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不能细看,但出身于金人的王文统,可没有宋儒那么死板。对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因为所属也略有研究。就他认为,宋人之败在于仅仅只满足于中原以及华夏。

倘若他们的目光看得到眼前的盖世全图,以宋人的本领,什么蒙古、金、夏都不必再提。

“只是赵宋目光短浅了些,倘若如同此刻的济王千岁,能够真正胸怀天下的话……”

虽然不能否认,此刻的大宋有着世界第一的人口,有着世界第一的财富。但目光的短浅以及自满,恰恰才是造就了历史上深刻灾难的由来。

坐在那儿,只是捋着胡子一言不发的王文统,听着章青与阿卜杜勒·哲玛尔的叙述,他感觉得到那些叙述之中,对于天下诸势力的不屑。而且那种不屑不仅仅来源于他们的所谓“神兵”。仅仅就刚刚所见的火柴,难道造得出来这样东西的人,用得着去看那些愚昧蛮族的脸色吗?难道造得出来这样东西的人,会比那些蛮族更加无知吗?

想着这些的同时,他注意到女婿向自己投来询问的目光。李家与当年济王赵竑的关系,或者说恩怨,王文统总是清楚的。此刻他轻轻点点头,在听过这些消息之后他以为,天下定在5~10年内大定。

而这“天下”,可不仅仅只是大宋的天下!

第五季 永远的黑暗 第91章 老成的想法

“你以为能造出如此东西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人物……”

王文统手中的火柴划了一下,接着火柴头上,爆发出“嚓”的一声响。温馨的桔色的火焰燃烧起来,不但李璮,包括他的夫人,全都用她们所眼睛盯着这看似温柔的光芒。

恰在这时门一响,三人都望向门口,从那里回来的是李璮的妻子王氏。她也是王文统的女儿,在李璮身边为他打理家里的一切。以她的性格,并不是似塔察尔的妹妹一般,家里事政事上,都喜欢说说话。

“安排好了么?”

面对丈夫的询问,负责安顿章青他们的妻子王氏只是点了点头,便一声不响的坐在旁边。王文统也不说话,只是拿眼睛望着眼前那越来越小的火苗,直至最后扔在充当了烟灰缸的盘子里,那一抹火苗最终熄灭。

李璮到底要年轻些,半晌没有听到岳父说话,不由的出口询问。

“岳父,那我们是不是应当……”

王文统沉吟了一下,他听得出来女婿语气里的倾向。如今这个济王手里的新式兵器如此厉害,就今天那十个人大闹一场。府里数百蒙古家兵,居然没有一人抵挡得住。无论穿不穿盔甲,在那个叫什么“枪”的铜棍子面前,均不堪一击。

“这样的人物不好打交道,贤婿那个济王的兵器厉害,我看硬挡是挡不住的。而且我们猜你已经有了归顺之心,我如此说对也不对?”

看着岳父的三络长髯,李璮点了下头。正如同章青所言,在他李家的心里,济王的后人才是正统。至于此刻的朝廷,不过是当年史弥远那奸侫小人的杰做。虽然木已成舟,但如今济王的后人,不但有如此利器,又在打通了世界上的航路,只这等胸怀,就已经使李璮有些向往了。

只是,具有中国传统谋略家的谋略的王文统却不是如此看。因为江山可不是有一些犀利兵器就打得下来,就算打下来,也未必就守得住,这才是他心中的根本问题之所在。

“是的岳父,小婿正有此意,按章贤弟所言……”

“一武夫耳,他所言不值一顾。我只问你,你要手抚心肠,好好的揣摩一下才好!”

比起章青这样的将领,李璮经营着整个益州地区,自然胸中韬比起章青来,那是要深得多了。他皱着眉,同样拿起章青送的那盒火柴,点燃了一根。在他看着那淡黄色的火苗时,他的蒙古妻子也有样学样的划了一根。

到底是年轻人,李璮看着火苗,很快就有了想法。

“正如同岳父您所言,此人有此物,自然绝非一般之人。我猜倘若终究要回来,那挡是挡不住的!”

说了半天,王文统点点头,终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是的,挡不是办法。因此我们顺,不过却不是全顺。如同那个爱说话的回回所言,打开商路、派兵协助、采购军械马匹,供应粮草,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暂时要保持在蒙古人的阵营之中……!”

王文统的话使李璮眼光变得凌厉了一下,而他的蒙古妻子则有些疑惑的的看了说话的王文统一眼。

“不必疑惑,不是不顺,而是暗地里顺。倘若将来济王回来,我们是先顺之人,自然不难得宠。倘若有了变化,我们依旧是蒙古人的都督。还有,宋廷那边,一直与我们暗地里有往来,从他们那儿得到的东西,也可以卖将过去,所以我说我们明里不顺暗里顺……”

倘若李璮不是知道岳父王文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当他还眷恋蒙古的富贵。心中实在知道,作为一个金人,他不会忠诚于蒙古人,自然也不会忠诚于大宋。女儿嫁给自己,不过是因为自己乃一方豪强,将来凭着这本钱,在哪一家都不愁荣华富贵。

只听他继续说下去,就看得出来,他真读了许多书。不但读得多,而且也算是读透了那许多书。

“有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贤婿此刻全身而入,倘若遇到一个少不更事的济王,只恐难以全身而退。如今之计,只能有一人前往那个注的身边,查控他的虚实。如若是个贤明之主,一切好说。如若误投匪类,我们还有一个缓和的余地!”

话说到这儿,王文统就不再说下去了。他的这一番话无论从大义上讲,还是从身家性命上讲,都讲得过去子。而且是一个一手托三家的局面,无论哪一家真正得了天下,面对他手下的大军,都需给他足够的好处。

而且想来那个什么济王千岁手下行商的货物,倘若都如这火柴一般有用,赚钱倒真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了。

“如此甚好,还是岳父大人看得长远。如果这个济王是个如同楚霸王一般,只知倚仗武力的人,那是否该归顺,还真是一件舍得商榷的事情了!只是,可差一个什么样的人去呢,我只恐章贤弟难当此任!”

李璮没有说出口的是,章青此刻似乎已经完全倒向了那个什么济王千岁,只怕将来与自己可不是一条心呢。

这人心哪,恐怕是中国这片大地上最难猜度的东西。可要是把心思都用到猜度人心上,如何能够出爱因思坦那样不世的天才呢?

“吾儿,不必为此忧愁。此事只有我去走一荡,才放得下心来。”

“济州岛倒也不远,岳父此去……”

李璮可没弄明白王文统真正的想法,作为一个读透了书的文人,虽然顶着金人的帽子,可他骨子里,却始终是汉人的心。

“非是济州岛,听章青的话,来这里的不过是那个济王手下之一人。不如是你按那个什么蒲少的想法,寻些工匠、才子、孩童,前往岛上。至于那些工匠与才子,便于我一起去那个什么黑衣大食走上一遭。到那时,那个济王的本领,想来也不难摸得清楚。”

李璮听到岳父的打算,心中不由一惊,毕竟这海天千里之外,这一去不知道此生还见得到见不到呢!

第五季 永远的黑暗 第92章 放眼看世界

“岳父……”

“父亲……”

李璮与妻子王氏全都叫了一声,此刻大宋的海商固然发达。但去一趟黑衣大食那么遥远的地方,仅只一个往返,就需要数年。以王文统此刻五十余的年纪,这一去,在有生之年可还能回到大宋么?

王文统拈着长须,眯着眼睛。他的心中可不仅仅只想着女儿、女婿,他心中甚至想的不是大宋的天下!

作为一个金人,但他却有着完整的汉人的血脉。他想去看的,何止仅仅是那个济王,是不是一个中兴大宋的少年王爷!倘若仅仅是大宋的话,只怕他年纪虽大,但一腔未冷的热血,却也不打算给赵伏波的。

在这件事上,虽然赵伏波一直说的是,要回到大宋去。但他立的是《神州律》,他的纪年却是华夏纪年(公元)。之所以要使用公元,那是因为这是太阳历,而不是因为什么宗教等等的因素。

尤其是,他的老师所定义的大宋,是由华夏人组成的。至于什么是华夏人,就如同他教赵伏波的歌里所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甚至也不提以什么汉族人为主体之类的话,因为以后没有什么满汉蒙回之分,就是华夏。按照《神州律》规定,56个民族,脱离华夏大族之人,灭绝之!

此刻赵伏波大约还体会不了那首歌真正的含义,也想不明白老师如此做的意思。虽然他已经是个高中生,但想明白这些事情,对他而言,还有些太远于长远。

不过倒可以肯定一点,倘若王文统到了此刻华夏族在海外的聚居点——索科特拉岛、费莱凯岛等地,想必是不会不满意的。

“你们不必再劝,暗中与济州岛上的人联系。供粮、通商、送人去,都不过是些些小事。至于我,你们便当我……此去备信鸽等等物事,如我有事自然会告知你们的!”

李璮与两位妻子的目光,看着眼前拈着长髯微笑的父亲一般的人物,知道他的心思已定。一个个都不再多说,只是看着他凝眸睇盼,希望他能够回心转意,只在益州这儿颐养天年。

“璮儿,你切记得当明则明,当暗则暗,八面玲珑,才是你该有的好手段!”

最后叮嘱罢了,他自己先小小的打了个呵欠。倒似闲聊一夜,他精神不济了一般。

“夜了,我老人家要去休息了,你们三人且看着办吧!”

说完也不再留,把三个年轻的儿女辈留在这儿,自己当先去了。他的背影一消失,王氏先忍不住落下泪来。李璮心中多少也有些酸楚,固然岳父此去有他自己的想法,但终究还是为了他李璮一家的安危。

倒是塔察儿王妹此刻,目光之中看着王文统的背影,充满了钦佩之情。

“怪不得他们都愿意用汉官,敢是他们看得实在够远!”

这是自然,当时的蒙古王族里,除过个别人之外,并不具备真正建立并管理一个庞大帝国的能力。只一句话就可以概况,“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虽然中国话简洁的说明了一句,但其中也有问题。

因为倘若大宋是如同大航海时代的强国一样,是一个四出劫掠以外国财富缓合国内矛盾。把铁血对外,把真正的仁义对内,只怕也就不会发生以后那么多次残酷的不幸了。

“是啊,岳父大人此去,一棵心不但是为了我们李家,却也是为了这汉人的天下,你……”

说到你的时候,目光落到塔察尔王妹的脸上。她明白李璮想说什么,倒是大方的一笑,说起话来的时候,还带着少女的顽皮。

“我便嫁了个汉人,也就只好做汉人了!”

这句话却解了李璮心头的结,毕竟倘然这个王妹忠于其兄、其族,只怕自己却不得砍了她这蛮好看的脑袋,以向章青以及济州岛上那些人表明自己的心思。如今她如此说了,倒可使这件事不那么使人太过担心。

“哼,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我李璮却不是如此看!倘若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成个什么狗屁大事了。即使成了,只怕也就污秽不堪!”

李璮的话,说的是自己,却是道明了整个汉人文化之中的问题。“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原本此事在变通上讲。但最后就变成了,可以伤害人类的基本道德感情,只以,仅仅只以是否具备了钱、权为唯一标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