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下来,并按钟进卫的样子描出全国大致地形和几个省份,把事项都标注了上去。最后挂在一侧墙上,搬把椅子坐在前面,细细的观详着。

温体仁其实一直胸有大志,明末政治的**一一看在眼里,心里也并不认可万历年间张居正首辅的改革措施,特别是一条鞭法,他认为一条鞭法表面让国库税收增加,但实际上是涸泽而渔,并不是说一条鞭法是狠刮老百姓,而是下面执行的官员借着一条鞭法,在百姓兑换白银交税的过程中,百般搜刮,原先百姓丰年能缓口气的,也被官吏刮的要卖儿卖女,从而导致民不聊生,所以,他认为本朝当前最大的危机是吏治危机,如果不解决吏治问题,任何改革都是纸上谈兵,落不到真正实处。

温体仁同为文官出身,周围的同僚基本上都是夸夸其谈之辈,索贿刮地皮很有一套,解决事情的能力却只会停留在嘴皮上。虽然温体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贪不贿,生活清贫,想做实事,却受限于环境,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唯有自己努力往上爬,到首辅的位置上,才有实力来进行整顿吏治,实现心中的抱负。

温体仁也不屑于和那些夸夸其谈的同僚联合结党往上爬,只能自己默默奋斗,虽说处境会比结党更艰难,但他也知圣上会喜欢这点。所以无同党也无所畏惧。但今天他看到了一丝改变。

钟进卫的出现,首先影响了崇祯皇帝,而后崇祯皇帝来找他给钟进卫讲解,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和钟进卫的关系融洽,并不会受到崇祯皇帝的猜忌,更让自己感到兴奋的是钟进卫也明确提出吏治问题,是个同道中人,最后,最最关键的是王承恩曾说钟进卫对做官不感兴趣,所以和自己的利益冲突极小,是个值得合作的对象。但可惜的是,现在因为救驾而被刺客刺中,想起那把闪着蓝光的匕首,心里就不由得为那个年轻人担心啊。

温体仁坐椅子上在默默的想着,值得最后看不清楚了才发觉天色已晚。打开书房的们,望着皇宫的方向,心里默默的说:年轻人啊,千万要挺住。

京师,醉仙楼的生意一如既往的红火,这里的酒是东家的独门秘诀,闻之千里飘香,入喉辛辣,为京师一绝。大堂的小二正在忙着招呼客人,这时,从大门处走进一个人,不惑之年,衣料考究,配着额下长须,显得俊朗非常。一进门,就喊小二道:“小二,带老夫前往吕洞宾(乃包间名)。”

小二一听有人招呼,忙走过去道:“客观,不巧,吕洞宾已由人包了,客官是否另外。。。”话还没说完,就被来人打断了,道:“休得废话,那人乃老夫好友,前头带路。”

小二一听,面陪笑容,赶紧带路,免得再被训。

来到吕洞宾处,掀开门帘,见老友正在一边喝酒吃菜,一边听一个二八年华的歌姬唱当下流行的小曲。于是进去拱手道:“高兄好雅兴!”

那座位上喝酒的一见,忙也站起来说:“贤弟迟到,该罚三杯,来来来,这里坐。”

双方客气一番,就座完毕后,东主随手丢了块小碎银,让歌姬闲杂人等退出了包间。

这次酒席的东主姓高,名捷,来客姓袁,名弘勋,皆为督察院御史。只见高捷开口说话道:“贤弟,我听闻宫中传闻,有一人,突然半空现身在陛下面前,皆曰仙人。子不语怪力乱神,某瞧宫中阉人无事生非,制造谣言,怕是又要兴风作浪,阉党重起,我准备以此为契机,写奏章,上告陛下,给阉党再来个重重一拳。”

袁弘勋一听,看看四周,其实四周哪有什么人,然后神秘的对高捷说道:“高兄,你没听说下午之事?”

高捷一听,就知道有啥重要八卦,忙道:“何事?辽东又吃败仗了?”

这是那跟那啊,虽然辽东是常吃败仗,但也不至于如此惊弓之鸟吧。于是,袁弘勋说道:“非也,非也。宫中传闻确有其事,今天下午陛下遇刺,全凭那个仙人相救,才没让刺客得逞。”

“什么,竟有此事?何人胆敢行刺陛下?”高捷一听,激动的跳了起来。

袁弘勋一见,忙让他静下来,道:“据说是一个内侍所为,手持带毒匕首从陛下身后行刺,全靠那人舍身挡刀,陛下才安然无恙。”

高捷一怔,然后喃喃道:“难不成真是有仙人下凡相助大明,太子才刚生下,陛下要有不测,主少国疑,非大明之福。”

袁弘勋道:“高兄的奏章还是先不要写了,看看形势再说为好。”

高捷朝袁弘勋拱拱手道:“多亏贤弟提醒,为兄险些犯错,来,敬贤弟一杯。”两人刚准备拿起酒杯,就听到门外有动静,于是,袁弘勋喝道:“门外何人?”

门外响起一个声音道:“客观,小得给您上菜来了。”然后帘子掀起,果然是个上菜的小二,于是,就没有再言语。之后,也没有再谈此事,喝酒尽兴后各归各家。

话说小二上完菜回到楼下,墨迹在掌柜那,忍不住问掌柜道:“掌柜的,吕洞宾房那客人是干嘛的?”

掌柜的一瞄小二,道:“打听这干啥,你只管伺候好便是,伺候不好,我也救不了你,人家可是朝廷御史。”

小二讪讪的赔笑道:“那是,那是。”

夜晚,小二躺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他媳妇不乐意了,说道:“干嘛呢,翻来覆去的,还让不让我睡觉了,是不是惦记着外面那个相好的了?”

小二一听,侧过身子,对着他媳妇说:“哪门子的事,不要乱说。”训完之后,紧接着,他对他老婆神秘的说:“你相信神仙么?”

“废话,前个日子我还去烧香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老婆对他的话感到很莫名其妙。

小二听了也不以为意,压低声音对他老婆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你千万不要说出去。”

女人对八卦天生的好奇,一听有八卦,马上就来了精神了,说道:“好,没问题,老娘这嘴巴是出了名的紧。”

小二撇撇嘴,不过肚子里实在憋不住,就跟他老婆分享了。说道:“今天在店里有2个朝廷官员,说了一个惊天大秘密。被我不小心听到了。”

小二老婆的好奇心指数一下涨到最大。忙问道:“是什么惊天大秘密,快,说说。”

这个时候,小二反而不急了,很享受的样子,说道:“说了你也可能不信,还是不说了吧。”

他老婆急了,摇着小二道:“相公,好相公,你这话说了一半,把妾身的瘾给吊在空中,难受死了,快快说出来吧。”

小二很得意,说道:“想想还是不说了吧,我不好乱嚼舌头。”

小二老婆怒了,伸手一拧小二的肚皮,道:“说是不说?”有的时候,人就是贱,小二赶紧求饶,然后对他老婆说:“娘子,为夫今天在店里听到2个朝廷官员在说,宫里出现一个神仙,出手就把一个刺杀圣上的刺客给灭了,救了陛下一命,听说是上天派下来相助陛下的。”

小二老婆一听,惊讶道:“真的出现神仙了?还救了圣上?”

小二一听不高兴了,说道:“不相信就算了,睡觉。”小二老婆又缠了上去,于是,两口子对于这个事情的深一步探讨开始继续。

第十三章 辽东

第二天,宫中崇祯皇帝遇刺的消息开始传到百姓中间了,京城的中心话题一下被吸引到这个上面。不管男女,凡人都有个八卦心,京师百姓,官吏,三教九流的开始交流自己听到的消息和看法。

有2个说法比较主流,有鼻子有眼的,还很玄乎。一个据说是宫中侍卫处传出来的,说是某天半空出来出现一个人,掉到了御花园的池子里,以前能上天入地,腾云驾雾,但触犯了天条,被天帝收了法术,贬到凡间重新进行修炼,因为陛下那天子之身,故其找上天子,借天子之气进行修炼,事半功倍,恰好算到陛下有难,故此出手相救。

还有一个在妇女之间传的比较广,据说是钦天监的官员传出来的,天启年间妖人出世,京师的王恭厂大爆炸,大明的旱灾,地震等等都是妖**乱人间引起的,太祖眼见大明朝被妖人闹的太不象话,于是上奏天庭,特派仙人下凡前来相助陛下降妖伏魔,中兴大明。那天,陛下在御花园,心有感应,抬头看天的时候,天上飘下一朵五彩霞云,云上站着一个神仙,神仙对圣上说陛下有难,特奉太祖之命,前来相助,然后眨眼就掐算出有个妖人躲在宫中想害圣上,用手一指,那个妖人就显形了,原来是个老鼠精啊。

到最后,越传越玄乎,没谱了。

崇祯皇帝正在批奏折,刚批完一叠,抬头转转脖子,发现王承恩手里又拿着一个本子过来,就问道:“大伴手里拿的是何处的奏章?”

王承恩回道:“陛下,此乃钟进卫所言及人物的资料。”

崇祯皇帝一听,忙道:“速速呈上来朕观。”王承恩几步走到崇祯身边,递给了他。

崇祯皇帝,马上把其他奏折放到一边,细细的看起了王承恩递上来的本子。只见上面介绍道:

卢象升,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二年进士,户部主事,擢员外郎,现任大名府知府,据闻爱读兵书,喜骑射。

曹文诏,山西大同人,在辽东从军,善长矛,勇冠三军,积功升至游击。非辽东出身,甚受排挤,现仍在袁崇焕手下。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人,万历四十四年,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天启二年,擢升浙江提学佥事,天启四年,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天启七年,升陕西督粮道参政,今年4月,固原盗攻耀州,令官兵乡勇击溃之并追斩二百余首级。

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夫马千乘,万历四十一年冤死狱中,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石砫宣抚使。天启元年四月,镇守山海关,屡败建虏,熹宗御赐“忠义可嘉”匾额,并赐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后西南平贼中多次立功,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平定松潘之乱后,镇守四川。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久久不语,然后对王承恩道:“这几人,该是挽危救难之士,只是此前已定下不动袁崇焕,故卢象升,曹文诏现不动,朕久闻秦良玉为女中豪杰,闻名不如见面。传旨:招秦良玉,洪承畴进京面圣。”

王承恩领旨,但想起一事,于是对崇祯皇帝道:“陛下,钟进卫曾言建虏绕道从遵化侵袭京师,建言招秦良玉摔其白竿军进京防御,此次秦良玉进京面圣是否需要其带兵进京?”

崇祯皇帝想想入不敷出的国库,叹了口气,说道:“带兵之事,暂缓之。”王承恩一听崇祯皇帝叹气,就知道还是银子的事,也就不再多说了。

东北沈阳,崇政殿中,皇太极和三大贝勒,四小贝勒正在议事。这些年头,不但明朝遭遇天灾,后金也是天灾连连,这不,日子难过,几个大佬正在讨论是否去隔壁邻居那打打秋风。这个说明朝富裕,抢明朝的没错;那个反对说,明朝的宁锦防线太硬了,过去可能会崩坏了牙口,何况后面还有一个趁机打秋风的牛皮糖,行不通。另外一个就说直接去把牛皮糖干掉得了。又有人反对了,说牛皮糖那比咱大金还要穷,过去打他是亏本的买卖,何况那位牛皮糖从来不和咱大金正面干仗,过去的人多了,牛皮糖就往岛上缩,让大金有力无处使。收买他吧,口头应付,钱照收,该抢大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