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吴三桂-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备在我的地盘闹事。需要我马上回去镇压和处理,所以我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边关。

第八回 锄奸一

我刚刚接到这个消息,我就马上准备启程。我的亲兵一直以来就在城外留下了一队士兵。我马上下大了拔营回边关的命令,同时派出两个亲兵分别去并不和家里报信。

给兵部的很简单,就一句话“边关有急事,本官要马上回去。”其实不光光是通知兵部,是要兵部转告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内阁。

给家里的口讯,本来是要通知艳儿姐姐的,这是我的习惯了。可以担心艳儿姐姐不理会,所以我嘱咐亲兵通知夫人的同时,也告诉一下我的老爹吴襄。

我的兵马是大明最好的,也是训练最合理的部队。由于骑兵要比步兵快,所以为数不多的步兵要提前出发,全力以赴赶往边关。我和我的亲兵组成骑兵队,得到兵部的答复后,要到通关文碟就立即回边关。我的亲兵已经开始喂饱战马,准备马鞍了。其实要不要通关文碟都一样,从京城到边关,谁也不敢得罪我这个总兵。可是非常时期我不能多事,更不能给一些人找到借口,也不能给崇祯皇帝朱由检抓住把柄,所以才等待兵部的通关文牒到了才离开。

在通关文碟没有到的时候,我的心已经飞往边关了。山海关不是锦州,也不是辽东,是我吴三桂最后一个地盘了。不管是现在的我,还是历史上那个我,山海关都对我们来说很重要。要是我没有了山海关,我是我没有我的军队,不但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会放过我,就是朝廷的各方势力也不会让我家有一个人活着。所以为了明朝也好,为了那个无情无义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也好,为了我吴家上下百来口人也好,为了两国百姓也罢,我都不能坐视不管。

山海关离京城不过几天的路程,是京城最后一道防线了。越过山海关的话,前面就是辽阔的平原,不但无险可守,而且快马一赶,不用多久就可到达京城。要是京城没有了,明朝就等于失去了支柱,至少北边将近一半的大好河山等于奉送给了女真族人。到时候大量的老百姓流离失所,庞大的开支和积弱难返的局势,一定会将明朝压垮,历史将会走上原来的轨迹。老百姓的死伤,依然会那么多,这和我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我不能眼看着这种事情发生,就算是螳臂当车也要试一试。我不得不佩服那个皇太极,这个人真的不简单。他虽然弑父夺位,但是他的雄才伟略真的不比当年的努尔哈赤逊色。我那个姨父努尔哈赤真的老了,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和气度,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被我一个晚辈杀得这么惨。我相信努尔哈赤的眼光,我也知道多尔衮的本事,多尔衮比皇太极更英雄,但是现在的多尔衮远远不如皇太极。要不是皇太极弑父夺位的话,相信多尔衮至少需要十年的时间统一国内,到时候明朝和我就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了。到时候多尔衮将不会是我的对手,清国也不会是明朝的对手了。

第九回 锄奸二

可是皇太极就不一样了,他不但有深厚的基础,而且他的经验和年纪都是最成熟的时候。年纪小了没有一定的稳重和气势,要是年纪大了的话,少了雄心和精力。多尔衮比起皇太极,多了一些活力和情爱,少了太多的人脉和经验。皇太极联合众位兄弟,弑父夺位之后,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已经清除了反对势力。就连他的几个兄弟也开始不能和他相比较,皇太极的实力和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我以为皇太极要统一内部,分化反对势力,怎么也需要五到七年时间,没想到才短短的三年多一点而已,就完成了改组后金国,联合蒙古众部落的重要步骤。

皇太极一边培养自己的亲信,一边安插自己的人去敌国。现在山海关上,流民太多,不能一一排查,给皇太极制造了一个个机会。他的人不断和大批流民一起进城,不断地将我这里的秘密泄露出去。一些朝廷官员也在皇太极的金钱攻势下,失去了立场,成为了皇太极的利用工具,将明朝的机密泄露给敌国。这些年,皇太极已经不甘心再继续无限期地和我对持。皇太极利用自己的奸细,四处散布不利于我或者朝廷的消息,也鼓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起来对抗朝廷。

据我了解李自成的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农民起义军,其实是皇太极暗中怂恿的。皇太极故意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抢去了一大批的黄金和武器,促使李自成他们起兵造反,牵制明朝的军队。现在又在我的地盘鼓动大家起来反抗我这个大地主大老板,企图分化我的势力。看来皇太极真的准备好了,要向我山海关下手了。

既然要打仗了,我这个前敌总指挥不但要回边关,而且要在大战之前清理内部。只有军民一心,将士同体才能抵挡如狼似虎的女真人。我没有等到兵部的通关文牒,因为兵部的人不但办事效率低,而且官员们差不多一天只上半天的班。等他们知道了我的事情之后,才商量出一个对策,上报朝廷和内阁,等崇祯皇帝朱由检下了决定再开具通关文牒,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这就是我急着上报的原因,不然的话等也要等上好几天。

袁通密信的到来,令我大为震惊。袁通是袁崇焕的儿子,也就是改名为吴袁的袁承志的哥哥。袁通和弟弟袁承志不但亲眼看见他们的父亲袁崇焕给杀,而且是袁通亲手送父亲袁崇焕上路的。就是因为这样,我才没有带袁通一起回来,把袁通留在了边关。现在袁通的人回来了,就代表边关出了大事,难道是皇太极提前攻击了?还是关内的老百姓在奸细的鼓动下造反了?

袁通的手下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将一封信交给了我。我马上一看,当场差点把我气死。我的地方长官罗家良被崇祯皇帝朱由检派出的镇边太监给杀了。大家群情激愤,局势快要控制不住了。我立即下令,不等通关文牒了,马上回边关去。

第十回 锄奸三

提起这个罗家良是我的一个“宝贝”,他虽然不是我亲手培养出来的人才,但是他的本事可不小。我来自未来,知道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人是“完人”,也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废物”。只要使用得当,任何人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罗家良本来是一个江南不合格的地方官,为什么不合格,就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让一个本应该管民生的官员去管理一个地方的财务,当然不是一块好材料。我发现并启用了罗家良,罗家良在我的利用下,马上熟悉了山海关事务。把一个小小的县城,治理得比京城还要太平,我突击提拔他为山海关地区的知府,后来级别调整为从三品,相当于一个省的布政使。因为我觉得罗家良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本事。

可是我刚来京城不久,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对我的地盘下手了。他不但派出了自己的亲信军官,而且派了一个什么镇边太监,监管我的山海关。这个太监不但在山海关里作威作福,而且四处找我的人的麻烦。罗家良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和上级打官腔,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社交能力差一点。罗家良马上在一些事情上和这个太监发生了意见冲突。太监仗着自己有皇帝支持横行霸道,没想到罗家良的势力这么大,他只好暂时忍耐。太监的最大本事就是见风使舵,察颜观色,这一点罗家良就是学一辈子也学不会。当罗家良不注意这个太监的时候,太监找到了罗家良的一个把柄。其实这个把柄是皇太极的奸细故意透露给太监的,目的就是利用太监除去罗家良,也就是毁去我的的左膀右臂。罗家良平时为人很朴素,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有任何的花销。但是他的夫人有点贪小便宜,经常为一点小事情和老百姓吵架。奸细故意将一个价值连城的真首饰,当做假首饰卖给罗夫人。罗夫人果然贪小便宜,买下了这件首饰。奸细一边通知太监的人,一边派人去上告官府,就说罗家良的老婆强买强卖。这时候一个逃难的大户人家报案,说自己的大批珠宝被盗。罗家良的夫人手里的首饰就是这户人家的东西,罗夫人就成为了收赃销赃的同案犯。太监利用这个机会,不但收缴了罗家良的权利,而且下令搜查了罗家良的房间。在太监的有意嫁祸下,罗家良家里搜出了大批不明赃物。太监借这个机会,当场下令斩杀了罗家良一家。

罗家良出事之后,我的手下已经按耐不住了,有人要把太监杀了或者关了起来,并要驱赶所有的非自己人。还好我有几个手下,总算有点脑子,力劝大家等我回来再决定怎么办。大家才暂时按捺下来,派出袁通来京城找我,马上回去主持大局。大家都担心我不在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出了什么事情不好向我交代。

第十一回 锄奸四

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时代,既有先进的科技,却又是那么的封建保守。特别是权利的最高中心,历代帝王的皇室,简直可以用顽固不化来形容。这些帝王在开疆裂土的时候都是特别的英明神武,出现了不少英雄般的故事。但是他们还有他们的后代们,一旦坐稳了自己的江山之后,一个个不但脑子变得食古不化,而且不可以正常人的思维考虑。多少荒唐事,多少血泪史,都是因为他们的顽固不化所造成的。为了他们的地位和尊严,不要说一般的老百姓了,就是他们的亲生骨肉或者兄弟姐妹的性命也可以牺牲。

这并不是在危耸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国王为了自己王位,就不断地将自己的姐妹或者女儿拿来作为筹码,相互利用不去理会公主们的死活和感受。江山一统之后,除了强势的秦始皇嬴政之外,短命的秦没有现成的公主可以利用之外,哪一个皇帝没有利用自己的公主?汉朝的皇帝利用自己的姐妹和女儿向匈奴人和亲,企图换来短暂的和平。据一部史书的记录,整个汉朝一共有三百多名公主,其中有八十多个公主被利用做为拉拢手下文臣武将的工具,一百五十多名公主嫁去和亲。除了近二十个夭折的公主之外,再加上三十多个未嫁的老公主,真的自己能够自主找到自己的幸福的公主屈指可数。这就是整个汉朝的悲哀,这个汉朝皇室女子的悲哀,身为皇帝的女儿也这么凄惨悲哀。

不光汉朝,就是以号称文明、开放闻名天下的唐朝,他们的公主也和亲不能幸免于难。近五百位大唐公主里,有一百多位公主死于几次战乱里,不是被斩首就是被屠杀。有近二百个公主被送去吐蕃等国和亲,最出名的就是文成公主。哪一个公主会自愿去和亲?不要说是皇室女子了,就是普通人家的女儿也不会愿意去荒凉的塞外。一切都是没有多少亲情的皇帝老子逼的,只不过逼出了一个奇迹,一个传说而已。

在现代有一些人专门研究古代的女性,曾经有一些人列举了三份调查报告。一份是历代二千多有封号的公主和皇妃的寿命,一份是普通宫女的寿命,一份是百姓人家的妇女寿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吃的好、睡的好的公主等皇室女子的寿命平均最低,不过三十六岁而已。普通人家的妇女平均寿命在四十一点几岁。最令人感到意外的宫女寿命平均高达六十七岁多。在科技、医疗十分落后的古代,六十多岁已经很难得了。不是有一句古话吗,叫“自古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就是说古代人很少活到七十岁的。可是这么多宫女都平均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