商量,于是不再耽搁,连忙整军而回。

一直到五千骑军远去,昌黎百姓还在观望不散。石国柱凑近左应选道:“县尊,这个中兴伯好像很受圣宠。”

“天子亲贤臣,远小人,不好么?”左应选反问道。

“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由中兴伯转达捷报,县尊必会受到重用。”石国柱连忙解释。

然后,他又道:“属下先恭喜县尊了!”

左应选听了不再说话,一直看到没再见骑军的影子后,才回城开始忙碌战后事宜。

在江苏扬州郊外的一处大庄园,不时的有豪华马车进入,最后都汇聚到里面的一栋独楼前。

独楼四周布满了家丁护院,从马车上下来的人,个个穿着价值不菲的绫罗绸缎,由几个贴身侍婢扶着上去二楼的一处议事厅。

议事厅门口站着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看到有人来就点头哈腰地打招呼:“王老爷,您请里面坐。”

“李老爷,你慢点走,小心门槛。”

“。。。。。。”

他一边说一边示意那些侍婢留下,大家也是熟门熟路知道规矩,那啥老爷的就自己入内,侍婢们就到隔壁房间去侯着。

当最后一位进入议事厅之后,这门口之人就退进厅内把门关上了。

议事厅内左右分别坐了五人,上座坐了两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都是脸色阴沉,看来心情都不好。

看看人都到齐了,上座的一个半百老头先开口说话了:“诸位知道朝廷的狗屁新政了吧。”

京师的消息已经传到地方上了,甚至离京师比较近的都转运使和提举等人都已经返回,开始着手盐政革新之事。相关的邸报估计也就在这些日子内会传达天下。

“那周延儒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刚才被称为李老爷的那人愤愤地说道。

“廖彬,你来给各位老爷讲讲京师之事。”那个半百老头对侍立在一边的那个管家道。

“是,老爷。”廖彬上前几步,把他到京师后找到周延儒的前前后后都汇报了一遍,才退回原来站着的地方。

廖彬是这半百老头陈亮的心腹管家之一,在他们这些大盐商联合起来后作为外事联络人而存在。

“陈兄,我们把这周延儒送上了内阁,还是没多大用处啊,这不是白白浪费我们那么多纹银么!”一个大胖子盐商抱怨了。

陈亮之所以被这些大盐商奉为主事之人,就是沉着冷静,诡计多端。

他听了摇摇头说道:“周延儒年纪轻轻,就已是内阁辅臣,虽说已是大明为数不多的高官之一,但根基尚浅,此次他也已经尽力,不好期望过高。”

“那怎么办?我们为他铺路总要给我们回报吧?”另外一个大盐商跟着发言了。

“这两日我想了下,现在朝廷上,比周延儒资格老,威望高的人还有许多,他一个人现在难有作为,还需假以时日才能显出他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陈亮说出了他的想法。

“哪两个方面?只要真的有用,银子不在话下。”大胖子盐商财大气粗地问道。

议事厅内其他盐商也都看着陈亮,想听听他到底是有什么高见。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收买朝官,不管用任何手段打击周延儒的政敌,为他真正掌握权力铺路,因为,前面的投入不能白费。”

“第二,我们还需加紧扶持另外一人,和他遥相呼应,才能真正左右朝局,把大明盐政掌握在我等手里,说不定到以后,还能在其他方面也能获得大利!”陈亮把他仔细思考后要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陈兄是说那个婢妾所生的张溥?”大胖子盐商有点不屑地问道。

“其人有才学,野心也不少,之前我们都说好了扶持于他,我看是个能成事的人,会有回报的。”陈亮看大胖子盐商还以出身论人,就再次强调了下选择张溥的理由。

说完之后,他看看其他盐商,再次说道:“这是我和郭兄商议后都觉得有必要走的一步棋。”

那些坐在左右两边的盐商就看向上座的另外一个主事之人郭伦。

郭伦点点头道:“朝野上下都掌握在我等手里,天下财富还不都是我等的,诸位把眼光放远点。”

这些盐商见两位主事是一个意见,就不再多言,反正就是出点银子,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那眼下这个盐政的新政怎么应付?”有一个大盐商询问道。

“暂时就走一步看一步吧,产量真上来了,和那些管事的说说,先把我们手头的仓钞给兑换了再说。”陈亮解答道。

历朝历代都没干过这事,没有前例可循,其他盐商也没有一个好主意,就默认了陈亮的说法。

他们又接下来商量了一些细节后,才各自散去。

第二百一十六章 撤军原因

013…11…25

代善风尘仆仆地领着大军回到永平时,已是当天夜里。他也不管皇太极有没有睡,就直闯皇太极所在的知府衙门。

凑巧的是,皇太极此时并没有睡,所以代善毫无波折地见到了他。

如果不是皇太极主动招他回来,在没打下昌黎的情况下,他见皇太极还有点心虚,毕竟当初是领军令状的。

现在代善却理直气壮地没有一点心虚,问皇太极道:“老四,明军主力在那里,竟然敢主动寻事,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皇太极这段时间的威望有所下降,代善对皇太极的称呼由大汗改回了老四,显出他的内心并不甘心被皇太极力压一头。

皇太极听了代善的称呼也不以为意,他知道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沾点口头便宜的只能说明实力不如人家。

只是他听代善问起明军主力,稍微有点尴尬,他对代善说道:“大哥先坐了,朕慢慢与你说,形势有点复杂。”

代善一听,又出啥波折了,也不肯坐下,就站皇太极面前问道:“有啥事就直接说吧,就凭明军那个战力,敢在野战中跟我们大金叫板,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皇太极见代善并不肯坐下听他慢慢解释,也就不再墨迹,直接说道:“前些日子明军围攻遵化,被留守遵化的英俄尔岱击退。另外明国兵部侍郎刘之纶率八营兵意图再战遵化,也被朕派出大军击杀。”

代善一听,这不都打赢了么,怎么还说要和明军打大仗,把自己招回永平。

当下,他不满地道:“这不是无事么,我正要打下昌黎,灭掉救援昌黎的明军呢!”

代善的脸皮也真算是厚的,明明打不下昌黎,现在倒好,满口说就要打下昌黎,只是被你皇太极给搅和了。

皇太极听他一说,没计较他话里的意思,而是问道:“昌黎也出现明军了?”

皇太极叫他坐,他不坐,现在皇太极问他话了,他反而找了个座位坐下,然后才回答皇太极道:“大概六千左右的关宁骑军去救昌黎,还灭了四千蒙古人。我正想把这支骑军给包饺子,你火急火燎地把我给招了回来,白白放过了他们。”

其实皇太极就算不把他招回来,他也要回永平的,因为军中差不多没粮了,除非是从永平往昌黎运粮。

皇太极听了,眉头就皱得更紧了,这明军现在不安份,四面出击,是真得准备跟大金决战了?

皇太极思考了一会,才对代善说道:“大哥有所不知,驻扎在明国京师城下的勤王军主力出动了,朕才把你给叫回来的。”

代善一听,也顾不得坐了,站了起来问道:“什么,真来了,现在到那了?”

皇太极苦笑一声道:“他们有进攻永平的迹象,我们的探马和他们的夜不收斗得很凶,规模很大。但就在你来之前一个时辰,忽然就全都退走了,像是又缩回他们京师。”

代善一听,也不知道明军搞什么鬼,自言自语地道:“难不成是知道我来了,就闻风而逃了?”

代善还是有自知之明地,话一出口就知道应该不是这个原因。

皇太极心道,聒不知耻,尽往自己脸上贴金,脸皮的厚度都快赶上朕了。

他之前想过一阵,也没想明白明军忽然退走的原因,现在代善已经回来了,就没必要再派他去打昌黎了,谁知道明军会不会在代善一走,就又做出攻击永平的姿态。

于是,他对代善说道:“大哥,既然已经回来了,你就在永平休整一下再说吧。”

代善对皇太极的这个建议自然不会有意见,当初就是上了他的激将法,才不得不留下来打昌黎的,现在回来了,皇太极就是想让他再去打昌黎,他也会找理由搪塞。

当钟进卫所在的五千关宁铁骑赶到京师城外时,已是深夜了。

来不会这么晚到,只是在路上遇到了好几波大群的建虏探马活动,因为担心其后有建虏大军,所以或避或打了一阵,才耽搁了时间。

这时京师城门已关,钟进卫就随骑军一起回大营去休息。

孙承宗闻报监军安然归来,连忙派亲卫去邀请钟进卫过去一叙。

钟进卫在过去之前,对何可纲和曹诏道:“这些天辛苦你们了,你们救援昌黎的功劳我会向皇上奏明的。”

两人一听,抱拳向钟进卫一礼道:“多谢监军。”

“这是应该的,你们都是大明的热血好男儿,应该让皇上知道。”钟进卫真诚地夸奖一句后就准备走人,忽然想起何可纲在历史上是被祖大寿所杀,这次没得祖大寿同意,响应自己前去救援昌黎,不知道会不会报复,就又对两人道:“我最近可能不在军中,要是有什么人敢为难你们的,尽管派人来京师找我。”

何可纲和曹诏听得心里暖暖的,再次抱拳行礼道:“谢监军。”

他俩知道,他们出于义愤而率性做出的一次行动,意外地得到了一个靠山。都说朝里有人好办事,这种好事没人会不喜欢。

钟进卫没啥事再叮嘱,就随孙承宗的亲卫走了。

刚才的这一切,钟进卫都没有避开东厂番役,事实上,他是自从东厂番役护卫他之后,从头到尾的任何事,都没有避开过。

孙承宗看到钟进卫毫发无伤之后,笑着道:“老夫还真怕伤到了你,不好向皇上交代了。你不知道,皇上可是千吩咐万叮嘱的,一定要让老夫保证你的安全。真是羡慕死老夫啊!”

钟进卫一听,心里闪过一句话,好基友,一辈子。然后马上心里暗骂一声自己,啥好基友,前世论坛逛多了。这是好朋友,是君臣相知。

“多谢皇上关心,我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钟进卫顺口就说出了这句名言,马上一怔,好像这句话被人说得那么多,果然是有道理。

“多谢孙大人操心了。”钟进卫紧接着又补了句,他知道自己能平安无事得回来,这老头肯定是出了力的。

“还没用餐吧?”孙承宗问了钟进卫,然后吩咐亲卫让火头军去做些吃食来。

说起吃的事,钟进卫就想起护卫自己的东厂番役也没吃,就让他们先去吃东西。

顾百川听钟进卫吩咐,就让其他人先去吃,他护卫着钟进卫。

孙承宗也不管番役,自己吩咐完毕后,就请钟进卫坐下,问了此行昌黎的详细情况,钟进卫都一一做了回答。

之前灭了鞑子四千大军后,返回的伤兵已经向孙承宗汇报过经过,但以后的情况不知道,钟进卫叙述后孙承宗才了解了整个出征情况。

孙承宗不由叹道:“好险,你就差点回不来了。”

“是啊,我们四千骑军正面和四万建虏鞑子联军打的话,是没赢得希望。孙大人,是你这边迫使建虏退军的吧?”钟进卫虽觉得心中所猜是实情,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