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亡妃-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五百死者的家属,联名上书,但被朝廷驳回,故而,这几日都关闭了各自的商铺,造成经济恐慌,今儿个,皇上颁布了圣旨,便是朝廷广纳经商人才,如若能提供好的利民的经济良策,朝廷便提供给那人一定的银两,让他们经营生意。而且,还减免三年的赋税,此刻,圣旨已下,已经有许多的人毛遂自荐。”采莲听到此消息,亦是惊讶不已。

叶锦素低声一笑,“上官敬果然有办法,如此,便是将大半的经济收拢在了朝廷的手中,而那些歇业的商贾如若继续下去,便是与朝廷作对,继而,一旦被这些后起的商家,或者是他们的竞争对手抵制起来,那么,他们怕是会无立足之地。”

“是啊,奴婢想着这皇上果然谋略高超,如此一来,即收买了人心,更是给其他怀才不遇的人谋财的机会,也打压了那些商贾。”采莲亦是觉得此举甚好。

叶锦素不再说话,想着如此,这几日便可安稳了,缓缓自浴桶内起身,换上干净的衣服,用内力将发丝烘干,随即来到梳妆台前。

采莲连忙上前,为叶锦素梳妆打扮,叶锦素安然坐下,忽然想起那夜魔君带她前去的那处世外桃源,便觉得心旷神怡,如此一想,便向往不已。

采莲看着叶锦素难得的浅笑,便觉得大小姐如今比前些日子的笑容多了些,或许是这段时间的事情少些,心中亦是宽慰了不少。

简单地打扮之后,叶锦素抬眸,看着镜中的自己,三日的睡眠,让她气色越发的红润,相由心生,如今,她心情极好,故而整个人看起来亦是红光满面,一双水眸泛着莹莹光泽,顾盼生辉,相比之前的清冷,反倒多了几分柔和和娇媚。

叶锦素起身,径自出了屋,便看到魔君依旧是洋洋洒洒地坐在梨花树下,转眸,与她四目相对,眼睛微弯。

叶锦素径自坐与对面,采莲连忙赶去厨房,做了几样小菜,端了过来,放在石桌上,便退在了一边。

魔君打量着眼前的叶锦素,黑色的衣袍,随风吹拂,却透着淡淡地暖意,低声一笑,“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魔君是在夸我吗?”叶锦素不知为何,这是她这十年以来,重生之后,第一次感觉到无比的轻松,故而,也不恼不怒,亦不是以往的那般清冷,而是附和着魔君,打趣道。

“自然。”魔君打开酒坛,斟满酒,放在叶锦素面前,注视着她,“阁主之丰姿,亦是独一无二。”

“那我便多谢魔君夸奖。”叶锦素嫣然一笑,亦不谦虚地说道,随即,举起眼前的酒杯,“今夜我兴致好,便与魔君共饮几杯。”说罢,便一饮而尽。

魔君亦是开怀一笑,便举起手中的杯子,饮下,接着倒满,看着叶锦素,二人不再说话,亦是一杯接着一杯地饮起来。

梨花早已凋落,却是枝繁叶茂,院中寂静无声,月色如歌,更有清风浅奏,叶锦素突然来了兴致,想起前世,她是极爱作画与吹箫的,来到叶府数月,却从未仔细的欣赏过自己院中的景色,如今,有感而发,便看向采莲,说道,“采莲,将我屋中的玉箫拿来。”

“是,大小姐。”采莲应道,随即,便进屋,想着这支玉箫乃是凤锦特意从凤倾阁带来的,说此箫曾经是大小姐心爱之物,不过,许久未动过了。

不过,早先便听闻凤倾阁阁主的箫声冠绝天下,曾经亦是不得听闻,如今有此机会,当然不能错过,随即,加快了脚步,便取下玉箫,带了过来,“大小姐,玉箫。”

“嗯。”叶锦素伸手拿过玉箫,飞身落于梨花树上,一身素雅白裙,绝世而独立,三千青丝随风而逝,那一双葱玉纤手,手执玉箫,低柔的箫声渐渐想起,似是自那悠远的地方而来,那箫声低而不断,有如游丝随风飘荡,却连绵不绝,更给这如水的月色增添一份回肠荡气之意。

魔君径自端起酒,聆听着叶锦素的箫声,眸光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柔色,转瞬,那黑色长袍随风而起,随即翩然落于地上,不知何时,他手中已握一把长剑,随着那箫声缓缓起舞,那青峰随箫声缓缓舞动,剑尖时而飘忽,时而凝练,剑势柔和得似是惊不起水面波澜,行云流水,连贯洒脱。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魔君一边随意洒脱地随声舞剑,那狰狞的面具下,却看不清他此刻的面容,不过,他随口而出的醇厚低柔的声音,却让这箫声显得更加的荡气回肠。

一曲终了,他缓缓收起长剑,翩然落于石凳前,坐下,斟满酒,叶锦素飞身落下,随即也坐下,二人似是多年的故友知己一般,并未多言,相视而笑,举杯共饮。

采莲一人愣在原地,依旧未回神,适才的景象,让她惊诧,惊讶于能听到凤倾阁阁主的箫声,而且,还看到了魔君的舞剑,这样的夜色下,二人默契十足,配合的天衣无缝,不禁令人遐想。

这悠远的箫声,不禁传出了叶府,更是传至整个京城,甚至是皇宫,一曲终了,惊醒的梦中人亦是以为在梦中,久久出神。

正在凤倾阁修炼的凤锦与凤秀,听着这箫声,便知是谁,连忙收起武功,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凤倾阁,回到了叶府,亦是看到了那精彩的场景,但是,比起采莲,略显地镇定,故而来到采莲身旁,凤秀低声一笑,打趣道,“怎得,还未回魂?”

采莲这才回神道,“嗯,简直是绕梁三日,我此刻便觉得听了大小姐的箫声,即便即刻死了,此生都是无憾的。”

凤秀听罢,更是笑容满面,一脸自豪地说道,“那是自然,我家阁主的箫声那可是天下无双的。”

凤锦此刻却想到了另一面,不免有些担忧,低声对凤秀说道,“这箫声不止我们知晓,那皇宫中的人亦是知晓的。”

“对啊,我们怎得光高兴了,如今,怕是……”凤秀不免懊恼道,适才怎得没有阻止阁主呢。

叶锦素抬眸,看着凤秀正蹙眉懊恼的模样,笑道,“我知你担心什么,无妨,你别忘了,时至今日,我已不是原先的人。”

“是,阁主。”凤秀看着叶锦素淡然地眸光,便安心下来。

魔君看向叶锦素,“早先便听闻阁主的箫声不绝于耳,如今一听,果然是冠绝天下。”

“魔君也不妨多让。”叶锦素举起酒杯,看着他,二人又是一笑,便一饮而尽。

皇宫内,在梦中惊醒的上官敬连忙下了龙榻,冲出了大殿,听着殿外远远传来的箫声,他的心在此刻带着兴奋,抑制不住地激动,他连忙叫道,“李贵!”

李贵亦是在仔细地听着那箫声,心中自然清楚这箫声出自何处,想着夫人的箫声依旧不复当年,还是如此这般的动人,想到这里,便看到上官敬冲出了大殿,随即暗叫不妙,连忙上前,“皇上。”

“你听这箫声。”上官敬颤抖着双手,指着远方问道。

“这箫声极美,皇上,怎么了?”李贵佯装不知地问道。

“不,你再听听。”上官敬激动地看着远方,听着那箫声,双眸闪烁着明亮。

“皇上,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吕年儿此刻正拿着披风颦颦婷婷地走了出来,将披风披在上官敬的身上,柔声说道。

上官敬似是丢了魂一般,并无任何的反应,只是听着那箫声,出神,忍不住地热泪盈眶。

吕年儿听着那远远飘来的箫声,再看向上官敬的反应,不禁眸光一冷,但却稍纵即逝,只管听话地待在上官敬身旁。

上官敬转眸,看向眼前的吕年儿,忍不住地将她抱紧在怀里,“年儿,你回来了是吗?”

“皇上,年儿一直都在皇上的身边。”吕年儿抬眸,看着上官敬深情的双眸,心思一动,说道。

上官敬似是回神,仔细地注视着眼前的吕年儿,接着,将她横抱起,回了寝宫。

李贵看着这般的上官敬,不再说话,暗自叹息,抬头,望着远方,想着夫人这一曲怕是要惹出是非来了。

------题外话------

亲耐哒们,昨天有事,没有更,今天更了一万一,这几天都有时间,柠檬会专心码字,明天会更两万,不食言的,嘿嘿……么么哒,谢谢亲耐哒们的支持!

104 大婚掌权

这一夜,叶锦素的箫声依旧回荡在整个京城,余音绕梁,怕是也不过如此。

魔君与叶锦素一夜赏月独酌,大有不醉不归的架势,直到翌日天亮,才算作罢,看着一坛子好酒被他们饮罢,叶锦素觉得畅快之极,许久没有如此畅快了。

凤锦与凤秀、采莲则是立于一侧,一脸羡慕,想着那日与阁主一同不醉不归的情景,依稀还是昨日的情景。

饮酒不过是随心而至,如若心情好,那便是千杯不醉,如今,魔君与叶锦素亦是如此,并没有半分的醉意,反倒是越发的意气奋发。

叶锦素起身,忍不住地展开双臂,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便觉得神清气爽,抬眸,看向魔君,“昨夜多谢魔君的好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素问阁主的箫声冠绝天下,昨夜有幸亲耳听闻,实乃是不虚此行,应该是我多谢阁主才是。”魔君亦是起身,注视着叶锦素说道。

“魔君客气。”叶锦素想着如今这盘棋局走到这步,已经算是险象环生,她如今该做的便是急流勇退的好,而不是莫名地被卷入,有些时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她如今只想当观棋人,也不想当这棋中人。

“如今天色已亮,我便不打扰阁主,先行告辞。”魔君看着叶锦素,笑说道,接着,便闪身离开。

叶锦素看着魔君离开,想着此人也算是洒脱,天大地大,他倒是如此随意,如若有一日,她能像他,那般的随意,那必定是她已经放下前尘往事,只想做她自己了,可是,如今,经历了太多是是非非,很多事她已经无从放下,她不由得觉得,上一世,她就是因为放不下,而遭遇此等境地,而如今,她依旧放不下,放不下种种,但,她知晓,终有一天她会彻底地放下,去过她闲云野鹤的日子。

“阁主,何时您也配属下一同饮酒?”凤秀昨日一夜看着眼馋,可还是没有上去,如今,见魔君离开,故而迫不及待地问道。

“待一切平定下来,必定同你们大醉三天三夜如何?”叶锦素看向凤秀与凤锦说道。

“一言为定。”凤秀听罢,喜上眉梢。

叶锦素笑道,“好了,如今也该各司其职了。”

“是,阁主。”凤秀连忙应道,便转身离开。

这几日,京城内因上官敬所下旨意,兴起了不是的商铺,被逼无奈之下,那些商贾只能妥协,开店营业,而上官敬为了补偿这些商贾丧子之痛,故而下了一道圣旨,那便是补偿每户人家五百两银子,减免三年的赋税。

此举更是一举赢得了百姓的心,自上官敬登基十年以来,他勤政爱民,十年之前的战乱,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家徒四壁,如今,经过十年的修整,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无任何的战争,继而开始休养生息,故而,在百姓的心中,上官敬依旧是备受推崇的,想要将他击垮,那并非易事。

而那幕后之人自然也是知晓这一点,故而才会想起各种的阴谋,使得上官敬失了民心,亦或者是挑起两国战争,但是如此,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叶锦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