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张孝自动过滤了事业一途,以为是张同敞的喜事是源自于有中意姑娘了,这也能解决老太太整日喋喋不休的唠叨了。

张同敞笑着摇摇头,对张孝道:“张叔猜错了,大丈夫事业未成,何以家为。今日我参与朝议,得皇上重用,改日就要出巡各地了。”

张孝听了先是一怔,然后有点疑惑,感觉消息有点突然,他不是很相信地确认:“公子此言当真?”

“这有啥可以骗张叔的,母亲大人在哪,我去禀告这个好消息。”张同敞笑着回答张孝,他自己也感觉还在梦里,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

张孝看公子不像说笑,知道是真的,当下大喜,连忙道:“老夫人在堂上等着公子吃饭呢。”

张同敞就撇下张孝,抬腿就往大堂而去。

要说老太太,其实也不老,才四十左右的年纪,只是家里并不富裕,加上张同敞父亲死得早,所以很是操劳,就显得老了些。

她见张同敞过了以往回家的时间还没回来,正有点担心,听到门口的动静,就站起来,想走过去看看。刚好看到张同敞走到庭院,正快步过来。

张同敞看到母亲迎出来,连忙道:“娘,您身体怕寒,在屋里坐着别出来冻到了。”

张王氏看着自己这个朝气蓬勃的孝顺儿子,心里很是欣慰。在张同敞的搀扶之下,回到座位坐下。虽然还没到要人搀扶的份上,但她很享受儿子的好意。

丫鬟小翠见公子已到,就转身去上饭菜了。

张同敞待母亲坐定之后,笑着禀告道:“娘,孩儿今日得皇上召见,调任全国巡盐御史一职,改日就要出巡各地了。”

张王氏听得一怔,全国巡盐御史,没听过这个官名啊,只听过某地的巡盐御史,这职位是人人眼红的肥缺,现在儿子还是全国巡盐御史,岂不是权势更重。

张王氏没有张同敞想象中地高兴,她疑惑地问张同敞道:“皇上为什么要把如此重要的一个职位,让你来当?”

这时,张孝进得来大堂,笑着向老妇人道喜。张王氏摆摆手,等着张同敞的回答。

张同敞笑笑,解释道:“是首辅向皇上举荐孩儿的,言孩儿有曾祖之风,敢于任事,对错分明。要用孩儿的冲劲一洗大明官场的暮气。”

张王氏和老家人张孝互相看看,有点不明白,张家和大明首辅没有瓜葛啊,难道真的是看中了张同敞的才干。

“别山,你识得首辅?”张王氏试着问道。

张同敞摇摇头。

“难道首辅的孙女看上你了?”张孝惊诧地说道。

“张叔,你别胡扯了,我之前根本不认识首辅,连首辅有没有孙女都不知道,何况认识呢。”张同敞一听张孝的丰富联想,不满地说道。

温体仁只是因为自己也想学当年张居正,革新大明朝政,因此关注了张居正的子孙,没有接触,张同敞当然就不会事先认识温体仁了。

张家猜了半天没有猜出来是什么原因让首辅向皇上推荐年轻的张同敞,最后得到的结论只能是张同敞的才干引起了首辅的注意,才向皇上举荐的。

现在的大明朝,像这种以才举荐的事情,已经非常少了,普遍的情况是有关系,或者收了钱才会被举荐做官。

这个时候,丫鬟小翠已经来回两次,就把饭菜都上上来了,也是张家不富裕,没几个菜,因此只需跑两趟就可以。

一家人,也就四口人,坐在饭桌上,等老夫人开筷子动第一口。

不过张王氏并没有动,她对坐在身边的儿子道:“别山,你已决定去当这全国巡盐御史了?”

张同敞双手一抱拳,向左上方拱了拱手道:“孩儿已向皇上明志,一定当好全国巡盐御史一职。”说到这里,他把手放下,然后对母亲道:“娘,皇上对新盐政期望甚高,孩儿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事情办好,不负首辅举荐,皇上提拔之恩。”

张王氏把眉一皱:“那你的婚事怎么办?”

“等孩儿把此事办好了,再谈婚事,到时候,别说娘去请人做媒,就是坐在家里不动,咱家那门槛都能被媒婆给踏平了。”张同敞知道母亲一直在意自己的婚事,就给她展望下将来可能出现的诱人场景,以安其心。

张王氏一听自己儿子说得夸张,不由得笑笑,然后道:“既然你心意已决,娘也不拦你。人活一世,有志气是好的,男儿也该当有一番作为。不过娘不求你能重新当年曾祖的荣耀,只求你平平安安的。为娘有几句话,你必须要记牢。”

张孝和小翠看着这对母子,不敢出声,影响张母教子。

张同敞本来还有点担心母亲不放自己出去任职,现在听母亲这么通情达理,很是欣慰,连忙说道:“母亲大人有话,孩儿一定听从。”

“巡盐御史一职,是个肥缺,你巡查各地,会有很多人拉拢你,或财,或色。你都必须牢记,你是为皇上办事,不是自己去捞钱享受的。你平时以曾祖为榜样,该记得曾祖死后是何把柄被人攻击,以致张家遭难。”张王氏一脸庄重地叮嘱儿子。

“孩儿明白,家族之难,铭记于心。孩儿必定清廉自律,一心办事,回报皇上。”张同敞也认真地回答道。【wWw。WRsHu。cOm】

“如此甚好,为娘想着,皇上用你,可能就在于此。第一,你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第二,咱们家有过如此惨重教训,位极人臣,最终落得抄家下场。因此咱们家就是想以权谋私,谋财,也会比别人多三思。第三,咱们家家道中落,没有多少人愿与咱们家交往,利益关系就少,皇上让你去办事,也会更放心点。”张王氏谈着谈着,忽然总结出了皇上任用张同敞的用意。

张同敞一想,好像自家的优势就是如此,于是,心里更是牢记母亲的金玉良言。

张王氏把话都叮嘱了一遍后,才开始动筷子吃饭。

饭桌上慢慢地洋溢开了喜气,毕竟,为皇上看重,升官做实事,是一件好事。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比如同为御史的高捷,就在忧心,怎么自己的辞呈还没动静,不知道皇上会怎么处理。

戌时二刻左右,他家来了一个人,在内室见到了一直在家装病的高捷。

第一百七十四章 影响

高捷在来人面前并没有继续装病,坐在床边椅子上问道:“你家老爷有何急事,让你连夜过来见我。”

来人是高捷同僚好友袁弘勋的家仆,他一躬身道:“我家老爷让小人告知大人,锦衣卫校尉今日找到我家老爷,调查大人前些年以来的事情,还望大人早日有所应对。”

“什么事情,哦,我知道了,你家老爷还有什么话么?”高捷一听,开始迷糊了下,什么前些年以来的事情,然后马上醒悟过来,锦衣卫在这关头查自己的事情,还能是什么事情。

想明白事情后,高捷有点担忧。

以前的时候,大明官场上谁都不比谁干净,要不拿点还没法在官场混,所以大家都拿得肆无忌惮。

因为大家都知道,就算皇上要查,只有依靠文官勋贵,这就决定了派谁都没用,因为本身都不干净的人,怎么查别人?但现在,谁会想着皇上会重新放出厂卫。

“我家老爷说,必要时候放点血,大家都不干净才会保险。”袁家家仆得自家老爷吩咐,如果高捷不问,则不说。高捷如果问起,就说。因此他见高捷问他家老爷的建议,就压低了声音回答。

高捷听了,顿觉肉疼,但不可否认,这个法子好,如果能拖下水,就能和以前一样了。

他根本就没想过,能不能拖下水的问题。在大明朝,特别是这些年,哪有猫儿不吃鱼的,最多只是鱼大鱼小的问题。

想到这里,高捷微微点头。只是自己太倒霉,锦衣卫首先查到了自己,得让自己破财消灾。

要是先去查别人,让别人去把锦衣卫拉下水,就完美了。

他却不知道,袁弘勋给他出这个主意,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既可以让好友避过这劫,又可以福及其他未被查的官员,包括袁弘勋自己。

高捷站了起来,在室内来回踱步,想了一会后,打定主意,对袁弘勋的家仆拱手道:“回去告诉你家大人,等我消灾后,改日亲自登门拜谢。”

然后高捷让家人送走袁弘勋的家仆,自己在室内又开始来回踱步,想着该送多少礼,怎么送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现在锦衣卫已经在查了,送晚了可不行,一定要在锦衣卫查明之前送出去。为此,高捷伤了不少脑细胞,一直到深夜才想好了主意。

不管有多少烦恼事,太阳第二天照常升起。将近午时十分,醉仙楼的掌柜愁眉苦脸地看着店内没几个客人,心想着这生意是一日不如一日。

建虏攻进京畿之地,生意都还好。酒楼的大顾客们,也就是那些朝廷官员都还时常过来小酌一杯。但在年前皇上下令取消春节,号召捐款救济灾民之后,酒楼的生意是一落千丈。

要说那些客人都不来消费,把省下的钱投给那些难民,掌柜也不会说什么。但那些人没几个是这么做的,大部分都躲在家里吃喝起来而已。

建虏一日不走,勤王军就一日不会散去。这聚集在京师边上,把京师的物价楞是抬高了许多。

酒楼的成本直线上升,不得不提高菜价来维持,又导致一些以前能来吃几次的普通客人,也不再过来吃。

啥时候是个头啊,掌柜正想着,就听到门口传来带着喜气的询问声:“掌柜的,还有包间没有?”

掌柜一听,生意上门,连忙亲自迎出门去。出得柜台的时候,用脚踢了踢,站边上打瞌睡的小二。

“呀,是吴哥啊,好久没来了,请楼上坐,包间随便挑。”掌柜一看,满脸喜气的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伙同伴迎面走来,认得他是有个姐嫁给大明阁臣做妾的东门吴二,就连忙招呼起来。

吴二笑呵呵地进了店门,一看一楼大堂只有三三两两的几个人在用餐,不由微微一怔,不过并没有影响他心情,在小二前头领路下,前往二楼包间。

掌柜也跟了上去,心里在纳闷,这吴二平时也不是很有钱的主,看今天这样子,是在那里发财过来请客了。

吴二挑了个临街的包间,和他的小伙伴们坐定之后,笑着对掌柜的说道:“好酒好菜尽管上上来,今日,我和兄弟们不醉不归。”

掌柜躬着身子,笑着应了声,不过却没有动。

吴二一看掌柜这样子,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没气恼。

自己以前没多少钱,过来喝酒,看着那些有钱人拿钱砸小二的架势,很是羡慕那种威风。

这地方,有钱就是爷,拿钱砸过去,小二就像伺候祖宗一样的伺候,在众人面前特有面子。

现在发了财,该轮到自己显摆的时候了。只见他拿眼斜瞧着掌柜道:“怎么,怕我没钱付账,吃霸王餐?”

“不是,不是,当然不是了。您吴哥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掌柜连忙说道,然后话锋一转,又道:“不过鄙店生意不好,新出了规矩,包间的客人要先付定金。您别误会,不是针对您的,小店实在是难以维持。。。”

“好了,好了,什么破规矩,我吴二的原则是以德服人,你放心好了。”说完,吴二从怀里掏出一叠纸,抽出其中的一张,一边递给掌柜一边说:“我吴二今日高兴,好酒好菜尽管上上来,多的就不用找了。算是给你们酒楼打赏了。我吴二以后还会经常来光顾,可别倒闭了让我没处去吃。”

“多谢吴哥打赏,有您的支持,小店怎么可能倒闭呢。”掌柜一边拿过那张“银票”,一边回头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