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吴三桂-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拉弓上箭,对着这些发射出去。不知道是我的力道过大,还是距离太近的缘故,我射出的箭不但射中了敌人,而且贯穿他们的身体后,劲道继续往前冲,又射中前面的敌人。区区几支弓箭,就将十几个准备逃走的敌人全部射倒在地。

看见我大发神威之后,我的亲兵们已经赶了上来。不用我下令,几个手脚还算利索的亲兵,将地上的敌人处理了。重伤失去战斗力的敌人堆放在一起,死了的敌人也堆放在一起,轻伤的、还有战斗能力的用布条或者其他东西绑起来。那个被他们保护着的人,被一个亲兵半拉半拖地拉到我身边。

我一边教亲兵,怎么处理倒钩箭的伤口,一边坐在一边的大石头上休息。虽然杀的不是什么高手,但是敌人也不少,杀了一阵子真的有点累。现在想起来,真的有点后悔。要是对方不是全部聚在一起的话,要是有几个人不顾自己人的安危,对自己射箭的话,我可能真的不会这么容易打败所有的对手。

当亲兵拖过这个人的时候,我已经差不多猜测出他的身份。他的左脚中了倒钩箭,已经不能再站立或者自由走动。所以我不担心这个人逃走或者躲起来。他的双手已经被绑了起来,失去了动手能力。我从他的慌乱眼神里,看出了他的惊慌和不安。本来英俊的小脸上,一阵一阵的发白和发青,有随时晕倒的可能。

第四十回 定乱十

我对他说道:“小泥巴,你为什么要伏击我?”

他猛地一抬头,对我惊讶地说:“你,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叫李霸?你早就暗中调查我们了吗?”

我也顿了一顿,马上想通了里面的奥妙,马上呵呵大笑起来。心里想着:“怎么会有人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泥巴的。就算是相近的音也不应该这么取才是。”

我从这个“小泥巴”的样子,隐隐约约地已经猜出他的身份。他就是小福王的亲姑姑百花公主的亲生儿子,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表弟。当年百花公主的婚事是老太妃亲自为自己的亲生女儿选定的。当初老福王在世,需要有力而且强大的助手,所以老太妃为自己的女儿选择了一个能文能武的丈夫。百花公主的驸马姓李叫李柏发,是原来李唐后人,也算是皇族后裔。李柏发不但有显赫的家世,而且是一个文武全才。要不是后来元华大长公主有了一个赵都尉的话,这个李驸马就是最有实力的驸马都尉了。李霸继承了父亲李柏发的高大和母亲百花公主的美丽,所以是京城家喻户晓的美男子。我听家人说起过这个“小泥巴”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然的话不会忘记这个这么有含义的名字。

看来百花公主很看重这次的行动,竟然派自己的亲生儿子来这里监督。他们真的想一举将我彻底消灭。其实这个名叫李霸的“小泥巴”是一个虚有其表的花花公子,不要说杀人了,就是看见血都会晕的主。要不是百花公主夫妻觉得小福王大局已定,现在正是立大功的好机会的话,又有强大无比的弓箭手在,所以将这个秘密狙杀第二号敌人的大功放心地交给她们的儿子。本来想让儿子借这个机会立下大功,将来可以威风地成为大将军的她们,怎么会想到我这么一手?小福王答应百花公主,事成之后不但封李柏发为异姓王,而且王位可以世袭,并封有大功的亲戚做大官。很有野心的百花公主,有了一个王爷地位还不够,还想让自己的儿子做大将军掌握兵权。其实百花公主夫妻还有自己的打算,小福王要是后台硬的话,他们就当逍遥王爷。要是小福王没有能力平定局势的话,他们可以取而代之,恢复李唐江山。百花公主也曾经幻想过自己成为一个开国皇后,等儿子做了皇帝的话,自己就是皇太后,等自己的儿子的儿子做了皇帝的话,自己就是太皇太后了。

我也不和这个“小泥巴”多话,丢下一块白布要他一五一十地写下自己的罪行。“小泥巴”犹豫了一下,因为没有笔墨。我就懒懒地说:“地上不是这么多的血吗?要是不够的话,叫人在你身上放血好了。你可以慢慢写,等地上的血干了话,就用你自己的血。大腿上的血不够的话,在你身上再开几个伤口好了。”

我的话彻底吓坏了这个娇生惯养的公子哥,他连忙不顾一切地蘸上地上的血,不用我提示全部写了下来。等他写好后,我看了一遍,写得比较详细也很完全,所以就叫人把他押了下去。当他听见我下令,将所有的敌人全部杀了的时候,他的脚差一点再一次失去行动功能。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弓箭是好东西要带走,我们不但人手少,而且有一半都受了伤,所以只好将敌人一一杀了,只带上“小泥巴”回边关。等平定了边关局势,再派人押送这个“小泥巴”回京给崇祯皇帝朱由检。

第四十一回 定乱十一

我和我的队伍继续赶路,但是因为有些亲兵受了伤,所以速度慢了不少。亲兵队长知道我急着回山海关,也知道自己等人不但保护不了我,而且成为了我的拖累。他看见过了我的“威猛”,所以提议我带着几个伤势比较轻的亲兵先走,他们几个行动不方便的,押送着“小泥巴”随后赶上来。

正当我犹豫是不是要分两批回山海关的时候,一个人无声无息的出现在了我不远的地方。他的出现,令我有了一种不妙的感觉。他就是改名为吴通的袁通。说起这个袁通身世真的好可怜,我还是很少又被感动的时候,但是听了他的经历之后,我不得不为他的经历大叹人世间的不平。

袁通是我的部下,原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大儿子。袁崇焕不但是我的手下第一大将,更是明末最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的智慧和忠勇是明末几位将领里最好的,也是死得最可惜的一个。也是明末几个有名的将领之中,学问和个人修养最好的一个。

袁通是袁崇焕的大儿子,早在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一个“拍花子”骗走了。所谓的“拍花子”是下九流的行业中的一种,专门用药或者其他辅助工具,拐骗妇女儿童。可能是当时的袁通很可爱,或者这个人有一种仇恨官府的心态,企图用这个小孩子报复社会。小小年纪的袁通不但被从此带离亲生父母,成为一个失去父母的关爱,而且被人下药迷失了记忆,并被人勾出了舌头切下,成为了一个不能说话的聋哑人。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没有记忆和说话功能的残废。后来袁通又多次被人用来行骗和买卖,不知道是我们之间的缘分,还是天意如此。

我的一个手下去买奴隶,随带也把这个小袁通也买了下来。他在我老家的秘密基地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出于戒备所以并不适应我们那里的生活。当我遇上他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我是亲手抱着他回我的营地的。也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接受了我,把我当做了亲人。由于我的照顾和关爱,袁通和大家渐渐适应了营地的生活,也同时想起了自己的往事。这时候营地的一部分孩子随我迁到了锦州城,他一眼就认出自己的父亲袁崇焕。

但是当时他不但自卑而且看见了自己父母和弟弟一家亲的样子后,突然有种不敢相认的感觉。所以袁通经常偷偷地去袁崇焕的家里,看他们一家人亲亲热热。由于袁通的残疾,导致袁通失去了说话的功能,但是也使袁通多了平常人一项本事。他身手不但灵活,而且对周围环境相当的敏感,是一个天生的刺探和追踪人才,我把他选为我的“影子”密探。袁通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知了袁崇焕有危险的事情,急着没有了主意,只好找到了我,希望我帮着他和袁崇焕一家人相认,并向他自己的父亲报急。

可是忠心耿耿的袁崇焕明知回京城有危险,但是依然回了京城。袁通和袁承志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袁崇焕被大家生吃活咬,袁通只好依照我的主意,亲手送袁崇焕上路。袁承志留在了我父亲吴襄身边,袁通为了报恩,也为了自己的家人的安全,自愿永远留在我的身边。为我打探消息,传送秘密消息等事情。

第四十二回 定乱十二

我这次上京不但没有危险,而且怕袁通忍不住对一些人不利,所以我把袁通留在了山海关。临走的时候我下过严令,没有特别要紧的事情,袁通和几个手下不得离开山海关,更不能来京城。现在袁通往京城赶,一定是山海关上出事情了。

我没有等大家清醒过来,直接下令暂时休息一会儿。而我拉着袁通去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亲兵队长虽然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但是尽心尽职的他下令亲兵戒备。

袁通知道自己说话不方便,所以在来的路上已经把要说的要紧事写了下来。看见我之后,马上把一些只有我们自己人才看得懂的奇怪符号交给我。我一边看一边招呼袁通坐下休息一会儿。

山海关真的出事了。看来小福王的破坏真的起了作用,要不是我反应及时的话,不但我已经死了,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皇位不稳,山海关上也发生了大的动乱。

在明末的时候,地方上主要的矛盾有这么几种。首先是官民矛盾,几乎所有的官员都不把老百姓当做人看,不但不保护他们,而且任意加税,剥夺了老百姓生存的权利。第二矛盾就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中央要把权力和利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上,但是地方官员不但希望自己有身份地位,而且要有真正的实权。所以他们不惜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向中央要权,要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第三矛盾是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老百姓恨的是官府,但是更恨富人,富人也是百姓,但是他们这些富人一边讨好官员,一边帮着官府欺压贫苦百姓,所以老百姓十分痛恨富人。其实还有一点客观原因,反对官府和官员是造反,一般的老百姓不敢这么想,更不敢这么做。但是富人不是官员,没有哪一条的王法保护富人的权益,所以老百姓把所有的怨气发现在富人身上。第四矛盾就是官府和士族内部的文武矛盾。早在明朝初期,文人就不断的打压武官的地位和权力,渐渐地武人在文人面前失去了旗鼓相当的实力和地位。

但是在地方,特别是边关的地方,武将的地位和待遇相对好一点,略微有一点和文人对抗的架势。所以在我的手下,文武两派的阵营几乎差不多,不但人数相等,而且实力也差不多。

自从我来到了山海关之后,三令五申总算缓解了一些矛盾。首先我恢复宋朝的“一鞭子”法,也就是规定每一个百姓一年要上交的税收数量。虽然对百姓来说依然有点重,但是杜绝了官府乱摊派的机会。给老百姓一个清楚明白的账目,总算是让老百姓松了一口气。而后我这个强势的将军,不但接管了边关防务,而且也接管了地方事务,真正成为一个“上马管兵,下马管民”的地方领主。有我在一天,中央政府不敢对我的地盘指手画脚,也不敢轻易安插不必要的人手。第一矛盾和第二矛盾基本上解决了。

第四十三回 定乱十三

至于贫富差异,在我的山海关上问题本来不大,因为在山海关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没有什么家财的穷人。就算有一些富人,也是一些手脚不利落,或者不愿意远离自己故乡的,这些人见过了生死,或多或少能够理解一些人生的真谛。他们这些富人也知道对立的后果,更怕一些不怕死的穷人来和他们拼命。所以他们大多数的人都十分配合我的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