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吴三桂-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着桌子放着的早餐;慢慢地说:“我的人也吃这个吗?”

御膳房的小太监听见了,马上过来,当着我跪下,恭恭敬敬地说:“回…大…人…的…话…都…是…这…样。从…今…天…起…各…卫…士…大…人…都…是…吃…这…种…的…饭…菜。这…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小…的…不…敢…不…照…做。当…然…更…不…敢…怠…慢…了…各…位…大…人。”我没有做什么,也没有说什么,就又有一个小太监被吓结巴了,又是我的错。

我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也不是一个不知道市场价格的书呆子。我掌管着边关的将士,当然也关着一大群人的吃喝拉撒。财务上的事我也经常过问几句,所以当然知道一些市面上的事。我知道这顿饭下来;没有半两银子是根本买不下这顿饭菜的材料的,这还不算加工费和人工。在京城菜价估计比边关高出不少,皇宫里的加工费和人工费当然更是高的吓死人,估计这顿下来没有二两银子绝对下不来。我带了一千人进皇宫,加上张罗从禁军调来的,起码有五千人。一人二两银子,五千人就要一万两银子。也就是说一个早餐崇祯皇帝朱由校就花去了最少一万两银子。皇帝真他妈的有钱,皇宫里的人更不把钱当钱。反正花的钱又不是他们自己家的,不花白不花。不过这样一来可苦了天下的老百姓,他们无缘无故地又要多出一笔钱上交朝廷了。看来怪不得老百姓要骂皇帝了,说什么“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贪官”。皇宫里养着这么多白吃白喝不干活的家伙,皇帝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怎么会不拉大?而且这些家伙最会仗势欺人,欺负老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他们才是国家机器上最大的蛀虫,应该好好整治的对象。

我三口两口就吃下了一碗饭;我还没有开口;小太监就为我装了一碗饭,送到我的面前。我一连吃了七碗饭才停下来,桌子上的菜也基本上给我吃光了。小太监等我吃好后;才收拾饭菜回去了。这熟练的手势;看起来他就是一个熟练工。

在御膳房小太监要走时,我对他说:“以后不要这么多的菜。早上一个荤菜一个素菜,一天稀饭一天面食轮流换,中午和晚上两个荤菜两个素菜,荤菜不要太精致,大鱼大肉就好,饭要多准备点。我们武将的饭量比较大。值夜的也是这样。告诉大家,必须吃光饭菜,不要浪费。如果皇上问起来,就说是我吩咐的。御膳房的帐我也是会去查的。不要让我看见你们的错,不然的话我也会杀了你们的。没有事了,你下去吧。”

小太监连忙点头后,拿起饭篮子跑得比什么都快。可惜他是一个太监,有生活在明朝这一个时代,要是在现代社会的话,绝对是一个短跑选手。不过一个太监就算能参加比赛的话,他算男选手还是女选手?算男的,其他选手不乐意,说这是看不起他们;说是女选手,女选手当然不会同意,说这样对她们不公平。看来他是没有机会出头了的。只好做一个御膳房的小太监,至少不会饿死。

我刚吃完早餐;在周围走几步,活动活动的时候,一个年轻宫女拿着一个食盒来到我这里。从里面拿出一只大碗,里面装着东西向我走来。

宫女恭恭敬敬地向我行完礼后;用她百灵鸟一样好听的声音说:“启禀大人,太后要奴婢送参茶给舅老爷。舅老爷如果有什么吩咐;就由奴婢带回去告诉太后。太后说过了,你的事就是她老人家的事。她会尽心尽力办好的。”

我顿了顿;好久才想起我就是太后说的“舅老爷”。我名义上以张太后的远房表叔的身份进的皇宫,我就是所谓的“舅老爷”。

有点郁闷得我挥手要宫女离开了。宫女很识相的放下大腕就离开了。我才几岁;就给我喝参茶;不怕我长不大吗?早在现代社会的时候;我那个大惊小怪的老妈就说过,小孩子过早补身体不好。喝了补药孩子会长不大的。特别是人参什么的大补药;孩子吃了不但会受不了要流鼻血;而且会影响将来的发育的。还说村里原来就有这么一个孩子,他是家里的独生儿子,父母对他很好,就是因为喝了补药,这孩子长不大了。总是只有一米多一点的身高,小小年纪就长出了胡子。长大后成为了大家的笑柄,他只好离开了这里。

难道古代人就不知道这个吗?还是他们这些贵族的体质已适应了,他们喝补药不会有事了?我可不敢拿自己当作这实验品;来实验这补品的效果。何况皇宫里的材料当然是当时最好的;质量好当然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刚好我身边走过一个,他是我买回来的第一批的奴隶,跟我当上了一个狼兵,成为了狼营中的一员。我把这碗参茶给了他;他拿起碗,虽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他连眉头皱也不皱的喝了下去;连里面的人参也吃了下去。果然绝对的忠心;果然绝对的听话。我很满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可吃下后不久;这个狼兵就有些不对劲了。他浑身冒出一阵一阵的汗;脸红的像关公一样。浑身上下不是一般的热,而是热得有点古怪。热的他在地上做起了我教他们做过的俯卧撑,一连做了好几十个。还好他身体健康;抵抗力好;不久就消化了药性。药性过后,他觉得浑身上下充满着力量。

等他离开后;我难得调皮地伸了伸舌头。还好我没有喝这碗东西,但我差点害了一个好手下。早知道随便找一个太监或者禁军试验就好了。看来这补药真的不能乱吃;吃出了病怎么办?

我连忙写了一张通告,命令手下对于一些不认识的,不清楚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吃。严格监视御膳房的做菜师傅,防止他们在我们的饭菜里下药下毒。专门派人盯着御膳房的所有人,从买菜到洗菜,从切菜到加工,都要有人看着他们。做好的菜必须厨师亲自吃过后,才能装碗装盘。所用的碗和盘,还有筷子都要仔细查看过。每天御膳房的监视者不得少于一百人。如果出了事,我第一就找他们负责,第二再找御膳房的各个管事,第三就是做菜的厨子。写好后,我叫了一个手下送到禁军营给张罗,张罗毕竟是名义上皇宫的最高禁军指挥官,命令当然要他来下。我相信张罗看到后,马上会一字不改的公布出去。张罗对于我的话,比她姐姐说的话还要听。就像我家养的一条狗一样,对我十分的听话和忠心。不为其他,就为了她和他张家未来的前途。估计他也看出了,他张家要将来富贵,一是要保佑他姐姐张太后活得长久,第二就是要找到可以依靠的大靠山,我就是他张罗看重的大靠山。他认为我将来的地位一定不会低,崇祯皇帝朱由检将来一定离不开我。到时候我就算要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妹妹或者女儿当我的老婆,估计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会高高兴兴的送过公主给我。我的文韬武略足够出将入相了,在外我可以出任主将甚至与主帅,在朝廷内部,我可以进入内阁当一个首辅。我的年纪和资历,代表我将来可以赴做好几任的皇帝,我吴家将在我手上发扬光大。任何一个和我攀上关系的,将来都会飞黄腾达,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少算了一件事,我们这个崇祯皇帝朱由检可是出了名小气鬼,他能允许我无限量的庞大起来吗?

在我调查皇宫的同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也没有空。他已召集了护送队和会员的家属组成了一个小分队;又把张家和几家开国元勋的家人组成了一支临时应急部队;三军暗中布置;准备在突发情况下控制前殿和内城。只要是守住了内城和皇宫;等到我的边防军的到来的话;将不是什么大问题。崇祯皇帝朱由检更是天天暗甲不离身。随时防备着暗杀和突袭,连吃饭都是格外的小心,特别是我下达了一张关于吃饭的命令后。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严格要求和我们一样的谨慎。

张太后也是身边不断人;张罗白天黑夜地跟着他姐姐后边。张罗的老爹也在第二天以看女儿为理由;被张罗半拉半强迫的住进了皇宫。可没有人把真相告诉他;使他不知道危险的存在。还以为是女儿有恙,不敢一个在宫殿里住,才要家人陪着而已。每天他吃的饱饱的,到花园里逛逛,和几个老太监拉拉家常。是皇宫中最快乐的一个老头。

第一回 一个小太监

我在皇宫的第三天开始就没有了事可以做了。一些甄别工作,我的手下已知道应该怎么做;不需要我在一边监督着了。大量的自首太监和宫女;排着队不分白天黑夜地来我这里汇报和坦白他们的事。可能是看多了听多了我的事,知道我是一个不好糊弄的主,他们说的话不用考证,就知道绝对比真金白银还要真。他们绝对不敢在我的手下面前说一句假话,更不会多说一句废话。反正有司礼监的太监和我的手下在;不需要我亲自登记记录。而司礼监的太监绝对不敢把听见的一字片语说出去,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

张太后多次派人,目的就是来找我过去;都被我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在这个多事之秋,我还是少在这些大人物身边多转悠的好。我可不想给人认出我的身份,这样一来可对我和我吴家,甚至于吴襄绝对不利。要是给对方知道了我也参与其中的话,只要随便抓住我的老爹吴襄或者其他的家人,我就有的头痛了。

没有事可做的我,也去过一次御花园。本来想看看花,舒展一下自己的心情。可花园里的女人比花还多,有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皇贵妃、皇妃、贵人、美人,也有大大小小的宫女们。这些个皇妃和宫女看见我之后,不是低三下四的围过来巴结我;就是故意摆出高贵的样子;要我给她们行君臣之间的大礼,就想在大家面前显示一下作为皇帝小老婆的威风。却不知道我就是直接导致帝后不和的罪魁祸首,如果她们知道了后还会不会这么无聊事情和耍威风?

我不想被一大群女人包围着;身上都是一股子花香味不算,还给一些大胆的宫女乱摸。更不想当什么磕头虫,给一大群不知道谁是谁的女人或者女孩子行礼。我可没有自虐的倾向,更不想给我的手下带一个不好的头。

到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乾清宫去;看见他虚伪的笑脸;一想起来就浑身不舒服,我也不高兴去。

去张太后的慈宁宫,我绝对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先不去说这个崇祯皇帝朱由检和他的嫂子张太后之间的暧昧关系;我去张太后那里的话,崇祯皇帝会不会吃醋?光是我一个大男人,在这种时候,经常性的进出慈宁宫会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之外。就是给外臣知道了;我就是在给皇室丢脸;我和张太后都会没有脸面。特别是要是哪一个风闻奏事的御史知道了后,会不会联名在朝中闹事告我的状?到时候,我可成为了一个霍乱内宫的无耻小人了。我和我吴家的声誉将会一败涂地,永远不能再挽回过来了。这是多么的得不偿失的事情啊。

我一个人一边走着,一边在想事情。突然之间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历史上很重要的人。我记得我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好像看过一本书。书中说起过明朝最后一个大太监叫什么王承恩的。对了,大太监王承恩。

他是魏忠贤后明代最后一个掌权的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为人比较平庸,但他对崇祯皇帝朱由检是绝对的忠心耿耿;也没有做太多的伤天害理的事。属于一个比较安分守己的大太监,是明朝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太监。他不但不爱欺负人,而且也不太爱钱,对手下的人也不纵容。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