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第5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数第三十六道,邪之道,芸芸众生,有正必有邪,我享命数天威,掌其邪之道,一切邪恶,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邪正混淆不明纲常。”

“命数第三十七道,善之道,芸芸众生,有善必有恶,我享命数天威,掌其善之道,一切善念,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善念无存。”

“命数第三十八道,恶之道,芸芸众生,有恶必有善,我享命数天威,掌其恶之道,一切恶念,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穷凶极恶。”

这是《是非篇》。

大到一个宇宙的创造,小到一个社会的形成,总有其整顿纲常的标尺。这是非篇,便是最广泛的标尺之一。善恶正邪,泾渭分明。步入任何一道,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或者惩罚。当然,善恶正邪绝不是唯一的标尺,甚至于它本身仍然狭隘,因为这样的尺度,只能衡量极端,却不能衡量中庸。

宇宙衍变最重要的力量,永远是中庸的,循序渐进的。

只是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极端的方式,对整个宇宙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令腐朽的死亡,令真善美的新生,维系着宇宙伦理纲常。

在是非这支标杆下,命数曲线又自出现了变化。

“且听第三十九道,也是命数之道的中心,天人感应篇。”

水流深缓缓言道:

“命数第三十九道,天人合一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享命数天威,掌天人合一道,一切天人感应,诸般感知心得,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上天无地入地无门。”

这便是《天人感应篇》了。

这一道独成一篇,水流深却自吟诵了三遍。

秦汉心中微动。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命数八十一道还有中心,却在水流深的三次吟诵中登时醒悟过来。天人感应,乃是人与天的相通。一切修习,参研的乃是天道。天道的终极表现,便在人对天的感悟和借助上。

天与人相互联系,天能干预人事,人也能感应到上天。

168 因果、标尺、五蕴篇

这一回,水流深许久不曾再作吟诵。似乎是刻意留给秦汉思索的空间。

命数八十一道,要么阐述天,要么阐述人或者灵,唯独这一篇,是将天与人联系在一起,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秦汉的智慧,略一思忖便即晓得,它之所以能成为命数之道的中心,那是因为天之命数与人之命数,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天命即是人命,人命也是天命。

天人感应篇又有一个奇妙之处。

在水流深吟诵第一遍时,秦汉探寻的乃是天与人的奥义。到了第二遍,秦汉的思路瞬间转向前面三十八道的所有篇章,八篇三十八道,竟史无前例的可以联合起来,以之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标尺。

这把大标尺下,无穷命数曲线,能清晰分清次序的竟达到九成以上。细微的命数之力窜入体内的速度,更是在瞬间比先前提升了百倍之多。

而到了水流深吟诵第三遍时,命数曲线乍然混乱,又自变成一堆堆乱麻形成的郁结形状。秦汉的思路也随之急转而下,余下的道法,乍然忘的干干净净,心里头却又隐隐有一种明悟,仿佛每一种道法,都是呼之欲出。

秦汉明锐的察觉,天人感应篇虽然只有一道,却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是其本身力量,第二部分是总纳前面三十八道。到了第三部分,却是承上启下,引出余下四十二道。它是整个命数之道的分割线,也是命数之道的核心。

天即人,人即天,两者之命,无限接近。

这样的思路,常人接受本来极难。天与人如何化而为一?然而身为创造者的秦汉却比谁都明白,天就是宇宙,人其实是众生,又是众生的代表。任何一个宇宙,总是以人的衍化和创造,才能堪称完善。

由是天与人的确是为一的。

分明看到秦汉身上疯狂涌入的命数之力,分明看出秦汉平淡的脸,水流深心中又是一阵惊喜。命数八十一道,最难领悟的便是其中心天人合一篇。不想秦汉只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没有任何芥蒂的接受了。

说天才都是委屈他了!

“命数第四十道,身前道,芸芸众生,有此生必有前生,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身前道,前世因果,皆在我心。如若不然,轮回陨落,命数坍塌。”

“命数第四十一道,身后道,芸芸众生,有此生亦有来生,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身后道,来世因果,皆在我心。如若不然,轮回陨落,命数坍塌。”

“命数第四十二道,因果道,一切种种,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我享命数天威,掌天下因果道,缘起缘灭,一切来由,皆在我心。如若不然,万物死寂,一切归元。”

这是《因果篇》。

这三道,也是秦汉之前修习时,最喜欢用的三道。因为它甚至像神棍一样能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最早的时候,他之所以认为命数八十一道的玄妙便全在这里。当然后来证明它只是冰山一角。关于身前身后和因果,在秦汉与佛祖如来论道中,倒是体悟的极为深刻。

水流深突然有些无奈。

命数之道的施展,当真是以燃烧自己的生命精元为代价,尤其是在这般将所有的领悟都倾入的境地里。她这个吟诵的人,尚未来得及歇口气,秦汉的神态却是清醒而平淡,又分明到了吟诵下一道的时候。

这样下去,人家参研的人闲庭信步,自己这帮助的人,倒是要累死了。

只是为了秦汉,付出一切都值得。

一切!

水流深强打精神,继续吟诵:

“命数第四十三道,大之道,大而非大,大不是大,至大无外谓之大。我享命数天威,掌其大之道,一切大小,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双目无光大小不分。”

“命数第四十四道,小之道,小而非小,小不是小,至小无内谓之小。我享命数天威,掌其小之道,一切小大,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双目无光小大不分。”

“命数第四十五道,远之道,远而非远,远不是远,至远无极谓之远。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远之道,一切远近,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迷失东西远近不辨。”

“命数第四十六道,近之道,近而非近,近不是近,至近无限谓之近。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近之道,一切近远,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不见方寸近远不知。”

“命数第四十七道,动之道,动而非动,动不是动,至动无形谓之动。我享命数天威,掌其动之道,一切动静,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意志无主动静不明。”

“命数第四十八道,静之道,静而非静,静不是静,至静无迹谓之静。我享命数天威,掌其静之道,一切静动,皆在我心。如若不然,我意志无主静动不见。”

这是《标尺篇》。

命数之道的十七篇,每一篇均是区分命数的标尺之一。而标尺篇,又是标尺中的标尺。它不仅用于区分命数曲线,也用于区分宇宙万物苍生。这样的标尺要达到至简,又要达到至广,极为不易。

所以标尺中的标尺,仅仅三对六种。

“师姐,咱们不急,慢慢来,别伤了身子。”秦汉突然展颜一笑。他自然知道水流深如此施展多么耗费精元,标尺篇吟诵时,分明探查到水流深的疲累。

水流深诧异的瞪大了眼睛。她向来云淡风轻,这样的姿态,确实是首次出现。她一直以为此时的秦汉,该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浑然不觉外物的状态。正常来说,也应该如此。当年自己在参悟时,漫长的光景,却像是眨眼一瞬间。

哪曾想秦汉游刃有余,进和出,了然于胸。

这样的状态,本来是不可能参悟到命数之道精髓的。可是为什么他在参悟中得到的好处,比自己当年不知多了多少?

水流深的脑子的确转不过弯了,讷讷道:“好!”

“命数第四十九道,色蕴道,天降苍生,又有内外,生内色外色。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色蕴道,内色外蕴,动若观火。如若不然,我不度一切苦厄。”

“命数第五十道,受蕴道,天降苍生,又有顺逆,又有身受心受。我享命数天威,掌其受蕴道,知五根五境苦乐舍,见心受意根之忧喜。如若不然,我不知七情六欲。”

“命数第五十一道,想蕴道,天降苍生,乃懂纲常,乃辩有形无形。我享命数天威,掌其想蕴道,知看听触之貌,晓闻嗅尝之形。如若不然,我不辩一切福祸一切得失。”

“命数第五十二道,行蕴道,天降苍生,心所生法,法而生道。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行蕴道,见驱使之心造诸业,业有善者恶者无记者。如若不然,我观苍生如死水无有行态。”

“命数第五十三道,识蕴道,天降苍生,乃有识蕴,曰阿赖耶识、曰末那识、曰别外识,又有八识。我享命数天威,掌其识蕴道,见其心,见其意,见其识,见其一切观想。如若不然,不见五蕴,不见五众,不见五阴,十二处封闭,十八界毁灭。”

水流深吟诵完毕,一边修养,一边紧紧盯着秦汉。

她要确定一下,秦汉真的是在认真参研,还是在像戏耍一般。其实完全多此一举。秦汉再那啥,也不可能在如此珍贵的修习中分心。怪只怪方才他带给水流深的震惊,委实太大了。在三生石跟前,都能掌控自己的神念不被侵扰分毫。

他还是人吗?

秦汉的神念却又自分成十万道,在处处探究命数曲线分离时的轨迹了。这是《五蕴篇》。五蕴又是一切生灵的所有状态,包括一切想和行。昔年所见的五蕴佛陀,参悟的正是此道。只是他参悟的,不过是皮毛而已。

苍生多么复杂,没有如创造者这样的禀赋,谁能穷究?一个佛陀,差的太远。

命数曲线再次分离了。秦汉神念展开,多一切轨迹了然于胸。

PS:似乎将命数之道写这么长有非议,有些朋友认为我在灌水。让我辩解两句。这不是灌水。写命数的道法,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写的时间长,查资料的时间更长。两天的时间,如果写普通章节,至少是这种篇幅的三倍。

命数之道是一个大核心,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将它完整的写出来。事实上,本来没这么打算的,只是突然犯了个贱,就这么尝试了。很早之前命数之道只是十几道,之前的篇幅大家也看过。现在写的时候,还要考虑以前写的,分篇,互相连接起来,真的是花了心血。

至于大家看时满不满意,这我就没办法了。我一直在努力写令大家满意的情节,也一直在努力尝试新的写作手法,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大家满意。结果如何,不得而知。

尝试永远有失败,我也做好了准备。

169 对立、增减、正德篇

“命数第五十四道,真之道,天降万物,天降苍生,各有真伪,真中有伪,真不异伪。我享命数天威,掌其真之道,一切真实,皆在我心。如若不然,真而不真,真不是真。”

“命数第五十五道,伪之道,天降万物,天降苍生,均存伪真,伪中有真,伪不异真。我享命数天威,掌其伪之道,一切伪虚,皆在我心。如若不然,伪而不伪,伪不是伪。”

“命数第五十六道,美之道,天降万物,天降苍生,均存美丑,美中有丑,美不异丑。我享命数天威,掌其美之道,一切美好,皆在我心。如若不然,美而不美,美不是美。”

“命数第五十七道,丑之道,天降万物,天降苍生,均存丑美,丑中有美,丑不异美。我享命数天威,掌其丑之道,一切丑陋,皆在我心。如若不然,丑而不丑,丑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